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生活  男女

言论 性别不是原罪恶才是元凶

言论 性别不是原罪恶才是元凶

  5月24日的南昌红谷滩杀人案发生后,逐渐向着激化男女矛盾的方向发酵。监控视频显示,行凶者当时冲向并排行走的三人,持刀向其中一名女子砍去。女子倒地后,行凶者仍不依不饶。事件发生后,微博上流传的一张真假难辨的微信截图将事件定性为仇视女性的无差别杀人,与此同时,知乎有匿名用户称行凶者是遇害实习律师经手案件的当事人,凶杀是报复性杀人。一时之间众说纷纭。

  两性对立论,当然不可取。但事实上,总是有相当多的人,每每以此为噱头,无数次成功撩动大众情绪。总有部分媒体在事件调查结果仍未出炉时,就通过暗示、散布未经证实的信息等手段博取眼球,在一定程度上煽动恐慌,模糊事实的行为是对媒体道德底线的挑战,将个案无脑扩大至群体,将复杂的案情标签化,让女权主义者热血沸腾、义愤填膺……事件本身也就被裹挟在普通民众的个人情绪和媒体的商业利益里,支离破碎。

  在这场性别矛盾的狂欢中,女性的恐慌合情合理,与之对立的却不是男性。人类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女性、老人和孩子天然是易受伤害群体,即便是丧心病狂的无差别杀人,也更容易受到侵害。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施暴者或受害者由单一的性别群体组成,施暴的女性、受害的男性同样比比皆是。无差别杀人者可能由于缺乏关爱,生活失意等种种怨念的积累导致他们选择极端的方式来报复社会。在他们看来,不论男女,都是无差别杀人的攻击对象。这一场战争的双方,是每一个普通的男性和女性联合起来,去对抗所有的人格者,而不是女性对抗男性。为博人眼球吃人血馒头,挑起男女对立,激化性别矛盾,对现状的改善毫无作用,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就体力来说,男强女弱是事实,女性群体担忧难免存在,一时间表达不安和批斗男性成了女性消化情绪的姿态。引导者应该做的是积极面对及时疏导。切不可谈之色,过于敏感,甚至掩耳盗铃。在这场战争中,性别不是原罪,凶手的罪恶才是元凶,他们随时可能做出极端的报复社会的行为。在完全预防无差别杀人仍为世界性难题、尚无有效自保手段的情况下,一味为该事件扩大宣传、顶上热搜,不能够真正地解决问题,给大众带来的也只有传染恐慌的负面影响。

  或许在潜意识里,女性群体焦虑始终存在。我们应该用“极端个案”去解释这场悲剧,但场中占相当重的“两性对立论”声音背后的焦虑是客观存在的。这些声音也许会在未来的某一次“极端个案”中再次出现,那时,我们也可以有相同的解释,但始终不直面人群中那“不理性的焦虑”,享受着观点的优越,对于社会矛盾的疏导,毫无意义。

  性别平等,从来不是两性对立去抢夺单一性别在社会的主导权,选择理解与尊重,才是消化这场悲剧的最佳姿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男女对立知乎
  • 编辑:郭瑪莉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