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文化  影视

合肥中山医院怎么样(合肥中山医院怎么样骨科换骨多少钱)

合肥中山医院怎么样(合肥中山医院怎么样骨科换骨多少钱)

 

1、太庙、2、桃枝寺、3、砻心庵 、4、石莲洞、5、石台寺、6、犹龙道院、7、佛国寺、8、弥陀寺、9、碧石岩茶厂、10、潜龙楼、11、广宁洞、12、广宁亭、13、刘官寨、14、青狮庵、15、养恬庵、16、霞宾庵、17、岳卿书院、18、水帘道院、19、丹霞嶂崖居、20、石拱桥、21、马齿桥、22、慧苑寺、23、双悟桥、24、流香涧、25、云水庵、26、天心庵、27、磊石道观、28、凝云道院、29、悟源涧、30、金井庵、31、仙女梳妆台、32、坚壁清野、33、七十二板墻、34、汉祀坛、35、复古庵、36、投龙洞、37、升真观、38、云龙居、39、冲佑观、40、三清殿、41、清虚堂、42、观庙堂与橘隐堂、43、会真观、44、万春庵、45、止止庵、46、止止书屋、47、熙颐居、48、水光渡、49、溪光亭、50、武夷别业、51、玉女庵、52、斗米庵、53、赤霞观与云寮、54、仙馆岩遗蜕、55、仙史馆、56、洛伽庵、57、双仁书院、58、平林渡、59、虎啸禅院、60、集云关、61、定命桥、62、崇真庵、63、天成禅院、64、新息机亭、65、灵岩南麓三洞、66、响声岩石刻、67、下城高庵、68、城高庵、69、武夷精舍、70、玄元道院、71、仙奕亭、72、狐狸洞、73、煮霞居、74、云窝道院、75、淮阳书院、76、水月亭、77、云窝禁茶碑、78、水云寮书院、79、棘隐庵、80、天游观、81、纯阳祠、82、武夷别业、83、小隐堂、84、古茶洞、85、开源堂道院、86、石堂寺、87、天壶道观、88、碧霄洞、89、仰云庵、90、鼓子庵、91、涵翠庵、92、龙吟庵、93、白云禅寺、94、云岩道观、95、天上宫、96、梅花山庄、97、遇林亭窑址、98、妙莲寺。

1、太庙

在高星路中段,位于太庙村头,创建时间及创建人失考。但传闻汉武帝要祭祀武夷君,派遣使臣到现今的莲花峰妙莲寺开坛祭祀,时后在莲花峰东创建太庙,现原建筑已废。当时高星路初始为官道,太庙东面的村庄是使节派兵留守太庙的营地,所以称为官庄。民囯37年1948年原址重修,改为白岩寺。寺后有一古樟,数百年树龄,可能是风水树。

2、桃枝寺

位于山北燕子窠南,相传唐时扣冰古佛曾在此建寺修禅。从高星燕子窠南行约一公里路径。此地四面青山环抱,中展一片盆地,田庐幽邃,小桥流水,故名桃源洞。扣冰古佛别处建寺后,桃枝寺后人相继,历代均有修葺,宋时改为桃源庵。明嘉靖进士,晋江参道庄一俊,闽清人嘉靖孝廉、香山县令邓迁到此参拜桃源庵古佛时,亦题诗极为精到地描绘了桃源庵周围的景致之美。该庵最盛时面积达二千平方米。现大部分建筑已无存,仅留经堂等附建共三进,寺门向南,木柱木框,石柱础。寺庙大致分两层,上层一进现成为村民使用,无神像,下层两进,石基、土墙、木柱、青瓦建筑,中堂以方砖铺地,其它为夯土地面,建筑破坏严重,村民搬进住后稍有修葺。寺右不远处有一石碾盘,以打凿石拼砌而成,埋在土里。本有两只,现一只不知去向,另一只村民房傍铺地,已断成两块。现存建筑南侧又有一片遗址,已辟为茶园,估计是最早的桃枝寺的遗址。

3、砻心庵

位于太庙村南,砻心岩北壁,创建时间及创建人失考。从太庙(白岩寺)对面路口行进约500米,有一天然风化岩洞,上覆下敛,风雨不侵,庙依崖而建,临渊砌墙,岩壁有打凿的痕迹,洞宽22米,深13米,高5米,早废。现仅存夯土残墙数堵,石条、板块,瓦片、断砖等碎石散落四处。洞外權木丛生,不能远观。右侧栽有一棵梨树。现茶农作为临时小憩处,留有若干农具。

4、石莲洞

位于山北龙井坑金鸡洞内,属于古崖居跨构,创建人和创建时间失考。从高星路口南行1.2公里即到金鸡洞。岩洞距地面约有70……80米,距頂有40米,墙分石土两部分,石侧为方石堆墙,留有两处石门,左侧为泥土夯成,距洞口上沿宽不到一米,几乎洞口全部封住。

5、石台寺

位于山北碧石岩,莲台岩頂,从官庄到太庙村高星路中段,左侧有一土路,约行1.5公里。唐文德元年888建,创建人失考。唐景福年间892_893,伏虎禅师曾驻其间,北宋了空禅师于咸平中约1000年,奉旨西域取经回囯后曾于此设坛。其后祖鉴大师于政和间(1111——1117)居此修行,宣和六年1124年中丞翁彦囯请到吴屯瑞岩寺为主持,该寺渐废。明末清初有僧人大号大宁者,就该寺重建。现废。有石凿两方池保存无损,山麓建有一座山门,山门左有风化岩洞,右是悬崖,山门内进六十米有一就石打凿水池,再进五十米到遗址。

6、犹龙道院

位于山北玉华岩东麓,从高星路弥陀寺路口行进,途中可经弥陀寺,至潜龙楼。弥陀寺右侧有一石彻小道行至佛国岩后可到玉华洞,行程约六公里。洞内建有犹龙道院、蝙蝠庵,明万历间1573—1619道士汪清慧建,仅距茶场六区西南约2公里。玉华洞又称蝙蝠洞,是岩壁崩陷斜覆而成的巨大岩洞,宽120米,深20米,高约50米,岩体呈南北走向,洞口朝东,岩体上侈下敛,洞内风雨不侵,岩体皑白微红也称白花岩。道院规模大,建筑依崖而势,长64米,深18米,面积约一千平方米,土木建筑不施瓦。明诗人邱云霄诗道:石磴交迷红叶乱,牧童遥指碧花丛;坐侵斜菊初经雨,巾挂长松不受风。万井平依千嶂落,一峰寒入翠云重;登临不尽茱萸醉,漫引青藜东复东。道院衰后,清代僧人圆中就道院旧址扩建蝙蝠庵,规模宏大,圆中寂后,衣钵弟子继至民初香火犹存。现亭舍均废,只有遗址长63米,宽20米。洞内土夯残墙多处,两堵完好,留有石阶、石柱、石条、石板等。估计有两层建制,洞内有古代摩崖石刻,因风化无法辨认。洞外有石彻土墙,洞前辟为茶地,洞北端有一石凿方池,宽0.87米,长1.4米,深0.65米。北侧有一水帘,雨季水量更大,落差十数米。

7、佛国寺

是 武夷山九十九名岩之一,位于山北佛国岩东麓、弥陀寺南侧,乾隆前时期约1743—1744僧云松创建。由宝淑堂南面沿山路北行二三公里即到岩下,从高星808县道弥陀寺路口南行3.5公里。岩体方正耸峙,端庄肃然。岩势向东南翘起,高数十米,南北横亘约300米,岩壁峭立。岩下有 佛国寺,仅距弥陀寺一公里。佛国寺规模小,设正殿和两侧厢房,殿前有方形天井,砖土木结构为主,铺以方条块石,有少量的砖石雕刻花饰,占地长50米,宽45米,风格基本上与弥陀寺相近。嘉庆年间与弥陀寺修葺一次,后在道光年间与弥陀寺、清源寺、佛应寺、广宁寺同时修葺一次。民囯时期与弥陀寺同时归崇安政府管理,解放后改为民住宅,1998年申报世遗后村迁出。寺额尚存,建筑尚好,有部分损坏,寺大门东向,石墩木门,青砖门楼,书佛国岩三字,现字迹模糊。门前用木栅栏围成小院,院中种植各种果树。寺左有一口水井,石彻井壁,大至呈三角形,井边为菜地。寺右侧新建一木制廊房,现为民居及制茶作坊,春、夏两季茶叶飘香,令人心旷神怡。岩顶、岩麓辟有茶园,四周树木葱茏。

8、弥陀寺

位于山北弥陀岩东麓,清乾隆七年1742僧云松建,由佛国寺沿小山径北行约1公里路,由高星路口南行约2.5公里即到。

清嘉庆元年1796名僧释德维重修并进行扩建,同时建修佛国寺。道光二年1822,临济宗三十九僧人释宗楷化缘募资建广宁寺、佛应寺,同时修佛国寺、弥陀寺、清源寺三寺,至此,弥陀寺成为方圆十里的寺庙之首,其他四寺的管理香资的收入均为弥陀寺统筹。弥陀寺建三层,规模宏大,占地七十余米,宽约四十八米,建筑以砖木为主,建有殿、堂、榭、阁、亭、廊以及配置极为完善,具有南方特色。民囯归崇安县政府管理,新中国成为村民居所。1998年申报世遗时村民迁出,部分建筑拆除。现保存只有后殿、偏殿、后山门外已为茶地。寺内以前有保存的一块石碑,于清道光年间1823年立的,碑正中镌刻有临济宗卅九世重兴弥陀、清源、广宁、佛应、佛国寺。现不知去向。后殿保存比较完好,右侧一间保留焙茶的土灶一排,可能是当时民囯时期作为示范茶厂或寺庙时,茶农为茶厂留下的痕迹。近年有村民在此对弥陀寺修葺管理,现还尚留一女尼住持。屋内大门右侧天井有一只整石打凿的水缸,长1.7米,宽0.8米,深 0.55米缸壁有雕花,正面刻有道光二年夏月含天上下吴氏立◎◎题书等字。后殿左前方有一山门,东向,砖砌门墙,四柱木架门楼,门横书陀石永继四字。两侧有联,已严重脱落,无法辨认。门内有一铜钟上刻:弥陀寺 佛历二五五五年 风调雨顺 姓名等字样。寺前空地新建有一半月形池潭,名曰长生池三字镌刻石砌池潭正中条石上。

9、碧石岩茶坊

位于碧石岩东麓,碧石庵遗址北侧。为清代茶厂,创建人失考。从太庙南行二公里。茶厂为土木结构,青瓦建筑。现存两开间完好,宽15米,深9.3米,屋下石砌挡墙高约三米,建筑半实地,半木板架构,木板铺地。现为茶农居住。建筑南侧还有一木构两层楼建筑,破坏严重,部分倒塌。北侧新建一座两层建筑,木制结构,有走廊、栏干、天井,石砖铺地,两排房间,宽13米,深8米,现保存较好,传闻是民国时期茶叶研究机构所建,现有茶农偶住。茶厂右侧大约六十米有一岩体,上壁有一岩洞,洞内有人工打凿痕迹,面积约十几平米,紧靠岩下留有散落的石砌台阶通行,后段部分在岩体上打凿石阶约有十米左右,石梯倾斜度达45度以上,据驴友说是名为求子洞。

10、潜龙楼

位于山北鹏峰东麓龙头洞内,弥陀寺后山有一小道可至约2公里,茶山路居多,难度不大。从高星路南行过弥陀寺到龙头洞约4.5公里左右。潜龙楼清代崇安名士裴光绪创建,龙头洞分为上下两洞,都属于流水侵蚀岩体崩塌而形成。下洞主建佛堂、法堂及相应的建筑。有两堵完好的土墙围成四五平方米的小间,门前有一土夯制的单锅土灶,疑似茶农所制。洞前还有约十五米宽的遗址,现已为茶地。上洞有石彻小路上去,路傍有一石条上刻曲径二字。主建筑潜龙楼、步云台等半嵌洞内,岩壁上有人工出水槽,墙外有一口石方池,中间岩壁上有一石打凿的神龛,上刻步云台三字。现已废弃。

11、廣宁洞、广宁寺

位于山北广宁岩西麓,道光二年1822临济宗僧人释宗楷募资创建。从瑞泉堂行不到一公里。寺院位于广宁亭北侧,坐北朝南,正方形布置,砖木结构,山墙砖土混筑,占地1200平米,民初与弥陀寺庵同归县政府管,抗战时期荒废,现在已是茶园。广宁洞位于广宁亭南侧,内有一石凿洞龛,分大小两层不知以往何用途,风化岩体,人工石凿阶梯十级,遗址上有许多灰砖,方型石槽,背靠岩壁,前临深渊,洞穴南北倾斜,未见任何壁刻。

12、广宁亭

位于广宁岩两座岩体之间,民囯15年1926年邱梧建。从宝淑堂西行1个公里多点即至。木架瓦頂,亭中两侧各设有一条圆木制的长凳,供人休息。梁书民囯丙寅年,崇安县知事邱梧、石匠丘炳荣、木匠洪良贵建造。

13、刘官寨

位于水帘洞西北,宋代由刘衡、刘甫创建。父子俩曾集义兵于此御寇,就称此地为刘官寨。从宝淑堂对面石砌小径行约4公里即至。遗址西背群峰,东临平川。尚存纵横交错的石墙基和数段残墙。南侧岩壁石洞中尚存崖居遗迹,大致可分为七层,石彻彼岸,似梯田南北长一百米左右,有打凿的圆形洞穴,有架护栏的柱槽。崖居下后方有一石门,过石门又一洞穴,除了留下土墙石基未见其他遗迹,仅见有一就岩打凿的方池,池内有一石臼。崖居下有一幅摩崖石刻。现已废。

14、青狮庵

又名妙岩庵位于水帘洞北,青狮岩半腰。从宝淑堂对面路口行进数百米有一叉口,左转就到广宁寺,再走二公里处左转,方至青狮岩。青狮岩又名形狮岩,岩体大致分为两部分,南侧部分横亘约200余米,头小身圆,有如蹲伏山间的狮子;北侧部分如巨大石柱,高高竖立,民间说是青狮翘起的尾巴。整体形如雄狮蹲踞作势欲跃,故名。清名士冯柱雄《青狮岩》诗有巉岩苍郁势长蹲,俯吼形如百兽尊之句,是青狮岩的绝妙写照。青狮庵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范阳明建。建中堂三间,别室数间,屋左辟观月台,右有岩钓台,下方池自养鱼,前有桃林、田园、禽坞,如世外桃源。钓台有天生岩洞,似月形窗棂,外侧悬崖千尺,范命名为虚灵洞,以为自号。范死后由子继承。明末清初范后人去之,由僧家妙岩长老继建青狮庵,妙岩圆寂后,兴觉和尚继其衣钵,并于康熙十六年1677扩建佛殿,改为妙岩庵,民初庵废。上级右侧岩壁裂一罅,不足一米,两侧巨石高20米有余,置罅中抬头望,仅现天光一线,名为灵虚洞。罅进十五米,右侧有一洞,名为月亮门,岩壁上有多有石孔,当年曾架建楼,名为望景楼,现都已废。

15、养恬庵

位于山北杜辖岩下,明万历七年1579由道士程始阳,隐士吴中立二人共创建。从天心永乐禅寺走小径约700米即至杜葛寨。庵分上下两洞,上洞称为小有天,是一处凭崖据险而建的修行居所。主建静环室,左傍建云水草楼和飞天阁,右建吕仙亭,供吕祖。并设有石凳、石棋坪等,室前建石门,称不二门,坚固险要。下洞称会仙洞,供俸道家诸神。设有经堂、会仙楼、知客寮全嵌入覆岩下,不用片瓦。洞口建石门,横书土国在三字。现洞内茶园数亩。吴中立的景阳洞天四字于岩壁。明末清初1644,崇安隐者邱四弃学隐此。历代曾有道士继任,民囯初荒废。土国在石门位于洞南端,刻上:土国在 康熙五十七年岁次戊戌秋吉旦孙樵立数字。土国在石门内是一条长约150米仙风化岩洞,即会仙洞(下洞)。洞内仅存一堵土夯残墙。地面凿一方池,正上方岩壁上不停地有数道水线滴落,汇集到水池内。池旁有一石臼,就石凿成。地上有许多圆形平底凿孔,应是建房所用。方池的北岩壁上有数十个人工打凿方槽。地面另有一个石砌方池,岩壁上刻杜葛寨三字。现在均已废弃。

16、霞宾庵

位于山北霞宾岩东南霞宾洞内,清代僧悦可创建。在水帘洞票口北侧,抬头可见岩体。霞宾洞为岩体崩塌风化洞,长约百米,就数十米,深十余米。庵堂随崖建,夯墙隔室,不施片瓦,风雨不侵,呈横列布局。庵堂香火延至解放,文革时期废弃。现尚存几堵夯土墻,其它无物。洞内岩石上有人工打凿的台阶和一石臼、方形的石槽等了。地上散落了地砖、石柱、石条料等。洞内长满葛藤,像地上铺了一层地毯。

17、岳卿书室

三贤祠位于山北水帘洞右侧,南宋刘甫创建。初为岳卿书室,刘子翚曾多次携朱熹等高徒到此造访,并在此讲学。绍兴十七年1147,刘子翚去世,岳卿书院改为屏山先生祠,供刘子翚神主,朱熹亲题百世如见匾额。朱熹、刘甫逝世后,邑人增其神位配祀,改名三贤祠。元世祖为拢络汉人,首尊理学。至明一度为僧所占据。景奉年间1450—1456,贡生刘照重修复为祠。清康熙年间,祠堂被泉州僧人景真所占擅开茶行,后福建巡抚下令饬禁,恢复奉祀刘子翚等,并在洞壁岩上刻禁令。后多次重修。民囯时期再遭劫难,改建三教堂,祀孔子、老子、释迦。约1943年改回三贤祠。现存三贤祠为木结构建筑,占地27米,宽约12米。单层并排三间,中间奉三尊塑像,左刘甫中刘子翚右朱熹,祠左岩壁上刻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官府保护三贤祠批示。

18、水帘道院

清微洞真观,位于山北水帘洞内三贤祠左侧,南宋道士江成真创建。明嘉靖初约1526,道人杨本空复建,称水帘道院,道院有亭,名称升真亭,有宇,名称双龙宇,上有望仙台,下有浴龙池和潜龙池。嘉靖中约1544,崇安人王广在道院修行,坐化洞中,留下遗蜕。后钦差大臣樊献科巡至此,易其名为白龙观,又增建浴龙池,浴龙亭。道观现已无存,遗址长90米,为宽约12米,自南而北大致分四级。有石门,浴龙池,浴龙井等遗迹,岩壁上有活源二字,其它多方石刻。石门位于遗址北端,方石砌成,门柱、门托、门额都以整块方石砌成。石门外数十米处半崖有打凿的石龛,离地面2.7米,旧志载为道士王广坐化之处。浴龙池在三贤祠下方,呈圆形,直径19米,石砌池岸,接水帘瀑布。浴龙池在水帘道院下方,承接水帘北瀑,呈长方形,已淤平。

19、丹霞嶂岩居

位于水帘洞景区丹霞嶂半腰岩洞中,清咸丰七年1857衷效洙建。离水帘洞路口仅百米。丹霞嶂崖居俗称天车架,是武夷山古老崖居的代表,丹霞居海拔453米,相对高度229米,以石色赤紫,宛如天半朱霞而得名。遗址可分为三部分:山门、居住区、附属构件,生活区和附属区又以凸出岩壁的狭路和木栏杆构建的廊相连。半崖有四个并列的平洞,四个洞穴相连,大小各异,最东一洞最小,洞口筑以木栏杆。西两洞木栏内又筑以石砌矮墻,在西端的最后一洞有一石门,通后山之路。洞内遗址构造以清代为主,以木为主,西两洞有一堵横砌半墻,似膳食区,洞内有两口锅灶台,有陶瓷、勺、罐、瓮等残片,还有舂米的石臼,就崖而凿,悬挂的木架也还好。当中两洞大就为起居区,建有两层木楼,横梁纵柱都尚存。东二洞也有一两口锅灶台,东前两洞建有并列安放四副辘轳(天车),木架绞盘完好。整个居区都建在洞中,距地50…60米。崖居前山无路可蹬,只通通过天车进出,后巾可进,但要过三道关卡。由崖下章堂涧西行一公里至丹霞嶂后山,左转东南行不远就是后山门,建有石门为第一道关卡。门上嵌石门额书阜财解愠四字,前款为:咸丰九年春日吉旦,后款风化不辨。进入石门在行山巅,沿岩壁斜出的断面下行约300米,斜面中断,需沿崖壁上一条横向陷躬身而过,路仅十余米陷末端有一道石墙,仅留不到一米的石门,此为第二关卡。沿崖麓继续下行约500米,断面再次中断,有一个大致呈圆形的岩洞,洞口砌有一堵厚约0.6米的,高约2米的石墙,过石墙,距崖居西洞的石门仅有十余米,但可望不可及,此为最为危险的第三道关卡。岩壁上附一木梯,无遮无栏,奇险无比,失足碎骨,沿梯下就进石门到崖居区。岩居内除了木构楼架,还有三处石刻。第一处全文:北斗峰傍钱场焉……架天车,开矿石,接泉饮……崇邑城南衷沂溪新镌。这段刻石直书天车二字。第二处全文:蔡义礼智房,光绪二十六年日立。还有一处只有三字饶爵房。乡绅为了躲避太平军至此,这里先后(同时)住过衷、蔡、饶、洪四姓以上的乡绅,而且还带有女眷。崖居目前保存还好,2005年就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20、石拱桥

位于燕子峰北,跨章堂涧漱石枕流,上方的石拱桥。

21、马齿桥

是指在溪涧竖立石方料,每步一块,行人踏石而过的小桥,因涧的宽窄而定,有十数块石料,有三五块石料,古时马齿桥都是单排,现为了安全,在原有的基础上另增加了一排,保证行人的安全。此图马齿桥位于天车架古崖居崖壁下,章堂涧上。

22、慧苑寺

建寺时间:宋代 寺庙地址:大红袍景区 寺庙介绍:位于武夷山北的慧苑寺是一 个幽静之地,章堂水经流香涧往北流 淌,形成峰回路转的小谷地。武夷山慧 苑寺由一组山峰构成,奇特清丽,松竹 苍翠,七星泉飞瀑声势壮观;玉柱峰高 耸直入云端,武夷山慧苑寺便在岩下。朱熹曾在寺中住宿攻读,留下木匾"静我 神",残匾尚存。慧苑寺于2000年开始 修复,2001年2月修竣开光。

23、双悟桥

位于慧苑寺前,石拱桥,跨章堂涧,为慧苑寺转向流香涧向过涧桥,长8.5米,宽1.4米,高3.7米,单拱。

24、流香涧

位于慧苑坑南侧,章堂涧的一条南北支流,至慧苑汇入章堂涧。一条石径斑驳曲折,两旁苍石丹崖壁立,人行其中,如行深巷。崖旁芳草萋萋,山花散漫争艳。常闻流香涧中有山蕙、涧兰,溪下石蒲,崖上幽草,石边野树,道旁闲花……每到秋冬之季花落涧内顺溪水而下,微风轻拂就可嗅到阵阵的清香。明清诗人多有诗文赞之,中有一诗道尽此涧妙处:涧为群峰所夹,广可千笏,长千尺,芳兰间发,麋鹿同途。水有断涧之声,壑无漏云之隙。此行者,仿佛天门设于平地。

流香涧周围有俗称三坑两涧,此是茶人称谓,盖因此处多出好茶。一路走去,茶园不断,随山势高低,层层叠叠,绿意连绵,若有云蔼雾霞,更易生幽凉清静之意。

25、云水庵

位于山北章堂岩半壁云水洞中,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建,创建人失考。从横跨枕流漱石的石拱桥进,沿着章堂涧途经燕子峰、天车架、鹰嘴岩、慧苑寺、不过双悟桥直行。云水庵依章堂岩壁而建,岩壁高峻耸拔,壁端有瀑布自岩頂而下,如云似雾,庵全深嵌覆崖下,瀑散之霖半遮半掩,远望庵如挂树杪,又有云雾遮盖,故称云水洞。清顺治1652,僧超位曾奉母居此,武夷名僧上人也曾此住,后与其师僧超位共创莫庵。现已废。各阶之间有就石打凿台阶相连南北各有一残墙,南墙有一小门高高一米0.6宽。最北有一石门,门框上整个石条额刻云水烟霞四字,另有前款万历四十六年四月十七日吉旦立等字样。地面上有圆形方形凿孔和石台阶,南面有一山泉从頂而下,在洞前形成水帘,直泻岩前深涧,下有一石凿石槽,1.05-0652-0.33米,接着山泉,现底部有一角破损。

26、天心永乐禅寺

位于山北天心岩东麓,因地处景区的中心,初建时称山心永乐庵,何时何人建均无记载。明嘉靖七年1528,道士韩洞虚重建改为天心庵。清康熙年间1662—1722,铁华上人的弟子果因和尚重光这名刹,称为天心永乐禅寺。光绪八年1882重建,二十六年1900,德容和尚由鼓山到此任住持,大兴土木。至民囯三十六年1947,该寺先后传七堂大戒,曹洞钟鼓遍天下,被视为佛教华胄八小名山之一。寺庙周围古木参天,篁竹遍地,鸟鸣蝉噪。寺依中轴建有弥陀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法堂、库房、斋房、禅堂、客堂、香客楼及钟鼓和偏殿。木结构的殿宇总建筑面积三千多平方米。新中国后又成为村民住宅,破坏大。1985年福建省武夷山管理局对寺进行维修。1990年中国佛教协会长赵朴初为该寺题匾天心永乐禅寺。1992年10月,厦门普陀方丈妙湛大法师捐赠缅甸汉白玉千手观音像开光,至此该寺对外开放。1994—1995年,在观音殿后新建一幢客堂。同时策划在天心寺西南侧大规模建新天心永乐禅寺。新寺点地约五万平方米,包括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客堂、禅房、斋堂、僧人居所等建筑,约面积7800米。1992年12月,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将天心永乐禅寺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建山门一座;1994年10月在天心公路左侧建放生潭,面积3500米;利用天然岩石雕刻弥勒大佛一座,高19米,身宽13米,是全国弥勒佛雕塑中的大型岩雕之一。佛后岩上有一佛字,款为康熙御笔。1998年新大雄宝殿落成。2002年开始新建新观音殿。现在天心寺东北落成一塔。后又落成观音雕像一座天心公路后段弯道左侧。

27、磊石道观

位于山北大红袍、半天腰南侧,凝云庵东。磊石道观始建于宋。清初(约1644)僧如修复建。后僧逊樵重建。庵堂建筑精巧,配置齐全,殿前石栏杆雕刻精美,门宏丽庄重,门楣上刻:磊石精舍。整个建筑占地长约56米,宽约25米。大雄宝殿供三清,观音殿及起居室组成。土墙、方砖铺地、青瓦铺頂、木柱、石砌基、石砌天井,木雕窗、石雕栏杆、砖雕花饰等,各部之间风火墙相隔。前院散落花草、柱础、石鼓、石臼等雕有花饰。院内有一打凿水缸。大雄宝殿门前有石抱鼓一对,仅存一边,两侧各有石门与两厢相连,门额整石加工而成,圆頂,额书分別为:龙吟、虎啸。从殿堂门匾及主梁上的文字记录,在清乾隆、嘉庆、光绪都有扩建过。现主殿保存尚好,偏殿原有部份坍塌,东侧大门外有一古井,岩石井底,两侧石砌挡墙,承接天然泉水,至今在用。2006年修复,改名为磊石道院,白灰刷墙,从远处观望,墨绿中一缕白,极为显眼。从大红袍停车场左侧拾阶上行450米左即到。现陈道长居住管理。武夷山志记载,武夷山方圆120公里,马头岩在群峰正中。

28、凝云道院

位于山北马头岩南走小径两三百米即到。明隆庆初1567道士张德恩(人称炼师)创建,有些道行。凝云道院初建时名凝云庵,为古典园林式建筑,占地6600余平方米。主构建凝云阁、息机窝、鸣球亭、橘隐石、修真殿、涌翠台、经堂、别室等,附属建有香积厨、香客膳宿设施。道院周围种桃树,竹子,院前有莲花池,池中莲花映日,世称小蓬莱。清代改为道院,林则徐曾为道院题匾。清至民国盛势。1949年道士还俗,道院为民居。八十年代初,居民迁,1993年复为道观,1998年因申遗被拆除。现仅存残墙几堵,墙基。遗址南侧有一突出岩石,上方刻高冈独立四字,岩石北侧下方有留一近代建的木制房间,现也破败。岩石前方已种茶,道院南侧古道下方有一方形古井,长2米,宽2米,深1.2米,名圣水泉。西岩壁有明滕伯轮等题刻一方。现已废弃。

29、悟源涧

位于山北马头岩南侧是流经马鞍岩与马头岩之间一条涧水,水流淙淙,幽兰芬香。通向马头岩的涧旁石径静谧安详,助人悟道思源,这可能是该涧名为悟源涧的由来。涧旁石壁上勒此涧名,并有乾隆年间江西茶商捐资修建石径的题刻。这是一个地名为武夷山正岩产区三坑两涧中正岩产区。此处出产的肉桂为肉桂极品。果香浓厚,香味霸气十足

30、金井庵

位于三曲溪北金井坑、升日峰北下,明末清初1644由僧如疾创建。此庵处峻峰环立,涧噪泉鸣,如出尘仙境。清孝廉李绍骥游此曰:翠霭浑无语,娇花故弄情;流连赢片刻,樵唱两三声和老僧惜无存,金井水长在;少壮曾几时,面庞容易改等诗句。现已辟为茶园,分三到四层,用面条石所砌。岩壁上有多处人工打凿的孔槽,似架木料用,还有人字形排水沟。清末废。

31、仙女梳妆台

位于换骨岩东北壁,始建于唐天宝年间742—755,传为孔、叶、庄三位女道士修炼场所。从兰汤桥入口北行沿小径走1.7公里右转就到。宋绍圣二年1095十二月,建宁太守重建在云虚洞凌虚的悬崖上,以一石墙师文重建。海拔460米。作为拱卫,墙高2.1米。墙砌石门,门高1.95米,内宽1.04米,厚0.6米,内呈狭长形,不施片瓦,颇具特色,面积约85平方米。楼后由低到高凿磴数十级至洞外,洞前可以居高临下,远眺度假区一带,视野宽广而清爽。边缘依岩处又筑一小门,须越一深裂隙,需设栈木而跨,奇险无比,旧志记载洞中有石碣两块,现不知去向。其中有北宋宣和二年(1120)古鄷府同知李景进洞后题的七绝诗一首。现遗址大致分三个层次,一二层之间由石阶相连,第二层在崖洞内,用木梯进出,木梯已毁。遗址仅保留三个较好的石门和部分石砌门墙,另一个水池。又说,当地居民俗称仙女梳妆台实际上是清咸丰年间乡绅躲避太平军所构建的岩居遗址。

32、坚壁清野

从三菇桥处到石门近2公里。海拔442米。位于幔亭、大王两峰山岩相夹最窄之处,是七十二板墙最南端的寨门。门頂呈半月形,门宽1米,高2.3米,厚1.1米。以石墙砌封锁整个通道,寨门地势较高,高出建筑所立的谷面。寨内有一面摩崖石刻:《三姑兰汤恪遵坚壁清野》上谕于咸丰八年春月,佥择幔亭峰筑围悍寇,所有峰上竹木茅芦概议留蓄避寇之时应急。嗣后不得妄行樵伐,兼之堡内搭蓬廒,寇到时反败之后无人看守,不得拆断私毁,倘不遵者,查出公行重罚,抗则鸣官究治。咸丰八年九月吉日三姑兰汤阖乡公白。(坚壁清野碑—原存在三姑石下,清咸丰八年1858乡民立,碑已破成数块。现刻在岩壁上的是1998年景区管理部门将碑文重勒于原址附近岩壁上。)

33、七十二板墙

位于换骨岩一侧,从兰汤桥头向西行不到1.9公里处,海拔四百米。咸丰八年1858三姑村和兰汤村的乡绅在此抗拒太平军的山寨,后改为茶厂。山谷仅存一条岩阴路、南面大王和幔亭峰相夹隘口可进入谷内,只要在最窄的处建上山门,整个聚落就相对封闭。岩阴路上设的山门已毁,石构件已散落一地,石砌的石板路直通主体建筑,整个石板路都处于在岩阴下方,沿岩阴走向延伸。整个建筑利用斜覆的岩壁形成的岩洞,夯土直顶岩壁,将南向东向洞口封住。南向墙长约9米,高约13米;东向主墙长约7米,留有石砌山门。建筑内部大致呈三角形,地上尚存一夯土灶和石砌方池,似排水槽。南向主墙高约六米处有横插9根木梁,像当年隔楼所用。建筑前后有两座石门,一座在建筑前十几米处,算是第一道关卡,门已倒,仅留门座,门内宽1.1米。另一座在建筑后五六十米处,石门建于绝壁,高于谷位的平面上,石拱圆门顶,高2.3米,宽1米,堵住整个峡谷,不知当年是如何进出的,现建有石砌与水泥结合的楼梯。门后十多米有清咸丰八年九月竖立坚壁清野的石碑,现无存,留有岩壁原文刻上。现均已废弃。

34、汉祀坛遗址

位于幔亭峰东南壁半崖幔亭洞中,为汉武帝遣使以乾鱼祭祀武夷君的地方。西汉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刘彻遣将平定闽越王馀善叛乱,听从越巫勇之的建议,在长安设台祭祀武夷君,同时亨祀的有黄帝、冥羊、马行、泰一、臬山山君等神祗,也遣使到武夷山设坛祭祀武夷君。这种活动一直延了七十九年,至汉成帝二年(前31)才罢祀。幔亭峰半腰的平台即是当年祭祀之地。平台实际是一岩壁巨大的风化洞。洞两块巨石,传说当年祭拜时摆供品的祭台,其中一块高一米多,上面比较平整,长约2.5米,宽约1.5米。另一块略小,不知是自然坠落的还是人工行为结果。

35、复古庵

位于大王峰南壁下的复古洞前,始建于南宋初。复古庵又名彭山精舍。由大王峰前山登道至半山腰有一石门额书众妙两字,石门前才是复古庵遗址。宋白玉蟾曾在此炼丹,元时名道金志扬,余复婴曾在此修炼。金志扬在此坐化。明嘉靖中曾重建。清代一度为僧净清改为佛寺,清末失修而废。现遗址呈三角形状,面积三百平方米。仅存墙垣,一石门,墙高2.7米,门内高2.2米,宽1.3米。门内留有一条总长约四米的石条凳以及一不规则圆形石砌的水池,上方岩壁时有水滴下,故水池常年蓄水。石门外右前方有一段石砌台阶,藏于杂木草丛中,估计是旧时古登道。迈进众妙石门后,右转行几米又有一石洞,正处在复古庵上方岩壁上。洞内岩壁刻有投阳洞三字及其它摩崖石刻。洞内面积约十平米左右。洞东北端似有一石凿小路,未探。过众妙石门左转登十数石砌台阶,在石门的正上方岩壁上镌刻有居高思危四字。四字右侧是两块岩壁形成的巨大岩隙,隙缝内砌有石阶及一端浇灌在岩壁上的水泥板梯,共人上下。隙缝间距最宽处不及一米,是窄处约0.3米,行人需侧身而上。

36、投龙洞

位于大王峰巅,为宋代投送金龙玉简的地方。投龙洞为武夷山道教洞天中亨誉最著名,武夷山七十二洞之一。由云屏山房旧址沿道而上,即至洞侧。洞口实为两岩之间狭长缝隙。其最宽只有约1.5米。宋时,朝廷确定武夷山为全国10个投送金龙玉简洞天之一。自北宋乾兴至熙宁末(1022~1031)的50多年中,共遣使投送金龙玉简20余次,以祈国家昌盛、皇族兴旺,所以称投龙洞。

37、升真观

位于大王峰顶东,始建于南宋咸淳五年(1269)。传说魏王子骞与张湛、刘景、胡、李、鱼氏四女等十二人在此修炼。汉时立祠观祭祀。南宋咸淳五年夏,道姑游道渊、江妙静、江妙正等人在正一道派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宋演支持下,在旧址构建升真观。其构建有太清殿、法堂、群仙楼、通天台以及附属建筑,规模宏大,历时十余年,至祥兴二年(1279)冬才落成。学者熊禾曾为之撰记。观后即宋代天子遣使投送金玉简的升真洞,也就是投龙洞。该观地势险峻,视为星辰可摘攀,仙家第一关。明嘉靖年间(1522—1566)赵维垣曾于此重建道庵。清中叶渐废,现建筑全无存,仅有遗迹。遗址大致分二层,上层长45米,宽约17米。长有十数株古松,另有石基,碎瓦。下层长约100米,宽约23米。现建有两层茶室一座。茶室北侧有一方形石砌水池。水池傍是登上上层的石砌台阶,宽两米,是三折后方至上层大门,大门已废,仅存两个门墩,门宽1.75米。遗址上层中有巨石一方,高约4米,就石凿磴上,石上平坦,地面有人工打凿的方形孔槽多个。宋道士吴怀玉曾在此礼拜北斗星而名通天台,又称礼斗坛。明嘉靖年间,闽方伯赵维垣建小宇其上,地面上孔槽应是原来建筑的立柱用。下层南端下有一石砌方池,池壁上刻天鉴池三字。遗址北端稍下有一石门,封住整个峡口,是登大王峰后山的必经之路,便于守望人员把守,易守难攻之地。

38、云龙居

位于一曲溪北幔亭峰下,明万历初陈洙得罪宰相被罢官,到武夷山时建一水草庐隐居。幔亭峰传闻是彭祖的居所之址,俗称彭祖基,原建筑早废,陈洙在原址建室,匾其额为一水草庐,亦称云龙居。不久后陈洙又起用,草庐即废弃。后道士虞启祚在旧址建屋三楹修行,称云龙道院,清代又废。1980年在遗址上建武夷山庄,原址倘荡无存,1993年在原址竖立彭祖石像并携刻铭文。

39、冲佑观

位于一曲溪北武夷宫、大王峰南麓,唐天宝年间(742—755)建。从北宋绍圣二年(1095)哲宗降旨大修宫殿至南宋祥兴二年(1279宋亡的184年间),先后有146人在冲佑观任祠官,其中许多是著名学者、理学家,如刘子翚、吕祖谦、张栻、辛弃疾、陆游等。朱熹也在冲佑观任主管达四年之久。他们在朝时主张修明政治,发展生产,积极抗金。著书立说,为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探究学问和著述上为后人树立了丰碑。

40、三清殿

位于武夷宫,始建于南唐宝大二年(944)供奉三清神像。三清殿原为冲佑观附属部分之一。民国29年(1940)9月国民党顾祝同在武夷宫设苏皖临时联合政治学院,将三清殿辟为讲堂。民囯36年改为中山堂。武夷山管理局于1985年对主殿,亭子维修和改造,并重建永乐观,恢复了三清殿。在门廊前,1983年重建一座8米高的石牌坊,由福建省著名书法家潘主兰篆书门额渐入佳境和长短楹联共三对,镌于山门背面。建筑为木结构琉璃瓦建筑。布局为二进院落,前山门为廊厅的永乐观,廊厅至正殿留有约2500平方米的空地,中轴以条石砌甬道,甬道两傍建碑亭各一座,亭立柳永、辛弃疾诗碑。正殿建筑面积为609平方米。2004年改为柳永纪念馆。院内增设两方关于柳永故事的浮雕和几尊石雕人物。

41、清虚堂

位于三清殿牌坊左侧,为冲佑观附属建筑,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专为著名道士居止之所。白玉蟾常留清虚堂,朱熹亦曾在此留宿,其清静幽绝,让人心动不返。

42、观庙堂、橘隐堂

观妙堂位于一曲溪北,三清殿东南侧,现武夷宫晴川阁后半部,原为冲佑观附属建筑。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传供知名人学者、官宦留宿之所。北宋户部侍郎李弥逊曾在此留宿,并作《观妙堂》二首,书于观壁。后来堂毁诗失,现原建筑已无存,原址为晴川阁建筑的后半部分。

橘隐堂

观妙堂位于一曲溪北,三清殿东南侧,现武夷宫晴川阁后半部,原为冲佑观附属建筑。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道士陈洪范建。堂周围遍种橘树,自命为橘隐堂。道士白玉蟾对橘隐堂特感兴趣,为堂书匾,并撰《橘隐堂记》。现原址无存,遗址约晴川阁建筑的前半部分。

43、会真观

位于原冲佑观东侧,宋时建。初时是乡人为纪念幔亭招宴而设的祠社,名为同亭,取同宴幔亭之义。北宋政和五年(1115),宋徽宗御赐匾额会真故改为会真观(会真庙),主祀魏王子骞和他的从神潘遇。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名道士裴洞清和乡民裴贵甫、杨伯留等主持,募捐重建,增建仙宫庙,仙君庙、文昌阁等附属建筑。明万历十七年(1589),崇安县令林一焕迎请仙人徐熙春遗蜕到观祈雨,得应,又增建会仙楼。清以后,该观与冲佑观万年宫融为一体,统称武夷宫。民囯后,该观大部分改为民用。民囯24年(1935),建阳到崇安公路通车,会真观不复存在。

44、万春庵

位于一曲溪北大王峰禅岩下,现万春园内,始建北宋间,何人建无考。万春庵又名常清庵,历代有修葺,清代中叶废弃。现旧址具体地点已无考,建有植物园和管理所,是一处人工旅游的景点。

45、止止庵

位于一曲水光石后大王峰一侧,传说是皇太姥、张湛及鱼道超、鱼道远的修炼之所。尔后又有晋代的娄师钟、唐人薛邴避此修道。宋代李陶真、李铁笛、李磨镜接踵居此,名之止止庵。南宋名臣李纲曾至此造访道人。嘉定九年(1216年),名士詹琰夫出资重建,并延请著名道士白玉蟾住持。由于环境绝佳,又有高士驻足,因此风流相继,屡有道众居此,甚至还有程斯道在此获异书,黄咸中在此遇仙等神话。后人还在观后建祠,祭祀被封为紫清真人的先辈道士白玉蟾。明景泰中(约1454年),道士王宋端、江一真等修复观宇。正德末年(约1521年),方道明增建。嘉靖十六年(1537年),李元阳主持增建玉皇阁。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由韩士望主持重修。民国30年,此观改为墨三(顾祝同之表字)图书馆。20世纪50年代拆毁,仅存遗迹。1993年中央电视台在此拍摄《武夷仙凡界》拆毁了竹寮。遗址铺设了草皮,尚存墙基、台阶和止止壶天、十六洞天等石刻。西侧岩洞中有一石棺,石板砌成。二十一世纪初,有关部门在原址重建止止庵,有碧霄亭、三清殿、九州亭、醒心桥、洞天门、天师殿、止止洞、财神殿、玉皇阁、息机亭、白玉蟾祖师殿、栖真殿、易经阁、钟楼、山门等建筑,仅保留部分旧址墙基、石阶。山门为2006年建砖砌三门门坊,额书止止庵。山门内有一石凿水缸,似外地而来。左侧新建一钟亭,挂铜钟一口。易经阁后新建白真人祠,石构,水泥瓦。祖师殿左也有一石凿半圆水缸,半径0.78米。现止止庵暂行闭关。

46、止止书屋

位于大王峰南下,止止庵遗址后。明柳城县令丘云霄归武夷山止止书屋构建。取庄子语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之意,自号止山,读书讲学其中,不再出仕。修撰崇安县志。并著有《止山文集》、《南行》、《东游》、《北观》、《山中》等。书屋已废,遗址呈长方形,南端有止止庵新建的木结构的息机亭。亭左岩壁半崖有崩塌形成的长形扁平的岩洞,栖真洞。洞口处有木构造的栈道通往洞中,洞口处有一截原有建筑的石砌墙基和洞尾端残迹的夯土墙。几个石墩,现无人居住。

47、熙颐居

位于一曲溪北止止庵后,止止书屋遗址东侧。清代道士顾太复建(江西人,中过进士,任过督学,弃官隐武建居修道)。遗址大致呈长方形状,长约30米,宽约25米,现已建成白真人祠,后有一亭供人休息及一尊新立石碑书止止庵重建绍念。原址已无迹象。

48、水光渡

位于水光石,止止庵门前,以天然礁石为码头,石上有就石打凿的台阶和渡船栓孔等。现渡口对岸竖有水光古渡石碑,溪边修有石砌码头,是近年重修止止庵时新建的。

49、溪光亭

位于水光石頂,现存部分石砌墙基,无法认出亭址,现沿崖建有栏杆。

50、铁板山房

位于铁板嶂半崖,明万历间(1573-1619)崇安人吴世济建。从兰汤路口进,过三姑石、大王峰后山,约行3.4公里左转几百米即至。从止止庵后山行不到一公里。别业建筑较简单,依岩而建,屋前有先月亭,可以休息赏月,中丞胡廷宴曾三次造访,并为之撰《武夷别业记》描述武夷别业的简朴。现建筑已废,遗址呈长方形,背靠岩崖绝壁,面临深渊。由南至北可分五层,层层相连。南第一层有石墙、石门,石门额匾铁板山房四字,遗址地上还有石砌墙基、台阶、土夯残墙,地上散落许多瓦片砖块和石柱础、石磨盘。第二层靠崖壁有一排排的焙灶,两侧夯土墙不似很久远。第三、四层也有单个的土质焙灶。第一、五层各有一个就崖打凿的水池。

51、玉女庵

在漫长的未来里,很多人在面临爱情到来的时候总是很迷茫,不知不觉就在半路迷路了,而我的爱情到婚姻,也是兜兜转转,就算绕一圈还是回到了对方的身边,转来转去,你还是我的。

位于玉女正面半腰裙摆处。从玉女峰背后右穿行约二百米就到。创建年代及创建人失考。玉女峰东北壁斜覆成洞,上依绝壁,下临香浴潭。玉女庵占地约500平方米。建筑华丽,用材多以条石构砌门墙,凿石为池,建筑艺术独特,已废很久了。遗址大致可分两级,一级稍低,沿洞口砌墙,石墙基,夯土墙,外临深渊,尚存墙基和部分残墙。岩壁上石人工打凿的方形圆形的孔槽。墙北端有一石留门与岩壁相连,好像后门,门内有一石凿水池,装满水,石蛙成群。南侧稍高一级地势平坦。已荒芜。除临渊一侧有石基和岩壁上的架木孔槽外,其余遗迹不明显,地上树木竞生。

52、斗米庵

位于一曲溪南,虎啸岩东兜鍪峰顶,南宋绍定初(1228)由道士江师隆创建。从绿野仙踪入口不到一公里即至兜鍪峰。江师隆道法高深,朝廷召其赴钱塘灭水患,极灵验,便封其为金门羽客。宋理宗御赐常庵匾,庵移建于峰下,原庵空闲,后由僧家改建为佛庵。兜鍪峰山高路险,庵中粮食供给困难。相传建庵僧人有很高的道行,在峰上凿一小臼,用咒祷祝石臼日出斗米,以供庵之日用,祝后果如其意,每日不多不少正好一斗米。因粮食能敷日用,庵香火日盛,庵亦称斗米庵,后废。遗址分四层。上层位于兜鍪峰的顶,为庵的主体建筑,地势相对平坦,树木郁闭,尚存几段夯土残墙和石砌墙基,护坡,地上散落了许多的石柱础、陶瓷、瓦片、砖块等碎片。下面三层均倚崖而建,为附属建筑。峰半东侧尚存一段夯土残墙,岩壁上有人工打凿的长方形孔槽和排水沟。北侧有石砌台阶通上层。南侧岩壁有一幅题为胜景兜鍪峰的摩崖石刻,勒于清康熙六十一年,共约一千余字,,记述斗米庵重建经堂的过程和资助人姓名,金额。在下行转南壁也有文化遗迹,有残墙,有石砌台阶,有岩壁上的人工打凿痕迹,有砖、瓦、陶瓷等碎片一地。最下面一层还有一处打凿的回形石臼,直径0.36米,深0.20米,据说是每天流出一斗米的石穴。在半山腰北端有一石洞,名为斗米洞,是道士修炼的地方。可能也是为了让流出一斗米的石穴,流出更多,而贪心地把石穴凿大,产生了不再流米的后果,只留下了一个石洞,后人称为斗米洞。

53、赤霞观、云寮

位于赤霞岩南壁洞中,宋时建。从竹排道沿小径西行1公里即至。赤霞洞分上下两洞,下洞深六米,高五米,长约八十米。中部上方岩壁有明隐士陈省的书刻赤霞洞天四个字。西侧与上洞有石砌台阶相连,上洞西低东高走势,距下洞约十米。嵌入岩半。清董天工的《武夷山志》载殿、堂、室高低错落有致,清幽深邃。砖木结构和土木结构相混合建筑,大部分不施片瓦。南宋朱熹曾携学生蔡元定到此一游。清代中期废弃,建筑无存,仅留下石砌台阶和人工打凿的台阶,地面上有圆形的孔槽,散落了碎砖和石块。上洞西端有一庵门一座,石砌门墙和木门尚存。

云寮

位于赤霞岩的东壁半崖洞中,宋时建。岩洞约有百米,高低起伏,北部较低。云寮建于洞中南部高外,是女道士修炼之所。云寮废于清中期,建筑无存,只有洞内散落了方砖、瓦片、瓷、陶器皿碎片。半岩还有一小段夯土残墙,岩壁上还残留少量人抹黄泥。

54、仙馆岩遗蜕

遗蜕,骨函分布于武夷山风景区岩壁洞穴中,为商周时期至明清遗物。遗蜕是神仙信仰的产物,即民间说的仙蜕。它指的是武夷山悬崖洞穴中的骸骨。道书云:学仙者当天台注册,武夷换骨,修炼得道的在武夷山更衣换骨、羽化飞仙后,留下骸骨,神化为仙蜕,加以敬祀。武夷山也因此留下许多带有神仙的色彩的地名,更衣台、升真洞、换骨岩、张仙岩、徐仙岩、仙馆岩等遗址。武夷山遗蜕主要有:魏王子骞蜕、张垓蜕、徐熙春蜕等。骨函是用以盛装遗蜕的器具,有小木槥、木匣、瓷缸等。据旧志记载,武夷山遗蜕、骨函有七处,数十函。

55、仙史馆

位于宴仙岩頂,创建人及时间失考,旧志载是在大藏峰頂,实为宴仙岩頂,早废。石墙东端原有石门,傍山而建,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现已倒塌。遗址南端有一石打凿的方形水池长宽深各1.9米,池旁有一石砌残墙,附近有土夯残墙遗迹。

56、洛伽庵

位于三曲溪北外金井的洛伽岩下,从五曲大桥东行转北约2.3公路。明末清初(1644)左右,由僧石廛创建。庵沿崖构建,叠石为基,夯土为墙,杉木构架,呈横列布局。现遗址前后各有几段残墙,前后各有一座石砌石门,夯土墙,前门高2.5前,宽1.06米,厚0.5米。土墙高约4米,长11.3米,厚0.5米。另一段夯土墙高约5米。后门宽1.14米,高2.5米,石门门额上刻有洛伽岩三字。遗迹东临深渊,有石砌坡岸,西靠岩壁,北端岩壁斜覆成洞,庵建洞中,大致分两层,中有石砌台阶相连。后门门外洞内还有一段遗址,北端也有一段夯土墙,夯土地面。岩壁上刻江山共老,日月同休。闲人说几字,刻工简陋,虽是繁体,但看是游人戏作,不像古人手笔。

57、双仁书院

金谷洞为武夷山七十二名洞之一,系由金谷岩与希真岩夹峙所形成的峡谷。从五曲大桥东行转北不到1.5公里。因两岩相峙耸立,岩间夹着狭长的峡谷,优质茶丛在此繁衍生长,茶产丰盛,民财富饶,故称峡谷为金谷洞。明代学者詹继龙在此构建双仁书院,以纪念先祖詹体仁(南宋名贤)、詹景仁(名天麟,元朝名贤)。詹继龙请明代著名学者傅大本为之撰《双仁书院记》,并请名流教授子侄绍述理学先人,传授义理做出贡献。清朝儒士陈道炘也于峡谷内构建静山别墅,室名石匾至今犹存。清朝名僧道桓(号凡木)肇建的泊庵历时百余年后衰颓,现存始建者及其弟子明智(号非固)的墓塔。现已废。遗址呈半圆形,面积约550平米,分为前书院,后进居住区,西侧壁上有孔槽、沿屋打凿的人字形排水沟槽,清康熙四十年1701建宁太守庞垲题刻溪山胜处四字,至今犹存。石门仅存两块石门框,一块已倒,另一块现也无见,石门置墙上,横书静山别墅四字,风化不见。岩壁上多有圆形方形孔槽,可能建楼用,东壁有一石彻方池3.4米,宽1.1米,深0.20米。遗址东侧山坡有道桓及弟子墓均已盗,建筑材料一地。现今遗址杂木丛生,一片青蔟。另双仁书院未见记载于各种版本的《武夷山志》,仅记载于清《建峰詹家谱》,1998年发现书院遗址,并立碑铭记。

58、平林渡

位于武夷山九曲溪四曲,为古时过往平林、隐屏、天游等处的渡口。过五曲大桥右转通行不到1.5公里即至。宋淳熙十年1183初,朱熹在五曲隐屏峰下平林创建武夷精舍,筹建时就住在渡头金谷洞内。平林渡西侧,朱熹亲书小九曲三字在岩壁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现渡口南岸无遗迹,北岸有石彻码头。在岩石西侧有一对接形成的天然石门,是通往云窝的古道,东有通天游的古道,岩石东侧有现代建的小九曲茶馆,茶馆后是双仁书院遗址。

59、虎啸禅院

位于虎啸岩东山頂,明代僧元镜禅师建。清康熙崇安县令王梓在《天成禅院记》有记载。现山頂已找不到遗址,但在半山道上有一山门及石彻残墙,门额面上砖雕半入云三字,行楷,每字30cmX30cm。

半入云山门内有一约呈方形的观景亭,原旧址是息机亭遗址,现留水泥栏杆和骨架,没亭頂。

60、集云关

沿虎啸岩北壁石级西行300余级,有一砖砌古门,门额半入云3字,此为虎啸岩的第一道关卡。再上便是集云关,它是虎啸岩的上下分界处。它雄踞谷口交叉处,三条峡谷涌来的风云都要经过这里,风云变幻时,云雾翻滚聚散,在虎啸岩前进退聚散,来去匆匆,极为壮观,故名集云关。集云关上有一企仙台,更是观赏云海的佳处。

61、定命桥

位于虎啸岩顶有一条劈向山涧涧底的岩裂,宽2—3米,古人在此深不见底的岩裂上架设了一座独木桥,称为定命桥。传说,古代道士修行后,为了检验自己的道行,就要到这个定命桥上走一趟,若修成正果便过得去,否则则命丧深涧。凭栏俯视,两座山中间是一道一眼望不到底的裂缝,涧深莫测,涧水隆隆,涧草萋萋,惊险万状,令人眩目。人站在桥上,下临万丈深渊,禁不住腿颤心慌,如命系其间,因此在桥对面的石壁上刻着定命桥三个字。观景台就是虎啸岩顶上,极目远眺,只见连绵不断的群山挺拔秀丽,碧绿青翠的原始森林,莽莽苍苍,飘渺的云雾在山峰间升腾环绕,似缠绕在群峰之间的一条玉带,秀丽的山峰、青翠的山林、变幻的云雾构成了一幅浓墨重彩的水墨山水画。

62、崇真庵、企仙台

位于虎啸岩集云关石门内,明嘉靖年间建,创建人失考。明著名道士张蚩蚩有《卜居企仙台》诗:高台聊借一枝安,万叠峰峦四面看。地主向期同驾鹤,仙人应许共骖鸾。岩头薜堪为服,树杪云霞可当餐。不向此中生羽翼,更从何处觅还丹。现已废。企仙台前谷口交叉处,三条峡谷涌来的风云都要经过此处,风云变幻时,云雾翻滚,蔚为壮观,故为集云关。

63、天成禅院

位于二曲溪南虎啸岩东麓,明代僧丽空建。原为道士栖居的洞天仙府。建庵始称虎啸庵,万历年间1573-1619临济宗空明趣禅师在虎啸頂修行时,其徒道盛禅师选中虎啸庵,于崇祯三年1630前后住此修行,在勒马岩上题西来岩。崇祯末1644庵败,清顺治九年1652与霍武在此聚众造反,康熙四十三年1704夏,建阳赖响兄弟也在此地造反均镇压。康熙四十六年,超煌禅师在虎啸庵旧址重建寺院改为天成禅院。寺院建于半壁,上覆危崖,下临绝壁,不施片瓦,风雨不侵,林木掩映,涧水环流。民囯时期逐渐废弃。有一石门两侧山崖上刻门内有人人至,洞中无物物逝。

64、新息机亭

建在虎啸岩集云茶室和天成禅院照壁木结构的息机亭,并开凿通往后山宾曦洞栈道,将上虎啸的宾曦洞重塑三宝像。1994年捐款十万在旧址岩壁上雕刻一尊观音浮雕像,高10米,莲花座高3米,总高13米,深2米,最宽处5米。现有僧尼住寺管理。

65、灵岩南麓三洞

西侧为伏羲洞,中间为风洞、东侧为灵岩洞(馘妖洞)灵岩洞位于灵岩南麓,风化岩洞。清董天工《武夷山志》载,相传有葛仙者祛妖于此,创庵(灵岩庵)居之。该庵遗址大约呈方形,已改建为草坪绿地,无原建筑遗存。洞内铺石彻地面和石条,供人休息。

66、六曲

从五曲大桥西行不到约1.6公里即到响声岩。有被称为武夷第一胜地的天游峰。天游峰高耸挺拔,这里还是唯一能观赏九曲全 景的胜地。徐霞客曾称赞此处道:不临溪不能尽九曲之胜,此峰回应第一。

响声岩:响声岩又名下城高,位于六曲溪南,由于溪岸两边高峰林立,使这里形成了 一个既深且广的岩壑。每当人们乘筏经过,一阵阵欢声笑语,便会招来一阵阵空谷响答, 此呼彼应,饶有妙趣,故名响声岩。

响声岩壁上,有宋、元、明三代的摩崖石刻近二十条,其中有四条是出自朱熹的手迹, 如逝者如斯等。崖上有两条宋淳熙乙未年(1175)的题刻,是武夷山迄今所能辨认的 年代最早的石刻。过往游客无不被这里的书撰倶佳的石刻作品所吸引,舍舟登岸,驻足欣 赏,赞叹不已。

67、下城高庵

位于六曲溪南响声岩頂,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僧如训建。建制规模小,有问松堂,观瀑楼,可见天游峰的雪花泉。僧如训原继上城高香火火,又在下城高另建庵堂,任住持,与上城高互为倚角,自康熙五十三年40年中,庵产富俗,僧人众多,于发生内讧,僧如训无奈于五十三年六月在仙迹岩山门内岩壁刻公布庵产分给门下弟子,石刻至今保存完好。遗址平坦,上百年古松几棵,有一石彻方池长3.5米,宽1.9米,已成茶地。有石砌的台阶,石条铺成台阶连接上下两层,地面散落砖块、瓦片、石柱础,石凳两个,石墩及成为碎片的石板。还有一处用砖块铺成近方形的地面,四边用条石砌成,估计是旧时的天井。落干堵的夯土墙。仙迹岩有一石坊为上下城高总山门,山门北靠绝壁,南临深渊,扼守在古道上,门内墙体有方形石孔,门额上书别有天,康熙庚秋三山郑熿题 学成住持立,石门横梁上也刻每字16厘米、13厘米的别有天三字。

68、城高庵

位于七曲溪南城高岩頂,从五曲大桥沿小径行约5公里左转即到城高岩。宋道士创建,城高岩四面陡壁,三面临溪,只有一条随岩而开的磴道悬梯而上。元朝学者常允恭曾登庵与道士共饮,题有《城高岩小酌》一诗,明嘉靖1522-1566雷雨所摧毁,明末1644僧圣慈在原址重建,清康熙七年1668高僧扶惠禅师偕徒扩建,建筑一时规模宏大,扶惠西归,其徒如训广收门徒,如僧如添、顾武等十数弟子,香火极盛。至清末民初1911渐废。1851-1864年崇安周姓士绅在上城高以避太平军。现在建筑均已废。散落石瓦,石料、方砖等以及一长型石槽。遗址西侧有两座古墓,已盗,北壁石一石彻山门距地二十余米,垂直凿壁拾梯而上,计七十余级。西渊东壁,形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势,门匾书崧高维岳咸丰四年吉旦爱莲堂周氏立保存完好。石门内东有一石方池,深0.5米,长2.8米,宽1.2米。

69、武夷精舍

隐屏峰下,两麓相抱之中,有三间房屋,名为仁智堂。堂的左右,有两间卧室,左边是朱熹居住的,叫隐求室,右边是接待朋友的,叫止宿寮。左麓之外,有一处幽深的山坞,坞口累石为门,称石门坞。坞内别有一排房屋,作为学者的群居之所,名为观善斋。石门西边,又有一间房屋,以供道流居住,名为寒栖馆。观善斋前,还有两座亭子——晚对亭和铁笛亭。而在寒栖馆外,则绕着一圈篱笆,截断两麓之间之空隙,当中安着一扇柴门,挂上武夷精舍的横匾。精舍甫成。朱熹约集了建宁知府韩元吉和著名历史学家、建安(今福建建阳县)人袁枢等前来庆贺。韩元吉写了《武夷精舍记》。袁枢贺诗(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卷十)曰:本是山中人,归来山中友。岂同荷蓧老,永结躬耕耦。浮云忽出岫,肤寸弥九有。此志未可量,见之千载后。诗人陆游也驰函祝贺,并寄贺诗四首(宋·陆游《剑南诗稿。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四首》。精舍落成之后,朱熹写了《精舍杂咏十二首》,并撰写诗序,以记其盛况。此后,他即在此广收门徒,著书讲学,长达五年之久,栽培了大量学生。朱熹的理学思想就传播开来,从而形成了一个有力量、有影响的学派。当时,一些著名的学者如蔡元定、刘火仑、黄干、詹体仁、真德秀、李闳祖和叶味道等人,都曾就学于武夷精舍。之后,一批理学名家相继在武夷山中和九曲溪畔择地筑室,读书讲学,有的还以继志传道为己任。如刘火仑的云庄山房、蔡沈的南山书堂、蔡沆的咏雪堂、徐几的静可书堂、熊禾的洪源书堂等先后出现在武夷。所以,武夷山在南宋时期已成为祖国东南的一座名山,后人称之为道南理窟。朱熹逝世之后,武夷精舍备受封建统治者的重视,历代都曾加以修建。南宋末,经扩建后改为紫阳书院,由官府拨给公田,以供养学者。此后,直到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才改为朱文公祠,奉祀朱熹的神主,并以黄干、蔡元定、刘火仑、真德秀配享祭祀。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巡按御史周鵷清、军御史及佥事肖乾元协力檄令县令王和重葺修,辟地百余丈,绕以围垣。前竖牌坊,匾上镌刻武夷书院。沿着牌坊稍进有楼五楹,名叫高明楼,正中大堂也有楼五楹,两庑各六间堂斋。全部构筑轩雅宏丽,并曾置田百亩作为祀事及修缮费之用,旁边又建屋数间,择朱子后裔一人世居管理。明万历年间,少司马陈省寓居武夷云窝时也曾修缮过武夷书院。明崇祯末年(1644年),陈黄门履贞又捐资修缮。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崇安县令韩士望又予以修饰。次年春,大风拔木,文公祠圯毁,仅存二门。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官方再度加以修建,由康熙皇帝赐 予御笔学达性天匾额。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闽浙总督觉罗满保捐俸重修。既立堂宇以祀朱子,复在堂后盖屋数椽,而以赵清献(北宋学者、崇安县第二任县令)、胡安国、刘子翚等附祀。1952年,书院改建为部队疗养院。1973年,段智堂拆除改为建礼堂。1992年12月书院遗址被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礼堂拆除铺草皮。2001年8月景区名胜管理委员会在原址重建书院,并将书院前面进行改造,命名为朱熹园。建筑物至今已毁,仅留存两庑,石砌墙基,夯土墙,现存墙高3.03米,长12.05米,厚下部0.6米,上部分0.5米。墙体内有杉木筋条,方砖铺地,现以玻璃保护着。另外,还有钓矶、茶灶等遗迹。钓矶在五曲溪东边,为溪边一方巨石,约高1.5米,就石打凿在石阶上。石上原有建筑已废,有石砌墙基在上。茶灶位于晚对峰麓的五曲溪中,为一块天然的岩石,朱熹书茶灶二字镌刻留念。原址现竖立有福建著名书法家沈觐寿撰并书的武夷精舍遗址六字及介绍文字的碑刻。

70、玄元道院

位于五曲溪北接笋峰顶,明嘉靖三十五年(1566)汪三宝、刘端阳创建。道院建筑飞檐单层平列,规模小,钦差大臣樊献科为其题额怀仙馆。另有仙奕亭、石井等附属建筑。道院现已无存,在原址上建有茶室,建筑为石砌墙基,木构屋架。茶室现也无人营业,只留隐屏精舍牌匾一付靠在屋内墙体,几张破旧的椅凳。附近尚有二道士逝后的藏蜕之所痴颐窝和南溟靖,及承露井、仙奕亭等。痴颐窝位于隐屏峰西侧半崖,又称栖霞所,为三宝留遗蜕处。旧有小楼现已无存。玄元道院遗址处于隐屏峰与接笋峰之间山谷内,可分四层,最下层为仙凡界题刻下方,岩壁上多有打凿圆形,方形孔。岩壁靠近地面处有打凿一排方槽(六眼)。另离地面约一米有数打凿栓孔,地面有一处用河卵石和方砖铺砌的地面。第二层是岩壁风化形成略呈三角形的峡口洞天。岩壁上有玄元古洞的石刻,有几字风化不清。岩壁上也有多处方槽。第三层在玄元古洞上方,仿岩石成门。门洞宽1.2米,高2.2米,嵌石门额,额书众妙 庚戍季秋立 ◎◎人书。墙高3.8米,长11.6米,扼谷口。门内分两层地面。岩壁有内规、清隐岩居等石刻和多处方槽,还有一根杉木横架半崖凹洞中。再上方第四层,有砖砌小屋一间,石门墩、门额、岩壁斜覆,屋不施瓦。岩壁有醒心岩、人共云闲石刻和多处方槽。门臼上木下石,洞内侧就崖凿一石凳,背靠处凿有云纹图饰,砖铺地面。南溟靖位于隐屏峰顶南侧。龛位就石打凿额勒南溟靖三字,龛位于内壁上书刻大明隆庆戊辰秋◎,建昌新城端阳子修。龛外砌小屋,拱圆顶。门外石砌平台。仙奕亭原建于玄元道院后,邹守益额书勒石。现原亭与勒石无存。1980年,景区在接笋峰突出岩顶上重建,已不在原址。承露井位于隐屏峰半崖登山道左侧,凿石为井,石泉涓涓细流不涸,故称名石井。上下两处,上井长3.1米,宽1.8米,深1.5米。下井长宽都2.4米,深1.2米,外沿挡一长石板。井旁岩壁有仙掌露三字,宗臣书。

71、仙弈亭

位于接笋峰的半腰玄元道院后,。明嘉靖年间三十九年,道士汪三宝、刘端阳建。邹守益勒石额书。现原址已无存。现此处有一座突显的山岩,岩势险峻,下临深谷(即云窝),现在岩顶构建仙奕亭,取南北仙翁在此奕棋之意。新亭两侧修有栏杆,亭为正方形,水泥构建,边长为2.5米,仅能坐四人,坐在亭内有如置在半空。可观赏云窝、茶洞、仙掌峰等天游峰景观。

72、狐狸洞

隐屏峰顶南向稍下处岩腹收缩,岩顶外覆,形成一个天然洞天。洞内凿一处龛位,深、宽各60厘米,高约120厘米,供奉着明朝道士刘端阳的遗蜕,洞口匾刻"南溟靖"三字。"溟"即"海",意即南海仙境。"溟"又可释为"溟蒙",意为此境处在仙雾溟蒙之。民间则俗传南宋朱熹葬其女弟子胡丽娘于洞中,取"胡丽"之音称狐狸洞。从洞口俯瞰峰下,可看到五曲桥、更衣台、天柱峰、晚对峰和元代御茶园旧址及三教峰诸胜。

73、煮霞居

位于五曲茶洞前,峥嵘深锁石门内,茶洞碑一带。明末李卷建。李卷自题《煮霞居》诗一首中有曲肱泛艇烟漠漠,晓起荷锄夜捣药。佳人呼茗奴呼酪,援琴高歌独斟酌。樵云钓月何廖廊,釆釆黄花和露嚼。晏闲闲户日著作,如斯清福良不薄之句,读书自误的悠闲生活。李卷逝后,煮霞居废弃。现遗址已成为游客进出的通道,仅存茶洞洞门石墙和登墙石阶,有就石打凿的方形孔槽等。

74、云窝道院

位于五曲溪北上云窝,南宋道士陈丹枢创建,所以又称丹枢道院,原为茅庐,累有道士居此,有水月亭等建筑。陈丹枢收女弟子刘妙清。白玉蟾为之撰记。遗址现存尚有石臼,丹灶、石门等遗迹。水月亭早废,现在原址上新建水月亭。石臼位于铁象岩顶,水月亭后,石臼原凿,木架,木舂锤仿制。石门位于水月亭东侧,无墙,门柱为两条条石竖立而成。门柱上为两个石门托,上架条石门眉,门柱下方各垫一方石柱础,石门槛,整个石门由八块石头组成,无勾缝,现完好。

75、淮阳书院

位于五曲溪北云窝,北宋政和五年(1115)官府为崇安乡贤江贽所建。叔圭精舍为武夷山最早的私塾。江贽在此讲学终老,后江贽堂侄江德修扩建为淮阳书院。明朝,陈省于万历十一年1583在此处构筑幼溪草庐,历十三年。嗣后数十年,万历四十三年,孝廉肇庆府李时兴丁艰归,于崇祯十三年(1640)在陈省旧业基础上改建为枕肱居。雍正十二年(1734)江贽后人江睿从李时兴后人李震手中赎回祖业,并扩建,范围包括上下云窝、接笋峰、天游峰、天壶峰、苍屏峰以及废弃的元代御茶园部分地方,在淮阳书院旧址上修建奉先祠,奉祀江贽、江德修伯侄二贤。当时崇安知县刘埥为之撰文勒石,记述这段历史。现遗址尚存奉先祠和坊门一座。叔圭精舍门坊位于五曲溪北,石沼清莲亭旁,坊门为石结构,造型典雅,庄重大方,骑进山古道而立。门额前书叔圭精舍。背为云关二字,坊门保存基本完好。坊门左侧有一巨石,东壁刻竞台二字。巨石下有一长方石桌,两张石凳。石桌以整石雕成,石凳以整石凿成单面平。

76、水月亭

位于五曲云窝铁象岩上,宋代羽士陈丹枢建,原为云窝道院的附属建筑,原亭已无存,20世纪80年代在原址新建长形四角亭,八柱,柱高3.6米,翘角尖顶,木结构,琉璃瓦。亭内一侧为水泥坐靠,一侧为护栏。水泥地面。

77、云窝禁茶碑

现立于云窝叔圭精舍门坊内,石沼清莲亭旁,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段汝霖立。碑高1.8米,宽0.8米,厚0.14米,现保存完好。碑文为楷书,全文……。此碑文不但载及处理勒索茶叶官员的事由,而且还首次提到松制茶,茶界人认为可能就是现在的正山小种红茶的最初之名。

78、水云寮书院

位于云窝接笋峰西北麓,铁象岩上,北宋元符二年(1099)由理学家游酢建。游酢是程颢、程颐理学家南传闽境的首批传人之一,水云寮是理学芭传的第一站。绍圣三年(1096)游酢回建阳为父守孝,元符二年,在赴任前于武夷五曲筑水云寮,在此潜心研究各类经史,聚徒讲学,与杨时(1053-1135)合力,开八闽理学之先河。游酢逝后,水云寮改为廌山祠。南宋绍熙元年(1190)游酢后人游武夷,在水云寮石壁上刻水云寮三字。清朝,庠生游云章在水云寮旧址上建云寮书院。现遗址竖有遗址碑。接笋峰岩壁上的水云寮三字完好。遗址上有一六角亭,亭址周边以方石砌成,内以河卵石铺地。西北侧有上下就石打凿的水池,不知何用。接笋峰西麓有一石砌山门,为水云寮后门。门内侧上方嵌有石门轴,下方就石打凿轴孔。门内有草坪,块石铺地面,砌有石桌凳。额草书崖云。

79、棘隐庵

五曲溪北上云窝、云窝道院之右,南宋刘妙清创建。白玉蟾题诗赞此庵:苔枯绿线老,松古清阴瘦。结庐卧白云,柏子烧春昼。明天启六年(1626),棘隐庵故址改建为王文成公祠(王阳明祠)。现遗址约位于伏虎岩南侧一带,已片瓦不存。

80、天游观、仙堂亭

天游峰东接仙游岩,西连仙掌峰,壁立万仞,高耸群峰之上。下天游的南端有改建的天游观。观内有小卖部和茶室,可为游人提供方便。观后的妙高台上,有一株罕见的红豆树。每当成熟季节,山风轻拂,豆荚就纷纷撒落在地,滚出殷红的豆粒,晶莹闪亮,鲜艳可爱。由山南蜿蜒来的胡麻涧,在妙高台西面奔泻而下,形成了著名的雪花泉景观,落差170多米,飘逸潇洒。涧旁的石壁上,有历代摩崖石刻三十余处,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在妙高台背后,有一条往东延伸的山脊,名振衣冈。这是仙游岩的绝顶。冈上有仙游馆、三友堂、森天阁故址。

天游观前原是一览台遗址,一览台初名为啸台。明嘉靖年间,直指樊献科 建亭其上曰:仙堂亭。天启间,督学葛寅亮复建其亭,曰:天游阁。是观九曲和星村的绝佳之处。现亭阁早废,不见痕迹,只仅存一平台,仍旧是游客汇集之处。

81、纯阳祠

位于天游峰一览台后,天游观后的胡麻涧第一山石刻处。明天启间(1621-1627)由葛寅亮创建。祠专祀吕祖纯阳,民国时建中正公园时拆毁,仅存一方摩崖石刻,风化严重,别无它存。

82、武夷别业

位于五曲溪北玉华峰下,清 潘锦 建。潘锦二十三岁弃官隐居,筑室玉华峰下,自题《怀武夷别业二首》表示:早岁轻荣宦,携家住武夷。未能舒啸傲,聊用慰支离。现在已废,旧址无存,四至不明。大致位于玉华峰下,隐屏峰两峰夹峙处。

83、小隐堂

位于茶洞内、玉华峰下,宋将军刘衡建,久废。现在为一片茶园,遗址已无存片瓦。

84、古茶洞

位于六曲溪北,隐屏峰北下。茶洞为武夷山著名七十二洞之一,四面接笋峰、隐屏峰、玉华峰、仙游岩、清隐岩、天游峰、仙掌峰群峰环峙的谷地,因洞内种植名茶而得名。谷内清静幽微,又称幽微洞天。谷井有雪花泉、澹泉、玉华泉汇集于此,更显幽居特色。明代徐霞客来此旅游考察也称赞不已。茶洞虽不大,但名士多来此留连,代代延续,皆因环境清幽,山水如画之故。自唐宋以来的主要建筑有多处,俱各引人入胜。现洞中已为茶园,留有留云书屋遗址及仙浴潭景点,岩壁有茶洞二字石刻。

夜,伴着那诱人的菜香酒浓,给天空涂上灰暗的色彩,那暗色慢慢弥漫,遮掩了冬日的苍凉,笼罩了整个街道。远处渐渐模糊,只有霓虹还在闪烁着它的美丽。夜,割断了白日的匆忙,拾起茶余饭后的轻闲,随意的散步,悠闲的舞蹈,留给了夜热闹的喧哗。我一个人游荡,思念像无处不在的伤,又在慢慢复发……

85、开源堂道观

位于七曲溪北的小桃源内。原名桃源庵始建于唐天宝742—755年间。始建时为佛教,名为石堂寺,原址在云窝茶洞,约928年佛寺被毁,原址因名陷石堂。元时建刘文简祠,后改为三元庵,主奉三官大帝。明嘉靖1525改建为云石堂,修建了三清殿、三皇元君殿、三官殿、真武殿、娘娘殿、功德祠等建筑。明、清、民国多次修咠。1936年华侨领袖胡文虎捐资重修,题写观名小桃源。1992年武夷山市府批为文物保护单位。

桃源洞西边这座老君岩雕像,是1996年,由武夷山风景区胜区管委会投资23万元,福建惠安工匠历时6个月雕凿而成。雕像高16米,宽11米,厚10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老君岩雕座像(堪称中国之最的泉州老君岩雕像高仅5.1米),堪称老子天下第一。

桃源洞口仍保留一座山门,扼桃源洞口,石彻山门,两层山字頂门楼,石条瓦,高3.5米,门宽1.25米,高2.3米。门墙宽3.3米,厚1.25米。门书正面:龙飞甲子年 桃源洞 孟秋吉旦立,背面:透天关 王明佳书;门联石刻为:喜无樵子来观奕,怕有渔郎来问津。在入山门前另有一入口,洞口呈三角形状,洞只一人多高,纵深十米左右,光线阴暗。洞前石彻铺地,右侧岩壁上有摩崖石刻,有一人工打凿的长方形石椅,现鲜有人通行,逐渐废弃。只要进入桃源石门,就顿觉豁然开朗,果然是洞天绝境。四周群峦环绕,南有苍屏峰,北有三仰峰,东有玉版岩,西有天壶峰、北廊岩。当中是幽深的谷地,方圆大约20亩。但见田畴平旷,阡陌纵横,屋舍俨然,桃园、石池、竹林、流泉,引人入胜。现今园正中又新建一半月形的大池潭,天壶峰下望潭中水光十色,犹如一轮弯月嵌入其中,美不胜收。若逢春日来此游览,桃花盛开,灿若云霞,地地道道的陶渊明笔下的武陵桃花源胜景。徐霞客在游记中曾这样写道:四山环绕,中有平畦曲涧,围以苍松翠竹,鸡声人语俱在翠微中。桃源洞北面有两幢古老的屋舍,是桃源庵和开源堂旧址,堂内塑有太上老君的神像。屋旁斜倚着的一块岩石,名金砖石。从岩罅里涌出的一股山泉,叫金砖泉。

86、石堂寺

最早原建于在五曲溪北茶洞内,唐武德元年(618)建创建人失考。五代 后唐天成中约(928)移建于六曲溪北小桃源内。北宋天圣三年(1025)二月十五日因大雨造成山崩塌所陷,所以又称陷石堂。当时寺僧果缘与乡人詹立等十余人罹难。僧居仁及行者子明、子云等十人幸免。南宋欧阳光祖有《陷石堂》诗:七曲溪边古寺基,石塘春水绿漪漪;澄波不见招提影,只有山光似旧时。明嘉靖初(约1522)有僧人在遗址旁又重建一座寺庙,名为云石堂,后废。在陷石堂遗址内的石罅中尚有铜佛像,可见不可取。明陈省有诗《陷石堂寻石穴中佛像》。现建筑无存,茶洞遗址开发为茶洞景点休息处,桃源洞内为桃源景点。金砖石上有陈省题刻云石堂三字。

87、天壶道院

位于七曲溪北天壶峰,沿桃源洞后山石阶而上到次级左侧百米即到,或者从白云禅寺后山小径行至约2.5公里一十字路口右转百米即到。宋时建,创建不祥。又名天壶观,分前后布局,山门远立,据险扼要。门内有石铺小道七十米左右至岩壁,高十二米,就崖凿阶而上到达道院。道院建于一天然洞内。洞内右壁及后壁就崖削成墙,土夯地面,有一长方形土夯灶台。洞内留有部分土夯残墙。洞口右侧有就岩打凿的方形池一口。洞左有一小路可达峰顶。峰顶可俯视桃源洞全景,十分壮观。再行数十米到后院,后院宽大占地约800平方米,分多层布局。院内有石凿天池,水质清洌。董天工《武夷山志》载:白玉蟾浴丹其中。元学者杜本曾为道观书匾。道观明以后废弃。现留有山门,前院岩洞,后院天池及基址尚有保存。山门位于峰半岩脊,门宽1.2米,高2.1米,木门已朽塌。门两侧残墙大至呈L形状。门外岩壁高15米,就崖打凿石阶而上。

88、碧霄洞

位于三仰峰二仰半壁,从白云禅寺后山沿小道约行2.5公里至十字路口,左转约行1公里即至。清乾隆间(1736-1795)周士芳 建。碧霄洞风化长形洞,北高南低,洞宽30米,深21米,高12米。洞北侧有一段绝壁,上覆下敛,宽约五米,有架木栈下蹲而过,木栈后是一石砌门,高1.8米,宽1.1米,过门进洞,洞门木制构造。洞分两层,下层北侧稍低,洞内多方石料,应大都是石门倒塌的石料。沿石砌台阶上到上层南侧,洞稍深,深处又分两层。存有土夯残墙,残墙上用茅草盖頂,成一小间,小间内有一土夯而成的床塌,一侧有打凿的痕迹。北侧崖壁刻有武夷最高处石刻,稍低也有一处,风化严重,已不能辨,仅能辨武夷、九曲等字。三处岩壁都有人工打凿痕迹。沿石砌台阶三级至深洞上层,上层地面平整,似为人工打磨修整而成,南侧岩壁下方有一圆形(半球形)打凿的石槽,直径目测三十厘米左右,内壁光滑,不知何用,疑是棒捣麻子粿所用。下层有一石砌灶台,传说是白玉蟾练丹处,故名丹灶。灶台长1.7米,宽1米,高0.9米。碧霄洞北侧(前洞),栈道之外有一天然石窦,外沿砌石成井,接天然山泉,传

为当年白玉蟾练丹的丹井,现已废弃。最北端洞口西侧崖壁下有一处倾覆洞罅,洞内有一就石打凿长方形水池,(目测)水池离地面约一米高,长约1.2米,宽深各约0.4米。岩壁缝隙有一股清流注入水池前端,后端稍低水溢出后汇到洞外形成小水坑。(有时未见清泉流出)。

89、仰云庵

位于三仰峰南侧三隐台,与知白庵相邻,明万历中(约1595)林一焕 始创。现已废弃。仰云庵基本与知白庵相近,砖木为主,块石为基,条石铺阶,山门石构。至清初,名道 王文宗重修增建屋宇,清末毁于兵灾。遗址背靠岩壁,面临深渊,约三层,各层之间有石砌护坡,台阶相连。有石砌石块筑成水渠由上而下延伸。上层靠岩还有一夯土残墙。岩壁上有打凿的方形孔槽,还有两截小木棍嵌入岩壁。地面到处是砖瓦碎片,树木竞生。上部岩頂有一古墓,就岩砌石,夯土为墓(已盗)。打凿工整的石料堆集一地,其中有三块墓碑。其一为墓主碑,碑文为:羽化师合逵字道宏赵真人墓竖书一行,中部字宏处两侧又有左文右武几字。另一块碑因风化严重未能辨认。还有一块碑文为:五方土地神位 大清乾隆丙午年甲午日六月初二日 地光◎◎仝拜。

90、鼓子庵

位于八曲溪北,双乳峰半腰南向。从白云禅寺后山行1.3公里即至。明嘉靖年间,巡按监察御史赵孔昭游览时,因峰名不雅易名为并莲峰,题刻于半壁上。摩崖石刻附近岩石扣之如闻鼓声,当地山民称为石鼓,故又称鼓子峰。原有的鼓子庵已废,现存的遗址依倚山势,顺一条狭长的崖壁而建,庵以斜覆的岩石作为后壁墙,隔以土夯墙为落干单体建筑,间与间之间相通以木栈道相连,凿岩为路,约三百米。整个建筑基本遗存在西侧,建筑保留着原有石砌山门遗存,门额上书鼓子庵三字。鼓子庵始建年代唐宋时期,一直到清初,曾改用并莲峰,寺为并莲寺。到清初毁于火灾,清顺治年间重建。鼓子庵旧址现存的遗迹应为顺治年间道院重建的残迹,近阶段在原有的基础上补筑的建筑遗迹。残留的炉灶,夯土台成组的圆坑,都与山中茶叶生产有活动关。岩阴下有一水池遗存,岩壁上有落干打凿方形的槽孔,通道的险要地带,应建有木栏杆等保护措施。建筑东侧岩壁上刻有并莲峰三大字及重建鼓子庵设香灯田碑记。现存数堵墙体尚好,地上散落些旧时的残砖断瓦以及建筑外的石阶。

91、涵翠庵

鼓楼岩右侧有一岩名为涵翠岩,明代理学家李材命名并撰书岩名,题刻于岩壁。涵翠岩半壁有一岩穴,依岩呈横向东西开列,上覆下敛,朝向西南,正中临崖处有巨石耸立,西北有山路可通岩洞。洞分两层,上层如圆月,又称月窟;下层绝地千尺,峙齐云翼称云巢。明万历年间,李材的门生谢智,号:活水先生,曾在此隐居,后人又称谢洞,活水洞,现活水洞三字题刻于岩壁,并有谢洞记诗文留于岩壁之上,建筑无存。岩体上现保留凿刻的痕迹,砖石铺砌地面及石砌墙体等建筑残迹,西北,西南都有山门的遗迹。西北面门以石块砖块混合泥土而建。西南面的山门保存较好,临崖而立于岩体之上,以石块砌筑,一侧与东部岩体相接,一侧与洞前巨石相连,构成西南面的墙体。门前岩上凿台阶石路通行,山门上部岩顶题刻涵翠岩三字。山门门额书写石室二字,另题有万历岁祀庚子春二瑞月良旦及谢◎釆访诣此还,安步考槃,谨识。洞内由低向高分四级。二,三级台阶基部为洞室岩体修凿成直壁状后,以石块垒砌成各级平面,第四级以石块构筑在人工修向平面上夯土,铺砖构成活动面。第一级室现存一长方形夯土石块构筑灶台。第二三室散布有桌、椅及废弃的砖、石等建筑构建。第四级东北壁岩体上凿刻三级壁拿,现壁龛旁留有开山道人谢活水墓墓碑一块。现存的活水洞空间有两山民居住,崖居所遗存下来的物件、构建用来对洞内的建筑进行修整。

92、龙吟庵

位于八曲溪北紫芝峰左,明末(约1644)由僧 真峰创建。从白云禅寺后山行至约3.5公里。僧真峰为云游僧,明末为避乱世在此建庵以居,真峰后,崇安人学者王彝见世事纷乱,也在龙吟庵度半生,终于此庵。其后清代僧成能继僧真峰衣钵在此参禅。有《龙吟庵》诗描述此地的环境幽胜。该庵规模大,建筑错落布局,不拘于规范,占地面积纷一千平方米,踞路立门,门分三进,巨石砌成,十分坚固。现遗址已废弃,呈长方形状。遗址留有石条门楣,石垒门台,纵横交错的石阶砌墙,碎砖断瓦散落一地,草木丛生。倒地的石门石料乱堆路上,庵左侧路边有两棵樱花树,每年正月前后开花。树直径约20多公分,十数米高。岩壁有清泉流下,行成一小瀑布,汇集成一水坑。

93、白云禅寺

建寺时间:清代 寺庙地址:武夷山星村镇 寺庙介绍:位于武夷山九曲溪北灵峰白 云岩,整个寺建于一条长形的风化岩洞内,寺为土木结构。因常有白云缭绕故名。原名白云 庵,宋代学者吕祖谦曾在此结庐以学, 后为道姑所据。寺内观音殿中的岩壁上 有乾隆年间留下的摩崖石刻"大观"。寺 的尽头,通过一段奇险小道,可通往一 个岩洞,洞中有康熙三十八年(1699) 立的漳浦梁山洞玄师祖舍利塔。寺内观音殿中的岩壁上有乾隆年间(1736—1795)留下的摩崖石刻大观二字。洞外的 绝壁山崖上,有乾隆年间众居士赠与住 持捧日大和尚的岩刻"极乐国"。白云寺后、灵岩北壁半崖白云洞内建有慈觉禅师的舍利塔。舍利塔依壁建成二级台阶式塔,砖彻台阶,白石灰粉面,高一米,宽0.5米,碑文:大清光绪丁酉二十三年十二月初一日未时立碑……等字。白云寺东侧后门有一条巨岩夹峙不约一米的古道。古道上建一石门,扼守古道,门框为两块宽0.45米的条石直接立于打凿在岩石上的柱础上。门框上两块方石门托,四块拱石拱成圆门頂,拱石上横一条石,条石上嵌一方石门匾,无字,上再盖石板。现香火旺盛。

94、云岩道观

位于九曲溪南云岩洞东部,始建于唐代。从前兰卡口北行不到1公里即至。云岩庵原为一处大岩洞,高20米,长12米,深3—12米。明时名道 兰复 字 信之,号 虚白在此庵坐化。庵大部分的结构都嵌于洞内。庵门块石垒砌,条石门柱。庵内经堂神龛相共,依洞凿成。因洞深而阴暗,曲折深邃,确似巨蟒所踞之所。清时庵香火废,但后陆续有游方道士所居。现一道姑所居管理。遗址洞内地势西高东低,大体分两部分,上部分上层,有石墙,两处石门,下层石门已塌,只留门础和残石墙。门内石石砌水池一处。承接洞頂岩壁上渗透下的泉水。石砌照壁一处,有两处龛位。门墙后有一处双锅灶台,上下两层用石砌凿石台阶相连。下部分有石墙、石门。内有神案,供太上老君等神像。案后即是传说当年巨蟒藏身之洞。洞前有山泉自岩滴下,形成水帘。

95、天上宫

位于星村镇黄花岭,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建,祀妈祖。大门上首天上宫三字,为嘉庆七年1802妈祖被敕封为天上圣母无极元君后朝廷敕建。天上宫经过三百多年沧桑,到解放初宫内还有道士主持。2006年,进行维修重建,现天上宫占地十几亩,成为闽北最大的妈祖圣庙。

96、梅花山庄

位于白岩北,宋 高士赵必涟 建。赵必涟筑室为隐居之所,植梅树百株,曰梅花庄。与弟赵若槸觞咏其中。赵必涟作《自题梅花庄》一道:一间毛屋傍溪斜,三径荒于靖节家。但得鹤粮随分足,更须锄月种梅花。他好友、崇安诗人刘济也赋《题梅花庄》一首,描绘出梅花庄的清雅意境,赵氏兄弟逝后,建筑渐废。现遗址为三面山体夹峙一块谷地,已无建筑,已辟为茶园,四至不明。

97、遇林亭窑址

位于武夷山风景区北侧,地跨星村镇燕子窠和武夷镇白岩两个自然村,为宋代窑址。创建人失考。窑址发现于1959年,1988—1999年进行局部考古发掘。196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建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秋冬两季首次发掘,面积2522.5平方米,清理了两座半地:穴焰斜面龙窑,其中一座长73.2米,另一长113.1米。还发现批石构淘洗池、水井、排水沟、道路、工棚基址等作坊遗址。现今,窑址已径有关部门修整。古井位于遗址南侧,石砌圆形井壁,淘池位于古井北侧,中有小道。古桥位于遗址东侧跨高星公路旁小溪,为石砌拱桥,桥面宽1.5米,跨度约2.5米。现作为博物馆开放。

98、妙莲寺

建寺时间:清代 寺庙地址:位于武夷山山北景区莲花峰 腰,高星路中段南侧。创建人、年代失考。现看似清代后期的建筑。鼎建扣冰殿于妙莲寺,涵义 深切,正如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会 于1999年在《武夷山莲花峰记》碑中所 云:"流连异水奇峰,置身古佛洞天,欲 寻访百千年以往扣冰和尚所垂示之奇佳 佛缘。据地方志记载,扣冰圣僧曾在崇安的桃枝寺、大智寺、广福寺、小桃源等处修行,后才在吴屯乡建瑞岩寺,使之成为名刹。"下山栈道的一处石窟中,岩雕着 一尊巨大的扣冰古佛卧像,长二丈余, 高六尺许,再现扣冰和尚84岁圆寂于福 州鼓山之时的瑞像。莲花峰北壁有上下两岩洞,妙莲寺主体建筑在上洞。2000年重建妙莲寺,建筑面积达800平方米用栈道将上下两洞联接起来。该寺据莲花峰的特点,将建筑建嵌于岩壁东高西低的岩洞中,洞长七十二米,深十三米,大部分都藏在洞内,一部分伸在洞外,上迫危崖峭石,下临绝壁深渊,如空中楼阁,是名符其实的悬空寺。莲花峰半腰留有妙莲寺山门,石砌挡墙堵住山谷。门外有数十级台阶贴壁而上,门内地面与门额齐,形成天险。石门两侧各有圆形巨石,如两朵含苞欲放的莲花。古山门内就石打凿一方形水池,以竹槽承接天然山泉。现有寺僧管理,香火依旧。

图文来源:武夷青创转自浪子易辰的美篇

一个能从别人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人,永远不必为自己前途担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