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生活  车市

长安汽车(000625)股票07月25日行情观点:业绩平稳走势一般建议考虑波段操

长安汽车(000625)股票07月25日行情观点:业绩平稳走势一般建议考虑波段操

  7月15日,长安汽车发布,2022年1-6月,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盈利50亿元至62亿元,与上年同期确定的盈利17.29亿元相比,同比增长幅度在189.14%~258.54%。

  同时,长安汽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也出现了237.95%~373.13%的预计增长,盈利金额预计达到25亿元至35亿元。这也意味着,长安汽车主业盈利能力的大幅增长。

  看起来,在燃油车时代销量和业绩都曾依赖长安福特等合资品牌的长安汽车,在经历系列变革后,面貌正悄然改变,自主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不过,在汽车产业步入新能源时代之际,长安汽车的高端新能源产品寻求华为、宁德时代等外援,在降低自身风险的同时,却又难免再度走上“依赖巨头”的老路。

  2022年,无疑是国产车企的新能源产品迈入高端化的重要年份。在品牌升级、原材料涨价等各种因素作用下,各大汽车品牌的高端化产品正紧锣密鼓地推出,长安汽车亦是如此。

  6月25日,在重庆车展上,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联合发布“阿维塔11”,宣布阿维塔11将于8月8日正式上市,并将于年底实现大批量交付。

  早在2017年,长安汽车便与蔚来汽车合作成立了长安蔚来,共同布局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然而,彼时,还处于创业初期的蔚来自身面临交付难的问题,而长安则面临合资品牌长安福特销量下滑、公司净利润萎缩等问题,长安蔚来项目并无太大进度。

  直至2020年6月,长安汽车收购长安蔚来,持股增加至95.38%,蔚来创始人李斌卸任长安蔚来董事长,至此,长安蔚来宣告终结。

  在与蔚来的合作结束之后,长安汽车为长安蔚来引入了新的合作伙伴——华为和宁德时代,并在2021年5月20日将长安蔚来正式更名为阿维塔。

  与华为和宁德时代的合作迅速推动了阿维塔的项目进度。2021年11月15日,阿维塔在上海进行了品牌全球*,*智能电动汽车阿维塔11也正式亮相。2022年3月14日,阿维塔11被列入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354批)目录,进入产品公示阶段。

  作为长安汽车联手华为、宁德时代两大巨头推出的全新高端品牌的*车型,阿维塔11不仅承载了长安汽车品牌向上、决胜高端电动化的希望,还肩负着其开拓的重任,虽还未交付,但备受外界关注。

  6月25日,阿维塔宣布智能驾驶官方名称为“阿维塔智能*系统”,并全球*了新一代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平台“CHN”(“C”指长安汽车、“H”指华为、“N”指宁德时代)。

  据介绍,阿维塔11即基于“CHN”平台打造,搭载宁德时代CTP三元锂电池包,申报续航为680公里和555公里,*输出功率425千瓦,最快零百加速3.98秒。阿维塔11超长续航版将配备116千瓦时高压电池包,支持750V快充,*快充速度240千瓦。

  然而,售价不过几万元、主打低端市场的长安奔奔固然缓解了长安汽车新能源积分压力,也不至于让其落入“无新能源故事可讲”的尴尬境地。但在原材料涨价的大背景下,薄利多销的微型电动车给车企带来的盈利压力越来越重,且微型车并非车市主流,难当支撑车企新能源板块的重任。

  也因此,集齐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智慧结晶”的阿维塔,不仅对于长安汽车电气化转型至关重要,也备受外界关注。

  中信建投曾在研报中指出,阿维塔高端智能电动车基于与华为、宁德时代合作开发CHN架构打造,产品定位高端市场,对标如特斯拉Model Y、蔚来汽车ES6、理想ONE等车型,按95%~40%的持股比例测算,阿维塔2022年对长安汽车市值贡献有望达到1000亿-2000亿元。

  如今的,好故事往往能带来股价的飙涨,“新能源”“科技转型”等概念即是车企股价狂飙的*动力。

  2020年9月26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总裁朱华荣宣布,长安将从汽车公司转型为科技公司,长安品牌的定位也随之改变——“科技长安 智慧伙伴”。

  此后,长安汽车股价开始走上“飙涨之路”:从2020年9月28日的不到14元/股涨到28.38元/股的高点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与华为在阿维塔上的合作更是刺激长安汽车股价几度涨停。

  今年以来,汽车股经历集体回调,长安汽车股价在4月27日一度跌到了8.55元/股的低点,不过,截止7月22日,其股价已回弹至17.59元/股,区间涨幅105.7%。

  横向对比头部车企来看,这样的涨幅不仅超越了“汽车自主三强”中的两家——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也超越老牌汽车霸主上汽集团和*跻身“万亿市值俱乐部”的汽车自主品牌比亚迪。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长城汽车和上汽集团的股价都在4月27日跌到了今年的*点21.35元/股和14.63元/股,截止7月22日,长城和上汽的股价分别报收于35.19元/股和16.34元/股,区间涨幅分别为64.82%和11.69%。

  吉利汽车和比亚迪的股价,则是在3月15日跌至今年*点9.79港元/股和209.43元/股,截止7月22日,吉利和比亚迪的股价分别报收于16.42港元/股和329.62元/股,区间涨幅分别为67.72%和57.39%。

  如果说,汽车股的集体反弹得益于一季度销量和业绩强势表现,以及疫情缓解后主机厂和供应链生产复苏带来的中国车市产销的回升、购置税减征政策等外部因素刺激。那么,车企个体之间的涨幅差异,可能在于各自经营带来的发展预期的不同。

  从财报来看,2017年利润开始走下坡路并在2019年陷入巨额亏损超26亿元后的这几年,长安汽车推动了各项改革和出售资产“瘦身”,努力自救,且近两年取得了还算不错的成绩,成功扭亏为盈,让外界看见了其触底反弹的能力。

  仅从长安汽车今年一季度报来看,其实现营收345.76亿元,同比增长7.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36亿元,同比大增431.45%,超越了自身2021年全年35.52亿元的利润。

  3月11日,阿维塔完成增资扩股交割,长安汽车对阿维塔的持股降至39.02%,仍为*大股东;宁德时代持股23.99%,位列*大股东;其余股东还包括重庆承安、两江西证等地方国有资本,以及南方资产、南方工业基金等国有属性的资本管理平台。

  增资扩股后,阿维塔由长安汽车的控股子公司变为联营企业,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采用权益法进行后续核算。此举为长安汽车一季度增加净利润约21.3亿元,占其一季度净利润的近50%。

  不过,*季度长安汽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15.24%,达到22.7亿元,表现仍然可圈可点,意味着其主业盈利能力提升。

  一方面,燃油车领域,长安福特等合资品牌的发展正复苏,而其自主品牌的产销渐长,品牌力得以提升。另一方面,领域,正由低端向高端迈进。在短期内,为长安汽车业绩、股价增长提供了核心动力。

  众所周知,多年以来,长安、销量都对合资品牌长安福特形成依赖。背靠福特这棵大树,长安汽车赚得盆满钵满。

  2016年,长安福特销量达到*94.38万辆。这一年,也是长安汽车的盈利高峰,净利润高达102.85亿元。但此后,长安福特销量开始下跌之路。

  2018和2019年,长安福特销量更是两度“腰斩”,2019年长安福特全年销量只有18.4万辆,降幅高达51.3%,在长安汽车各大子公司中降幅居首。

  对于长安福特销量大幅跳水,长安汽车董事会办公室人士曾对「财观」直言:“合资模式下,我们完全依靠福特方面的产品导入。福特作为百年企业,有它固有的研发效率,在引入新品方面,没有跟上中国市场变化的节奏,导致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不够快。”

  长安汽车年报显示,2021年,长安福特全年实现销量30.5万辆,同比增长20.3%,因产品结构改善、销量上升、材料降本等原因,长安福特利润显著上升,为长安汽车贡献净利润22.84亿元,另一个合资品牌长安则贡献了净利润8.6亿元。

  不过,值得肯定的是,这两年长安汽车的自主品牌也在崛起,包括CS系列、逸动系列、UNI、欧尚系列、神骐系列等经典自主品牌车型被推出,并实现比较大的发展。

  2021年,长安自主品牌汽车销量175.5万辆,同比增长16.7%。其中,长安乘用品牌、欧尚品牌分别实现销量96.6万辆和2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0%和49%。

  指出,2021年长安自主板块扣非归母净利(扣非归母净利-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投资收益)为7.28亿元,预计自主品牌已实现盈利。

  长安汽车新能源板块里,阿维塔背靠华为、宁德时代讲故事,对于至关重要的智能化靠华为、动力电池靠宁德时代。

  此外,长安汽车还放弃了长安新能源的控制权,通过增资扩股引入外部投资者。2022年3月,长安新能源完成增资,注册资本变更为3.28亿元,长安汽车持股比例由48.95%降低至40.66%。

  对此,观察人士布清研(化名)对「财经」表示,“在上,长安汽车选择和华为、宁德时代这些外部资本合作,我个人认为这是明智的选择,这对于它减轻资金压力、降低经营风险有积极的作用。”

  布清研进一步指出,“国内发展的窗口期可能就这么几年,要让长安汽车在智能驾驶、动力电池等方面都去自研,并在短时间内就达到比较有竞争力的水平,显然是不现实的。”

  “发展需要雄厚的资本支持,但近几年,长安汽车内部正推动改革且曾出现巨亏只能无奈剥离不良资产,如果只靠长安自身来推动新能源发展,资金压力是它难以承受的。”布清研说道。

  长安汽车2021年财报显示,长安新能源新能源补贴退坡、销售资源投入加大等原因,导致净利润降低,金额为-27.72亿元。长安汽车方面面临的资金压力可见一斑。

  然而,华为、宁德时代与长安汽车的合作并非*。仅目前来看,更被外界认可的“华为概念股”可能要算生产电动车塞力斯的小康股份,其问界系列车型近期也颇受关注。

  而据媒体报道,华为通过Huawei Inside、华为智选、Tier 1等三种模式与车企展开合作。目前,华为与车企的合作车型也已陆续落地,除小康股份旗下塞力斯外,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已于7月16日正式开启批量交付,广汽埃安也已与华为达成合作。

  长安汽车曾一度陷入经营危机之中,在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后,不管是销量、业绩和股价都出现反弹,目前仍是中国车市中的中流砥柱。

  但不管是燃油车时代还是时代,长安汽车对巨头的“依赖症”未曾根治,且从目前来看,其“路径依赖”的毛病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纠正过来,而这始终是其健康发展的忧虑所在,也将影响消费者与投资人对其未来的信心。

  二季度,在公募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中,加仓幅度最大的三个板块分别是电力设备和汽车。就而言,被加仓较多的个股仍集中在白酒股,典型代表包括五粮液等;就电力设备而言,被加仓较多的是光伏设备股,加仓幅度较大的是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就汽车链而言,机构集中看好乘用车和汽车零部件的相关个股,比亚迪、长安汽车、富临精工等颇受关注。

  华西证券研究所的相关研究显示,板块是二季度公募前十大重仓股中市值增长最多的板块。相较一季度12.82%的市值占比而言,二季度,板块的市值占比达到了15.83%,环比增长了3.01个百分点,增幅遥遥领先。细分来看,在板块中,被公募增持较多的仍是白酒股。

  具体而言,五粮液二季度的重仓值占比为2.39%,相较上期提升了0.67%,是公募基金重仓比例提升较多的一只个股。就股份数而言,五粮液作为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在季度期间被公募加仓了6557万股,在白酒股中也处于绝对领先的位置。

  截至二季度末,易方达基金的张坤、萧楠、张清华、冯波、陈皓,景顺长城基金的刘彦春、董晗,汇添富基金的胡昕炜、过蓓蓓,劳杰男,富国基金的朱少醒、王园园,银华基金的李晓星等一众名将都重仓了五粮液。与一季度相比,易方达基金、景顺长城基金、汇添富基金等头部公募对五粮液的重仓持股都有增长,公募投资者对五粮液及其所在的白酒板块依然十分看好。

  以萧楠的代表作易方达消费行业为例,该基金二季度的前十大重仓股中,五粮液和古井贡酒获得增持,贵州茅台则被小幅减持。这已经是该基金连续第三个季度小幅减仓贵州茅台,经过这次减持,叠加股价变动,贵州茅台已经由该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下降至第三大重仓股。不过,截至二季度末,易方达消费行业的前六大重仓股均为白酒股,次高端白酒的配置明显增加了,可见“消费之王”对白酒板块整体依然信心满满。

  萧楠在二季报中写道,2022年二季度,在宽松的流动性释放下走出较为强劲的反弹,消费行业此前超跌较多,二季度反弹也较为明显。二季度市场流动性持续宽松,且之前对宏观经济的悲观预期得到一定程度修正。“我们基于白酒行业次高端价格带出清速度加快的判断,加大了一些次高端白酒的配置力度。”

  李晓星在管的银华心怡A在二季度也大幅加仓了五粮液,银华心怡A二季度末的五粮液持仓市值高达5.4亿元,五粮液一跃成为该基金的第四大重仓股。除此之外,贵州茅台和山西汾酒也在银华心怡A最新披露的前十大重仓股之内。

  李晓星在季报中分享了自己在消费板块的投资思路。他坦言,目前消费不确定的就是复苏的进度和幅度,由于目前消费需求仍在一个弱复苏的状态上,板块的预期收益不宜过高。配置上,他以高端和次高端白酒为主,加仓了啤酒、美护、消费医疗板块的相关公司。此外,大众食品、社服等板块也均有配置。“今年高端酒的业绩弹性不大,但企业内部改善明显,估值有弹性。次高端是贝塔的放大器,需求回暖后具备较高的业绩弹性。”

  研究显示,电力设备板块是二季度公募前十大重仓股中市值增长第二多的板块。相较一季度16.15%的市值占比而言,二季度,电力设备板块的市值占比达到了17.64%,环比增长了1.49个百分点。细分来看,在电力设备板块中被公募增持较多的是光伏、锂电池板块的股票。

  从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被加仓的股份数量来看,加仓最多的当属光伏设备板块无疑。整个二季度,公募基金的前十大重仓中加仓了7.2亿股光伏设备股,其中,隆基绿能和晶澳科技被集中加仓分别高达上亿股。

  作为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生产制造商,隆基绿能二季度合计被加仓4.4亿股。截至二季度末,易方达基金的张清华、祁禾、陈皓、冯波,广发基金的刘格菘,中欧基金的葛兰、周蔚文,泓德基金的邬传雁等一众名将都重仓了隆基绿能。季度内,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中欧基金、华夏基金等一众头部公募对隆基绿能的持仓都有所提升。

  作为高性能光伏产品制造商,晶澳科技二季度进入众多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名单,合计被加仓1.7亿股。广发基金的郑澄然、刘格菘,中欧基金的周蔚文、葛兰,金鹰基金的韩广哲,富国基金的李元博等都持有晶澳科技。广发基金、中欧基金等头部机构对晶澳科技的持仓相比上一季度也有不小的增长。

  截至7月22日,申万光伏设备指数自4月底以来反弹已经超过64%。汇添富中证光伏产业ETF的基金经理董瑾表示,光伏板块今年以来需求持续旺盛。从中长期来看,新能源发电占比的提升,新能源对于传统能源的替代是大势所趋。风光大基地的建设、分布式光伏的整县方案等都在持续推进中,后续增长可期。

  前海开源基金的崔宸龙也在二季报中探讨了光伏和锂电池的发展状况。在崔宸龙看来,整个人类社会目前处于能源的重大转折点上,光伏和锂电池作为能源的生产端和应用端的代表,在此重大历史机遇面前,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因此坚定看好围绕人类社会能源这一核心主线的投资机遇。

  研究显示,汽车板块是二季度公募前十大重仓股中市值增长第三多的板块。相较一季度2.33%的市值占比而言,二季度汽车板块的市值占比达到了3.35%,环比增长了1.03个百分点。细分来看,在汽车板块中被公募增持较多的是乘用车、汽车零部件等。

  就市值占比变动而言,提升较快的都是乘用车板块的个股。比亚迪本期重仓值占比为1.34%,相较上期提升了0.59%,是公募重仓比例提升较快的一只个股。就股份数而言,长安汽车在季度期间作为前十大重仓股被公募加仓2.1亿股,在汽车板块中处于领先地位。就机构持仓情况来看,截至二季度末,前海开源基金的崔宸龙、曲扬,中欧基金的葛兰,万家基金的黄兴亮等都对比亚迪保持重仓;华夏基金的郑泽鸿等对长安汽车保持重仓;信达澳亚基金的冯明远管理的多只基金则新进重仓了比亚迪和长安汽车。

  以冯明远在管的信澳核心科技为例,该基金在二季度大幅提升了对汽车产业链的偏好。具体来看,华域汽车、比亚迪、长安汽车、富临精工和上汽集团都在二季度新进了前十大重仓股名单,囊括了乘用车、汽车零部件等细分板块。其中,华域汽车、长安汽车、富临精工和上汽集团都是首次进入信澳核心科技的前十大重仓股行列。

  自4月底权益以来,汽车产业链的表现非常抢眼,迅速获得了投资者的高度关注。除了乘用车板块之外,此前并未受到公募过多关注的汽车零部件板块也吸引了一众基金经理的注意。国泰中证800汽车与零部件ETF基金经理徐成城表示,随着交通工具的电动化和智能化,汽车制造和零部件行业即将迎来一段快速发展的机遇。

  嘉实基金的姚志鹏在二季报中写道,最近一款爆款车型发布后,相关品牌4S店的爆满让他不禁想到十年前iPhone发布的时候。“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会押着类似的韵脚。”他认为,上一轮智能手机的普及,诞生了大批量10-30倍的供应链公司,以及最高接近百倍的终端产品厂商。而这一轮全球智能汽车的产业趋势刚刚崭露头角,相信在这一轮的趋势中也将诞生可比拟,甚至级别更高的产业机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汽车行情价格走势
  • 编辑:郭瑪莉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