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中山魅力  特产

恩平这间学校竟开设了“包粽课”!学生课上学包恩平裹粽

“想不到用两张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竟有这么多学问,这节课真有趣!”君堂镇大江中心小学学生岑林熙一边比划着手中的两张粽叶,一边跟记者分享他的学习成果。

两张粽叶可以做什么?在大江中心小学粽文化体验室里,“包粽老师”岑结柱用两张粽叶给学生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包粽入门课。在这堂特殊的实践课中,看见手里两张普通的粽叶竟有这么大的学问,学生们对此充满了好奇,跃跃欲试。

“首先两只手分别拿出一张粽叶,光滑的一面向内,粗糙的一面向外。再把两张粽叶叠起来,上面那张粽叶放在底下粽叶下方二分之一处……”只见岑结柱把两张粽叶平行叠好,在中间处轻轻旋转卷出一个圆锥形。看似简单的步骤,却难倒了不少学生,大家都目不转睛看着岑结柱的演示,生怕遗漏了细节。在学生练习的环节,岑结柱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了“手把手”教导,指导学生领悟当中的技巧。“把粽子折起来时要注意,坚挺的叶头在外、软滑的叶尾在内,这样包出来的粽子就不会轻易‘散架’,我们做好了第一步,打好基础,包出来的粽子才会既牢固又美观。”岑结柱一边演示一边解说道。

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大江中心小学深挖本土传统文化特色,将目光瞄准了恩平传统特色美食——恩平裹粽。“我校将以粽文化为桥梁,把本土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激励学生养成温润有礼、艰苦奋斗的品质。”大江中心小学校长吴树桓说。

设立传习点

弘扬恩平粽文化

走进大江中心小学的粽文化体验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悬挂着的裹蒸粽和“龙角粽”,下方桌子中央有传统的恩平粽子,两侧陈列的宣传单张和礼品盒介绍着现代创新的粽子口味和样式。现场还点缀着包粽的原材料之一,也是恩平裹粽的特色用料——蓢古,与该校老师结合粽文化创作的画作相互映衬。

如此别出心裁的布置,离不开大江中心小学的精心构思。“经过前期充分的资料收集,在加上岑结柱先生的专业指导,体验室陈列的各式传统恩平裹粽 是用干燥的糯米为原料包裹出来的,这样做出来的粽子既保留了粽子的原型又易于摆放,用来做陈列品供师生们欣赏再合适不过了。”吴树桓介绍说。

作为恩平市粽源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岑结柱离乡在外打拼超过20年。“在外打拼的日子里,我一直从事与粽子相关的工作,在见识了不同地方的粽子后,始终觉得家乡的恩平粽最好吃。”于是,2017年,岑结柱将广州的生产基地迁回恩平,成立公司,作为君堂镇永华村委会龙盛村人,他更是把公司落户在了自己的家乡。

回到家乡继续经营裹粽生意,毕业于大江中心小学的岑结柱萌生了从裹粽生意中提炼出恩平裹粽文化的想法。岑结柱主动联系母校,并向学校提出希望把传统恩平裹粽、制作恩平裹粽的特色原材料等“粽元素”带入校园的构想,为学生开辟一条接触恩平粽文化的路径,为大力弘扬家乡的粽文化贡献力量,进而造福家乡,回报母校。恩平市文化馆、恩平市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大江中心小学与恩平市粽源食品有限公司经过研究,在今年10月20日进行了恩平裹粽文化传习点挂牌仪式,让恩平粽文化在大江中心小学落地生根。

“恩平裹粽代表着家乡人坚持梦想、不畏困难、热爱家乡的精神品质,设立传习点,不仅让大家得到味蕾上的享受,而且能让学生从动手包粽子中深切感受家乡传统文化的内涵及魅力。”岑结柱说。

开设特色课

深挖本土传统文化

“同学们,他们看这条粽子像什么?”“像妈妈背的包包!”话毕,学生们都笑了。11月6日上午,大江中心小学粽文化体验室内欢声笑语,该校师生在此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本土传统文化课。

作为这堂课的老师,岑结柱也被学生的童言童语逗笑了,看着面前这群可爱的学生,岑结柱介绍说:“同学们,这是裹蒸粽。以前谁的家里有喜事,人们都会做裹蒸粽招呼客人,裹蒸粽的馅料多且美味,有咸蛋黄、香菇、瑶柱、猪肉等,大家都非常喜欢。所以,以前的裹蒸粽象征着喜庆富足。”看着学生们求知若渴的眼神,岑结柱紧接着拿出另一款粽子介绍说:“这款粽子顶部有两个尖尖的角就像龙头上的两只角,我们称它为‘龙角粽’,是恩平独有的款式。每年端午节,长辈们都会特制一条‘龙角粽’给家里的小孩子挂在脖子上。我们小时候就会戴着这条‘龙角粽’去游泳,相传戴着‘龙角粽’去游‘五月水’,在大热天都不会长痱子,游泳后我们就把这条粽子吃了。”岑结柱一边比划着手里的“龙角粽”,一边将它的历史向学生们娓娓道来。

除了在课上教学生如何包粽子,岑结柱还给学生们讲解恩平裹粽的传统典故,用生动和贴近生活的例子加深学生对粽子的了解。下课时,学生们还意犹未尽,不少学生围着岑结柱,继续向他请教包粽子的要领,还有学生一脸期待问岑结柱什么时候再来上课。

岑结柱的课不仅吸引着学生,连该校老师也从中获得设计灵感。“我正计划根据粽文化设计一款卡通吉祥物,今天听了这堂课让我有了设计的灵感,我计划用恩平特有的‘龙角粽’为蓝本进行设计,让小学生从这个吉祥物开始了解粽文化。”大江中心小学美术教师陈依婷告诉记者。

看着师生们对粽文化充满兴趣,岑结柱也干劲十足。他告诉记者,为了配合学校做好粽文化的传承,他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别设置不同课程,也会配合学校安排,让包粽老师傅进校园教师生们包粽子,从兴趣出发带领师生走进恩平裹粽的世界。

融入校本课程

提升学生对本土传统文化认同感

在大江中心小学一侧,一块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荒地正在紧张施工中。据吴树桓介绍,这是该校即将建立的粽文化劳动实践基地。“劳动实践基地计划在两个月内完工。届时,为了加大本校劳动教育的力度,将结合粽文化在劳动实践基地种植常见的裹粽材料,例如蓢古,粽叶、绿豆、糯米等农作物。让学生参与这些农作物的种植和学会辨别,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养成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吴树桓介绍说。

有了粽文化传习点和粽文化劳动实践基地两大阵地,吴树桓表示,未来大江中心小学将围绕粽文化开展系列活动,加强劳动教育,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一方面,我们会创建粽文化展示区,集中展示恩平传统裹粽原料,以及形状各异的恩平裹粽,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和体验粽文化;另一方面,通过班会课和讲座等形式,向学生讲授恩平裹粽的传统文化,广泛宣传孝信雅行、刻苦耐劳的粽文化核心理念。此外,我们还会以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为契机,举办包粽子比赛,寓教于乐,并邀请部分家长代表来学校参与活动,家校联动,让大家亲身体验包粽子的乐趣。包出来的粽子我们计划用于慈善义卖,筹集的善款用来帮扶贫困学生或送给敬老院的老人。”吴树桓介绍说。

“未来,我们将粽文化列入校本课程。编写简单易懂的粽文化教育读本,通过粽子的由来、制作过程,南北粽文化差异等内容,构建学生能听懂、有特色的粽文化课程体系。今后,我们将以粽文化为起点,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同学们更加深入了解粽子的文化内涵,不断提升学生对本土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让这项传统文化技艺后继有人。”吴树桓说。

文图:张安怡

责编:梁晓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清华云毕业典礼
  • 编辑:郭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