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资讯  民生

中山制造用什么来撬动下一个40年?|中山新战法①

中山制造用什么来撬动下一个40年?|中山新战法①

  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要突出制造业当家,高水平谋划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坚持抓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把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做优做强,在新的高度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无论格局如何变,制造业当家的基调始终不变。中山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创新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地走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做大做强中山企业,为高质量发展闯出新路。

  以奋斗作序。辞旧迎新之时,我们看到了中山的决心、中山的信心、中山的改变、中山的潜力——直面历史问题,把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等关键词落实到工作实处,中山正拿出一套全新的“战法”。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2022年,不同维度的数据折射出中国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1—10月,全国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0.4%,技改投资占全部制造业投资比重达40.9%。

  制造业立市的中山,能否踩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鼓点上?2022年,中山全面推进制造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很多趋势已经“明牌”呈现。

  龙头企业先行一步,小微企业借智借力,平台服务商看到机遇……这是过去一年,发生在中山的产业新故事。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意识到:数字化转型,不是为了“淘汰”,而是为了“不被淘汰”;智能化升级,不是为了“换血”,更是为了“换心”。

  马鞍岛上,建设工地热火朝天,拔地而起的产业园群烙印了中山制造的未来;城市东部环湾的黄金地带,明阳电气、大洋电机等雄心勃勃的龙头企业,以工厂为起点谋划下一个40年;西北镇街的传统制造产业带上,来自家电、照明、食品饮料行业的龙头们,以自我变革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

  今年11月,2022年中山市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名单正式公布,入选的10家企业,几乎代表了中山传统产业的完整面貌。如美的环境电器、格兰仕微波生活电器的入选,代表着千亿级白色家电产业集群的集体转向;明阳电气的入选,代表了千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先进水平。

  这同样也是广东省制造业数智化转型的两大趋势之一:行业集中度较高的产业集群,其产业变革往往由行业龙头制造企业牵头引领。

  小榄镇菊城大道上,达能中山工厂的园区里仍然部分保留着30年前的乐百氏工厂老建筑。创办于小榄的乐百氏在20世纪90年代风靡全国,其引领发展的食品工业产业集群至今仍是中山11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之一;如今,从达能中山工厂生产出的脉动、灵汽等产品,也在全国占据重要的市场份额。

  乐百氏的故事仍在记忆中回荡,老工厂却焕发了新名堂。从2018年起,达能公司在这里办起了数字化转型课堂,组建了专门的智能制造团队,探索建立智能制造体系,完善数字化解决方案。

  转型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传统饮料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二是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提升。达能(中国)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华南区运营总监李建俊明白,达能中山工厂的投入,在短时间内很难以收益来衡量,但其带来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对于企业自身与行业的发展可以产生更多外溢效益。

  车间里,通过实时显示集成系统的大屏,车间工人不需要再对灌装产量、入库数量等数据信息进行人手校对检查、清点记录;坐在电脑前,打开达能自主研发的数据后台,车间里的每一条生产线,生产线上的每一台机器,都成为动态热图上的2D投影。

  生产线上方,是不断跳动的四个数据:运行时间、损时、灌装产量、入库数量;生产线上,裹包机、称重机、标检机、套标机等,每一台机器都标注出了实时产量与速度。坐在办公室里的经理,如果发现某一个环节数据出现异常,可以直接给对应操作机器的员工打电话。

  “你们做的事让我们眼前一亮。”这是数字化转型专家在达能考察时给出的评价。李建俊表示,无论是在达能这家全球化企业内部,还是对比全国同品类饮料行业,达能中山工厂的生产效率、成本控制和出货指标,都是毫无疑问的第一名。

  行业龙头制造企业牵头,引领全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最大优势,是使智能工厂向智能供应链延伸,实现全产业链的协同升级与前后端的打通。达能中山工厂计划与国企合作,用3年的时间打造“灯塔工厂”。

  灯塔工厂,代表当今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在中国制造历史性蝶变过程中,“灯塔工厂”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这也正是中山在今年全面铺开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标杆示范认定的意义所在。

  独特的产业肌理,造就了每一个产业集群独特的生命周期。但发展的共性逻辑表明,每一个产业集群都在不断进行新陈代谢。

  驱车往返佛山顺德与中山北部,数百平方公里的连片工业厂房里,藏着一个世界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在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家委员会成员、广东精工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军华眼里,这里不是两个独立割裂的行政区域,而是一张融合发展的产业版图。

  从2017年开始,作为顺德村改协会智库专家,宋军华调研了近100家中山市北部片区的家电制造企业。在调研中,他看到了家电制造的现实痛点、堵点、难点与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中山北部,以黄圃、南头、东凤三个家电制造大镇为主战场形成的家电产业集群,呈现出中小企业为绝大多数的产业结构特点,大量小微企业以从事小家电代工为生。“十几个人,搞一条生产线,就可以开一个小家电的装配工厂。”宋军华说。

  但仍然有先行先试的实践者做出了探索。今年3月,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专题片《大湾区建设:中山做好“融”字大文章》,讲述了一个来自黄圃镇某家电企业的转型故事。

  这家依然沿袭着传统生产方式的企业,面临着招工难、效率低、成本高等一系列产业共性难题。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市场竞争加剧的当下,转型升级成为当务之急。

  2021年,这家企业花费3000多万元,历时五个多月,对冲压车间进行了智能化升级,减少了车间一半用工。今年,他们又筹办新工厂,想要把新工厂的各个车间和仓储物流都实现数字化智能化。2月底开始,该公司负责人从顺德请来一家数字化平台公司的2位“医生”,给工厂“把脉拿药”。

  这家数字化平台公司,正是宋军华所在的广东精工智能系统有限公司(下称“精工智能”)。在他们的帮助下,这家家电企业生产车间空间利用率提高了一倍以上,效率提升了30%以上。

  越来越多的中山企业正在寻求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解决方案。今年2月,精工智能在中山成立了全资子公司。

  除了技术瓶颈外,资金也是制约中小企业转型的重要因素。即使对转型的紧迫性有清晰认知,但面对动辄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投入,中小企业往往有心无力。

  对于中山来说,以行业公共服务企业牵头,推动行业集中度较低的产业集群实现转型升级,是数智化转型的另一条重要途径。

  2022年1月,中山市政府发布《中山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除了提出每年认定一批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和示范车间、支持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等针对制造企业的奖补措施外,还对落户中山的高水平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赋能平台提出了奖补方案,明确平台为企业提供“上云上平台”、诊断咨询、解决方案等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按照绩效给予奖励。

  政府以真金白银切切实实推动传统制造业借技发力、借智升级,为的就是产业小步快跑,跟上这一轮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步伐。

  全国范围内,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正在加快。今年前10个月,全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7%。不少地方制造业成投资增长主要拉动力,制造业投资进度快于预期。

  新技术驱动下,数字化转型是新产业培育的有效途径。深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不仅有助于企业降本增效,还将进一步推动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无论是本土行业龙头制造企业牵头引领,还是外来行业公共服务企业牵头推动,中山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之路,其目的都是明确的:抢抓区域产业分工窗口期,打造湾区制造新支点。

  产业不会“蛙跳”。在深中通道即将通车,区域产业分工加速转移的现实背景下,在中山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政策背景下,中山需要在未来的区域产业现代化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抓手,发挥中山供应链优势,面向未来打造湾区新制造的支点。

  “一个细分行业未来的产业变革大方向,我们可以看见,但不是一家企业、一个人可以干得成的。需要政企联动,各方一起努力。通过有序的竞争实现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一名行业专家说。

  这是一篇大文章,更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中山市工信局工业互联网与数字产业科科长侯承东表示,今年以来,中山全市新增超54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累计2000多家。新完成10家省级示范项目建设,带动3000多家企业上云用平台,启动光电、纺织服装等7个产业集群试点创建。

  美国商学院教授利昂·梅金森说,自然界生命力最强的物种,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适应能力最强的。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道路上,更是如此。“在这场转型中最终生存下来的企业,一定是由有心做大、有能力做大的企业家掌舵的。”宋军华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