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资讯  资讯

中山一院100周年院庆 “三大怪”令人称奇(图)

中山一院100周年院庆 “三大怪”令人称奇(图)

  百年薪火相传,几经变迁。她从广州长堤潮音街口一间只有十几个医生的广东公医院,发展为现在拥有2548张床位、年门诊量超过400万人次、年住院人次近8万的“华南第一名院”。她不仅是广州乃至华南地区老百姓的“健康守门人”,更对中国医学科学事业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这样一栋被笑称为“危楼”的建筑,如今已拆去前座,但仍集中了众多要害科室,每天都要承担近80台手术,连走廊也躺满了病人。病人不去豪华病房,却偏偏愿意到这里加床睡走廊。

  因鸟瞰其形状呈“工”字而得名,57岁的“工字楼”是中山一院最显眼的老建筑。没有独立厕所,老式窗架锈迹斑斑,天花板上可见因漏雨而形成的水渍,简直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乡镇医院差不多。

  这样一栋被笑称为“危楼”的建筑,如今已拆去前座,但仍集中了心外科、胸外科、小儿外科、重症监护室、手术室等要害科室,每天这里都要承担医院70%也就是近80台的手术,连走廊也躺满了病人。

  为什么那么多病人不去豪华病房,而愿意在这里加床睡走廊?“我们是冲着中山一院的技术来的。”来自深圳的心外科病人张先生一语道破,他说,“我们深圳任何一间镇级医院,条件都比这里好,如果不是医院的技术高,我还真不会到这里来!”

  “工字楼”的尴尬与骄傲,堪称中山一院的一个缩影。中山一院院长王深明说,中山一院长期是卫生部的部管医院,受限于管理体制问题,广东省财政没有渠道拨款给医院。每年医院从财政拿到的钱只占医院支出的3%左右,也就是说,医院97%的支出要靠自筹,压力很大。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山一院只能羡慕别人拿拨款盖高楼,而自己只能勒紧裤腰带积攒建设资金。

  但就在这座外表简陋、设施并不先进的“工字楼”里,中山一院却培育了一代代名医,屡创医学奇迹。上世纪60年代,世界首例人造骨在这里应用于临床;70年代,这里建立国内第一间心脏重病监护室,全国首例肾移植手术获得成功,国内外首创带血管同种异体甲状旁腺移植术成功;80年代,全国第一例卵巢移植手术成功、中国首例连体婴儿分离手术成功;90年代,国内首例小儿肝移植、国内首例全肝移植、亚洲首例肝肾联合移植相继获得成功;21世纪,国内第三代试管婴儿在此诞生;国内首例、世界罕见连头婴分离术成功……

  在这一个个“第一”的背后,折射出中山一院医教研结合、多学科攻关的深厚功力。新华社的这条消息很有说服力:“2001年11月3日上午7时30分至11月5日12时10分,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01位医护人员经过连续52个小时的紧张奋战,终于成功地为一对1岁零4个月大的连头女婴实施了头部分离手术。这是我国首例成功的连头婴分离手术,也是世界上罕见的连体双胎畸形手术分离获得成功的个案。”手术医生由脑外科、显微整形外科、血管外科等多专科24名医生组成,科组织22名医生参与,46名分批参与手术。这一事件被列为2001年中国医药界十大新闻事件之一,是中山一院整体实力的最佳体现。

  “手术的成功得益于医院较高的学术水平、过硬的基本技能和学科齐全的综合实力。可以说,我们每个科室都注重掌握新技术并及时应用于临床,医院就没有技术上的短板。”曾参与那场手术的王深明院长说,医院鼓励多学科的协作,组织多学科联合攻关,开展高难度的医疗救治。

  令他高兴的是,医院的硬件建设也正在迎头赶上。继2002年17层新门诊大楼落成后,“工字楼”的重建也已启动。新大楼设计28层,总建筑面积为9.7万平方米,总投资为5.57亿元。预计2012年建成后,新大楼将提供床位近1400张,中山一院院本部开放病床数将从现在不到2000张增加到近3000张,日手术量可从原来不到100台增加到近200台,将大大缓解该院医疗用房和住院难、手术难的状况。在筹资体制方面,卫生部、广东省从去年起对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实行“省部共建”,提供了数千万元的资金支持。

  作为华南“龙头医院”,中山一院要接收各地疑难重症病例,但反而保持了较低的收费。据统计,去年医院共开出10元以下处方8万多张,50元以下处方30万张;平均住院费比最高的同行医院少1.1万元。

  75岁阿婆肩周炎5天注射用药12元、7月大男婴皮肤湿疹药费17元、两岁男童看一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药费3.7元、23岁轻型红斑狼疮女病人一个月的药费6元……

  这是在中山一院药房随机抽取的一些“小处方”。据统计,去年一年,医院10元以下的处方有8万多张,50元以下的处方多达30万张。

  根据广东省卫生厅公布的2010年第一季度“广州地区18家三甲医院诊疗人次平均费用情况”,中山一院的平均费用处于中等偏后,住院费为1.6万元,比最高的同行医院少1.1万元;而看一次门诊平均费用为229元,排名仅12位,部属医院的平均费用是264元。

  作为华南“龙头医院”,中山一院要接收各地疑难重症病例,但在“看病贵”的当下为何还能保持较低的收费?

  他解释说,与很多医院只搞临床不同,中山一院是中山大学的教学医院,医生们除了看病,还要带学生、搞科研。这种“育人”的功能,鞭策专家教授们要以身作则,要有仁心仁术,从而形成了中山一院独特的医院文化。“对于很多医生来说,关键不是做这个手术能收多少钱,而是技术是否国内领先、病人疗效是否更佳。如果当老师的都带头滥开大处方,那还有什么资格教学生呢?”

  在机制方面,中山一院把药品收入、检验收入与病区薪酬“脱钩”,设立考核性补贴,重点考核医生的工作量、工作业绩,比如病区有没有出现医疗差错、有没有大处方、大检查。医院实行“六查”:专科自查、专科互查、行政抽查、季度抽查、年终考评、院长突击查,奖罚分明,一个医生如果被查出开大处方,整个科室每人的月奖金可能会少了一千多元,并且在医院中层例会点名批评。

  “贵药不等于好药,用药恰到好处最重要”和“选用最安全、最有效、最便宜的治疗方案”,是中山一院的精神。据药学部主任陈孝介绍,医院每季度随机抽取500到8000张处方进行统计,一张处方的平均用药只有2.4种。抗生素的滥用在国内医院也是很普遍的现象。根据国内的一项统计,在一些医院的住院部抗生素的使用比例竟然高达70%。而中山一院处方抗生素的使用率仅有20%。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教授越老,越爱开小处方。以耿直敢言著称的70岁骨科名医李佛保就一直反对医生盲目崇拜高科技、滥用大手术,而主张适度、有效,并要充分考虑病人的经济承受能力。比如,在治疗一些骨折病人时,先进的方法是给病人使用内固定材料,恢复快,但费用贵;如果病人的经济情况不许可,医生就会给病人做传统的手法复位,再进行夹板固定,这种方法治疗耗时,见效较慢,但病人可以省下不少费用。

  又如,一位患有非高危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小孩,弃上海而专程到中山一院求医,只因为该院治疗儿童血液病的“经济方案”,费用仅需3万到4万多元,远远低于上海医院开出的10万多元……

  在很多广州老街坊的印象中,中山一院的医生“脾气有点急、但技术高、不会乱开药”。在今年广东省社情中心的一项大型调查中,中山一院的患者满意度位居广州地区各大西医院之首。

  在中山一院,现任消化内科主任陈旻湖33岁就当上了教授,已经80高龄的神经内科名医刘焯霖仍坚持每周3天门诊。在一所百年老院,这种打破论资排辈、老少和谐共处的景象,确实很少见。

  中山一院有一个奇特的“老少咸宜”现象:这里有一批广东省最老的医学专家和学科泰斗还在出诊,而一批年轻的科室主任和学科带头人奋战在科研管理的一线。

  说“老”,最典型的是80岁神经内科名医刘焯霖,退休后放弃美国儿孙绕膝的幸福晚年,孤身回国,坚持每周出三天门诊,拒绝医院按他的级别收病人300元的挂号费。不抽烟、不喝酒,几十年来只喝白开水,一日三餐几乎都在医院饭堂解决,但却连续两年交上万元党费。他还拿出自己的积蓄10万元,设立“刘焯霖教授神经病学奖学金”,用于奖励在神经病学学习优异的学生。他连续40年上门回访一个病人,自己做白内障手术后第二天就去出门诊。这位80岁的“帕金森斗士”这样解释自己的“怪”:“多看一个病人,我就多收获一分快乐。

  论“少”,记录不停被刷新。按照旧机制,升为副教授至少要等到35岁以后;而没有45岁,很难升为正教授。而在中山一院,现任消化内科主任陈旻湖29岁就当上副教授,33岁就当上了教授!神经科主任曾进胜30岁升副教授、35岁升教授。器官移植专家、副院长何晓顺35岁就当上全国最年轻的外科教授。

  王深明院长说,这与中山一院独特的“人才战略”有关。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山一院一度出现人才“断层”现象———老一辈学科带头人、专家、教授到了退休的年龄,年轻一代却“接不上手”,人才成为医院继续发展的瓶颈!为渡难关,医院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是“外部输血”,积极引进人才,填补学科建设空白,以解医院燃眉之急;二是“内部造血”,大胆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打破论资排辈的“老规矩”,破格提拔优秀人才。

  该院心脏外科主任张希,就是中山一院人才断层期从美国引进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张希1989年出国,1995年已经拿到美国绿卡的他却放弃了国外稳定的工作和安逸的生活,留下妻儿只身回国。原来,当时中山一院院长、中山医科大学校长黄洁夫专程到美国做张希的思想工作,张希坦言:“是黄校长求贤若渴的真情打动了我。”前后几年从国外回中山一院工作的人才,还有心内科主任杜志民、呼吸科学科带头人谢灿茂等十多人。医院还在全国公开招聘学科带头人,神经外科主任黄正松、放射科主任杨建勇等学科带头人都是通过公开招聘引进的人才。

  提拔新人,不忘老人。从2005年开始,医院推行了特聘专家制度:聘用70周岁以上,学术造诣深,能帮助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及重大技术问题的院内外、国内外享有较大知名度的专家,为医院的学科建设和医、教、研水平的提高出谋划策。在推行特聘专家制度的同时,医院又建立起了学科带头人与科室主任分开的首席专家制。

  “人才是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一大‘法宝’,人才战略是我们医院发展的核心战略。”王深明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山一院造就了无数名医,这些人才也创造了中山一院的辉煌和发展奇迹,使中山一院的医疗、教学、科研相得益彰,综合实力名列国内前茅。

  “这三大怪,说怪也不怪,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百年医魂在支撑。”在采访的最后,很多中山一院人都不约而同地把原因归结于建院之始的“开院祖训”———“救人救国救世,医病医身医心”。这幅至今镌刻在中山医学院红楼上的对联,秉承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精神,已凝聚成为中山一院百年医魂之魂,将永远影响一代代中山一院人,为医者铭记。

  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中山医学院医疗系招收了17个班的学生,如今已成为各地医疗界的领军人物,堪称中山医后的“黄埔一期”。

  那一年,在外贸系统工作的王深明和在农机厂工作的颜楚荣都是24岁,在“本命年”顺利考进了中山医,毕业后留在中山一院工作。

  27年后,这对实干勤奋的同学搭档,出任这家百年名院的院长、。6年来,他们带领中山一院锐意改革,走出了一条“国家小投入,医院大发展”的自我创新发展、内涵建设和外延建设良性互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得益彰的发展路径。医院年门诊量从200多万攀升到400多万,“华南第一名院”的品牌越来越闪亮。

  颜楚荣:“救人救国救世,医病医身医心。”这副对联可以说是中山一院的“开院祖训”,也是中山医的文化精髓。“医病医身医心”,80多年前老祖宗就喊出了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口号。这种文化看起来似乎很虚,但确实已经渗入中山医人的血脉,体现在我们每天的工作中。王深明:中山一院的文化精髓在于,我们不培养医匠,而是培养医学家。医院的竞争力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如医疗水平、服务质量、医院规模等等。但我们认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不是固定资产、设备和规模,而是学科建设的综合学术水平,即医教研的综合水平和实力。

  南方日报:在很多老广心目中,中山一院的技术很牛,但专家号太难挂,病房条件相对老化。在推进新医改的过程中,医院有什么新的发展思路,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王深明:我们这几年积极筹措资金,进行硬件改造。我们的新手术大楼投资5.5亿元,将于2012年建成使用,每日手术台数可翻番到200台,缓解群众看病难。我个人从来不主张大医院盲目扩张。前几年,我院先后接管了原黄埔区人民医院和原东山区人民医院。有些人不理解,说我们是在“圈地”扩大地盘。但我们从一开始就作出了承诺,作为大医院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帮扶和提高区域医疗卫生水平。实践证明,接管黄埔区人民医院11年来,我们从没有从黄埔院区拿过一分钱,相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让老百姓能以较低的费用享受到较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颜楚荣:最近我们应惠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跟惠州市签约,将在大亚湾开发区合办一所新的三甲医院。一期投资5.1亿元,床位582张,将于2011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二期规划扩大到1000张病床。惠州方面负责建设,全权委托我们经营管理,为惠州市以及周边的深圳、东莞、河源、增城、汕头等地区及香港居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另外,还将与海南省合作,帮扶他们建设好一所新的三甲医院。这些措施都是我们积极配合地方发展要求,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为医改探路的一种新尝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中山一院四大恶人
  • 编辑:郭瑪莉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