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文化  教育

【总200】听俞立中、程星、鲍鹏山三位名家谈人文教育

【总200】听俞立中、程星、鲍鹏山三位名家谈人文教育

  2016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浦东图书馆。“问道教育”首届论坛隆重举行。论坛嘉宾是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香港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程星、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鲍鹏山教授。本次论坛主题是“什么是人,如何育人?”

  本人受组委会邀请,担任论坛活动的谈话内容主持。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我对人文教育的一些思考与组织者有些共鸣的原因吧?

  论坛持续150分钟,三位嘉宾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与观点。他们肯定了人文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价值与意义,对当前的人文教育表示了不同程度的忧虑甚至焦虑。

  不过,在如何培养当代学生的健全人格、引领学生发展的问题上,三位嘉宾的侧重点明显不同。大略的说,鲍鹏山先生更强调在传统文化中发掘资源,程星校长更强调借鉴教育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教育理念以及相关资源,俞立中校长更强调着眼于未来的社会发展与转型,来考虑当代的“人”与“才”的培养。不太准确地概括,三种思路可称之为“回到传统”“走向世界”和“着眼未来”。这里的“传统”“未来”与“世界”,不仅是个时空概念,也是个历史与文化概念。

  教育面对的是人,人的教育。长期以来,我们忽略了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很多人认为教育是一份投资,将人当作一种工具来培育,教育变得越来越功利了。孔子说“君子不器”,就是要通过教育让人变成“君子”,而不是让人变成“工具”。

  孔子所倡导的是精英教育,目标是培养管理精英。对于引领社会的那些人,技术问题不是首要的,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做什么人的问题。教育应该分轻重缓急,分清什么是必要的,什么是重要的。人生有限,教育受时间限制,每个阶段,每个时期,教育不应该盲目地教“重要”的东西,而应该教“必要”的东西。”

  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受到重视。文化经典在帮助孩子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经典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必要条件。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在文化经典方面缺失严重。

  家庭无法直接教会孩子专业技能教育,学校所提供的除了基本知识,还有技能,技能是提供社会服务的工具。传统的中国教育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的,学堂、祠堂、中堂都是学习的地方,与西方基于宗教信仰的教育类似。学校架构知识体系,家庭教育帮助孩子培养品性,社会提供平台实践,三者共同构建完整的精神世界。

  对于“西方有教堂(信仰),而中国没有”的说法,我不敢苟同。不能将信仰与道德混为一谈,它们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教育也不应该道德化。中国教育倾向于培养人的道德理念,关注人的内心究竟想什么,怎么想,其实这是很难的事情。美国教育倾向于从制度上、环境上和规范上着手,让学生在生活与实践中理解并进而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

  教育贵在引导,指导学生如何实践。在西方,行为更受重视,西方的基础教育从基本的社会准则开始教育孩子,引导他们学习,继而提高实践能力,而我们的教育在这方面缺失严重。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努力发挥自己的行为引导作用。

  学校的责任是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拥有更加宽广的视野,以此来应对急剧变化的社会需求。课堂学习、文化体验、社会观察、研究实践相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铺路架桥。

  教育如何应对社会发展变化?社会的发展如激流勇进,前仆后继的弄潮儿不计其数,但是成功的屈指可数。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时候,教育者应该知道做什么,如何做。作为父母,应该理解孩子,帮助孩子实现人生的意义,而不是以自己的意志为意义。

  教育其实就是一种希冀。美国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有焦虑,但他们更多关注孩子自身的发展。中国的家长则不然,家长应该多陪伴孩子,让孩子随兴趣发展。

  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人的发展。教育要为社会发展服务,社会必然对教育提出自己的需求,教育功利性的想法正是基于此。但教育本质上是为了人的发展,因此应该追求知识、技能、品性的和谐发展。今天的教育更多地关注知识,知识的衡量又体现在考试成绩上,应试教育更加受到重视,这是应试教育膨胀的一个原因。

  最好的教育就是在这三个维度上共同发展。教育应该着眼于培养“人”,再培养某个专门方面的“人才”,也就是先,完善人格之后,再成为人才,为社会发展出力。

  社会发展变化迅速,站在不同文化视角上去看现实问题,必有不同。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可以站在全球多元化的视角看问题的学生。同时,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突飞猛进,需要各种创新型人才。在今天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我们很难预测那个专业那个技术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我们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学习能力。千篇一律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用,多样化的教育改革是必行之路。

  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同样重要,对孩子的教育都负有责任,千万不可重视或者忽视某一方面。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学校只能提供更多的选择,满足更多学生与家长的教育需求。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是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必须解决的问题。

  俞立中:语文是国民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语文不是为了培养文学家。

  程 星:作为百科之母,语文是所有科目中最有实用价值的科目。它陪伴我们一生。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阅读过程就是培养价值观的过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名人对教育的定义
  • 编辑:郭瑪莉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