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中山魅力  特产

为什么你很努力地临帖,书法创作却无法得心应手?(原因在这)

为什么临帖时觉得得心应手而真正创作时就回到了学书的原点?

很多学书之人的临帖步骤是这样的:泡上一壶茶,拿来一本古帖,铺开宣纸,毛笔沾好墨,照着就开始写起来,今天写完这个感觉比较难,明天又开始换一个帖子。 须不知这样都是在低速临帖,甚至是无效临帖。

《如何阅读一本书》里提到将只有分析阅读才能将所读的书变成自己真正的知识并能加以应用,这个道理同样可以应用于临帖, 只有分析临帖才能在创作中应用帖中的技法。

临帖前先花时间带着问题分析帖子, 问问自己这帖子的优缺点各是什么?它里面的笔法、结体、布局章法、用墨是怎样的?是怎样处理细节的?最为精妙的地方在哪里.... ...

结合这些问题,今天跟书友们一起探讨分析临帖的一些方法,主要分为四步走:

第一步:走着瞧

  • 瞧整体(看大小看比例看正斜)
  • 瞧细节(笔画之间的呼应,字的疏密与气韵)
  • 瞧墨色(墨的处理与协调)
  • 瞧布局(字与字的停匀)
  • 瞧结尾(落款钤印是否妥当)。

《书谱》"察之者尚精",只有观察得精细才能发现隐藏在帖中的妙处。那么怎样精细的观察呢?

先看点画

  • 按照帖中的书写顺序,逐个去分析每个字里点画的形态、质感、轻重、向背、呼应。
  • 再看每个点画的下笔、行笔、收笔。
  • 把点画比较着看,比如在一个字中,相同的点画是如何处理的,不同的点画在虚实、粗细上,到底有多大的差异,要进行比较、分析。
  • 字中的某一个点和某一画的粗细,常常有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差异,看得不细,就会将本来粗细反差很大的点画忽略,那么临写起来也必然点画不分,学得"像"这一关就过不去。

再观结构——每个字都有其主心骨即主笔,先分清哪一画是这个字的主笔,点画之间如何衔接、呼应的,从中找出规律。

第二步:拆开看

拆点画——把字拆开看,先看笔画的下笔、行笔、收笔,再看各笔画之间是如何搭配,如何穿插避让、和谐安排。

拆单字——看某一个字,主要看它的间架结构,形态神韵诸方面,并能通过对逐个字的赏读把握该帖的结字规律及整体风格。

拆连字——把几个字或几行字连起来看,主要是揣度字与字之间如何行气,如何伸缩揖让,如何统一中求变化的。相似字比读 把帖中字形相同或相近的字找出来,比较实际用笔、结字等方面有何异同,特别是它们对相同笔画是如何作不同处理的。

拆特殊字——每一本帖中总有一些字在结体上独具匠心。对此类字应当强加记忆,以便在创作时可以顺手拈来,为己所用。

第三步:用心记

有了上面两步后,基本对手中的帖子有了个初步的认识,这时就需要开始强记一些字的造型和帖子的章法,并牢牢记在心里。

《书法离钩》云:"取古人之书而熟观之,闭目而索之,心中若有成字,然后举笔而追之。字成而以相较,始得其二、三,既得四、五,然后多书以极其量,自将去古人不远矣"。

宋高宗云:"详观点画,以至成诵,不少去怀也。"观帖达到成诵不忘的程度,可以说是使观看变成了记忆。"成诵"是读的结果。读书成诵,诵上口头;观帖成诵,诵上笔端。

什么是"诵上笔端"?就是强记一些自己读帖时的发现,长时间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在创作时就会心手合一、精致的笔画在纸上流淌出来。

第四步:多想些

瞧、看、记都是直接从帖中能看到的东西,但是所临的帖是用什么毛笔写的?是小笔还是小笔?是狼毫还是羊毫?纸是什么样的呢?书家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这些都是需要认真去想,需要试着给这些问题找出答案来的,即使答案不是百分百正确,但是经过这样的思考就会更能理解所临的帖子是怎样的品意相应的,如此长时间坚持下去,不论是自己的创作水平还是评论一幅书法作品都会有不一样的境界。

学书从读帖开始,“分析临帖”需要时间和耐心,本文也讲的很粗浅,期待与书友们一起探讨,不断学习才是书法水平提升的不二法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