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生活  男女

由“贞节牌坊”想到的

由“贞节牌坊”想到的

  在广大农村地区,至今还保存着一些古代的贞节牌坊。听当地人介绍,这些牌坊的背后通常都有旧时妇女“守节”的故事,令人唏嘘。

  贞节牌坊是古代用来表彰符合封建礼法要求、流传特异事迹的女性而为其兴建的牌坊建筑。在中国古代社会,男女的社会地位极不平等,广大妇女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在一段历史时期内,妇女死了丈夫,只有立志不嫁、坚守贞操,甚至残忍地殉葬,才被视作“守节”。官府赐匾额、建贞节牌坊等表彰节妇之举,一直延续到近代。然而,这些东西虽给家族带来了“荣誉”,却给当事妇女的身心造成了巨大伤害。对此,鲁迅先生曾在《我之节烈观》一文中痛加批判,他一针见血地指出,“道德这事,必须普遍,人人应做,人人能行,又于自他两利,才有存在的价值。现在所谓节烈,不特除开男子,绝不相干;就是女子,也不能全体都遇着这名誉的机会。所以决不能认为道德,当作法式”,并依据事实断定节烈这事是“极难,极苦,不愿身受,然而不利自他,无益社会国家,于人生将来又毫无意义的行为,现在已经失了存在的生命和价值”。可见,封建礼法中的节烈观不容于现代文明和法治,理当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

  新中国成立以后,妇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男女平等”的内容被写进了宪法,彻底改变了妇女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与之相适应的是,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平等地位也得以确立。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婚姻制度被废除,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现代婚姻制度建立起来,妇女的再也不受封建礼法的禁锢,真正获得了做人的尊严。可以说,这是文明和法治的极大进步。

  然而,近些年来,一些人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大旗作虎皮,把那些封建糟粕包装一番后,又拿出“忽悠”人,目的就是牟取不正当利益。比如,某民办教育机构设立所谓的“女德班”,有的学员跪地磕头忏悔自己的“罪过”,而授课“老师”却振振有词:“无论丈夫说啥,都要说‘是’‘好’‘马上’”“女人就不应该往上走,做什么女强人,就应该在最底层,女强人下场都不好”。某“女德班”的“著名语录”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如果要做女强人,你就得切掉身体的女性特征,放弃所有女性特点”。这些荒唐愚昧的言论违逆时代潮流,且丝毫没有温良恭俭让的传统文化样子,应当引起人们的警惕和反思,决不能任其混淆是非、误导公众。

  传统文化不是任人随意打扮的小姑娘。中华文化绵延不断、博大精深,其中,精华是主流,糟粕是支流。而且,中华文化一贯提倡继承与批判结合,扬清抑浊、推陈出新,具有自我净化的功能和动力,这才使得中华文明5000多年来一以贯之、从未干涸。在价值观念多元的现代社会,人们理当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辩证态度,既要对本民族的历史负责,有自爱自立的意识,敢于肯定和弘扬传统文化中一切优秀、美好的东西;又要对民族文化未来的发展负责,树立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的精神,敢于否定和抛弃传统文化中一切落后、丑恶的东西。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保持文化自信。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大江网(dajwjx)”和“手机江西网(jxrb_jxnews)”。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古代中国男女不平等
  • 编辑:郭瑪莉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