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魅力  特产

武汉“三乡工程”:让农村变美村民受益

武汉“三乡工程”:让农村变美村民受益

  12月7日,武汉市民用500584张网络选票将“三乡工程”选入武汉年度“二十件大事”。“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的“三乡工程”,有效实现了农村资源与城市消费、农民增收与市民体验的对接,取得了“市民享受、村民受益、农村变美、农业变强、城乡一体”的初步成效。

  市民下乡,就是鼓励市民下乡休闲养老,租用农村空闲农房和农地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能人回乡,就是引导在外能人回乡创业,带动农民增加经营性收入。企业兴乡,就是发动企业到农村投资兴业,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武汉市黄陂区杜堂村葛家湾是“三乡工程”实施的一个缩影。依靠回乡能人葛天才投资的2.4亿元,葛家湾成功打造木兰花乡景区。景区开放短短半年多,共接待观光游客20万人次,拉动了当地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并与周边3个行政村418户农民签订协议,解决800多人就业,3000余户农户脱贫,使今年户均年收入增加6.2万元。

  不到一年,武汉“三乡工程”有效提升了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水平,促进了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武汉市农委数据显示,全市共有4452名能人回乡创业兴业。截至11月,武汉市投入农村的社会资金达152.69亿元,全市新增农业新型经营主体1090个,增加农民收入总额达20.04亿元,为武汉271个贫困村农民增收2.53亿元。

  湖北省委、武汉市委陈一新介绍,“三乡工程”的最大特色,就是不完全依靠政府扶持,而是充分依靠社会力量,用市场机制去激活城乡要素有序流动,真正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武汉市通过实施“三乡工程”,架起了一座城乡要素资源互联互融互通的桥梁,初步形成了乡村旅游、生态农业、文化创意、文明公益、农事体验、养生休闲和网红直播等新经济新业态,撬动和推进乡村现代化,走出了一条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能人回乡,推动了城市资金和人才回流农村,拓展了创新创业空间,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了新路子。

  企业兴乡,打造了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示范典型,实现了“三乡工程”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互促互动。

  市民—能人—企业、农民—农村—农业,正通过“三乡工程”融合凝聚,互为资源、平台、舞台,为乡村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

  今年,家在武汉市的大学毕业生邓琪和涂强,在项山村租了一栋农房作为农业信息服务创业基地。相比城里的高成本,这里前5年房租全免,还提供5000元的装修补贴。像他们这样的公司,目前项山村已有20余家。这些变化正是得益于武汉“三乡工程”的政策创新。

  武汉市把“三乡工程”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在工作思路上破局,在政策集成上创新,在基础支撑上强化,在政府服务上优化,在设施上加大投入。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充分调动各方面要素资源投向农村;制定出台“黄金二十条”“钻石十条”“能人回乡四张牌”“农业共享经济”等政策措施;推进“三权分置”改革,全市50多万农户全部完成新一轮产权登记、确权颁证,形成更加清晰规范的产权制度;整合各部门力量,建立完善运作模式,搭建高效网络信息平台,形成服务合力;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

  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发展模式创新,“三乡工程”使农业加快发展、农民加快增收、农村加快变样。武汉市以独特的方式,为新时代乡村振兴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武汉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三乡工程”将拓面提质,探索更多新模式,走好新时代武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路子。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