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文化  教育

中山日报(中山日报数字报)

中山日报(中山日报数字报)

 

不能做最快乐的自己,但一定要做最真实的自己。时间有限,来不及去惦记心里没我的人。精力有限,来不及去迎合看不起我的人。

在强中心工程引领下,中山城市首位度不断提升。图为中山东区。 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摄

随着中山各镇街相继召开年度工作总结会,2021年成绩单陆续公布,中山镇街经济版图迎来更新。

有两个变化值得关注。

其一,在完成两统筹一合并的行政区划调整后,相比去年,中山镇街经济数据的统计单元由25个缩减至22个。

其二,数量变少的同时,数据也变大了。火炬区、小榄镇经济总量双双逼近500亿元大关,一东一西继续加固这座工业城市的制造护城河;经过多年积累的翠亨新区,则以195.2亿元进入镇街经济总量前五,中山参与大湾区建设的主阵地逐渐扮演重要经济角色。

历年来的经济数据增长,堆叠出一张中山进化的路线图。数据背后,城市高质量发展趋势更加凸显:向东发展加速、城市首位度提升、一体化融合发展特点鲜明……同时,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也在数据中呈现。

步入2022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三周年之时,在大桥时代来临之际,中山镇街需要扮演更多角色、突破更多关卡。

●南方日报记者 廖瀚

两大领头羊继续领跑

冲刺千强镇前列 锻造创新主引擎

回顾2021年,两统筹一合并的行政区划调整,成就了两个GDP接近500亿元的经济单元:与东升镇合并的小榄镇,以及统筹了民众街道的火炬开发区。其中,小榄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9.1亿元,同比增长10.3%;火炬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0.5亿元,同比增长9%,高出全市0.8个百分点。从数据上看,火炬区与小榄镇以各自的方式走出了此前经济相对低迷的困境——火炬区连续两年GDP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冲破此前连续三年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压力;小榄镇也摆脱连续两年负增长的局面,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的增速,重回镇街经济总量第一的位置。

小榄镇是一个有着中山传统制造基因的镇域经济发展样本。

30年前,财经作家吴晓波第一次来到中山,在小榄镇街道的熙攘中,看见了无数年轻的中山人,认定小榄是一个年轻人在消费品产业创业方面的标本性城市。此后30年,早已名声在外的小榄一路闯关三来一补模式和专业镇经济,逐渐打下今天8个国家级产业集群的基础。

火炬区是中山以科研创新引领、培育高新产业发展壮大的一面旗帜。

同样在上世纪90年代初,由科技部、广东省政府和中山市政府共同创办的国家级高新区——火炬开发区在伶仃洋西岸的滩涂地上创立,开创了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吸引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与高新产业落地。30多年后,立足高与新的火炬开发区成为中山工业的火车头和创新主引擎。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2001年,小榄镇、火炬区分列中山镇街GDP排名前两位,远远将其他镇街甩在身后;次年,火炬区超越小榄镇,承担起火车头与主引擎重任。此后20多年时间里,火炬区与小榄镇一直占据镇街经济总量前两位,是中山工业经济发展的两大核心力量。

承载着小镇的大追求和高新区的新使命,双子星重新擦亮招牌,锚定了各自在大桥时代的新坐标:

地理空间上的小镇小榄立起了大的信心:以全市第一的经济体量与人口数量为底气,追求更大视野里的更大作为,推动中山西部城市副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当好中山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向走在全国千强镇前列的目标发起冲刺。

火炬区则提出继续高举新的旗帜,打造中山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标杆、中山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示范区、中山创新发展的主引擎、全国一流国家级高新区,担当起中山向东发展桥头堡的重要责任。

根据镇街制定的年度目标,一东一西双子星有望在2022年GDP双双突破500亿元。

这将是中山镇街的里程碑时刻。作为中山经济发展历程中始终跳动着的两颗火苗,小榄镇与火炬区极具代表性地诠释了中山工业立市、制造强市的发展逻辑。新时期,这一东一西两大制造业重镇,将给中山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气象、新的期待。

翠亨新区跻身总量前五

强心趋势明显 城市门户崛起

2021年,中山镇街的分层现象更突出了。

如果以GDP达到200亿元为第一分界线,小榄镇、火炬开发区、东区街道、石岐区街道可以被归入经济第一梯队;身后100亿元至200亿元的区间里,翠亨新区领衔下总共10个镇街处在第二梯队;低于100亿元的区间里有8个镇街。

经济梯队的形成,体现了中山过去10余年时间里发展逻辑的演变。翻开2010年的统计年鉴,一个强镇林立、各领风骚的中山经济版图跃然纸上。从经济总量第3位的东区到14位的三角镇,GDP差距不超过40亿元,区域经济还处于你争我赶的良性竞逐中,发展较为均衡。

到2021年,中山在城市发展上已经实现了两个转变:城市强心,向东发展。这是一场在潜移默化间完成的城市格局重塑。

在强中心工程引领下,城市首位度不断提升。与11年前相比,东区、石岐、西区、南区等中心城区存在感越来越强,东区、石岐与其他镇街拉开了体量差距,中心城区组成镇街的GDP占全市比重持续上升。

中部经济体量的突起,成为十余年来经济总量变化的主线之一。

与此同时,逐渐向东倾斜的经济重心,也描绘了中山城市东移的火热景象。十余年来,中心城区、东部沿海区域的GDP占全市比重持续上升,显示中山资源要素逐渐向市域主中心、向东部沿海区域聚拢。

其中,翠亨新区的崛起,是中山这十年间最亮眼的风景。

一个能从别人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人,永远不必为自己前途担心。

2021年,翠亨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2亿元,同比增长16.8%;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98.5亿元,同比增长15.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7.5%。在镇街经济版图上,翠亨新区一跃进入前5,第一梯队近在眼前。

从中山东部环湾的一棵苗迈向参天树,2013年挂牌成立的翠亨新区作为中山最年轻、最具活力的镇街,初显峥嵘面貌。

中山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对翠亨新区着墨之多、定位之高前所未有。带着全市的希望,已然进入中山城市版图核心位置的翠亨新区,要做大桥时代背景下,中山的湾区门户。

2022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中山市2022年新春植树活动在翠亨新区种下第一批树。C位开局的翠亨新区,提出了跨越式的经济目标:2022年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1%、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

经过多年的厚积薄发,翠亨新区终于进入破茧成蝶关键期。

12镇街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探路一体化融合发展 经济协同成趋势

将单一、孤立的经济指标串联梳理,可以发现中山镇街在区域发展中暗涌的新动能。

中山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坚定不移实施东承、西接、南联、北融一体化融合发展大战略,奋力建设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支撑点。跨越伶仃洋,一场有关区域协同发展、城市力量聚合演变的变革正在发生。

在迈出面向周边城市协同发展的第一步的同时,中山镇街经济版图的新画法,留下了许多加强区域联动、推动融合发展的想象空间:

东部,分别统筹南朗街道、民众街道的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以遥遥领先其他镇街的区域面积,带来了更多产业空间,能更好地扮演桥头堡角色,引领带动全市全面学习拥抱深港,深度对接珠江东岸,强化东承功能。

南部,处于中山经济第二梯队的三乡、坦洲,将加强与珠海在城乡规划、基础配套、环境美化等方面协同联动,共建珠中澳优质生活圈;3月1日,翠亨新区香海路北段道路工程项目动工建设,将与珠海共建具有浓郁风情的湾西情侣路。

北部,南头、黄圃、东凤三镇规上企业数量排名全部跻身中山镇街前五,规上工业增加值也纷纷名列前茅;北部三镇完备的家电产业链配套,成为与顺德深度融合发展、共同打造全球最具活力的万亿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的基础。

西部,在小榄的带动下,横栏、古镇经济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在二产、三产的发展上各领风骚;三镇形成的西部区域产业集群,在面向江门及粤西城市发挥西接作用的过程中,具有强大的经济合力。

不仅要跑得快,更要走得远。回看2021年,增速高于中山全市平均水平的12个镇街,几乎绝大多数都与相邻的周边城市在产业上产生了紧密联动。城市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以城市群牵引区域经济协同才是未来。中山在一个转型关键期作出融合发展探索,是对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积极实践。

■记者观察

期待中山镇街万马奔腾新局面

珠江潮涌,乘势而上。回看2021年中山镇街经济数据,最直观的感受是镇街在区域竞合、沙场赛马中所体现的活力。

领头羊火炬区、小榄镇摆脱前几年经济相对低迷的状况,中山工业脉搏稳健跳动;翠亨新区破茧成蝶跨越式发展势头已成;横栏镇凤凰涅槃,实现经济增速从全市垫底到企稳回升,再到全市第一的破局转折;古镇镇向内挖潜,沙溪镇固投领跑……数据里的中山镇街,不乏亮点与出彩面。

问题与挑战同样存在。消费相对乏力等因素影响下,中心城区街道如东区、石岐、西区、南区等经济增速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有待复苏。

经济版图变化中所反映的城市格局重塑,是中山走向海洋时代,迎接深中通道大桥时代的必经之路,也是在日新月异的大湾区城市竞合格局下,为适应激烈竞争而作出的自我革新。当深中通道通车之期已近在咫尺,曾经缔造了专业镇经济范本的中山镇街正在面对一个必答题:迎向大桥时代,中山镇街如何能有乘风而起的机遇?

在记者看来,在走向湾区竞赛之前,中山镇街仍有三个问题需要完成自我解答。

第一个问题是:鱼与熊掌可否兼得?这一问题指向的是中山部分镇街在第三产业上的缺课问题。

从镇街数据来看,中山仅有石岐区、东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相对较高,而火炬区、小榄镇乃至翠亨新区,在这一数据上都处于全市中下游水平。

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关系到城镇品质、产城融合、营商环境等方方面面,也是吸引高端人才流入的重要配套。只有现代服务业跟上湾区潮流,中山才能在多领域全方位学习拥抱深港的背景下,推动规划协同,全面对接深港都市圈规划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规划,探索城镇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有序衔接。

第二个问题是,中山镇街能否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是三四日,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卷书无心看,九连环从中断,十里长亭眼望穿,百般思,千般念,万般无奈问苍天。

这也是写在党代会报告中的一句话。改变单打独斗姿态,在各自产业优势各美其美的同时,推动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美美与共,无论是对于北部家电产业与顺德深度融合发展,还是西部照明产业继续做强做大,都具有借鉴意义。

第三个问题是,市直管镇体制下,小镇街能否办成更大的事?

这关系到事权、财权是否与镇街经济发展相匹配的问题。中山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建设扁平高效的服务型政府,通过深化完善市直管镇体制改革,优化调整市镇事权、财权和人力资源的方式,实现既让市集中力量办大事,也充分激发镇街活力的目的。

改革,赋予镇街灵活应对新挑战的信心与能力。我们期待未来在低效工业园改造等基层实践中,看到中山镇街万马奔腾、实践出真知的全新一面。

明明看不见我时,笑的那么灿烂。何必见到我时,乌云密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