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魅力  特产

【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㉒】八月桂花遍地开 脱贫山乡好风采

【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㉒】八月桂花遍地开 脱贫山乡好风采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这首广为流传的歌曲,歌名叫《八月桂花遍地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党领导下,大别山到处燃起的星火,鄂豫皖苏区不断蓬勃壮大。这首红色歌曲反映了这个时期苏区建立根据地及工农红军热火朝天的斗争,洋溢着饱满的热情。此后,伴随着红军的足迹,这首歌传遍了大江南北,最终成为红色经典。

  历经近百年沧桑,这片当年遍插“鲜红的旗帜”的热土,现今又是什么模样?又一个农历八月到来,记者来到了它的发源地之一——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一探究竟。

  从六安市区乘高铁,仅17分钟便到了金寨。环城皆山、层峦耸翠,大街小巷里,一簇簇桂树苍秀挺拔,待放的花苞挤满枝头。

  “在金寨,就连四五岁的小孩都会哼一句‘八月桂花遍地开’。尤其是果子园乡佛堂坳村,据研究,这里是这首歌的主要诞生地!”在金寨县红军研究会会长阎荣安的陪同下,记者来到佛堂坳村。

  这是一座藏在山壑里的安静村庄,一泓清澈的溪流蜿蜒穿过。沿溪岸踱步,伴着阎荣安浑厚的嗓音,一段动人心弦的故事在水光山色中汩汩流淌:

  金寨是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1929年5月,金寨爆发立夏节起义,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2师成立。几个月后,区苏维埃政府准备组建。

  “当时正是金秋时节,漫山桂花飘香,佛堂坳小学校长罗银青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情不自禁哼起民歌《八段锦》小调,并即兴填了新歌词,一首极富感染力的歌曲一气呵成,并在不久后的庆祝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上‘一曲走红’。那时,不知有多少热血青年,正是在这首歌的鼓舞下,开启了自己的生涯!”

  “方将军就是那批热血青年之一。这首歌他唱了一辈子!”在金寨博物馆,阎荣安指着一块写有“八月桂花遍地开”的碑刻说道。碑刻的落款正是开国少将方子翼。

  “方将军后来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是我国空军第一代飞行员。”阎荣安回忆,“2015年,他病重住院。我代表家乡父老去北京探望,伏在他耳边轻轻问:还记得《八月桂花遍地开》吗?我轻轻哼唱起来。那一刻,老将军的眼神一下子亮了,紧紧握住我的手……”

  在心中那面鲜红的旗帜引领下,一代代金寨儿女始终跟党走,向着“光辉灿烂的新世界”坚定前行。像方子翼一样的开国将军,在金寨就有59位,登记在册的烈士约1万人。

  在响洪甸水库旁的麻埠镇,绿意盎然的千亩茶园映入眼帘,一排排太阳能杀虫灯、诱虫板遍布山丘。茶业生产车间里,人们正忙着晾晒鲜茶。

  讲起种茶经,六安瓜片传统手工艺制作传承人滕飞说:“尽管六安瓜片久负盛名,可在以前,长期粗放发展,好茶没成大产业。痛定思痛,政府关停了一大批高污染企业,按照绿色生态理念发展了起来。”

  花石乡大湾村,是记者探访的又一站。这里海拔超过800米,曾是金寨最贫困的山村之一。可眼前的一切,哪里还有“落后村”的影子——宽阔的柏油路四通八达,连起青山绿水、良田农家。近看楼群错落有致,远眺茶园如绿毯铺地……

  近年来,从易地扶贫搬迁,到开启“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的发展模式,当地人脱贫致富走上小康路,一年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57万元。

  脱贫户陈泽申的新房是一幢二层小楼,厨房和厕所干净亮堂,精装修的卧室里,电视、空调一应俱全。“扶贫、移民、宅基地腾退资金……加起来十几万元,都是政府补贴的!住了新房子,一分钱没掏,还能留下结余做点小生意。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陈泽申说。

  陈泽申家隔壁,安徽第一个村级新华书店今年开张了。本村青年余沅既是书店的店员,更是“书籍介绍员”。大学毕业后,她返回家乡,追寻着振兴乡村的梦想。“来书店看书,现在已经成了村里的新风尚。大家说,生产上有啥不懂的,生活里有啥想看的,在书店总能找到答案。”

  穿梭在大湾村纵横交错的乡村街道上,记者不仅看到了书店,还有大舞台、小广场、篮球场等各类文化设施。老乡们热情洋溢的笑脸告诉我们:农民文化乐园是村民们的快乐家园!

  “说村民精神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夸张!”余沅告诉记者,过去,大湾村是典型的贫困村,村民晚饭后没事干。如今有了各类文化设施,村民们看书、健身、娱乐都有了去处,乡风变了,邻里矛盾少了,干群关系也越来越紧密。

  “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天刚擦黑,大湾农民大舞台上已是霓虹闪烁,熟悉的旋律再度响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小榄特色文化
  • 编辑:郭瑪莉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