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生活  网事

一个小山村的难忘岁月

一个小山村的难忘岁月

  60多年前,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浙江大学在龙泉芳野村设立了分校。7年中,西洋风格的曾家大屋里,培育出了1000多名浙大学子。

  出龙泉城往东南,山间公路走过一弯又一弯。过了棋盘山、出了张山头,大概走三五里地,忽一转,眼前便豁然开朗。的稻田拥着一个小小的村落,芳野村到了。

  芳野村,三面环山。斜阳下,稻花飘香,流水叮咚。溪旁的老柏树静默着,而泥墙土瓦间那幢西洋风格的曾家大屋却是那么醒目。

  1939年,龙泉城郊那古朴清净的小山村——芳野,突然因大批的都市大学生的来临而打破了亘古的宁静。

  抗日战争爆发后,沿海各省相继沦陷,许多著名大学纷纷内迁,浙江大学也迁往广西等地办学。时任浙大校长的竺可桢考虑到东南各省很多青年学生因战乱而不能正常升学,遂决定在浙东建立分校。经过反复的考察研究,最后确定校址设在龙泉城郊的芳野村,校名为“浙东分校”。分校租用当地商绅曾水清的房子作为校舍。于是,文、理、工、农四个学院搬了进来,建起了实验室、医务室、饭堂、学生宿舍。一个学期后,学校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龙泉分校”。

  战时办学本就困难,而在偏远的小山村办高等学府,其难度可想而知。然而时间过去了60多年,当大家再次查看当年的教职员工名单时,都禁不住为浙大龙泉分校的雄厚师资力量而惊诧。在这个不为人知的山野里,在这幢平凡的大屋中,竟荟萃了数十位中国学术界的泰斗:教育家陈训慈、郑晓沧,数学家毛路真、朱叔麟,历史学家孙正容、季平子,文学家王季思、胡伦清,一代词宗夏承焘……

  事实上,芳野在浙大到来之前并不叫芳野,土名叫坊下。1941年元旦浙大龙泉分校的一次全校师生聚会上,当时的龙泉分校主任郑晓沧先生目睹着四下里芳草萋萋,耳闻村间鸡犬相鸣,感觉到异常浓郁的田园风味,即景生情,他提出将坊下改名为芳野,取芳草遍野之意。

  1939年至1945年,浙大在此整整七年,小山村由坊下变成为芳野,迎来了一段靓丽的青春岁月。

  走进芳野,来到曾家大屋,几位老人便迎了上来:“来看大学校舍的吧?快请进。”在村子里,已不再把该房子称为曾家大屋,大伙都叫它“大学”,这一叫就是60多年。

  这是一幢中西合璧的房子,外墙教堂式的西洋门楼、青砖黛瓦,拱顶门,具有浓厚的欧陆风情,内部则是传统的土木结构。大屋共两进,一进两层,二进为三层。大小房间共计72间,还有一座后花园,占地面积约三亩。龙泉商绅曾水清于1931年建起这幢豪华的新式房子,至于他为何要在如此偏远的山村里这般地西洋化,后人已无从揣测。但可以断定的是,他自己也料想不到,历史会让这幢房子变得不平凡,会因此而让后人记住了他这个乡村商绅。

  那时,老人们都还正是青春年少,先后在浙大开设的芳野小学就读。那时的时光是那么的快乐。曾泽炎老人扳起手指细数当年学常识、算术、语文、美术、体育……数着数着,老人嘿嘿地笑了:“学了些什么,如今全都忘了。倒是大学生们在田埂上边走边朗读英文这一幕,还记得清清楚楚,仿佛就在昨天。”

  留在79岁的曾泽西老人回忆里的,是浙大师生与村民亲如一家的桩桩往事。当年,郑晓沧先生与另三位年轻教师就住在他家里。虽然生活困苦,老师们却从不占曾家一点便宜。有时曾泽西的父母让他送去一些菜,老师们每回都要付钱。郑晓沧先生德高望重,在路上遇见年少的曾泽西,却总是驻步微笑,仿佛这位少年是他的老友。还有一回,来村里拉壮丁,浙大的师生们集体出动,硬是在半路上把被抓去的村民抢了回来。

  浙大当年的体育老师陈陵是曾吉老人儿时的偶像。我们在有关资料中看到,陈老师是湖南人,身材高大,曾在全国运动会上得过四项冠军。做操,打球,跑步,村里的孩子们都没看到过,别提多开心了。芳野小学在县城里开运动会,少年曾吉还获得了1500米长跑第一名。

  由爱体育课而爱上了读书,曾吉可算是个另类。从那以后,他从村里读到了城里,从小学读到了师范,而后也成了一名乡村教师,一直到退休。

  浙大扎实的学风,严谨的人文风格,深深改变了一代山村农民的观念。据老人们讲,芳野与邻近村子有两个不同:一是老人里没有文盲,二是民风崇尚凡事讲道理。“如果没有文化大,我们村肯定能出不少人才呢!”沉浸在记忆里的老人变得沉默下来。

  “我们还学了不少歌呢!”片刻沉默,老人们又兴奋起来,你一句我一句地哼唱起《游击队之歌》。老人浑浊的歌声里,梦还在继续。

  “春天到来的时候,垅头流水潺潺,田边白鹭低飞,特别是油菜花香遍了田野,迷人欲醉。这种静谧的田园景色,真是令人神往而永志不忘。”宁波大学原校长朱兆祥用这样诗一般的语言回忆着芳野。

  百年浙大,龙泉七年。这里先后招收了1000余位学生,从中走出了数百位推动社会前进和历史发展的科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和专家学者。在他们的记忆里,无不深深烙上了芳野的印迹。

  翻开一本厚厚的《情系芳野》校友回忆录,身处各地的校友们深情地述说在芳野时的点点滴滴。在这里我们读到了世事的艰难,求学的艰苦,青春的欢乐以及浙大学子的爱国心。老校友在其中描述最多的,一是芳野的纯朴、恬静;一是浙大一贯的“求是”学风。也许在他们看来,正是二者的结合,成就了他们多彩的人生。

  目光掠过书中那些熟悉的名字,80岁的吴文楠老人眼眶有些湿润起来。老人是龙泉人,浙大农经系1946届学生,亲身经历了芳野那段难忘的日子,如今退休返乡定居。寂寞的时候,吴文楠就独自走上去芳野的小路,在一如旧日的山山水水间拾掇昔日的青春。有一次,他在曾家大屋遇上了来参观的一大群年轻的浙大学子,他为他们叙说故事,不知不觉就是一天。那一天,他觉得自己是最快乐的。

  老人每天都在盼,盼着往昔的校友能再回芳野来聚一聚。也许,是记忆里的芳野太过完美,令人不忍重睹;也许,是因为路途太过遥远,让人找不到重蹈的借口。60多年过去了,重回芳野的校友寥寥可数。

  龙泉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都非常注重对曾家大屋的保护。1999年,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龙泉市拨出专款对曾家大屋进行了维修,重现了它昔日的风采。去年,龙泉又将之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听到一个消息,吴文楠都要给校友们写信打电话,将欣喜送去分享。今年,丽水到龙泉的高速公路开始建设,吴文楠又坐不住了,四处邀请:“等路修好了,一定要回芳野走一走,看一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时光村落的往事作文
  • 编辑:郭瑪莉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