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杂谈

惠州40余座古桥遗韵传至今 具有较高历史人文价值

西新桥是西湖六大名桥中的第一桥。

俗话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古桥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勤劳智慧的中国人修建了数以万计奇巧壮丽的桥梁,这些桥梁横跨在山水之间,便利了交通,装点了河山,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标志之一。惠州自古多水道,因此古桥自然也不少。据不完全统计,惠州有古桥40余座,不少古桥保留比较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充分显示了惠州人的非凡智慧与才能,也彰显着惠州悠久的历史遗存,见证了岁月与沧桑。

西新桥 重要东坡遗迹,为西湖六大名桥中第一桥

说起惠州的古桥,不得不提惠州西湖的六大名桥,他们分别是西新桥、拱北桥、明圣桥、圆通桥、迎仙桥、烟霞桥。而位于惠州西湖平湖与丰湖之中、苏堤中段的西新桥,是西湖六大名桥中的第一桥。西新桥最早由苏东坡捐出玉带带头资助筑成,故旧时西新桥也称为“苏公桥”。据史料记载,该桥始建于宋绍圣二年(1095),正值修筑西村至孤山路堤时所建,原为木质结构,桥上架飞阁九间。当时桥用石盐木(柚木)筑成,坚如铁石,桥上有飞楼九间,十分宏伟壮观。桥建成后,苏东坡曾作《两桥诗·西新桥》咏之:昔桥本千柱,挂湖如断霓。浮梁陷积淖,破板随奔溪。笑看远岸没,坐觉征城低。聊因三农隙,稍进百步堤。炎州无坚植,潦水轻推挤。千年谁在者,铁柱罗浮西。独有石盐木,白蚁不敢跻……从这首诗可以看出苏东坡对此桥的深厚感情。

据有关文字记载,从南宋末年到明代数百年间,历史上该桥曾多次重修,特别是南宋庆元二年(1196),惠州太守林复组织重修西新桥,并以石继木,初步筑成五道可通行船舫的石门。直到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惠州太守吴晋再次改造西新桥,形成了如今我们所见的西新桥模样。在历次修筑苏堤的同时,西新桥也加筑至现长30米、宽9米的规模。1983年,西湖建设委员会在水下重筑桥基,将该桥拱加高1.1米至15米,并以混凝土和花岗石块按原样重建了西新桥,用规整的花岗石块铺设桥面和增加桥栏。此后,西新桥没有太大的变动。

西新桥建筑精致、结构严谨坚固,兼有实用性和观赏性。作为惠州西湖重要的景观桥梁,也凝聚成惠州人纪念苏东坡的物化景点。该桥同时也是全国有史料依据的重要的苏东坡遗迹之一,具有很高的人文历史价值。

拱北桥 千年官道桥梁,承担西湖泄洪作用

拱北桥位于惠州西湖北面的平湖出水口处(今惠州大桥头南侧),是西湖六大名桥中的第二桥。近日,记者来到拱北桥看到,该桥保留了原有的形制和结构,桥面上铺着青石,两侧建有厚实的桥栏,桥栏上镶嵌的“拱北桥”几个字虽有脱落,但还依稀可见。

据了解,拱北桥名取拱卫西湖之意,因桥下有5个孔,俗称五眼桥。据史料记载:北宋治平年间太守陈围西湖筑堤时,为了方便行人,且便于西湖泄水,遂在堤中构筑石桥一座,始称陈公桥,这便是拱北桥的前身。后改为拱北桥,并由明成化年间惠州知府吴绎恩重建,此桥造型古朴,建筑牢固。拱北桥全长57.28米,宽8.4米、高8.7米。桥体多数使用红砂岩石砌筑,6个桥墩承托桥身,将桥分隔成5个半圆形拱券桥孔,每个桥墩之间的距离均为8米。桥墩迎面以青色花岗岩石砌筑成三角形分水尖,采用抗压力强的纵联砌筑法,每排石料错开,整体性强。该桥建成后历代均有修筑,既是惠州千年官道的桥梁,又是西湖泄洪东江的通道。

1925年东征时,黄埔军校师生经此桥攻打惠州北门,现桥头有黄埔军校东征阵亡烈士纪念碑。1959年,广东省交通厅公路局把拱北桥拓宽改为防洪通车两用公路桥。桥下五拱安置自动控制防洪铁闸。1973年,为发展西湖水产养殖,西湖管理委员会在旧陂上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双曲拱三眼桥闸以控湖水。

明代举人陈运的“西湖六桥”组诗中有一首这样写道,“萧萧竹径接平桥,万石曾歌五裤谣。自是天南灵气盛,衣冠今满紫宸朝。”这恢宏大气的四句诗文描述的就是拱北桥。拱北桥由初建时的“泄横槎水”,到今日依旧为西湖蓄水、放水的主要闸道,虽横跨近千年,却一直都担当着西湖水利枢纽中的重要角色。

拱北桥是惠州市区保存最好、遗存有明代建筑风格的桥梁,同时也见证了广惠古驿道的起末,为研究明代桥梁建筑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物保护价值。1990年,拱北桥被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普济桥 二孔青石板桥,曾是进入惠州陆上古道

普济桥位于惠城区小金口街道白沙堆村北面,为明代石桥。桥横跨于金鸡沥东江入口处,青石砌筑,桥长约15米,高约5米,二孔,每孔桥面铺三块青石板,宽约1.2米,桥南面立有“普济桥”碑石。

白沙堆是古时广州至惠州的陆上古道必经之处,亦称官道(官驿道路),进入惠州城的这段古道,就是从博罗出城后,沿东江边至小金口白沙堆,过江经梅湖入下角走大中堂,后转今下角东路,最后入惠州城。该古道上原有木桥多座,但屡修屡坏。按时任惠州太守徐时进在《新径石桥记略》中记载,普济桥前身也是一条“桥木且腐”的木柱桥梁,为了造福百姓,并确保官道畅通无阻,徐时进命人修建石桥。据光绪版《惠州府志》记载,明万历十三年(1585),徐时进驻惠州,看到道路艰难,乃令博罗县主簿改修石桥。徐时进在《新径石桥记略》中说:“余得量移为监司,节所驻仍此郡,再取此道,桥木且腐,余乃令邑簿董是役,为石桥,越五月,桥大小凡九具告成。余乃爽然,事以人成如此,为证,岁时勒石,以示来者”。此后,在桥南立起“普济桥”石碑。

普济桥保存基本完好,对研究惠州的古代交通及建桥技术具有重要的文物参考价值,1996年被公布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钟兴桥 空腹式石桥梁,至今已有200余年

钟兴桥位于惠城区横沥镇潭头村,为潭头村钟姓于清嘉庆七年(1802)所建,是一座空腹式石桥梁,至今200余年。桥为东北、西南走向,桥面宽1.07米,桥长4.9米,桥身为成条花岗岩石梁,由巨石直接凿取,中间无接缝。三根石梁并排铺设于两头桥墩上,石梁截面尺余见方,三条略有大小之分。桥墩用当地山石交互累叠,结构稳固。现桥面石梁保存完好,三梁并合处积灰累尘,填满缝隙,石面也被磨得光溜。

据资料记载,钟兴桥还有一座桥碑亭立于桥东北向约15米的塘角岭坡下,记录了建桥的时间、建桥人和建桥款项的由来。亭周边为红砂岩,仿硬山建筑。左右刻对联,现左边刻字损缺,右为“长命富贵”。亭中镶嵌青石碑,阴刻楷书;上从右至左横排“钟兴桥”三字,其下分两排竖刻,上款“嘉庆七年岁次壬戌孟冬”,中刻“二世祖讳鼎富公围内尝银造”,无下款。碑下为红砂石岩基座,亭前置一方约一平方米半圆形花岗岩祭台。与祭拜有关,多是祈保平安、风调雨顺的愿景,可见当年此桥在村民心中的地位。

保宁桥 始建于宋代,为博罗现存古老石砌拱桥

保宁桥位于博罗县城西隅观背村,又名观前桥。该桥为二孔石拱桥,两孔之间置菱形分水尖,桥身为红砂岩铺筑,呈弧形,南北长31.4米,东西宽4.5米,高7米。桥拱呈半月形,外形显得古朴、坚固、壮观。

据《博罗县志》记载,该桥始建于宋代,宋德元年(1275)知县黄保所建,原建桥碑阴刻有“保宁桥”三字,下署“宋德元年己亥仲冬吉日”字样。该桥于明景泰七年(1456)由同知苏润、知县魏显,令潘义、何正募修,至清乾隆十八年(1753)博罗知县黄占鳖再次捐助修筑。清道光年间,由乡人重修。1972年,观背村村民再次集资修筑好桥北段下塌基础,至今完好。

保宁桥是博罗现存比较古老而著名的一座石砌拱桥,对研究惠州地区明清古桥梁建筑有一定的文物参考价值。1985年,保宁桥由博罗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将军渡桥 建造精巧,至今仍可通行

将军渡桥位于惠东县陈塘村。建于清代,据乾隆四十八年(1783)《归善县志》载:“将军渡桥,在平山司,离城九十里。乾隆二十一年,知县魁德倡捐,绅士重建”。该桥建在马山陂河上,东西走向。据传:当年因马山陂河的阻隔,来往极为不便,所以在该渡口建此石桥。桥竣工时,由一将军主持开通仪式,故又名“将军桥”,而与桥相连接的古道亦称为将军道。

这军渡桥为两墩三跨石板桥,全长22.6米,高5.05米,宽2.3米。桥墩平面近似榄核形,墩体用青麻石条砌筑。每跨桥面用5块石板铺成,两边用条石作护栏,护栏高出桥面约0.1米。桥面石板上还有当年独轮手推车行走而留下的碾磨痕。

将军渡古桥保存完好,建造美观、大方、精巧,至今仍在发挥其交通功能,同时也成为人们郊野观览的历史文化景观建筑物。该桥对研究惠州地区古桥梁的建筑发展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文物保护价值。

除了上述古桥之外,惠州还有位于博罗的宁济桥、长庆桥、会仙桥,位于惠阳的跃鲤桥,位于惠东的石桥头桥、黄沙塘高桥,位于龙门县永汉镇的大通桥等大小古桥约40座。这些古桥记录和反映了惠州不同时代的历史,是惠州古代建筑艺术中的重要部分。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宫晓磊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