您的位置首页  中山魅力  旅游

中山创建布局特色小镇 重塑创新发展“镇能量

  从“专业镇”强市到“特色小镇”建设这一创新矩阵布局,中山这种对“产、城、人、文”有机融合的追求,既是建设特色小镇的核心,也是重塑创新发展的“镇能量”。中山缘何要建“特色小镇”?未来特色小镇要怎么建?现在进展如何?南都记者将从今日开始为市民一一解读。

  2012年7月19日,全省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在中山市古镇镇召开,时任广东省省长的朱小丹肯定了古镇、小榄等专业镇在转型升级方面的做法,并全省借鉴学习。朱小丹指出,“中山古镇把传统的灯饰产业与发展LED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起来,不仅加快了传统灯饰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也促进了LED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谈到完善专业镇中小微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时,朱小丹曾表示“各地市、各专业镇要认真学习借鉴中山小榄镇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经验做法,从直接帮扶个别企业向系统帮扶行业发展转变,着力研究解决产业和行业发展的共性问题。”

  据中山市委党校副教授陈伟英介绍,“广东现有300多个省级专业镇。目前,中山是广东省专业镇比例最高的城市,24个镇区中拥有16个专业镇,产值占全市比重达72%,贡献税收达65%。中山不少专业镇产业,比如灯饰、家电、家具、服装等产业,在市场上掌握了不少话语权。”以沙溪镇的服装产业为例,从清朝中期,沙溪就有典型的家织麻布小生产群落。据沙溪镇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后,沙溪发展“三来一补”企业,制衣业规模不断扩大。2000年,创办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服装产业迅速壮大,中国休闲服装名镇享誉国内外。进入互联网时代,随着电商兴起,沙溪服装产业迅速与电商接轨,呈现线上线下并行发展的积极态势。

  另一方面,随着产业变化,在沙溪服装圈内曾经流传着这样一条微信:“想转型,怕转死;不转型,怕等死;快转型,就快死。”这也折射出该镇服装业转型的阵痛。南都记者调查获悉,由于人工成本上涨、人才流失;代工缺乏议价能力,行业整体利润下滑;知识产权难、原创设计团队缺失,创新力不足;融资难等原因,原来在全国服装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中山服装制造业曾面临利润总体下滑、大量服装企业减产的窘境,同时这也反映出专业镇经济在新时期所面临的困境。

  “我两个朋友的工厂关门了,一个做衬衫,一个做梭织。”中山沙溪镇一服装企业的负责人说。该企业目前有100多个工人,每月有两万多件产量,而在2007年至2011年的鼎盛时期,有500名左右的工人,每月有四五万件产量。而另一家制衣厂的负责人则表示,他前两年已经不接单了,“我手上有大把客户,不敢做了,怕把前面赚的也亏了”。该企业鼎盛时期每年有100多万件的服装产量。他介绍,不接单后,一个合作客户前几年投资100多万元开了工厂,现在60万元都要转让。

  据该负责人表示,让这个行业在中山空间越来越窄,越来越小的原因主要在几个方面:首先是融资难,其是目前中山服装企业面对的一大困难,“不是一般的难”。由于服装产业本身就是一个“移民产业”,企业主大多来自全国各地,厂房绝大多数都是租来的,80%-90%的老板没有固定资产融资,“他能拿什么来融资?根本扎根不下来”。此外,多个业内人士表示,中山的服装产业总量很大,但更多的是贴牌加工,处于产业链低端。“因为竞争激烈,缺乏议价能力,无法涨价”。另一方面,中山的服装总量比较大,但更多的是贴牌代工厂,的知名服装品牌相对较少。

  再者,中山的服装产业、行业,企业的创新力都远远没有2008年前的创新力、创造力强。为什么?“因为你今天设计出一款外观独特的款式,明天后天满某宝、某猫就都是同款产品了,谁还愿意大量投入去创新款式呢?”该负责人表示,正因如此,中山服装企业目前大多做的就是模仿。更为的是,中山的服装产业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尤其在设计、生产技术、企业管理方面,“中山曾经是全国服装业重要的一个产业,那个时代是不断积聚人才来工作的。内地现在做起来以后,人才大量回流,此外企业间也存在人才竞争。”“比如说,服装设计人才在中山就很难找到,如果是在全国范围内去挖有能力的人才,这个财力成本又太高”。更让企业负责人忧心的是,目前普通工人的流失最为严重,“以前一个制衣工每月工资只需3000-4000元,现在至少要6000元左右,甚至连清洁阿姨都难招,至少要开到3000元以上”。

  中山市经济研究院院长梁士伦表示,从发展模式上看,中山的“一镇一品”或“多镇一品”虽然仍有较强生命力,但仍局限于产业、经济概念,追求的只是某一产业的集群发展。这种单纯追求产业效应的模式,在当下驱动力正在不断减弱。从城镇建设上看,大量人口往城市聚集,城镇化很大程度上演变为一种“城市化”,重在如何让城市更城市、让镇更像城市,而忽略了镇本身的特色。“要重焕乡镇风采,纾解大城市病,专业镇必须要有新的担当。”

  梁士伦认为,“特色小镇”不是区划意义上的“镇”,而应该是一个兼具特色、具代表性、富有活力、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集聚区”;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园区、旅游区,“每个特色小镇集生产研发、商贸旅游、生态居住及各类关联服务功能于一体”,具有“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的特点。

  “专业镇是中山的一个典型特色,近20年来中山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正是源自于专业镇的活力。但是,随着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专业镇也备受各种困扰。”梁士伦认为,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加快特色小镇建设,这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专业镇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必须充分吸收之前“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竞相开发工业园区的经验教训,避免宝贵土地资源的低效开发、岭南山水风貌特色明显的生态被和产业低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的局面,有序推进中山市特色小镇建设,实现专业镇向特色镇的转型升级。

  据沙溪镇经信局副局长章培华介绍,今年3·28招商洽谈会上,中山市一批特色小镇项目上台签约。沙溪镇通过3·28招商引资洽谈会引进重点项目4个,分别是时尚服装小镇、富元城市广场、珑城汇、名豪花园。其中时尚服装小镇项目由广州某大型地产集团投资,是沙溪镇未来重点建设的特色小镇项目,预计总投资将达100亿,目前正编制发展建设规划,预计六月份完成初步方案。

  据章培华介绍,沙溪镇将以现有产业基础和历史文化为基点,进行时尚服装特色小镇建设,打造中国质造强镇和智造名镇。目前已和意大利米兰确定多个合作项目,有服装品牌的项目,也有国际贸易加工和人才培训项目。服装品牌的合作,主要通过股权交换或联营的形式。而在人才培训方面,意大利高校将到沙溪镇建设服装类院校,在特色小镇所在地培养服装行业人才。对此,中山服装业业内人士认为,这将有望缓解服装业人才流失的窘境,同时,提高整个行业的创新能力与竞争力。

  谈及沙溪创建“特色小镇”的产业基础,该镇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中国休闲服装名镇,今天的沙溪拥有近4000家纺织服装生产企业以及近600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年总产值约140亿。沙溪是优衣库、FILA、Zara、佐丹奴、海澜之家、安踏等国内外一线品牌的重要生产,在面料供应、工人梯队、包装配套、运输商贸、电子商务等方面基础良好,制造品质及生产能力处于领先地位。谈及沙溪“特色小镇”的规划,该负责人介绍,目前沙溪正按照“一轴一核两节点”布局,规划打造时尚服装小镇,“其核心区面积3平方公里,辐射达12平方公里”。

  中山市委党校一位专家认为,建设“特色小镇”要突出特色产业的支撑作用。“只有产业经济导向下建构的特色小镇,在通过产业配套的同时,带动这一区域的交通、休闲、消费、文化和旅游发展,这样的特色小镇的“特”才能由于特色产业与众不同而出来。”其次,要突出特色文化的拉动作用。“特色小镇”在规模上、丰富性上不如大都市,“它的独到之处除产业特色、自然山水外,更多需要后期的文化创意和社区营造来实现”。“专业镇经济之所以在中山发展了30多年,与中山各镇区的本土文化息息相关,发展特色小镇,需要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的内涵,这不仅直接带来旅游及延伸产品的营收,更为小镇带来了人文气息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梁士伦则认为中山推进特色小镇建设首先要做到规划先行。“做到产城融合、城景融合、城域统筹、人地和谐,既要抢抓机遇推进,又要注重科学论证稳健推进。立足现状、围绕特色定位编制总体规划,注重推进‘三旧’,拓展和优化发展空间,统筹兼顾众创空间打造、‘小镇客厅’建设、旅游服务设施配套、生态优化、社区创建治理”;此外,应转变发展。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共享的发展,促进传统专业镇转型升级,打造“产、城、人、文”四位一体功能平台。同时,优化城镇空间。“引导人口、产业、空间合理集聚,产、城、人和谐共生,彰显本地山水风貌,着力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特色小镇样板。”

  此外,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应突破藩篱。“特色小镇的创建要主动探索镇区互补、协同推进与错位发展,推进全市资源统筹,加快实现协同发展、集约发展”;而中山市城乡规划界一位专家也表达了同样看法,“各镇区建设特色小镇不仅仅要顾自己,更要跟中山和整个区域性发展结合起来,要满足新型城镇化生态建设的要求。在首次评选中却看不到有两个镇区搞合作的。这么多项目中,我也看到一些镇区发展特色小镇同构同向,产业相似度很高。特别希望打破这种各自为政的格局,实现和周边融合发展。”

  近日,中山市下发了《中山市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根据该份《意见》提出的目标,中山将凝聚各方资源,合力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形成“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跨越”的发展态势,构筑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效益、小载体大创新的发展格局。“原则上每个特色小镇3至5年内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不少于30亿元(商品住宅项目投资除外),特色产业投资占比不低于70%。努力实现全市特色小镇5年目标:新增6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00家高新技术企业、30个创新创业团队和200名高端人才,5年后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超1000亿元;产业类、科创类特色小镇达到3景区标准,文化旅游类特色小镇达到4以上景区标准。”

  针对过去宝贵土地资源的低效开发、岭南山水风貌特色明显的生态被和产业低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的局面,南都记者观察发现,此次《意见》中,明确了特色小镇建设要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多规合一”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区块禀赋和存量资源,升级区块内锌铁棚区、传统工业园区,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空间。规划面积适当控制,设立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推动核心建设区紧凑布局、高效利用。另外,在产业方面,要发挥“一中心四组团”管理架构优势和作用,推动资源有效整合,促进跨镇区共建特色小镇。“特色小镇命名应突出个性、彰显特色,具有文化韵味,易记易。”

  针对之前“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竞相开发工业园区的经验教训,《意见》明确,要根据中山城市发展定位,聚焦支撑该市未来发展的优势传统产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选择一个本镇区最具基础优势、最具成长空间的细分产业作为特色小镇主攻方向,促进产业做精、做特、做强,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独特产业生态。其中,“每个细分产业原则上只建一个特色小镇。新引进的重大产业项目优先布局到同类产业特色小镇”。

  此外,在功能定位方面,《意见》要求特色小镇要尽量选址在交通便捷、优美、文化浓郁、社区服务完善的区域,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对优质工作生活的需求。“突出产业、景观、文化、生态等特色,促进产业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融合发展,推动各种功能产生叠加效应”。加强非遗等传统文化和岭南地域文化传承,活化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和名村,积极植入现代都市、现代产业文化元素。

  《意见》明确,特色小镇建设要树立产城一体、城乡统筹、创新驱动、文化引领、生态优先。立足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品质配套。着力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优美、兼具旅游与社区功能的特色小镇,使之成为全市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建设和美宜居健康城市的重要载体。

  “今年前4个月中山市共新引进项目306个,落地项目183个,总投资91 .3亿元;在谈项目124个,投资总额接近千亿元。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不多,但投资额不少,同比增长74%。”中山市商务局局长林伟强介绍,1至4月招商工作另一个特点是,与工业特别是先进装备制造业相关的项目较多,与特色小镇相关的项目投资进度也明显加快。

  据市商务局相关科室业务负责人介绍,从落地项目数量来看,小榄镇、沙溪镇、三乡镇、港口镇和东升镇排前,“主要因为这些镇区加强了项目收集工作的”。南都记者观察发现,这几个镇区皆有“特色小镇”项目创建。从投资金额来看,项目累计投资总额最大的镇区为板芙镇26 .35亿元,占全市落地项目的投资总额逾三成,坦洲镇、东凤镇、东区和南朗镇紧跟其后,都取得不错的成绩。

  从落地项目来源来看,据市商务局该科室业务负责人介绍,虽然外资项目数量相对较少,但投资额也不可小觑。今年全市1-4月份新增外商直接投资项目66个,同比增长74%。实际利用外资2 .24亿美元,同比增长6.24%。东凤镇的一个外资并购项目为前4月落地最大的外资项目,投资来源地为新加坡,投资额为6 .4亿元,最大的内资项目为来自深圳的中铭智造自动化装备产业联盟在板芙打造ZM A智能生态产业园项目,主要生产、销售机器人单元展示、功能软件系统展示等,投资额达20亿元,将为中山市中小型制造企业解决产品创新升级、工厂智能装备、专业人才输送、地区企业集成化运维服务、企业融资、智能升级、降能降耗等系统化难题,推动区域整体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