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魅力  特产

由中山装申遗到复兴中华文化

由中山装申遗到复兴中华文化

  10月30日,据广州日报消息,中山市相关单位正在搜集中山装的历史资料,如果资料能够齐全,中山装将努力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而在下个月,全国首家“中山装文化展示中心”也将于中山市开业。图为观众在欣赏一件以中山装为题材创作的雕塑“衣钵”。 中新社发 廖文静 摄

  中新网11月5日电 媒体日前报道指出,中山市文化局正在搜集中山装的历史资料,并将其努力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此报道一出,立刻吸引了海内外华人的目光。美国《侨报》就发表了题为《由中山装申遗到复兴中华文化》评论,指出由中山装复兴说到中华文化复兴,都需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原文摘录如下:

  对于中山装, 年纪稍大的人并不陌生。翻开那幅经典的油画《开国大典》,等开国领袖们身穿庄重的中山装登上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画面刻骨铭心。

  中山装在1949年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一直很流行,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就迅速退市。这与改革开放息息相关。作为对外开放的标志, 西装首先被“请进来”。到如今,无论官员出国访问还是召开大小会议,西装成了一种“官场服装”,同时也在民间备受青睐。

  须纠正的是, 追求西装并不等于抛弃中山装。笔者查看历史资料,发现并没有哪个政府机构的哪位提出过不穿中山装的主张。现在又有人开始穿中山装,更多是“跟着感觉走”、“”罢了。

  中山装的由来,据说是孙中山在广州任中国政府大元帅时,感到西装样式繁琐,穿着不便,而传统中国服装(唐装)在实用上有缺点。1902年,孙中山到越南河内筹组兴中会,授意黄隆生参考西装和日本服装设计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即中山装,自辛亥起便同西装一道盛行。1912年, 当时的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据《中华文明风俗盛典》载,孙中山参照中国原有的衣裤特点,本着“适于卫生、便于动作、易于经济、壮于观瞻”的原则,曾亲自主持设计。

  历史表明,中山装的出现是先行者对传统的一次重要革新。推广中山装,就有承传中华文化的深义,这或许是“申遗”的理由之一。

  中山装“申遗”固然能保护中华文明,但也应借机深究其衰落的原因。中山装的“褪色”与西装的引进相伴而生,人们之所以喜欢西装,其中一个因素是人们将其视为新潮、先进、开放的代表。中山装要得到弘扬, 也要赋予其新的涵义。正好,如今中山市的一些裁缝已开始着手对中山装进行改革,在保留原有款式的基础上,在用料和图案上融入时尚元素。

  笔者从中山装的“衰落”联想到传统粤剧的衰落,尽管“痕迹”有所不同,其共同点都是守旧,不适应新形势,尤其不适应信息化时代人们的需求。因此,对推广中山装而言,吸纳世界服装的优点进行改革,十分必要。

  再由中山装复兴说到中华文化复兴,就成了一个大话题,但不管怎样,都需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摘自美国《侨报》;亦菲)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中山特色文化图片
  • 编辑:郭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