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魅力  生活

给力!新华社连续两天关注中山

给力!新华社连续两天关注中山

  ,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长期以来承担着“上传下达”的重要任务。

  党的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十九大报告更是指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进一步强调社会治理的中心在基层,在城乡社区。

  由于社区公共事务和行政事务繁多,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的发挥往往受到限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服务与管理水平。因此,开展基层减负,充分释放居民自治活力,是打通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关口。

  近年来,广东省中山市深入贯彻中央有关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决策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社区治理的工作要求,因地制宜,扎实开展社区减负专项行动,积极推进基层治理和服务创新发展,探索出了一套全方位、多角度、可持续的社区减负“中山经验”。

  随着各级各部门职能任务不断下放,社区承担工作越来越多,任务越来越重。事务多、人员少、行政化色彩过浓,社区往往“小马拉大车”,减负不到位,束缚了治理活力的释放。

  据统计,中山市每个社区平均常住人口约1.5万人,工作人员约15名左右,平均1名工作人员服务近1000人,承担近100项业务、40多项考核。为破解社区工作工作杂、任务重、压力大难题,健全社区治理机制,中山市民政局从“源头管控”、把好“事务准入”关口入手,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建立村、社区行政事务准入制度的通知》《中山市村(居)民委员会工作职责事项指导目录》等,全面规范进入村、社区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工作机构等。

  东区街道是中山市的、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山市社区工作准入制度的探索先锋。为进一步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理顺社区工作关系,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东区街道走访调研了竹苑、花苑、桃苑、桥岗、东裕、夏洋等社区,在结合自身实际基础上,探索并出台了《社区工作事项准入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准入办法》)。

  从推进成效来看,《准入办法》的实施,有效解决各项事务无序进入社区、社区工作行政化、工作经费配套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切实让社区的负担减下来。

  以花苑社区为例,实施准入制度后,社区常态化巡查、检查类工作由33项减少到21项,定期上报报表由40份减少到29份。

  《准入办法》出台后,很多工作在实施要求上也由原来的主导推进变为协调配合,大大降低了社区的工作量和困难度。“依法履行职责和协助政府工作的事项将减下去,切实推动了社区减负增效、解决基层形式主义问题。”花苑社区工作人员表示。

  东区街道在强化社区事项准入制度、推行“费随事转”等措施,促进社区减负赋能的同时,还着重注意加强社区工作者的队伍建设。

  据介绍,在强化社区党委核心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东区街道出台了社区工作者职业登记管理办法,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及社区专干实行分类定级、积分晋升管理,实现职级薪酬能上能下。

  “社区工作者通过个人努力可实现积分晋级并相应提高待遇,社区工作者积极性进一步被激活,有力解决了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和晋升通道问题。”东区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社区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在众多社区工作中,最受诟病的就是社居委公章成为“万能章”的问题。

  “其实社区不是不知道,自己盖出去的很多章,并没有什么法律效力,有的章盖下去还存在极大的风险。但我们没有太多的办法。居民遇到难题找上门来,盖还是不盖,不仅是职能问题,还涉及到了感情。尤其是当你看到居民那来回奔波之后的无奈与无助,很多时候只能硬着头皮,把这个章盖下去。”一位社区工作人员解释了这一矛盾心理。

  然而,这世上并不存在真正的“”,也不应该出现“万能章”,社区更不应成为“证明大本营”。

  为进一步推动减证便民,切实为基层减负,按照省厅的统一部署,2021年以来,中山市成立了以民政局长为组长的“万能章”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工作步骤和有关要求,全面推进社区“万能章”专项治理工作。

  结合“大走访、深调研、开新局”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民政部门领导分组带队深入各镇街调研,指导各镇街社区摸查、部门自查、公开征集、调研座谈、个别访谈了解等,全面摸查社区各类证明的现况。

  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中山市民政局摸查梳理出社区日常出具证明事项50项,索要单位涉及公安、司法、市场监管、人社、卫健等几十个部门及企事业单位,最终形成了《中山市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第一批),确定取消证明事项26项,保留证明事项4项,并向社会予以公布。

  社区“万能章”专项整治工作是一项涉及多部门的综合性工作,光靠出台“清单”是无法真正达到治理的目的。

  以“住改商证明”为例,以往,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社区不仅要协助居民开展周边住户同意、公示以及加具意见等工作,耗时最少1周以上,且每次走访人员都要安排5人以上才能完成这个证明事项。

  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之后,市民政局与市场监督管理局展开沟通协调,该项工作最终调整为由街道市场监管分局协助商户开展产权性质核定、周边住户同意率征询等工作,改变了社区减少无权核定资质但“不得不盖章”的被动局面。

  “我们发现,开展社区‘万能章’专项整治工作,必须加强与各方的沟通协调,坚持综合施策,抓好督促落实,与“放管服”改革、“减证便民”、“互联网+政务服务”等实现协同推进、有效衔接、务求实效。”中山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为巩固社区“万能章”阶段性治理成果,形成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改变“万能章”“社区成为证明大本营”等问题,中山市民政局还将进一步完善事项清单,优化清单事项办理流程,同时开设监督和曝光平台,持续跟踪问效,不断健全社区“万能章”治理相关工作机制,逐步建立起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的规范化制度体系。

  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新建商品房住宅小区越来越多,人口快速增长,成为诸多城市面临的社区治理困难之一。

  中山市共设置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137个,其中,全面按规范设置运作的社区共有63个,无明确管辖地域的社区共有13个,村改居并按农村管理方式运作的社区共有61个。由于社区设置不规范、部分社区人口规模过大、社区边界不清,社区管理权责不清、服务无法到位,难免给中山市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

  中山市民政局相关人士表示,社区既是化解社会矛盾的“稀释剂”,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社区的设置,可以做到防控社会矛盾关口前移,更好发挥社区化解矛盾、改善管理、维护稳定的作用。

  2021年1月,中山市在广东省率先出台《中山市规范社区设置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各镇街科学调整设置社区居民委员会,对下辖社区进行科学“身材管理”。

  据了解,《指导意见》在新型社区设置中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设置条件(包含规模大小、地域范围、办公室设施、人员配备)、设置程序(包含制定方案、征求意见、民政表决、报请审批)、工作要求等五大方面内容。

  据中山市相关人士介绍,目前,按照居民的居住状况、地域性和认同感及便于自治的原则,中山市已批准东区等9个镇街共新设立1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今年4月份,横栏、南朗2个镇街也正式提交了新设3个社区的申请;接下来,中山市还计划加快设置进度,加快新型社区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科学合理的拆分,不仅能进一步强化社区自治能力、自治意识,也意味着社区治理难度降低,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分配更均衡,党群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区域资源配置更优化,社区为居民提供服务更精细、服务质量更优质。

  2021年,南区街道将原城南社区调整设立为环城社区和城南社区,常住人口分别为13200户、10400户,分别配置社区工作者29人和25人。相比过去整个南区街道共34名社区专职工作者,足足增加了20名,社区工作者人均服务居民由约680户减少为约440户,减少35.29%。

  据这两个社区的民政干部透露,拆分前,原城南社区每月服务225户“双低”家庭、特困人员、困境儿童、高龄老人、残疾人等民政对象;拆分后,城南社区每月服务67户,环城社区每月服务158户。“这让我们的工作难度降低了不少,我们也能更聚焦更专注地提升便民服务能力。”

  环城社区居民也表示,以前去社区办理业务还得搭趟公交车,现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就在家门口,“参加社区活动方便多了,我们也更愿意参加社区的各项活动了!”

  生病了线上预约挂号、远程会诊;想出行,动动手指就能叫车、订票;想学习,就能在线收看名校名师的公开课……在5G、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ICT技术飞速发展,不断推动社会数字化、智能化变革。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运用信息技术为居民搭建一个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既是推进社区基层治理的一项创新举措,也是势在必行的发展路径。

  2015年上半年,中山市从“技术革新”、把好“信息平台”关口入手,创新工作手段,正式启动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工作;2017年,由中山市民政局负责建设的中山市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正式在镇街、村(社区)推广应用。

  据中山市民政局方面透露,这个平台充分利用中山市政务数据交换中心、市电子政务外网、电子政务云平台等现有系统资源,在系统设计上充分考虑系统数据来源多元性,多渠道、动态收集各种社区公共服务所需的信息资源,为平台应用和服务开展提供基础支撑。

  从结果来看,这个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整合集成了现有的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用途单一的各类信息系统,形成了“前台一站受理、后台分工协作”的运行模式,建成了以公民身份证号码、组织机构代码等基础信息为索引,涵盖社区内居民、家庭、房屋、场所、设施、事件等基础信息的基层大数据库,为社区治理打造出了一个定位精准、反映高效的“智慧大脑”。

  小陈是石岐街道迎阳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在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中,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统计社区全体居民接种疫苗情况的数据。然而社区现有工作人员仅18人,综治网格8个,辖区内常住人口达17723人(其中包含杨仙逸中学师生约2000人)。

  按照传统的工作方式,需要由社区工作人员电话联系或上门登记采集信息,这样一来,实际操作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存在数据偏差。

  如今,社区信息平台上线,居民各项数据管理被打通,小陈只需将居民健康申报的数据与信息平台人口信息数据进行比对,就能快速筛选出已接种疫苗的人口数据,然后对未完成接种的居民进行通知提醒,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不仅如此,迎阳社区负责人还反映,社区信息平台设置定位功能,社区各类重点服务对象居住地点清晰标识在所对应的网格,社区信息平台的应用将延伸到网格员的手机APP,社区信息平台系统接到居民的诉求、反映的问题,系统将以工单的形式及时发送到相应网格员的手机APP上,由网格员及时上门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反馈在平台系统上,做到“事事有人办、件件有落实”的痕迹管理。

  并且,网格员可以通过手机APP将日常巡查、实地核查采集到的相关信息上传至系统内,准确掌握网格内的民情、事故隐患和突发事件,及时更新系统数据,完成网格内的服务及管理事项。

  “通过平台系统可以及时掌握社情动态,作出管理决策,有效推进网格精细化管理,提升社区基层治理能力。”迎阳社区负责人表示。

  思想上,站位要高,也要重实际;行动上,思路要创新,也要看成绩;制度上,考核监督要严,也要接地气。

  中山市民政局因地制宜,聚焦基层治理,把住了事务准入、证明事项、社区设置、信息平台“四大关口”,分别以源头管控、末端治理、科学撤分、技术革新,助力基层减负提效见真章。

  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中山深知,系列“组合拳”取得的成效来之不易,但仍是阶段性成果。好经验好做法要积累,病新错误要摒弃,持之以恒加强和改进方为正理。

  中山市相关人士表示,未来,中山将持续深入推动基层减负工作,把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让基层把更多时间用在抓工作落实上来,造福民生。

  近日,在中山市困难帮扶中心,一位大病困难患者李某的“燃眉之急”得以解决——大病困难帮扶中心根据救助规定,实施两次慈善救助,第一次为李某解决50%的个人负担医疗费共3.73万元,第二次为李某解决剩余费用医疗费用的80%共2.98万元,最终李某本人只需负担0.75万元,仅占总医疗费用的2.07%。

  大病困难帮扶中心的救助基本上解决了李某无法自行负担的医疗费用问题,避免疾病给他的家庭造成严重困难。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它是中山市民生事业多点开花的一个缩影。2018年起,为破解困难群众大病、教育、危房改造难题,中山市民政局在全省率先打造三大帮扶中心,创新性地采用“政府专项资金+社会慈善资金”模式,让困难群众在政府专项资金扶持外,还能得到社会募集善款的帮扶。统计显示,自中山市大病困难帮扶中心成立以来,实施慈善救助近7000人次,发放救助金1660万元。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除了创新性打造三大帮扶中心,近年来,中山市委、市政府坚持“利益向下”,每年对镇街兜底民生补贴超1亿元;中山市低保标准从629元/月提高到1160元/月,位居全省前列;在全市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92个,实现村、社区100%覆盖……

  正如中山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所明确,提升民生福祉是中山实施“五大工程”的重要内容。那么,这座城市在织牢织密民生兜底保障网、夯实以人为本底色、回应群众需求期待的民生建设之路上,都有哪些经验和启示?如何让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成色更足、更可持续?

  几年前,人们还对大数据没有太清晰的概念,也很难想到,它竟能给基层治理精细化、精准施策带来如此具体的效用。

  家住中山市三角镇的杨伟枝身患疾病,每月需支出1000多元医疗费用,雪上加霜的是,他的2名子女正在读书,教育支出也是笔重大费用,家庭经济十分困难。

  中山市通过相对困难群众每月定期数据比对,发现了这一情况,随即安排镇民政部门入户调查核实,协助杨伟枝申请了临时救助,之后经再次入户综合评估,将这一家庭纳入低保,有效保障了一家人的生活。

  主动发现群众困难并给予救助,是中山市自2021年建立相对困难对象主动发现及精准救助帮扶长效机制以来,获得的新变化。通过推动部门间业务数据互通共享,中山市11个部门及各镇(街)建立起每月定期数据比对机制,根据数据重叠强度,主动筛选发现除民政兜底保障对象以外的其他相对困难对象,及时给予精准救助,推动社会救助从“人找政策”转向“政策找人”。

  像杨伟枝这样的“相对困难对象”,指的是未达到中山市最低生活保障、低保边缘家庭救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救助条件,但由于医疗、教育、住房、灾害、意外事故等因素,导致家庭必要支出较高,或由于失业、患病、残疾、无劳动力或弱劳动力等因素,导致家庭收入较低,在基本生活、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陷入困境的家庭或个人。

  54岁的杜锦轩家住中山市西区街道,妻子肢体残疾,儿子是精神障碍患者,经济来源主要靠杜锦轩和女儿的工作收入。2021年,一场意外导致杜锦轩和儿子受伤,产生了较高的医疗费用。这一情况被中山市主动发现机制监测到,经过入户核查,确认杜锦轩不符合低保等救助条件,于是由街道和市红十字会给予了临时救助。

  杜锦轩接受的临时救助,就是中山市实施的分层分类救助其中一项。根据中山市相关资料,具体来看,即对符合低保、低保边缘、特困、孤儿等兜底保障救助政策的,及时纳入相应保障范围;符合专项救助政策的,及时转介相关部门采取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方式,精准帮扶相对困难对象,实现应帮尽帮、应救尽救;对因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救助方式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由民政部门及时给予临时救助。

  港口镇64岁的村民黄女士,因确诊患有乙状结肠癌、腹膜转移癌等多种重症,花光了25万多元的所有积蓄。困难帮扶中心通过数据对比发现了黄女士的情况,主动联系她申办了慈善医疗救助金4.6万多元,缓解了她头痛的医疗难问题。

  据了解,中山支持引导公民、法人等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设立帮扶项目、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相对困难对象帮扶;引导市内慈善组织对符合条件的相对困难对象提供精准救助;通过中山市大病帮扶、教育帮扶、住房改造帮扶三大帮扶中心以及慈善众筹、微心愿捐助、博爱100公益项目三大慈善平台,对相对困难对象开展救助帮扶。

  “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过程中,总有部分群众因疾病或其他原因陷入贫困,依靠自身努力无法摆脱困境。”中山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依靠技术“找到”需要帮助的群众,深入“大走访”也是必须,而走访的初衷就是为了“主动发现他们,精准救助,为他们解困纾困”。

  近年来,中山市多措并举实施兜底救助,努力实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数据显示,2021年6月以来,中山市民政局持续开展“大走访、深调研、开新局”活动,6个调研组挨家挨户地深入各村居,走访慰问群众1.8万人次。

  再往前看,2018年以来,中山市民政局先后就全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兜底救助保障情况开展深调研工作。调研发现,看病、读书、住房等三难问题是400多件群众反映问题中最为集中也是最为迫切的问题。

  其中,困难家庭超过90%是大病原因造成的,而以往的救助措施,存在门槛较高、标准偏低、救助面太窄的情况;困难家庭中的学子在高中、大学等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费用支出较大,政策范围内的教育助学资金不足以切实解决困难家庭的读书难问题;部分困难家庭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导致不符合政策范围内的危房改造补助条件,所住房屋存在安全隐患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因此,破解困难群众三难问题迫在眉睫。

  “困难帮扶中心”应运而生。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下,中山市民政局以党建工作为统领,围绕民生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民生,着力提高兜底保障水平,在全省率先打造“困难帮扶中心”,逐步实现弱有所扶、难有所帮、困有所助、应助尽助。

  一是开展大病帮扶——大病困难帮扶中心引入完美(中国)有限公司每年定向捐赠300万元发起设立专项帮扶基金,采用“政府专项资金+社会慈善资金”的运作模式,精准救助大病困难群众,实现双低家庭对象大病患者自负医疗费用限额内补贴95%以上;普通困难家庭支出型患者救助自付和自费费用可达到80%以上。

  二是开展教育帮扶——在政府扶困助学制度基础上,教育困难帮扶中心先后联合“刘蓉蓉慈育助学基金”“骏建博爱慈善基金”共同实施教育帮扶,建立市镇联动的教育帮扶制度,通过建立困难家庭学生信息库,实施主动发现,精准帮扶,让困难家庭学生在初中、高中、大学等教育阶段每学年在享受政府扶困助学待遇基础上,分别额外获得总额不低于1500元、3000元、4000元的助学金,实现大学生每年可获得助学金总额不少于8000元。

  三是实施危房改造帮扶——从2004年起,中山市即开始实施低保家庭危房改造工作,2012年起将低收入家庭危房改造纳入政府资助范围,并形成长效机制,将危房改造资金纳入市镇两级年度财政预算。截至2021年,全市累计投入近2亿元为困难家庭改造危房3443套。

  动态管理下的困难家庭危房改造,有效提升了困难群体的住房安全保障,能够确保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可以看到,中山市困难救助中心的创新性实践,真正为困难群众播撒了“及时雨”,送来了“雪中炭”。

  为不断完善救助体系,《中山市最低生活保障及低收入家庭救助制度实施办法》等政策陆续修订出台,依据群众困难类型、程度实施类别化、差异化救助;《中山市相对困难对象主动发现及精准救助帮扶长效机制》印发实施,市民政系统对6078名重点对象走访登记、帮扶结对。

  将格局再扩大,今年1月,中山、珠海、深圳三市民政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社会救助政策区域统筹衔接创新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在中山、珠海、深圳任一城市居住满3个月的三市户籍家庭可在居住地申办社会救助申请事项。这一新政更是推动了三市社会救助协同办理,让困难群众能够共享发展成果。

  统筹、联通、协同,针对珠三角地区人员流动大等特点,结合在异地居住困难群众的实际需要,深珠中三市在《方案》中提出的三市社会救助事项可在居住地申请、三市居民可申请居住地慈善项目救助等创新举措,不仅让困难群众少跑了路,免除了他们在户籍地和居住地来回奔波的辛苦,更有利于困难群众尽快尽早得到救助;同时,还把困难群众纳入了居住地社会救助福利保障的范围,引导当地慈善力量开展救助帮扶,拓宽志愿帮扶服务渠道,让困难群众可以得到更多社会力量的帮助。

  “坚定不移实施东承、西接、南联、北融一体化融合发展大战略,奋力建设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支撑点。”2022年元旦前夕,中山市委郭文海在中山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上如是表示。

  从规划未来五年发展蓝图的高度,中山市将一体化融合发展上升为城市战略,不仅是对战略的再加码、再提速,也是对城市发展逻辑的重塑、对城市能级的再造。而透过最基础性的民生兜底工作,城市协同发展的“地基”得以建立,其中更是彰显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作为全国重要的机构,全国城市研究国情国策的平台窗口,新华社密集关注中山,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意义:做好兜底民生和基层社会治理这篇文章,中山积极探索,在“顶层设计”落地到基层实践的过程中走出了具有特色的创新路径。

  从东区街道探索“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到全市社居委公章告别成为“万能章”;从三角镇临时困难群众被大数据精准发现,到全市建立精准救助长效机制;从中山市民政局持续开展大走访、深调研,到全市三大困难帮扶中心的应运而生……两篇报道、近十个案例,背后是400多万市民群众的民生账本。

  一座城市的民生幸福感是“捂”不住的,它体现在人民群众的不断改善的生活里。2021年,中山在80座城市中脱颖而出,入围新华社评选的“202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候选名单;2022年,在百度地图发布的2021年度全国城市人口吸引力TOP300榜单中,中山位列全国25名。

  今年元旦前夕,中山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将提升民生福祉列为中山实施“五大工程”的重要内容。

  家住三角镇的杨伟枝身患疾病,每月需支出1000多元医疗费用。随着2名子女陆续进入校园,学费也成为一笔负担。孩子接受教育,却让家庭经济情况雪上加霜,陷入困难。在此之前,杨伟枝并非低保户,即便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已经提高到1160元/人·月,杨伟枝一家却无法享受。

  当地政府通过相对困难群众每月定期数据比对,发现了这一情况,随即安排镇民政部门入户调查核实,协助杨伟枝申请了临时救助。随后,经再次入户综合评估,将这一家庭纳入低保,有效保障了一家人的生活。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人民的期盼是城市社会发展的“指南针”。柴米油盐酱醋茶等一件件民生“小事”,看似微不足道,却与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紧密相连。

  但是,正如中山市民政局局长廖小康所言:“民政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涉及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民生小事”乘以百万人口,却也可能成为一项巨大挑战。

  在一座拥有近500万人口的地级市,要织牢兜底民生的保障网,及时回应每一个“民生小事”背后的群众需求,彰显以人为本的博爱本色,中山依靠什么?

  去年以来,中山市建立相对困难对象主动发现及精准救助帮扶长效机制,借助大数据实现了主动发现群众困难,并精准施策。通过推动部门间业务数据互通共享,中山市11个部门及各镇(街)建立起每月定期数据比对机制,根据数据重叠强度,主动筛选发现除民政兜底保障对象以外的其他相对困难对象,及时给予精准救助,推动社会救助从“人找政策”转向“政策找人”。

  像杨伟枝这样的相对困难对象,指的是未达到中山市最低生活保障、低保边缘家庭救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救助条件的个人或家庭,由于医疗、教育、住房、灾害、意外事故等因素,出现了较高的必要支出;或由于失业、患病、残疾、无劳动力或弱劳动力等因素,收入变得较低,在基本生活、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陷入了困境。

  从群众上门到干部上门,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中山兜底民生的方式发生了实质性转变,变得更精准、更人性化了。

  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身处最前沿的基层党员干部这根“针”,通过穿针引线、承上启下,发挥着落实方针政策、共谋百姓福祉的关键作用。

  “社区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随着各级各部门职能任务不断下放,基层社区的任务越来越重。以中山市为例,每个社区平均常住人口约1.5万人,工作人员约15名,平均1名工作人员服务近千人,承担近100项业务、40多项考核。

  中山市民政局首先从源头管控、把好事务准入关口入手,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建立村、社区行政事务准入制度的通知》(下称“社区事项准入制度”)、《中山市村(居)民委员会工作职责事项指导目录》等,全面规范进入村、社区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工作机构等,进一步健全社区治理机制。

  社区事项准入制度在中山落地执行以来,实现了真正的基层减负。近日,新华社在中山东区街道发现了一个基层治理减负的“活样本”——花苑社区。

  花苑社区原是一个长者多、无物业管理服务、人口流动频繁的基层社区。如何管理频繁变动的流动人口?没有物业,不断老化的社区设施设备谁来修缮?如何为长者提供高质量的居家养老服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花苑社区工作杂、任务重、压力大。

  实施社区事项准入制度后,很多工作在实施要求上也由原来的主导推进变为协调配合,大大降低了社区的工作量和困难度。花苑社区工作人员表示:“社区常态化巡查、检查类工作由33项减少到21项,定期上报报表由40份减少到29份,切实推动了社区减负增效、解决基层形式主义问题。”

  为基层减负,中山市民政局第二步从“末端治理”入手,利用3个月带队深入各镇街调研,全面摸查社区各类证明的现况,梳理出社区日常出具证明事项50项,索要单位涉及公安、司法、市场监管、人社、卫健等几十个部门及企事业单位。最终全市形成了《中山市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第一批)》,确定取消证明事项26项,保留证明事项4项,并向社会予以公布。

  以“住改商证明”为例,以往,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社区不仅要协助居民开展周边住户同意、公示以及加具意见等工作,耗时最少1周以上,且每次走访人员都要安排5人以上才能完成这个证明事项。

  经市民政局与市场监督管理局沟通协调,该项工作最终调整为由街道市场监管分局协助商户开展相关工作,改变了社区减少无权核定资质但“不得不盖章”的被动局面。

  “我们发现,开展社区‘万能章’专项整治工作,必须加强与各方的沟通协调、综合施策,并与‘放管服’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服务协同推进、有效衔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万能章’的问题。”中山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生病了线上预约挂号、远程会诊;想出行,动动手指就能叫车、订票;想学习,就能在线收看名校名师的公开课……在5G、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ICT技术飞速发展,不断推动社会数字化、智能化变革。

  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社区如何有序安排成千上万的居民接种新冠疫苗,这成为中山乃至全国各地社区都要面临的挑战。陈明(化名)是中山市石岐街道迎阳社区的工作人员。在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中,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统计并有序安排社区全体居民接种疫苗。然而,社区现有工作人员仅18人,综治网格8个,辖区内常住人口达17723人。

  按照传统的工作方式,需要由社区工作人员电话联系或上门登记采集信息,这样一来,实际操作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存在数据偏差。

  2015年上半年,中山市就通过“技术革新”,正式启动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工作;2017年,由中山市民政局负责建设的中山市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正式在镇街、村(社区)推广应用。

  中山市民政局充分协调中山市政务数据交换中心、市电子政务外网、电子政务云平台等现有系统资源,设计推出了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该平台整合集成了现有的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用途单一的各类信息系统,形成了“前台一站受理、后台分工协作”的运行模式,建成了以居民身份证号码、组织机构代码等基础信息为索引,涵盖社区内居民、家庭、房屋、场所、设施、事件等基础信息的基层大数据库,为社区治理打造出了一个定位精准、反应高效的“智慧大脑”。

  在中山社区信息平台上,居民各项数据管理被打通,陈明只需将居民健康申报的数据与信息平台人口信息数据进行比对,就能快速筛选出已接种疫苗的人口数据,然后对未完成接种的居民进行通知提醒,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不仅如此,迎阳社区负责人还反映,社区信息平台设置定位功能,社区各类重点服务对象居住地点清晰标识在所对应的网格。社区信息平台的应用将延伸到网格员的手机APP,社区信息平台系统接到居民的诉求、反映的问题,系统将以工单的形式及时发送到相应网格员的手机APP上,由网格员及时上门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反馈在平台系统上,做到“事事有人办、件件有落实”的痕迹管理。

  社区网格员可以通过手机APP将日常巡查、实地核查采集到的相关信息上传至系统内,准确掌握网格内的民情、事故隐患和突发事件,及时更新系统数据,完成网格内的服务及管理事项。

  “通过平台系统可以及时掌握社情动态,作出管理决策,有效推进网格精细化管理,提升社区基层治理能力。”迎阳社区负责人表示。

  建设上线社区“智慧大脑”,是民理创新的重要体现。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运用信息技术为居民搭建一个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既是推进社区基层治理的一项创新举措,也是势在必行的发展路径。

  当前,中山正不断推动民理、服务和机制的创新,一方面,借助大数据平台为基层减负,把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让基层把更多时间用在抓工作落实上来,造福民生。另一方面,以服务创新,推动全社会形成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织密兜底保障网络,以满足中山人民对美好生活多层次、多元化的向往与需求。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