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资讯  民生

中山纪念亭 见证汕头现代性历程

中山纪念亭 见证汕头现代性历程

  时代的汕头因贸而盛。海陆空交通运输网和邮电通讯的发展,使其经贸更迅速发展,太古、怡和等十多家轮船公司和招商局相继在此设立机构,汕头也从天然良港变成南部商业中枢城市。上世纪30年代,汕头商业位居全国第七,港口年吞吐量仅次于上海和广州,列全国第三位。广东学者郑莉在《市政厅时期汕头的两次都市计划》一文中考据,汕头开始以近代化城市设计方法对未来城市发展进行规划,开始于1922年的《汕头市政之工务计划》,这是“最早制定的我国近代中国人自己所做的城市规划”。

  1921年2月广州市政厅成立,成为中国第一个“市”。一个月后,汕头成立市政厅,开始城乡分治历史。当时的广东省长陈炯明委任王雨若为汕头市首任市长。广州市市长孙科发来贺电称赞,“汕头一埠为西南交通孔道,又为我粤富庶之区。商业蒸蒸日进不已,开文明市之先河”。从汕头埠到汕头市,这一转变并不是简单的名称变更,而是一次重要的制度变革,汕头因此迈进中国第一批现代意义的建制市之列。

  1923年,时任汕头市长萧冠英要求市政厅整理编制完成“汕头市政之务工计划”;1926年,范其务领导的市政厅修订计划后上报省政府。很快,计划获准并公布实施。该计划被认为是近代中国地方政府独立制订、具有近代意义的比较系统的城市规划。至1938年抗战前,规划提出的道路和用地布局基本实现,形成了东起外马路尾,北至乌桥,西、南至海边,面积约3.3平方公里的城市建成区,成功塑造了汕头这座近代新兴港口城市独具特色的时尚风貌。今天看来,这份都市计划有三个亮点:

  一是以“花园城”为目标进行分区规划。1926年的“改造市区计划书”中明确提出“花园城”一词,市政当局以“田园城市”作为指导思想。该计划主要受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土地分区”“功能分区”等规划概念影响,现代城市规划的某些观念和特征开始在汕头出现,从而型塑了汕头城市的内在秩序。

  二是道路系统以“欧美各国成例”。当时的汕头执政者强调,“道路是都市发展与存在直接之关键,必须参考当时西方各国的最新设计”,于是按照地形以美观、交通便利、实际情况为原则,使用格子形、放射线、圆圈式三种,结合使用、互相联络,并以“欧美各国成例”列出街道设计的要点。

  当时的西部老市沿用已有街道路网,东部住区使用格子形,中部市区街道以行政地区中心设置放射线,新区路网再辅以格子形和斜线形。放射线一端指向海岸,另一端是城市公园,公园旁边是行政地区。出于商业考虑,放射线道路宽度在老市区特意缩小尺寸,以减少商家的损失;堤岸路最宽,因为船舶辐辏,人货起落;为求经济便捷,将火车路线连线至市区公园西边,直达海岸与船舶相联。这样的具体安排和形状,参照了当时的美国城市规划,也考虑到汕头本土的实际需求。

  三是以公共空间获得认同感。当时所设的“行乐地区”除了礐石天然山水之外,在月眉坞建设中山公园。以美国中央公园为参考,在城市地理中心利用四面环水地理条件设置公园后,游人络绎,周边空地变成繁盛市场,对拓展市区、提升地价收到无形效果。初年开始重视公共空间和人民生活环境的愉悦程度,注重在公园里规划设置博物馆、图书馆等面向更多市民的公共设施,通过高品质公共空间的提供,政府力图获得更多市民的认可和支持,因为对公共空间的认同感会或多或少转化为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时期的政府对南京、上海等开埠城市也做过比较系统的城市规划,但大部分都没有得到实现。汕头没有广州等城市那样的历史重负,得天独厚,能最早一批建立市政厅系统,最早开始全面市政规划。城市执政者和技术英才们抱着开文明先河的决心,以“完美之城”“花园城”为目标,大胆引介欧美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经验,赋予新兴商业城市以蓬勃个性,探索并践行汕头的城市现代性。1926年的汕头市市区改造计划,在1923年计划的基础上推进,1926至1938年是军事的平静期,城市规划的全过程用了十多年的时间细心打造,至1938年基本完成所规划的建设。这段历程是汕头作为第一批现代意义“城市”的重要佐证。

  汕头市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城市近代化的进程中形成的小公园片区,东起利安路,西至大港河,南起海岸线,北至梅西河的区域,总面积约198.96公顷。北京学者陈可石和李雪刚在《城市人文主义价值观下的历史街区复兴策略》中写道:汕头小公园片区以法国巴黎街区为蓝本,以中山纪念亭为中心,呈放射型扩张;整个片区以小公园亭为核心,向升平路、国平路和安平路等五个方向辐射,街区格局完整,空间布局典型。同时,小公园片区一带的建筑装饰精美,立面协调,融入了巴洛克、洛可可和汕头市地方的风格。作为汕头市旧城繁华商业区的中心,小公园片区是汕头市“百载商埠”的历史见证,经过长期的发展和传承,保留了独特的潮汕文化、海洋文化、商业文化、开埠文化和宗教慈善文化,文化价值丰满而独特。

  据上世纪30年代出版的《汕头指南》记载,中山纪念亭的建造过程是这样的:一开始在升平路与安平路交叉位置筑起北伐纪念柱,后建成喷水池,周围种上树木,立一块大石,上刻“万福来朝”四个大字;1933年7月由南生公司任常务,发起组织“改建小公园委员会”,1934年12月纪念亭落成,民间也将此亭称为小公园亭;1938年出版的《最新汕头地图》已能看到“小公园”地名。围绕小公园亭的街道格局基本和今天一样。

  中山纪念亭所挂牌匾之一由鲁迅题字,有潮学专家认为仅是集字。笔者推测,1934年落成的中山纪念亭上的字是由鲁迅亲题,而1990年和2017年重建的中山纪念亭上的字则集自鲁迅的手稿。1929至1936年,鲁迅和许广平定居上海。同一时期,有一批潮汕文化人士离开故土奔向上海,他们有杜国庠、柯柏年、洪灵菲、戴平方、冯铿等。潮汕籍作家许美勋与鲁迅领导的左翼作家联盟有密切联系。查阅《鲁迅年谱》,1933至1934年间,鲁迅手书条幅共10余次。年谱虽没明确提及鲁迅写过“中山纪念亭”五字,但他确实会经常写字赠送好友亲朋。

  郭沫若曾这样评价鲁迅的书法:“融合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质朴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远遂宋唐,直攀魏晋。”书法学者吴川淮在《绝去形容 独标真素——鲁迅手稿书法的艺术价值》中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不少地方的牌榜,一些杂志的刊名,在发表的作品的字体中找不到合适的,不少选择从鲁迅墨迹中找字体,虽是从不同信笺与日记找来的字,搭配起来却和谐自然,大气凝重。鲁迅的书法显示着学人旧学的底子和特有的格调,沉稳、倔傲、平和。的书法整体性情温润,碑帖相融,个性突出。鲁迅的书法更显示着那个时代中他的自信与秀雅,中锋用笔,圆润遒劲,心平气和,那样自自然然地写来,却达到自然书写的极致。

  笔者推测,汕头市的中山纪念亭曾被拆除,之后的重建要再找到鲁迅之前题写的原稿很不容易,这时候就只能用集字的方式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