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资讯  民生

【思悟堂】改善农村民生问题的思考

【思悟堂】改善农村民生问题的思考

  改善民生关键在农村,重点难点在农民,要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扩大内需,保增长和保稳定的重中之重来抓,加大投资力度,强化政策措施,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加速振兴和富民进程。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广大农民已经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农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长期以来任然存在着城乡差距问题,“三农”问题凸显,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发展滞后,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交织,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约束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化解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最关键、最现实、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加快推进改善农村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改善农村民生是切实加强群众路线的客观需要。在农村工作中只有把改善农村民生放在首位,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发展的观点和统筹兼顾的方法,切实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长期存在的问题,做到发展为了农民、发展依靠农民,才能线、改善农村民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选择,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是必然趋势,也是当前和今后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差距更为明显,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必须彻底打破城乡体别束缚,着力改善农村民生问题,努力增加农村居民就业机会,使农民增收,切实解决农村社会保障脆弱,教育文化事业之后,公共服务水平低等问题,让普通农民共享发展成果,加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

  3、改善农村民生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虽然我国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但还是有贫富差距,贫富差距过大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造成了农村经历贫穷落后的局面,因此,只有着力解决农村民生问题,为农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社会经济整体健康发展,打破旧观念,倡导新形式、新规律,从新情况入手,找准切入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好心的民生问题,促进民生的改善与安康。

  民生领域是社会差异最为凸显的领域,无论从生产、生活还是生存条件看,社会各阶层的差异都是普遍存在的。但是,通过发展逐步缩小差异以及由此造成的不平衡,并让差异保持在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可的水平上,这不仅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也应当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取向。从改善困难群体生活人手,进而促进全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民生状况的改善。

  民生问题所涉范围广泛,“群众利益无小事”,从生产、生活到生态环境,凡是关涉百姓生存的皆可称之为民生大事。同时。民生问题的解决又是长期的,不但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出现。因此,民生问题的解决和民生的改善,既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个长期过程,既要立足于当前又要着眼于长远,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就当前来讲。应将教育、就业、分配、社保、医疗等主要民生问题作为重点,加快这些领域的制度建设。有了一个相对完备的制度体系,民生问题的解决不再是零打碎敲,就可以做到更加规范有效和科学合理。

  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扩大,不仅使农村的民生问题更加突出,也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新的民生烦恼。所以。我们要以一种全局意识和战略眼光,来认识中国的“三农问题”与“国计民生”的重大关系。科学发展观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不仅是对于发展做出的全局谋划,也是基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出的战略考量。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一方面要更加注重农村发展,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实现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只有这样,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才更具稳固的基础,并能更充分地体现社会公平正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农村民生问题
  • 编辑:郭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