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资讯  新闻

中山市供水50周年回顾

中山市供水50周年回顾

  五十年前,中山市供水有限公司成立,时称中山市石岐自来水厂。成立初期,日供水量不足2000立方米,供水范围不到一平方公里,仅维持城区机关、事业单位用水需求。

  进入八十年代,特别是八十年代后期,中山市经济发展加快。中山市城区已是严重缺水,中山市供水公司审时度势,于1986年筹建全禄水厂,首期工程供水能力为6.6万立方米/日,并铺设全禄水厂至石岐14公里DN1200输水管,至1988年7月1日竣工,并向沙溪、大涌两镇供水,解决了此两镇用水难问题。

  1988年上半年,中山市供水有限公司及时兴建全禄水厂二期工程,供水能力为6.6万立方米/日。工程竣工后,城区供水紧张问题基本解决,但中山市农村仍有近30万人喝不上洁净的自来水,饮用水水质问题困扰依旧。

  当时,中山全市自来水的卫生质量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中山市供水有限公司所属2间水厂和镇(区)办的17间自来水厂,供水水质良好,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覆盖人口约91.2万人,占全市人口的72.7%。二是位于五桂山周边的5间镇办自来水厂,所供的水是未经任何处理的水库水,水质难以保障,覆盖人口共5.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7%。三是有管理区(村)办的小水厂103间,供水范围包括112个管理区共28.3万人,占总人口的22.6%。这些小水厂由于水源污染、净水设施缺乏必要的检修和保养、管理不善等原因,供水水质低劣,水质不合格。

  中山市供水有限公司针对这一现状,急民所急。从1988年至1994年,全禄水厂1-4期供水工程全面完工,1997年大丰自来水厂竣工投产,公司总供水能力达到46万立方米,至此,中山市形成由东部的大丰水厂、西部的全禄水厂和中部的浦鱼洋水厂共同担负城区供水的格局,不仅解决了供水量问题,也大大提高了城区供水的安全性。同时,开始向周边镇区供水,如对沙溪、大涌两镇及至后来的火炬开发区、港口、南朗等十个镇区供水,总面积约800平方公里,超过100万人用上自来水。

  一九九六年,中山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解决我市部分农民生活饮用水卫生问题的通知》,要求市环保局加强取水点水源保护,并决定从1997年起3年内,每年拨款300万元,专项用于补贴困难管理区加强供水主管网的铺设。经卫生部门监测,水质仍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镇办水厂,必须于1997年6月底前整改达标,在整改期限内仍未达标者必须停产整顿。

  1997年,中山市建委(即现在的市建设局)发布《关于提请审议我市部分农民生活饮用水卫生水改补贴方案的请示》,补贴未解决生活饮用水卫生的困难管理区和老区。经审定,全市解决部分农民生活饮用水工程总工程费近5400万元,市政府补贴900万元,约占总工程款的16.6%。

  至此,63个管理区水改工程动工,黄圃等20个管理区竣工的水改工程率先验收,七个镇饮用水达标。

  但是,也有一些镇未执行中山市供水整体规划,未实行由水质合格的市、镇两级水厂提供合格的生活饮用水到农村的措施,而采用简单扩建水厂或仍提供没有水质保障的水厂水。此外,在资金筹集、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上都存在一些问题。1998年,中山市建委针对存在问题发布《1997年中山市农村水改工作情况及1998年工作意见》。

  1998年12月,横门、横栏、板芙、神湾4个镇共32个管理区全部完成农村水改任务。南头、三角等7个镇共58个管理区中有25个管理区完成农村水改任务。

  截至2000年7月3日,中山市建委牵头对96个村进行水改工程验收(中山全市有水改任务的村141个,已完成任务的村占68%),补贴水改经费521.75万元。经过两年半的努力,22万农民饮上了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水。

  1997年农村水改工作开展以来, “城中村”水改,是中山市供水有限公司配合中山城市建设、创建美好家园的又一项意义重大的民心工程。

  所谓“城中村”,就是随着经济发展,原中心城区周边的“自然村”农村土地,已被开发作为商业、工业用地,上述自然村虽然经济总量高速发展,城市化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但其配套市政设施管理仍然按原自然村的管理模式,特别是供水问题较突出,供水管网残旧,漏耗较大,水质不能保证,等等。2004年,中山市供水有限公司根据中山市政府和中山公用事业集团公司的总体部署,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城中村”水改方案,组成“城中村”水改领导组,在岐头村进行水改试点,在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又稳步推开,全线万元,对“城中村”实行了管网改造和抄表到户,随着抄表到户和饮用水同城同价的实现,“城中村”居民的饮用水水质从此有了保障。

  到2006年,中山全市完成水改任务97.6%,尚有坦洲镇、五桂山生态保护区、南朗镇和神湾镇四个镇区的14个行政村(管理区)涉及36个自然村尚未通自来水,涉及人口达34449人。

  中山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将实施全市“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确定为2007年十项民生工程之一,市政府在坦洲镇人民政府召开了“村村通自来水”市长现场办公会议,李启红市长、邓小兵副市长要求各部门及相关镇区高度重视,做好工作,在2007年年底前全面完成“村村通自来水”工程。

  按照“村村通自来水”坦洲现场办公会议的精神,五桂山、南朗、神湾3个镇的改水工程由市供水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和实施,涉及9个行政村的20个自然村,投入资金约2250万元;坦洲镇的“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由坦洲镇政府负责投资和实施,具体工程实施由坦洲自来水有限公司负责,涉及5个行政村的16个自然村,约占全镇户籍人口的34.07%,投入资金约4130万元。

  20年前,中山市城区供水紧张问题基本解决,但仍有近30万人喝不到洁净的自来水,全市多个管理区连续数年征兵体检无一人合格。

  2007年9月底,经过中山市政府及建设局等有关部门、镇区政府的持续努力,中山市成为广东省首个“村村通自来水”的地级市,所有乡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一样,喝上了优质清洁的自来水。

  上世纪末,中山市受咸潮影响日益严重,2003年咸潮更是使中山市全禄水厂持续停水18小时,给居民和工商业用水造成很大影响。为确保供水安全,抗击咸潮,2004年初及时兴建长江水厂,一期设计规模为10万立方米/日,投资约8000万元,并于当年竣工投产,长江水厂原水取自长江水库,投产当年就为中山市抵御咸潮做出了重大贡献。于此同时,2006年筹建中山市大丰水厂二期供水工程,设计规模为30万立方米/日,于次年竣工投产,总投资1.2亿元。这一供水工程的投产,不但为中山市东部发展的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山市有效抗击咸潮、切实保障安全供水和中山市建设和谐城市提供了前提条件。

  中山市供水有限公司抓紧建设蓄淡抗咸工程,2007年遂投资1900万元完成神湾古宥水库基建工程,预计投资3030万进行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已完成管道工程进度的90%。

  2009年新年伊始,供水公司决策者就作出前瞻性的决定:首期拟投资1500万元,对旧城区供水管网实施有计划的改造,采用不锈钢和球墨铸铁等优质环保管材。这又将是一项巨大的”水改”工程,更是为市民提供优质饮用水的民生工程,这也是中山市供水有限公司为创造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保障供水、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负责任企业的表现。

  如今,中山市供水有限公司在新一届经营班子的带领下,面对新形势,及时科学制定“中山市供水有限公司2009年改革与发展主要措施”,大手笔,大气势,改革创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中山市供水有限公司
  • 编辑:郭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