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魅力  美食

小切口激活发展新动能

小切口激活发展新动能

  每逢节假日,中山市南朗街道崖口村崖口人家海鲜餐厅大厨王克强都会忙个不停。“这两年学了不少新菜式,客人们都很喜欢。”王克强参加了各类粤菜烹饪赛事,接受了多期粤菜烹饪培训,厨艺不断长进。

  崖口村是中山及周边城市乡村美食游的热门打卡点,村中有30多家餐饮店,带动直接就业创业300多人,其中本村人超过六成。如今,随着“粤菜师傅”工程推进,越来越多村民和创业者学到一门好手艺,走上创业路。

  随着“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推进,在中山市内,实现新发展的个案越来越多。中山市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着眼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支撑高质量发展,结合本地实际,全力将“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打造为精品工程、强基工程、民心工程。以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等小切口入手,解决就业增收、技能人才短缺、家政服务专业化发展等问题,无论是在民生保障或是产业发展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仅在带动就业创业方面,中山就借三项工程实施契机,带动高质量就业创业超30万人次。三项工程这三步“关键棋”赢得民生保障和产业发展“满盘活”。

  “当看到这个消息后,我就第一个报名参加培训了。”在中山市东凤镇西罟步村乡村振兴技能人才服务站内,村民莫桂云在来自中山市技师学院和市内知名餐饮酒楼的粤菜师傅指引下,学习着制作各式具有农家风味的粤菜菜式。

  东凤镇西罟步村乡村振兴技能人才服务站是中山市首批乡村振兴技能人才服务站之一,目前,全市已先后建成6个服务站。服务站建立后,中山市技师学院定期送教下乡、送课上门,让村民在家门口接受技能培训将成为常态。

  培训班结合三项工程内容,为村民提供多种技能培训选择,学员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的,还可获得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广府菜烹饪、广式点心制作、妇婴护理等),这些都是他们未来创业就业的重要资格条件。

  帮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提升自身就业创业能力,是中山市实施三项工程的重要目标。截至目前,中山累计开展“粤菜师傅”培训近1万人次、“广东技工”培训超10万人次、“南粤家政”培训近2万人次,不少人的人生轨迹因此而发生变化。

  身穿红色上衣,面露微笑,刚忙完近一个月的月嫂服务,刘幼兰又接到新的服务订单,登门为产后孕妇服务。

  “虽然很辛苦,但我还是很庆幸能有这份工作。”刘幼兰来自肇庆市封开县的一个贫困家庭。为了生计,上世纪90年代,她与丈夫到中山务工,但生活一直过得“紧巴巴”。后来,刘幼兰丈夫去世,其时女儿刚考上大学,仅靠她在工厂中的微薄收入,难以为继。刘幼兰偶然得知红珊月嫂公司正在开展南粤家政培训,便报名参加,之后进入家政行业,成为一名月嫂。

  如今,经过几年的实践锻炼,刘幼兰赢得了客户的口碑,还收获了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成为公司的“金牌月嫂”,收入也随之水涨船高,是原来工厂流水线倍。她凭一己之力,支撑家中女儿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看着自己的变化以及“南粤家政”工程实施,不少老乡也跟随刘幼兰的步伐,来到中山加入家政服务行业。

  “广东技工”工程则改变了一批年轻学子的命运。在中山市技师学院,多名学子登上了世界技能大赛舞台:谢坤和郭杰钊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得机电一体化项目银牌,梁嘉伟在第44届获得信息网络布线金牌。这些人们眼中曾因成绩不佳无法进入高中的“顽皮”孩子,通过学习技能,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异彩。

  为让更多群众受惠,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中山正依托电子社保卡,开展“职业培训券”推广使用工作。劳动者凭券可免费参加政府购买服务的技能培训班,或获得技能培训补贴。截至今年10月,中山市已发放职业培训券超3万张,已使用5700多张,使用率排名全省第一。

  每逢教学日,中山市技师学院数控技术应用中心大楼内总是一片忙碌的景象。中心配备了贴合当下产业需求的加工中心、铣床和车床等数控加工设备,室内布置和管理参照企业一线生产,来自企业的客座教师定期到校教学,这个实训中心俨然是设在校园的“工厂”。

  对标生产一线需求,是中山培养技能人才的核心原则,也是实施三项工程的目标之一。目前,中山已形成了以职业(技工)院校为核心的技能人才培育体系,全市4所技工院校、3所高职院校、6所中职学校每年向社会输送技能人才超过2万人。

  为让技能人才更贴合产业需求,中山市引导技工院校和高职院校实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校企双制”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建立更密切的人才培养机制。其中,中山市技师学院已与包括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在内的108家大中企业深度合作,聘请了100多名企业技术骨干为客座讲师,建立了11个大师工作室。

  由于技能人才贴合产业需求,中山市技师学院培养的学生求人倍率达到1:5,即每位毕业生接近5个岗位在抢人,学生“未毕业已就业”的现象在该校十分常见。

  用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企业更有话语权。为此,中山不断向企业“放权”,开展企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工作,让企业在人才培育和激励方面拥有更多自主权。

  实行企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后,企业可根据岗位特点和生产需要,按照国家职业标准或者自行开发评价规范,对员工进行技能评价、发证。通过认定的员工,可享受企业和政府相应的人才奖励及优惠政策。

  随着认定工作开展,中山企业开展技能认定的工种范畴不断扩大,客房服务员、商品导购员、药品导购员、快递小哥等新业态工种也被纳入其中,“人人持证”、全民学技能的氛围逐渐形成。

  除了提升人才供给精准度,中山还在技能人才总量上发力。今年5月,中山启动技能人才五年倍增计划,着力构建技能人才引、育、留链条,力争从2021年起年均新增技能人才9.5万人,至2025年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超95万人,实现技能人才总量五年翻番目标。截至9月底,全市已新增技能人才4.4万人,技能人才总量达52万人。

  此外,中山正加快建设战略性产业集群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联盟,重点建设与广东省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及智能家居、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健康医药等中山市重点产业相匹配的院校专业集群,引进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华南实验室,与本市院校开展深度的校企合作、技术研究,直接应用于生产和研究领域,服务于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

  从事石岐鸽养殖多年,中山市石岐鸽养殖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正晟正见证着这个中山特色食材加快走上标准化、产业化发展道路。

  继去年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专家评审后,在今年2021年度广东省标准化试点(示范点)项目名单中,中山市石岐鸽养殖有限公司白石分公司承担的“广东省农业区域品牌培育(石岐鸽)标准化示范点”入选名单。(石岐鸽)标准化示范点将以品牌建设为核心,建立完善石岐鸽标准体系,扩大示范宣传,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后备鸽选育标准化、饲养方式统一化、饲养操作流程化、疾病预防程序化,培育做大中山石岐鸽示范品牌。

  “这是石岐鸽再次展翅高飞的新机遇。”李正晟对于石岐鸽标准化发展充满信心,他表示,通过标准化建设,石岐鸽品质更稳定,这有利于形成从养殖到烹饪全流程的石岐鸽主题粤菜品牌。

  “粤菜师傅”工程为广大从业者和市民提供了更多就业创业选择,也为中山粤菜行业发展打开了新格局。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粤菜师傅”工程,中山深度开发粤菜菜品、服务标准,补齐中山粤菜产业链。目前,中山正推动制定中山粤菜特色菜品地方标准,完成石岐乳鸽、东升脆肉鲩、小榄菊花、三乡濑粉等本土名优食材为原材料的“中山名菜”标准制定,引导出台中山餐饮店点心出品标准。同时,鼓励企业研究深加工工艺,开发适合大规模生产销售的速食产品和风味小吃,并制定产品行业标准。

  在家政服务业领域,标准化工作也正深入开展。今年,中山市启动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示范试点建设,通过建立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搭建信息平台,健全家政注册登记制度,落实家政实名制管理,引导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此外,全市新增认定市级家政服务培训示范基地8个,一批省级家政服务培训示范基地、综合服务示范基地和基层服务示范站正加快建设,通过“以点带面”,带动行业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在全市层面,中山正加快建设中山市“三项工程”多功能一体综合服务平台,打通信息数据通道,汇总“三项工程”技能人才数据(培训、证书等级、就业薪酬、创业、社保等)、行业产业基础数据(制造业、餐饮业、家政业等企业数据、营收数据、行业消费数据等),为行业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提供支撑。

  清晨,微煦的阳光穿过五桂山林间茂密枝叶,散落在中山市毛锐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办公室中。这座沉睡的山脉渐渐苏醒,中山市毛锐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员工袁诗琪也忙碌了起来。

  自大学毕业后,袁诗琪就来到毛锐山农业工作,今年已经是第四个年头。如今,她已是公司的营销经理。去年11月,她再次重返课堂,参加中山市举办的农村电商“一村一品”带头人提升培训班,学习农村电商品牌建设、农产品电商化运营管理、农产品品牌营销推广,以及农村电商平台网店运营等重点内容。

  “在培训班的课程中,可以学习直播技巧、主播培养方法、企业号创建以及剪辑拍摄技术等,对于我们生产线上内容产品很有帮助。”今年6月19日,在毛锐山农业举行的五桂山龙塘芒果节上,袁诗琪学习到的电商技巧派上了用场。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村创业热度不断升温。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振兴,为培养更多适合农村发展实际和乡村振兴之需的人才,中山市结合“三项工程”内容,实施系列有针对性的培训。今年,中山启动农村电商“一村一品”带头人提升培训班,面向小型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单位开展培训,为乡村振兴和新就业形态赋能。截至目前,全市农村电商“一村一品”带头人培训班学员线家,带动效应逐渐呈现。

  在与中山相隔千里的大山里,一些来自贫困家庭人们的人生轨迹,也正因三项工程而发生改变。今年以来,中山市人社局已连续多次组织市内家政服务机构人员和专家团队,前往与中山结对开展东西部协作的贵州省六盘水市,下乡进村,为当地富余劳动力开展家政服务技能培训,并通过召开南粤家政专场招聘会,为他们提供就业渠道。

  2017年,中山与云南昭通签订对口帮扶劳务输出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协作协议,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立技能人才双向交流机制,中山为昭通市学子提供粤菜烹饪等技能培训。针对昭通市每年有近4万名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学高一级学校就读的实际,从2017年起,中山9所公办职业院校每年招收昭通学生到中山免费就读职业学校,并推荐就业。

  “第一眼就相中了‘烹饪专业’。”来自昭通市盐津县的徐友香是中山市技师学院招收的最早一批云南昭通学生之一。为帮补家计,徐友香的姐姐初中毕业后就到佛山务工,如果没有到中山学习的机会,徐友香也会和姐姐一样,初中毕业后就到社会上工作。当中山市技师学院前来招生时,她毫不犹豫地奔赴千里之外的中山,学习从未接触过的粤菜烹饪技艺。如今,她已获得中式烹饪中级工资格证书。

  近年来,中山实施技能精准扶贫工程,将“三项工程”导入省际扶贫协作工作,为对口帮扶地区培训4万人次,通过授人以渔,阻断贫困代际传播,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41年前,17岁的何湛泉从中山小榄到佛山,拜陶塑名匠劳直为师,学习陶塑瓦脊制作技艺。“当时感觉这个工作很有趣。”这是何湛泉对这项技艺的最初念头。几十年坚守下来,如今,广东传统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已被列入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何湛泉成为中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跻身“广东省古建筑十大工匠”。

  以技能大师为核心,中山不断扩大三项工程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传承中山优秀传统文化和技艺是其中的重要方面。2017年,以何湛泉为带头人的何湛泉陶艺技能大师工作室被纳入中山市技能大师工作室。按照《中山市大师工作室管理办法》,入选中山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可获得相应的补助,支持工作室开展培训、传艺带徒、技术革新,承担政府部门组织的技术攻关、技术协作、技能研修等。

  截至目前,全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已达43个,其中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4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7个。在这些工作室中,汇聚了小榄刺绣、荼薇酿酒工艺、粤菜烹饪、红木雕刻、陶艺等多种具有中山本土特色的传统文化技艺。一个以工作室为平台的中山传统文化技艺“大师集群”逐渐壮大。

  日前,《广东省“文化技工”建设实施方案》印发出台,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目标,以建设、保护、传承、弘扬岭南文化为抓手,加快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具有文化自信的广东“文化技工”队伍,为推动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这是中山传统文化技艺迎来的发展新机遇,中山将以技工院校、职业院校为核心载体,以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为主阵地,发挥大师作用,培养一批“文化技工”,擦亮中山文化印记,增强城市软实力。

  中山市技能大师们获得的支持越来越多。今年7月,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中国银行中山分行推出三项工程专属贷。符合条件的企业或技能人才可享受普惠金融优惠利率,单一企业免抵押担保额度最高1000万元,个人经营抵押担保额度最高1000万元。已有超200家三项工程企业、100名技能人才得到近5亿元融资。

  随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举措落实,“三项工程”不断深化实施,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路也越走越宽。

  ●建成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家、省级“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4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7家、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4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个。

  ●全国率先建设“乡村振兴技能人才服务站”,建成东凤镇西罟步村、黄圃石军村、南朗崖口村、南朗左步村、五桂山桂南村、西区烟洲社区等6个乡村振兴技能人才服务站。

  ●实施技能人才五年倍增计划,自2021年开始,每年新增技能人才9.5万人,至2025年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超95万人,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40%以上。

  ●实施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全128家中型以上企业、7家职业(技工)院校备案成功,预计全年将通过等级认定新增3万名以上技能人才。

  ●实施“乡村工匠”工程,2020年起,累计培训培养“乡村工匠”约1.2万人次,开发修订乡土人才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标准3个。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广东中山小吃有哪些
  • 编辑:郭瑪莉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