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文化  文化

刘亭:核心概念的“说文解字”

刘亭:核心概念的“说文解字”

  8月30日,参加了某省《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研究》开题报告的线上咨询。在充分肯定立题、框架和要点的基础上,也从“似应”的角度,提了三条不成熟的意见建议。现分拆发布如下,这是第一篇。

  我们的题目是《××省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研究》,因此,对何谓“高质量发展”,需要有一个正面的解读。十九大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但是不可能在那个报告中再展开作规范、权威的解读。于是各路神仙都望文生义,顾名思义,拿过来就用,好像他们下面接着说的,就都是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涵义。

  记得“十五”计划最初提出城镇化概念时,也没有什么“定于一尊”的解读。于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曾戏言:“发改委有发改委的城镇化。中农办有中农办的城镇化。住建部有住建部的城镇化。”“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乃至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见物不见人,要地不要命;兴业不兴城,重形不重神”等重大偏差后,中央再来专门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但惯性业已形成,转型到位哪有那么顺顺当当的?

  拿到今天来看“高质量发展”,一个生态绿色、一个数字智能,那是肯定的了。但对于人文进步,可千万不要忽视了。否则再好的市场经济,它也要把你扭曲为坑蒙拐骗、为富不仁;它也要把你堕落成为、无法无天。所以,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广告词一出来,我就把“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三句话总是挂在在嘴上,以此通俗形象地解读何谓“高质量发展。”

  同样道理,何谓“动力系统”,也得心中有谱、落笔有神。一是动力,二是系统。常说的动力,如改革,如创新,如民众(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可以讲出一大堆来。但相互之间是个什么关系,要搞得很清楚才是。我曾调侃过“四化同步”的提法,以为从严谨的角度看,“辈分稍有点乱”。农业怎么能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这些个大概念扯到一起?有了农业的现代化,不提二号大哥工业、尤其是忘了占GDP大头的服务业的现代化,又怎么能摆得平呢?我们当然要理解中央的良苦用心,需要对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三农”问题给予高度关注,但“三农”毕竟不等于只是农业。如果文字上只提一个农业的现代化,又怎么能全面科学地去加以把握呢?

  创新毫无疑问是动力,但创新也有一大堆的概念。为此,我也试图进行过一些必要的梳理,将其归结为三大创新:一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联系的,叫科技创新;二是和生产关系的变革相联系的,叫制度创新;三是和整个生产方式的核心要素——人相联系的,叫人文创新。生产方式包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其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是人;而人是有思想,有价值观取向和追求的。人文创新的重要性,就好比没有真理标准讨论,没有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就没有农村“大包干”和深圳特区的改革开放,也就没有中国经济多年快速发展造就的和平崛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谈谈说文解字的内容
  • 编辑:郭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