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资讯  资讯

中山市发改局局长尹明:打造深中无差别体验营商环境

中山市发改局局长尹明:打造深中无差别体验营商环境

  中山建设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如何尽快推动落实?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尹明表示,现阶段该局将联合中山市委改革办加强向省发展改革委沟通汇报,争取省发展改革委支持中山提出的实验区实施方案,推动印发实施。此外,作为深中营商环境一体化建设的牵头部门,中山市发改局将实施一批突破性、引领性改革举措,促进深中两地营商环境同城化。

  记者:中山是全省首个以区域协调发展为主题的改革创新实验区。中山市发展改革局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统筹部门,在推进实验区建设的过程中,将重点在哪些方面发力?

  尹明:实验区承担起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使命。现阶段,中山市发改局将联合中山市委改革办加强向省发展改革委沟通汇报,争取省发展改革委支持中山提出的实验区实施方案,推动实施方案尽快由省印发实施。

  在统筹实施“东承、西接、南联、北融”一体化融合发展战略方面,中山市发改局牵头推动中山与深圳、广州、佛山、珠海、江门等城市第一批共66项融合发展重点工作。牵头编制形成了中山市实施“东承、西接、南联、北融”一体化融合发展战略三年行动方案,围绕七个方面提出了50项重点任务。下一步将统筹全市力量按项目化、清单式方式推动贯彻落实。

  加快推动深中一体化融合发展,是推进实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近期,中山市发改局与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共同编制形成深圳中山战略协作第一批重点事项(项目)清单表,在营商环境、产业、交通、创新、社会治理、规划等“六个一体化”方面提出来一批重点协作事项(项目)。下一步,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将对接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协调督促两市对口责任部门深化对接,共同将深圳中山战略协作第一批重点事项(项目)清单表等落地落实。

  记者:实验区实施方案提出了推进珠江口东西两岸“六大一体化”,其中,围绕深中营商环境一体化具体有何举措?

  尹明:中山将全面对标学习深圳,在提升审批效能、服务企业上集中发力,以深中两市企业家、市民满意度为准则,打造深中无差别体验营商环境。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即:开业、运营、关闭)实施一批突破性、引领性改革举措,促进深中两地营商环境同城化。

  支持中山翠亨新区联动深圳前海、东莞滨海湾新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允许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率先复制推广前海合作区制度创新成果。以建设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发展区为契机,支持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纳入广东自贸试验区扩区范围。支持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联合申报建设广东省营商环境综合改革示范点。支持深圳金融机构以翠亨新区为平台,设立珠江西岸分支业务中心,引入发展银行、保险、证券、股权投资基金等金融业及相关现代服务业,共建西湾科创投融中心。支持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与深圳前海合作,提供一站式“深中通办”政务服务,为两地企业和群众创新创业提供便捷服务。

  一是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按照“非禁即入”原则,促进各类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有序开展违反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情况排查,清理废除含有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进一步激活市场主体活力。

  二是推进企业登记全生命周期便利化。一方面,大力提升企业开办效率。拓宽完善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中山专区,推动市场准入准营同步提速。另一方面,简化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借鉴深圳经验,探索推行“商事主体除名制和依职权注销制度”,破解企业“退出难”问题。

  一是推行新供地“拿地即动工”机制。探索创新建立划拨用地、协议出让用地的预受理机制,实现新供应公益公建、“三旧”工改项目“拿地即动工”。

  二是探索工程建设项目“一站式”审批服务模式。推动工程建设项目涉及的审批审查事项集中审批和“一窗受理”。

  三是深化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分类分级审批机制。推行清单+告知承诺制、一站式审批监管、工程质量安全保险等制度,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努力打造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快速通道。

  一是深化“深中通办”。利用省、市政务平台公共资源共享,强化与深圳合作,按照“标准规范、相互授权、异地收件、远程办理、协同联动”的服务模式,以高频优先为原则,拓展政务服务事项“深中通办”,推行深圳、中山两地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全环节网上服务。依托“粤智助”,推动一批基层要办、想办的事项服务,实现自助终端“跨城通办”。

  二是拓展中山特色专区与“i深圳”“深i企”对接联动。首批推动公积金办理、人才认定、不动产登记等事项进驻“i深圳“和“粤系列”中山专版,实现移动端通办。

  三是提升服务企业精准直达。整合中山市现行惠企服务资源,拓展完善“中易办”企业综合平台服务功能,汇集国家、省、市的产业扶持、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外资外贸、就业创业、资质认定与奖励、稳企稳岗、招商引资经及人才、用房政策、政府奖补等服务功能,实现惠企服务智能匹配,精准投送。

  四是优化涉企高频服务流程。对标深圳发展,建立深中人才跨区域流动服务机制,推动住房公积金、失业保险、人才认定等信息、标准两地互认互通。

  一是深化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一港通”建设。推动全程智能监管,实现港口间信息互联互通、海关监管互认,拓展中山口岸码头与深圳盐田港、深西码头等各大水运码头与一体化合作,实现外贸货物在支线港完成通关等手续。

  二是提升智慧通关效能。借鉴深圳“智慧海关”建设经验,推动实施信息化远程监装和在线监管。推广进出品货物“船边直提”“抵港直装”业务在线办理。深化“提前申报”“两步申报”“两段准入”,推行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电子化、检验检疫证书联网核查等系列改革。

  三是强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地方特色平台对接。争取省支持,对标深圳高标准建设“单一窗口”,实现深中两地“单一窗口”本地特色功能对接共享。

  一是建立健全信用联合奖惩机制。探索编制联合奖惩措施补充清单,实施失信名单披露、市场禁入和退出制度。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信用监管深度融合,完善按信用分级分类管理模式。

  二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跨区域联动执法监督。依托深圳“云上稽查”平台和中山知识产权保护监测平台,建立集中高效的知识产权联动合作机制,实现执法互助、监管互动、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建立健全双方共同认定的知识产权重点保护名录。探索共建深中标准化技术服务平台,推动检验、检测、鉴定结果互认。

  三是实施“综合查一次”制度。对在同时期同一市场主体实施多项检查且内容可以合并的予以合并,原则上组织联合检查。对信用等级高、“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涉及多部门检查的重点企业,制定“综合查一次”企业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

  四是推动市场监管执法协调联动。利用国家“互联网+监管”平台,实现深中地相关监管信息共享,加强监管综合执法一体化,联合办案、关联案件协查、委托调查取证等方面合作。

  实验区不是一个拿来炫耀的“光环”,是突破中山发展瓶颈、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作为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节点城市,在深中通道即将建成通车的历史机遇面前,中山领题作答。“全市上下要高度统一、凝心聚力,共同扛起省委、省政府赋予中山建设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光荣使命。使命必达!”中山市委郭文海向全市发出冲锋令。

  为深入宣传报道中山全面建设省改革创新实验区各项工作,南方都市报采访中山各镇街、部门,推出“一把手”访谈系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中山市发改局
  • 编辑:郭瑪莉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