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中山魅力  美食

张家边村的掌故

  周朝时,赵公明有三位妹妹,大的叫碧霄,次的叫云霄,三是琼霄。当时三个公主到处云游,最后来到张家边四村的村尾山(后取名三仙娘山)。此地当时四周皆茫茫大海,只有三仙娘山像小鸟一样屹立海中。三个公主栖身山上,成仙,时常在山上显圣,村民于是立三仙庙于山巅,作为纪念。

  传说三仙娘有保土安民之术。那时,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击败流寇,把盗贼赶至横门海面,这伙流寇垂死挣扎,趁火打劫,正想乘机将张家边一带村落洗劫一空。该伙强盗刚到张家边三仙娘海面,仰首观看,忽见三仙娘山所有树上挂满灯笼、火把,盗贼观之,不禁胆寒,以为太平军大队人马驻扎于此,大惊失色,带领群匪抱头鼠窜去了。村民知道三仙娘显圣吓退了流寇,使张家边一带乡村避免一场大灾劫,无不交口称赞,此后庙中香火日盛。

  三仙娘山下,朝代交替,沧海桑田。农民在山下耕耘,烈日蒸晒,凄风苦雨,十分辛劳。正在气喘吁吁,汗流浃背,透不过气之际,忽闻山上传来阵阵悠扬悦耳之歌声,真是绕梁三日,不绝于耳。村民听之,疲劳顿消,气力倍增,工作效率提高,故连年获得丰收,农民欢悦,遂把山下潮田改名曰“三仙娘田”。三仙娘庙之名因此闻名遐迩。

  一日,有收买谷壳(老糠)者划船至山下,日已近西,适逢退潮,遂于三仙娘山下泊岸休息。正在朦胧入睡之际,忽闻山上歌声阵阵,悦耳非凡,十分动听,非凡间音律可比。遂离船登岸,直至山巅,歌声忽止,渺无人迹,只见三仙娘庙里的三仙娘神像,栩栩如生,遂怅然而返。下至半山,歌声又起,于是又返身飞奔山顶,歌声立止。那奇之,于是佯作下山,至半山迂回从山后返身悄悄登上,藏于庙后,侧耳倾听,始知歌是三仙娘所唱,顿生贪念,忘乎所以。翌日,把假仙娘换取云霄仙娘回船,解缆欲遁,船至黄广昌海面,突然狂风大作,白浪滔天,将船翻复,那贪心人葬身大海,此后无从听到三仙娘娓娓动听之歌声矣。

  远在元朝之初,忽必烈穷兵黩武,为了征服各地,南征北伐,强拉民夫,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使田园荒芜,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当时,张家边村一带皆为茫茫大海,张凤岗与其妻子率子侄等二十多人,从南雄珠玑巷逃荒至此,先在沙岗仔田螺地搭寮栖身,以捕鱼虾等为生,后因常遭海风侵袭,茅屋时为海风所袭。无奈,张凤岗一家移居蚝棚头,当时因人多,所搭茅棚也多,因此地盛产蚝,他们就以捞蚝和捕鱼为业;因此地近羊头巷山,可以避海风侵袭,于是就长期定居于此,故今张家边一村有一条街曰蚝棚头街,又有人误叫“何棚头街”,因这条街居住姓何的人家最多。

  张家边一村毗邻窈窕村,有一座山名曰“羊头巷山”,该山现因兴建中山港大道,已大半被削为平地矣。据传说在十六世纪中叶(1528一1587)明朝中期,因为奸臣当道,内忧外患,海防松弛,倭寇猖撅,大规模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杀人放火,抢劫财物。张家边濒临大海,时遭劫掠。有一年的端午节,倭寇突至,村民闻讯,狼奔豕突,逃往“羊头巷”山洞躲避。倭寇见村中空无一人,一无所获,于是搜索至羊头巷山,村民见倭寇至,大为惊恐,屏息不敢动。正在惊恐万状之际,一小孩突然失声大哭,村民则用手掩其口鼻而至窒息死了,但也无济于事,倭寇已闻声而至,挥刀乱砍,哭声震天,人头滚滚,血流满地,躲在洞穴者数百人尽被杀戮,尸体狼藉,令人目不忍睹。因此,当时就取这个山名曰“人头巷”,后人见此名不雅,遂改名“羊头巷”。

  始初创立张家边的人是张凤岗夫妇,他俩初到大沙岗下田螺地水洲捕鱼,种田过活,搭草寮而居,由于鱼虾较多,两餐无忧,使他俩能长期住下。后来他俩又带来兄弟叔侄三十人,搬到大沙岗龙舟头居住,驰名的龙舟地西瓜就是他俩夫妇种出来的。后来海水海风侵袭,再搬到张家边村头生风林山脚定居,因张凤岗姓张,故曰张家边。边者海边也,就这样代代相传,直到现在。这就是张家边名称的由来。

  张家边原是涌头滩尾之地,张凤岗又在蚝棚头搭起大棚就地捞蚝,所以一村又名蚝棚头(今人称为何棚头),后因张凤岗在生风林山嘴被老虎咬死,只剩下肝脏,由猎犬回报,张婆才知道,后来就在这里建立一间庙,名为凤岗社作为纪念。张家边蚝棚头又名集贤里,有一条街叫蚝棚头街,就是今天的一村。

  沿后门山(飞鹅岭)东行第二个山峰下,名为大庙陇头。在陇头下建起一间较大的武侯庙,这就是大庙。大庙街伸出几十丈,又叫大庙圹、起凤里,“起凤学校”曾在这里建立,今天是供销社、旅店。这就是今天的二村。

  沿飞鹅岭东行到第三个山峰下,便是庵前。这里不是尼姑庵,而是穷人杂居的茅庵,又叫康乐坊。这里有间东岳庙,每年三月二十八日,在庙前搭棚打醮,解放后则是乡政府所在地。这就是今天的三村。

  沿飞鹅岭东行到第四个山峰下,有一个沙岗仔山,叫村尾,又叫“仁安里”。因它近海边,种田捕鱼,占尽地利,又靠近中山港,前景无可限量。这就是今天的四村。

  以后姓陈的、姓马的、姓吴的、姓黄的、姓何的等等都逐渐迁到张家边定居,因此有黄家庄、吴家庄、马家巷等地名。反而姓张的甚少,即使有也是后来迁到张家边定居的,不是张家边立村的张家人。

  据陈姓族谱记载,陈永隆公是宋代景炎年间进士。当他出任福建省道台不久,南宋已亡,元人入侵中国;元兵南下,福建沦陷,人民饱受元兵蹂躏,永隆公弃官归隐,一家五口,驾着小舟,飘流至张家边旦家井山边住下,以捕鱼为业,五百年前,此地为一片沧海,今则成为粟田矣。

  香山县沙涌乡马怀圹公娶妻容氏。容氏生有五子,少子马宋宝年少好游,后来到张家边旦家井与陈永隆合作捕鱼,永隆公见马宋宝少年英俊,工作勤奋,遂以女丹姑许配。马宋宝从此就在张家边落籍,陈、马两族繁衍甚盛。现陈、马两姓子孙在张家边约有千户以上,多住在三、四两村,此为陈、马两氏族之由来。

  张家边村自清河郡张凤岗夫妇迁到这里立村的千百年来,后有从扶凤郡迁来的马姓,从渤海郡迁来的吴姓,从江夏郡迁来的黄姓,从颖川郡迁来的陈姓,从卢江郡迁来的何姓,还有从乐安郡迁来的孙姓,从弘农郡迁来的罗姓等。后来各姓后裔蕃昌,都立起祠堂来纪念先祖,跟着村民日众,又建立庙宇,如张家边一村的康公庙,二村的武侯庙,三村的东岳庙,四村的龙王庙、观音庙等。当时以武侯庙为最大,前后分三座,庙前有龙井,有大块的平坦地方,村民都来这里摆卖东西,后来建起市场、杂货商店,销售油糖酒米,日用百货,鲜鱼肉类,猪、鸡、鸭、鹅、山货竹器,村人都叫这一带为大庙(张家边供销社直至旧市场),至今村民到这一带去买菜购物,都说到大庙去。

  为什么村民对大庙如此印象深刻,至今不便改口?因为张家边曾分作五保四里:一村是蚝棚头保,二村是大庙保,三村是庵前保、环仔保,四村是仁安保。每保设有猪屎埠、鸭埠,把投承得来之钱,归还各保使用,凡年满50岁的男村民,均可入庙,即聚餐会饮,尊长敬老之意,与今日的老人福利会差不多。

  后来以保为里,蚝棚头保改为集贤里,大庙保改为起凤里,庵前保、环仔保改为康乐里,仁安保改为仁安里。并将以前的庙宇改建为小学:康乐里改为康乐小学,仁安里改为仁安小学;将以前各保的猪屎埠、鸭埠、禾虫埠、猎捐九六扣等收人拨给各小学作办学经费。

  当时每保都设立三至四个闸门。传说当时有位新娘出阁,村民出来看新娘,正当轿夫抬着二花楼花轿走到大庙闸门前,大庙闸门窄小,这座花轿宽大,观众个个担心这座花轿不能通过。轿夫走近大庙闸门时,也觉得不能通过,而走在轿前的轿夫,为了赶时间,不想绕弯路,于是大喝一声“过”,结果四个轿夫把二花楼花轿穿过大庙闸门,观众感到惊讶,大庙闸门从此出名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