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中山楼市

处处有“中山” 永流传?中山市

赴宴提特别要求

孙科捐祖地拆祠建中山纪念中学

据记载,孙中山1893年向镜湖医院借二千元本银在石岐创立了药局,药局的附近便是日昇银铺,银铺的徐老板感谢孙中山治愈了他的盗汗症,与孙中山交往甚密,但年轻的孙中山向徐老板宣传自己的理想,遭到徐老板多次规劝,但孙中山依然不为所动,理想。

记者在中山纪念中学的校史中查询得知,孙中山去世后,其子孙科就开始为在家乡翠亨建设孙中山纪念设施而奔走。1929年,中山县被国民确定为全国模范县。同年,孙科提议,为建设中山模范县,应规划翠亨为全国模范农村,建总理故乡纪念学校一所。该提议获得通过,而孙科则一肩筹款。为了解决建校用地,孙科决定捐出孙家的部分祖地,同时还拆除中山市了翠亨孙氏祠。中山纪念中学建筑群的设计者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建筑设计师吕彦直先生,他主持设计了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校舍的冠名均以纪念与孙中山关系密切的翠亨人士,包括了鹤龄堂、皓东堂、寿屏堂、哲生堂。

道命名:兴中道等体现中山元素

1912年5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后曾短暂回乡。当时,孙中山踏上家乡的第一步就是现在的中山市天字码头,5月30日孙中山再从这里返回广州。天字码头现已修葺一新,成为中山市孙中山史迹的首站。

文/广州日报记者姜永涛、张翔宇图/广州日报记者于涛

在孙中山故居旁边,有一所红墙绿瓦、飞檐雕梁的传统建筑风格中学——中山纪念中学,校园美丽,师生优秀,是远近闻名的重点中学。这所学校正是为了秉承孙中山先生“培人才”的心愿而办。

记者连日走访中山市一街一景可见中山元素一人一事彰显中山

在抗日战争中,中山沦陷以后学校校舍被日军占据曾改为伤兵医院,甚多。抗日战争胜利后,纪念中学随后得到修复。1947年3月,师生们重返翠亨校舍上课。1953年,学校被广东省教育厅定为广东省首批七所重点中学之一。1978年,学校再度恢复重点中学地位。时任全国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宋庆龄得到恢复的喜讯后,85岁高龄的她两次致函纪念中学予以祝贺,“中山纪念中学被保留为广东省重点中学,这是光荣,也是一项任务,当然我是高兴知道的。”同年,宋庆龄受邀为纪念中学题写校名。据原中山纪念中学副校长郑志坚回忆,当时宋庆龄接到请求题字的去信后,写了四幅字寄回学校,“当时她已经85岁高龄,手已有点抖了,学校就选了一幅写得比较好的字,刻在学校的门楼上。”郑志坚说。

穆晓莹说,从1925年开始,中山人民一直以各种方式纪念着孙中山先生,为了纪念他而设的建筑遍布中山,成为了宝贵的历史人文资源;为了纪念他而开展的植树节,成为了全国重要的环保绿化节日;为了纪念他而举办的活动,随着时代发展成为了中山的特色文化。

中山市档案馆的穆晓莹通过梳理资料发现,上世纪20~30年代,在孙中山逝世纪念日举行的植树节活动规模较大,该馆所藏档案有大量记载。如1928年孙中山逝世3周年,中山县和教育界在3月12日举行首届植树典礼。1932年逝世七周年之际,植树节活动范围扩大,机关准备了大量的林木种子,以备邑民采购。1936年《查本年三月十二日为总理逝世十一周年纪念植树式并举行造林运动》记载,“纪念植树式要重视实效,成立多量苗圃、扩大营造公有林、普遍栽种树……扩大宣传,在各中小学、各乡进行培训,并举行植树比赛,宣传造林、护林的作用。”穆晓莹发现,上世纪40年代,中山当地的纪念活动扩大。1946年,由11月12日起一连七天举办纪念孙中山诞辰活动,纪念周内容包括、展览、篮球比赛等活动,县图书馆、民教馆、县立师范学校、各区中学、县立体育场等单位团体参加。

“我们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设想一下当时的情景:孙中山毕业于西医书院后,是第一个获得行医执照的华人,收入不低,社会地位也高,家里有妻儿,自己肯定能够过上富足安逸的生活,可他一心想发动,他并不是为了自己过得多么好,而是为了普天下的百姓。”在采访当中,中山市一位干部向记者发出如此感慨。

“兴中道上的兴中体育馆,奠基石上写的是英东体育馆,其中也有一段故事。”吕伟雄向记者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当时中山市建设体育馆,先生捐款,但连续三次了中山将体育馆命名为英东体育馆的提议,最后改为现名才得到先生的认可。

中山市当然有中山这种各大城市都有的名。记者发现,除了上文提及的孙文及逸仙用孙中山的名字命名,市区民生、、民族采用孙中山的三义主张命名;的命名由来则是孙中山最喜欢题的字;兴中道是根据孙中山创立的组织命名。记者日前采访了当时任中山市副市长、分管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吕伟雄,他向记者讲述了兴中道这条道的命名过程。

根据中山县志记载,1935年,已卸任县长的朱卓文之子朱腾云捐出西山土地一块约一亩多,供建图书馆使用。西山为石岐胜迹,宋代遗留的“六棉古道”即位于此,十分幽静,极为适合建图书馆。时任县长杨子毅还为此特地成立设计委员会,1937年2月10日,中山纪念图书馆第一层阅览室首先,县长杨子毅亲自揭幕。当时本来还想继续修建第三层,但因抗日战争而停止。其后,图书馆曾被训练团及乡镇占用做办公地点,县境被侵华日军侵略后又遭伪军长期盘踞,典籍等均付诸一炬。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山纪念图书馆于1946年9月1日重新开馆,并于1946年夏加建3楼,当年10月29日举行三楼落成典礼。一间图书馆两度举行落成典礼,个中曲折令人唏嘘。

爱国

孙中山故居景区内一建筑刻有孙中山的题字。

中山纪念中学红墙绿瓦,颇具传统风格。

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山市建成全国的样板——兴中道,直到今天,兴中道依然是中山这座城市的中轴。兴中道常年繁花似锦,一端是孙文纪念公园,另一端是中山市政协大楼,市委大院等机关,法院、检察院、、图书馆、体育馆、等中山的核心部门分列两侧。吕伟雄说,把市民每天走的道都与孙中山关联,并非出于随意和偶然,而是一种别具深意的纪念方式。吕伟雄透露,兴中道的名字是他想出来供时任领导班子拍板决定的。“我们那个时候已经有孙文、中山、逸仙湖等道或者景点,取个怎样的名字才能进一步体现中山特色?还是得跳出用孙中山名字命名的惯性思维。”吕伟雄认为,兴中会是孙中山发起组织得到朋友和社会认可并开始的第一步,兴中会对孙中山来说意义重大,因此,取了“兴中”这个名字。“按照当时的设定,中山这座城市的道,东西向的称为‘’,南北向的称为‘道’,这样外地人来中山,一看就知道方向,所以,那个时候确立了‘富华道’、‘兴中道’、‘起湾道’等名称。我们这个灵感,也是从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中学的。”吕伟雄透露。

孙中山逝世后月余,1925年4月16日,香山县正式改名为中山县,自中山这个地名确立伊始,家乡人民传承孙中山的脚步就从没停歇过。记者连日来在中山市采访了解到,以伟人名字命名的这座城市,中山元素处处可见,而孙中山在人们上留下的印记,更令人印象深刻。

建筑物、景点、道用孙中山的元素来命名,会给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孙中山在人的心中留下的印记,也会代代传承。

由于历史原因,目前的中山纪念图书馆旧址现在成为中山市佛教协会的办公场所。担任孙中山基金会副会长的吕伟雄透露,在孙中山后人的下,经过各方努力,中山纪念图书馆将恢复纪念功能,不再承担教功能。

中山老百姓逢年过节祈福时,说的第一句话必然是“风调雨顺”,第二句话则是“国泰民安”,然后才是对家庭、个人的祝福。很多祠堂的对联,也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分列两侧。这种祈福词句,与周边地区差别很大。

中山渊源

记者前往中山市档案馆查询了解到,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当月23日,孙中山的故乡香山县在学宫开展纪念活动。4月16日,为纪念孙中山的功绩,香山县的名字改为中山县。

指点百姓送祝福

抛开富足安逸生活

中山印记

一心要为天下

所有人同桌吃饭

奉献

如果说以往在重大纪念日才提醒市民纪念中山先生,那么,如今中山人的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名字动辄就与孙中山有关。譬如,公园有逸仙湖公园、孙文纪念公园、中山公园、兴中园公园;图书馆的名字是中山纪念图书馆;体育场的名字是兴中体育场;学校有中山纪念中学,旅游景点有中山城……近年来成立的新区,成立伊始就承担了“全球华人家园”的,特意命名为“翠亨新区”。

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中山市区石岐的观澜街、文集坊、常丰街、永宁街、达德街等道改名为孙文。自此开始,在中山这个城市,道名称集中体现着中山元素。此后,这个城市的名中体现的中山元素越来越多。

见面道“国泰民安”

城市由来:先生逝后“香山”改名“中山”

兴中道是中山市的中轴。

一位长期在中山市文化系统工作的干部告诉记者,据民间传说,这也是孙中山先生回乡时率先提出,后来慢慢扩展开来的。“风调雨顺是对自然的尊重和期望,国泰民安是对社会的祝福,然后才谈家庭和个人,这是一种比较科学的顺序。”这位干部认为,中山百姓的祈福语现象很值得有心人去考究。

中山轶事

八十多岁的中山名医陈伯衡向记者讲了一个他外公与孙中山的故事。陈伯衡的外公当年在美国一个华侨家中做厨师,孙中山道成名以后,很多国外华侨希望与他结交,陈伯衡外公所在的主人家想宴请孙中山。对此,孙中山接受了一起吃饭的邀请,但却提了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要家里所有的人一起上桌共同进餐。所以,到孙中山来的那一天,家里的仆人、门童、厨师、阿姨首次有机会与主人围坐一起,和孙中山吃了一顿饭。陈伯衡说,外公回来后,常常讲起这个故事,“是孙中山处处践行平等的了外公,所以才把故事讲我听,我也牢牢记住了,希望能够流传下去。”陈伯衡说。

翠亨整饬后焕然一新。

中山纪念图书馆两度举办落成典礼

平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