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中山魅力  特产

民生实事解烦忧 件件落实暖民心——广东十年来坚持办好十件民生实事纪实

(来源:江门财政)

民生实事解烦忧

件件落实暖民心

广东十年来坚持办好十件民生实事纪实

从“十二五”到“十三五”,广东的十件民生实事已走过了十年岁月。2011年,广东省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把“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为未来5年各项工作的核心,更多地关注和保障民生。在这一年的广东省两会上,省政府公开承诺将集中力量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每一件都着眼于当时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让幸福广东从此“摸得着,看得到”。

十件民生实事,

积极回应民生关切

翻开广东省级十件民生实事的十年答卷,老百姓关注的教育公平、就业创业、医疗卫生、基本民生保障、基础设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均在其中。

回应社会关注热点。最具代表性的是教育,2011—2017年的十件民生实事均有与“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相关的实事项目,2018年提高山区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生活补助,2019年建立涵盖学前至高中各学段的生均经费保障,2020年增加学前教育公办学位供给,广东对涉及教育相关的民生实事越抓越细、越抓越实。尤其是2018年以来,省十件民生实事直接回应了社会高度关注的边远地区教师待遇、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孩子入园等热点问题,关注切口更小、导向更精准,呈现出“精细化民生”的特征。

聚焦群众紧迫问题。底线民生关系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直接影响其能否实现“老有所安、弱有所助、急有所济、危有所帮”。近年来,广东民生社会保障的网底不断筑牢织密,以多年连续写入十件民生实事的全省城镇、农村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为例,2018年标准分别是每月503元、228元,2019年提高到554元、251元,2020年的目标为609元、276元,保障力度不断加大,改善意义不言而喻。

服务民生事业发展。脱贫攻坚战是广东民生实事的重要着力点。前几年,脱贫攻坚形势严峻,广东开创性地启动了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大会战。2015年,“确保完成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目标”被列进十大民生实事,当年就取得了让90多万人在3年内脱贫的战绩。2018年,强调“从注重外部帮扶向注重外部帮扶与激发内生动力并重转变”。2019年,广东十件民生实事中出现了“粤菜师傅”工程、“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等,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城乡劳动者高质量就业,助力精准脱贫。这样的民生实事,构筑的是民心工程,服务的是国家战略。

遴选十件民生实事,

践行“问需于民、问政于民”

民若有所需,政就有所为。如何将十件民生实事选准、选好?一直以来,作为十件民生实事遴选和办理的主要组织者之一的广东省财政厅在探索中已经形成了规范做法和有效经验。

1

坚持规范化。为做好省十件民生实事办理工作,2014年,印发《关于省十件民生实事办理工作的程序规范(试行)》,明确十件民生实事办理工作的程序和要求。从每年8月开始,制定下一年度省十件民生实事办理工作方案,通过广泛征集意见、制定初步方案、开展咨询论证和风险评估、集体决策等遴选和办理流程,到次年初,经省人大会议审议通过,最终确定省十件民生实事,并通过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等方式公开十件民生实事遴选结果和项目情况。整个遴选过程充分重视民情民意。

2

突出实效性。省十件民生实事的基本范围为省政府统筹负责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包括就业保障、社会保障、扶贫济困、文化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住房保障、环境整治、公共交通、社会治安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但如何从中选取其中十件民生实事,则视每年实际情况确定遴选原则。如2020年遴选民生实事则明确了三方面的原则:注重普惠性,从群众最需求、最急迫的事情办起,多办雪中送炭的实事;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注重可操作性,确保项目具备实施条件,目标任务量化、可测可评。

3

注重广泛性。在省级十件民生实事的办理上,从2017年开始,广东提前启动时间,并在原有流程上前置了“省直部门广泛参与征求意见”的环节,即明确“省十件民生实事应由省直部门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问政于民、广泛征询意见,并由部门认真研究提出省十件民生实事项目建议,列入本部门预算方案一并申报”,进一步丰富省十件民生实事的征询形式。此外,征询形式中更加注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在遴选2020年民生实事时明确提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集中反映意见建议涉及工作以及各类‘民生补短板’工作原则上各领域均需选取1至2项具体工作纳入备选范围”。如2020年十件民生实事中的“推进疫苗冷链配送和预防接种标准化建设”,正是省政协委员和政府相关部门共同推进的成果。一位政协委员在2019年广东省两会上提出关于补充更新疫苗配送冷链设备的提案。该提案获得了社会关注,省财政厅将该事项列入了当年度十件民生实事,为推动广东疫苗管理科学规范化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4

着眼可持续。一直以来,广东各项民生实事的内容均要求尽量细化任务,明确可量化的任务标准,确保民生实事可测可评。省十件民生实事从2011年一开始的“大范围覆盖”到2020年的“精细化民生”,关注切口更小,聚焦问题更实,以量变推动质变。广东十年十件民生实事呈现出来的新特点,正是广东不断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充分体现。

办好十件民生实事,

彰显广东发展新理念

回顾十年十件民生实事走过的轨迹,在一个个民生“小”坐标中,广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重视民情民意,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从群众最需求、最急迫的事情办起,不脱离群众的实际需要,努力做到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办好雪中送炭的实事。

坚持不懈“真投入”。十件民生实事工作启动十年来,广东各级政府坚持真金白银投入,切实发挥财政资金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全省十件民生实事总投入资金累积超过1.4万亿元。特别是近年来,在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增大的背景下,面对日益增加的财政收支矛盾,哪些资金该保、哪些资金该压、哪些资金该调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主动作为,始终坚持“当好家理好财”。一方面,对于涉及基本民生的事宜,坚持预算安排第一优先顺序,应保尽保,不断加大投入,为支持全省大局、基层稳定作出贡献;另一方面,对于非急需、非刚性的支出,则“能统尽统,应调则调”,用政府的“紧日子”保障人民的“好日子”。

全力以赴“真落实”。广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工作的具体措施,为抓好工作落实、明晰工作流程、明确部门责任等提供了基本遵循。2018年,在总结全省十件民生实事经验基础上,广东以“更聚焦、更实、获得感更强”为目标,改变以往年度一项实事选取一揽子项目的方式,原则上一项实事对应一个具体项目,确保当年可完成,持续推动落实十件民生实事。如在医疗卫生领域,2018年的“重点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升级建设”,2019年为“加强粤东粤西粤北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和服务能力建设”,2020年的具体任务明确为“推进疫苗冷链配送和预算接种标准化”。与以往一揽子项目投入相比,当年选取的民生实事项目在资金安排上更集中,将有限的财政资金聚焦到一个个具体项目上,推动项目落地生根见效。2020年1月,广东省两会期间,许多代表纷纷表示省十件民生实事“接地气”。正是项目切口越来越小、越来越实,落实工作也更有着力点和抓手,成效也更显著。

多措并举“强监督”。为推动工作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和省财政厅作为总牵头、总协调单位,均将抓好督查督办作为推动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常规督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同时,出台《广东省十件民生实事专项资金使用绩效暂行办法》,引入第三方绩效评价机制,建立民生实事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资金使用全过程监管。特别是2020年以来,广东财政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设计和规划引领,建立“1+2+2”的重点工作机制,即1项统领性工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项专项工作,办好省十件民生实事、用好民生资金特邀监督员制度;2项基础工作,建设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和标准备案制度、建设民生政策库,以推动构建广东财政民生保障工作体系,确保民生保障工作不减成色、更添亮点。

下一步,广东财政将出台更多促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实招硬招,继续办好民生实事,持续释放民生红利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促进民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来源:中国财经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草莓成视频人app下载
  • 编辑:郭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