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魅力  旅游

中山论坛(中山论坛 南京2016)

中山论坛(中山论坛 南京2016)

 

好的生活就是不瞎想,做得多,要得少,常微笑,懂知足。心态对了,人就不会那么累了。愿余生不为琐事扰,只一笑而过。

途经福源路、金三大道、省道S111、珠江大道、凤凰大道、市南大道共22个站点,全程30公里使用IC卡只需要2元——赶在2019年元旦前,首条中山—广州的跨市线路——中980路线正式运营。

从改革开放前乘车到广州需要五渡海的颠簸辗转,到目前实现两市的公交化,中山与广州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在前不久两市政府共同签署的《广州市人民政府 中山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广州市人民政府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广州中山跨区域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框架协议》中,可以看到两市释放了未来合作的新信号:在重大规划衔接、基础设施对接、港口航运合作、生态环境联治、产业发展协同、公共服务共享六大领域,两市有望开展深度的合作交流。

有人说生命在于静止,有人说生命在于折腾。其实,懒有懒的安逸,折腾有折腾的乐趣。重要的是,你有享受过程的智慧,又有承担后果的能力。

交通:从五渡海到公交化

40年前,从中山去广州,要过五渡海。负责编写《中山市交通志(1990-2015)》的李毅然,对当时五渡海的情形尤为深刻,那个年代,中山人去广州只有两种方式,一是坐长途汽车,走105国道到小榄沙口渡,连人带车上船。经过南头细滘渡,再到顺德容旗渡、三洪渡,最后在白鹤洞渡进入广州。顺利的话,也要四、五个小时。

要么,就在中山港码头直接坐船:晚上8点开船,第二天早上5点到广州,办完事后再坐夜船回中山。一趟来回要一日两夜,不过可以省下两晚住宿。

如今,从中山城区到广州城区的车程,已经控制在90分钟以内,并且朝着两市公交化的趋势迈进。

从广州和中山最近所达成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所释放的信号来看,在公共交通方面,未来两市将加强客运枢纽站场间的衔接,形成换乘便利的集疏运系统,为两市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出行方式。其中,深受两市市民关注的广州地铁18号线,在《广州市人民政府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广州中山跨区域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框架协议》中有更为详细的合作内容,包括工作目标、合作内容和工作推进机制等,得到进一步明确。

与此同时,跨市公路建设也在同步推进。从两市重点合作领域来看,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项目,广中江高速、深中通道、省滨海旅游公路等项目建设,是未来重点推进的个互联互通项目。除此之外,启动对中山东部外环高速支线项目可行性研究、启动S111南沙段及洪奇沥水道特大桥的扩建工程前期工作,也在同步推进。

2016年12月28日,在中山北部的珠江八大出海水道之一的洪奇沥水道右岸,也发生了对中山港口格局产生重要的一件事情——中山黄圃港正式投产。自此,从黄圃港出发,2个小时可达南沙港。

显而易见,基于便捷交通圈的优化升级策略,在中山、广州两市的合作中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趋势:从产业合作到协同创新

两个月前,第十三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2018年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在如期在中山市举行。本次论坛的一个亮点,就是包括体外诊断试剂产品产业化、抗体偶联药物研发、人体YB1癌症免疫治疗项目、聚合物基纳米银高效抗菌剂研制及产业化等一批来自香港大学和广东药科大学的17个优质健康医药类项目的签约,这些项目随后将集中入驻香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在国家健康基地建立的中山创新平台。

从汽车配件产业到生物医药产业,中山与广州的产业合作维度越来越多面。值得一提的是,健康医药作为中山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在承接广州的创新资源或者说在利用广州的自由优势方面,选择了更有远见、更具深度的方式。

旅行会让人谦卑,你会知道地球之大,永远有着与你截然不同的人、事、物在地球的彼端发生。见的世面广了,也就不会把自己局限在小格局里,不再愤世嫉俗,与人为敌。

2018年7月,广东药科大学、香港大学与中山市共建的广东药科大学—香港大学创新平台,在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中山峰会上正式启动。

这是省内首家粤港高校合资的新型研发机构,也是健康医药产业领域的国家级专业孵化器。不同于简单的两市合作项目,这次还引入了香港的创新资源,让这一创新平台有了更宽广的视野。两所高校在中山市国家健康基地共建创新平台,可以充分发挥三方各自的作用,共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香港大学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引领作用,广东药科大学在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方面的连接作用,以及中山市政府在空间载体和政策支持方面的优势,由此打开共建国家级国际孵化器、国家级联合实验室、技术转移中心等的局面。

如果说,交通基础设施的互通互联项目为两市拉近了空间距离,那么来自产业和创新资源的互动则为两市的产城融合提供了新的可能。

融合:从交通衔接到提升城市品质

发展定位重点与珠江东岸城市联系的东部组团,最近公示了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规划,对两区一镇的城市功能规划进行了优化升级。作为中山发展的新引擎,翠亨新区和南沙的合作尤为值得关注。

《广州南沙新区中山翠亨新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提出,将进一步推动南沙新区、翠亨新区在规划衔接、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协同发展、科技创新重大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开放对接、体制机制创新与政策创新共享、生态环境联治、环珠江口特色水乡旅游带等八大方面合作。

对标自贸区建设标准,翠亨新区在城市规划上已经与国际接轨。去年,翠亨新区面向全球开展《中山翠亨科学城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公开征集具有前瞻性与创新性的城市设计理念和空间方案。用国际化的视野、前瞻性的思维,结合世界级滨海城区先进营城理念和对中山翠亨科学城未来发展的理解,对片区功能及特色项目进行策划,使之具备集聚科技创新及相关高端要素功能,实现创新驱动引领,这也为更好地与南沙实现资源互动打下了基础。

当前,置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坐标下的东部组团,定位为湾区高端产业集聚区、湾区创新驱动合作区、珠西生物医药科创区、国际文化休闲旅游区,其空间结构为一带、三轴、三心、多节点。其中的三轴,即区域联系主轴,依托中开高速、深圳通道,快速联系深圳与中心城区,承接深圳外溢功能;区域联系次轴,依托大外环高速联系广州南沙、珠海横琴;内部联系轴,依托南朗快线、环湾城际快速连接火炬开发区与南朗镇中心。

东部组团的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规划,也代表了中山市未来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城市发展方向,即通过与大湾区城市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对接合作,进一步强化湾区互动、粤港澳合作、东西两岸融合发展、联动周边区域发展,并积极与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区域衔接互动,从便捷交通到协同创新,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更优质的产城融合平台。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罗丽娟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作者】 罗丽娟;叶志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南方号~中山市~中山观察

有时候,不要把世界看得太孤单了,正如你总在想念某些人,也总会有某些人在一直想念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