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生活  楼市

中央明确未来5年楼市走向!透露6大方面信号3类人最应该留意

中央明确未来5年楼市走向!透露6大方面信号3类人最应该留意

  没买房的人,怕房价又上去了,更买不上,买了房的,又顾虑会下跌,多支付了购房成本。患得患失,是我们这个市场中比较现实的众生相。

  就房地产发展趋势而言,长期受到人口因素、货币因素的影响多一些,中短期来讲,受到金融政策、调控政策影响更大。实事求是地讲,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太长远的东西我们难以预料,且也没那个紧迫性,能大概预知未来3-5年就已经很好了。

  这不,下一个5年规划已经到来,日前给出了未来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其中也包括房地产市场部分,从内容来看,重点明确,脉络清晰,指向精准,明确了未来5年(2021年-2025年)楼市走向,透露出6大方面信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无论目前有没有房子,买不买房子,都需留意了解,下面简单来谈谈笔者的分析。

  本次规划建议里仍把“房住不炒”摆在房地产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意味着在未来5年,楼市调控的基本原则:房住不炒,将坚决执行下去。

  房住不炒从提出至今,已接近4年,效果无疑是明显的,以前市场上的炒房团已经不见了踪影。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限购、限贷、限售等限制性措施,让炒房客失去了资格;二是市场进入相对平稳的状态,无利可图让他们自然退去。

  再加上未来5年继续把“房住不炒”贯彻下去,前后就有了9年时间,楼市调控的各种措施都是以这个原则作为基础,可以说,9年时间,还有什么统一的预期不能形成?试想,谁还会认为房子可以炒作呢?不仅是炒房者,还包括那些与楼市相关的房产中介、媒体、持有房产的企业以及开发商,即便有一点点“浮躁”的心,也会被这马拉松式的管控给消磨掉。

  在大家的印象中,一说到住房,就是买商品房,之所以有此感觉,主要在于:98年住房商品房化改革以后,我们的商品房市场发展非常之快,快得都要遗忘其他住房形式了,所以一直有“重商品房、轻保障住房发展”的说法,这也从侧面说明,我们的商品房比重非常大。

  实际上,我们的住房的种类一直都很齐全、丰富多样,不外乎就是比例的问题,随着房价不断增长,加大除商品房外的其他住房供应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次建议把“租购并举”提出来,具有现实意义,如何做到呢?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曾说,一二线城市的公租房、共有产权房和租赁房比例要扩大,以满足新市民和新就业者居住需求,三四线城市则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主要是要完善公共租赁房。简单地理解就是,大城市房价较高,住房需求大,要倾斜发展公租房和市场下的租赁房,中小城市住房需求较小,主要由公家提供租赁房,以解决年轻人和经济条件较弱群体的居住需求。

  在楼市调控方面,从开始的全国统一政策,到后来的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在此过程中,楼市管控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道理很简单,房地产越发展,市场也越来越分化,比如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人口进出量差异等等因素,都会使楼市的冷热产生较大差异,各个城市,甚至一个城市的各个板块,都有冷热不均,要让市场不产生大幅波动,就必须使用因地制宜的管控政策。

  本次建议提及的“因城施策”,也已预判了未来楼市可能出现的情况,只要坚持这个政策,市场就会处于可控状态。由此,我们可以看到:1.市场出现过热,一定会受到政策抑制,热度不可持续;2.也不会让市场过冷,房价大跌更是不容易看到,因为一旦出现一些苗头,允许相应的政策措施跟上,在箱体内运行是大概率事件。

  建议提出,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行政区设置,发挥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带动作用,建设现代都市圈。这里面的信息非常多。

  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三大龙头城市群为主体的近20个城市群,再加上50来个都市圈。但发展较好的城市群和都市圈并不太多,与世界发达城市群和都市圈还有较大差距。其实,这是差距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这两年,国家发改委以及今年上半年中央连续发文,都在为这些群和圈的发展扫清障碍,比如破除户籍制度壁垒,放开绝大部分城市落户限制,建立城市群和圈内城市的互联互通,社保、教育资源等配置的互认,这种趋势不可逆。可见,这将是未来5年城市发展的重头戏。根据现有政策指向,很可能出现3种趋势:

  1.大城市,比如一二线城市,主要指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区域中心城市将强者恒强;2.被划入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卫星城,随着交通路网,如城际、地铁等交通建设,产业外溢,这些辐射地带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将是房企的重要布局方向;3.成渝经济圈单独提及,说明我国城市发展向内陆延伸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前途不可限量;4.那些转型不成功、人口持续外溢的城市,容易成为收缩型城市,压缩其行政等级、资源配置在所难免。

  在规划的建议中这样表述:1.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2.完善扩大内需支持政策,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可理解为以下3点:

  1.房地产的吸金能力有目共睹,挤占实体经济发展说法由来已久,国家通过3道红线抑制房企粗暴发展,禁止非房地产资金流入房地产,这其实是在把资金往实体经济引,当然,属于房地产那部分也会让其正常,已达到资金支持平衡,这意味着房企大幅增长成为过去式,平稳发展才是主基调;

  2.住房消费也是内需重要的一环,随着刚需越来越多地得到满足,人们对住房的改善需求会持续释放,但同时也强调,要促进住房健康消费发展,过高杠杆显然不是健康,人们不敢买房消费,也不是发展,让我们的住房消费与经济发展、收入水平相一致,这大概就是健康的消费模式,当然,还必须以房住不炒为前提。

  3.供需平衡,是我们吸取了以往的教训总结。楼市库存积累过多,去库存带来的后遗症也非常之大,但不去也不行,产能过剩也影响到行业发展。所以,本次建议提出的“动态平衡”,就是要楼市库存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水平,如何做?比如根据城市住房需求、人口流向以及经济发展趋势等,及时调整土地供应规模等,让存销比保持在一个动态合理的水平,这都是可行做法。

  房地产对解决人们住房,提升居住水平,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过快的发展,甚至出现泡沫,那显然不利于行业的长期发展,鉴于它的行业关联性大,还会影响到金融、经济发展安全。所以,引导房地产健康发展是必须的,需要受到相应监管。

  无论是房住不炒、因城施策提出,还是重新定位房地产地位,均是为房地产健康平稳发展护航。因而,那些房地产暴涨论、大跌论,都是不符合未来5年,甚至更长远时间的发展趋势。从目前的调控效果看,我们有理由有信心相信,房地产一定会实现软着陆,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方向矢志不渝。

  由此可见,未来5年,国家对房地产透露的信号非常清晰,楼市的大方向也很明确。对于市场中的3类人来说,息息相关,最应留意。一类人是刚需,我们不用为手中没有资金买房而着急,因为健康平稳的市场,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兼顾职业发展和买房的平衡,有时间赚钱实现买房梦;二类是投资客,这个就不多说了,记住“房住不炒”这四个字就足够,即便想保值,也需要用从居住的角度考虑,比如在地段、房屋品质、配套等方面要有充分的考量;第三类就是房企了。房地产黄金时代已过,只有靠产品质量和口碑才能赢得市场,才有机会长久生存和发展下去,否则,被市场淘汰不过是早晚的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未来楼市走向
  • 编辑:郭瑪莉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