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生活

惠州市多措并举不断丰富完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开栏语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深厚基础和重要支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基本遵循。

  近年来,惠州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深化对社会治理的探索。本报今起推出“治在惠州”专栏,多角度、多层面报道基层社会治理的惠州探索、惠州实践,助力我市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敬请垂注。

  近年来,我市坚持全面推进平安惠州、法治惠州建设,打造了一批全省、全国有影响的工作亮点和品牌,连续三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荣誉称号,成功夺取全国综治领域最高荣誉“长安杯”,并逐步探索出以“政治”统领、“自治”基础、“法治”保障、“德治”先导、“智治”支撑、“美治”提升为主要内容,具有惠州特色的“六治”基层治理模式,不断丰富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政治”统领

  重心向下,坚持系统思维和法治思维

  我市各级各部门突出“政治”统领作用,夯实基层党组织引领治理的基础。坚持党委牵头抓总,丰富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各级党政一把手牵头抓总,坚持重心向下,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系统思维和法治思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试点、总结、推广的多次反复中,丰富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有力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自治”基础

  建立社区治理评价体系和评价结果公开机制

  我市积极实施多种创新举措,培育发挥“自治”基础作用,全力激发基层社会活力。我市设立政府社区工作准入清单,建立以社区居民满意度为主要衡量标准的社区治理评价体系和评价结果公开机制。制定村(居)民委员会工作职责事项指导目录、村(居)民议事决策工作指引,培育发展城乡社区社会组织。

  在城乡社区全面实施“四民主工作法”,村(居)民通过“民主提事、民主决事、民主理事、民主监事”4个步骤,对农村重大事务进行讨论决定并实施监督管理。“四民主工作法”让广大村民拥有了更多“话语权”,让他们大胆提事、科学决事、合法理事、共同监事,依法有序地参与民主自治管理,有效解决了一批农村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了基层经济社会发展。

  ◎“法治”保障

  健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联机制”

  我市充分发挥“法治”保障作用,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坚持以法治为核心,着力提高基层干部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努力推进“法治之城”建设。

  深化法治治理机制改革。探索实施政府部门“权责清单”、主要部门“服务清单”和投资管理“负面清单”制度;在全省率先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两法衔接”制度,健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联机制”,率先实施公共资源交易制度等改革,率先成立“中介超市”,优化了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全面实施“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1294个村(居)委会全部聘任法律顾问,为基层提供法律咨询、审核合同、调解矛盾等法律服务。对于发生在基层的矛盾纠纷,法律顾问与群众进行自愿平等的协商,从法律角度进行分析、判断,帮助群众从法律角度认清问题症结,依法提出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同时,探索推行“法制副厂长”“法制副校长”“司法惠民工作站”等做法,不断健全完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德治”先导

  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文明公约村规民约家规家训

  我市十分注重发挥“德治”的先导作用,有力促进了基层和谐稳定。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融入文明公约、村规民约、家规家训。惩恶扬善弘扬社会正气,建立机制褒奖乡里德行善事,设立村(社区)贤德光荣榜,让德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丰富道德宣讲形式,大力培育文明新风。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平台,打造“1+10+N”优秀宣讲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递文明风尚。推出一批深受群众欢迎、扎根基层的名讲师,同时也发掘一批百姓宣讲员,进一步丰富理论宣讲的方式方法,用身边人讲身边事,以“乡音”传递“新声”,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造“好人之城”等活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

  利用家规祖训,开展家风教育。每村各族整理家谱、历史、名人故事等宗族文化,扬善除弊,组织德高望重者讲家风家教故事,组织年青人讲创业、讲学习、讲传承,以“流动红旗”等形式,激励创先争优。开展“亲情好、身体好、创业好、环境好、友邻好”等“五好”家庭评选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智治”支撑

  28个市直部门实现政务基础数据交换共享

  我市以建设“智慧城市”为载体,让社会治理搭上“信息化高铁”,全面发挥“智治”支撑作用,提高了基层治理效率。

  打造高效便捷、全面覆盖的智慧应用服务体系。以开展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为契机,着力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各系统、各平台数据互联互通,推动社会治理全面进入信息化、现代化“大数据”时代。市电子政务云数据中心已实现28个市直部门政务基础数据交换共享,以及市政府协同办公系统等39个政务系统运作。

  依托云计算技术,建立“横向覆盖部门、纵向延伸县(区)”的一体化网上办事大厅。打造了集政务公开、项目审批、社会事务办理、公共资源交易、志愿服务申请、公共决策互动、政府效能监察等七大功能于一体的网上综合办事大厅。

  创建“社情民意信息库”“惠民服务微平台”等大数据服务平台,进一步集纳民意、分析民情、用好民智,实现“前台受理、后台办理”一站式服务,24小时全天受理群众意见,并利用“库”存大数据资料,定期对社情民意进行综合分析,及时提交民意分析报告,真正做到群众“有地方说话”“说了不白说”。

  ◎“美治”提升

  大力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建设美丽乡村

  我市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大力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集中整治农村“脏、乱、差”,科学实施“雨污分流、改厕、污水处理、禽畜养殖废弃物利用”等,着力推动农村生活方式转变,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充分尊重乡村自然禀赋和地域文化特色,合理借鉴成功案例,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乡村发展规律,科学把握乡村多样性、差异性特质,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用美丽规划引领乡村发展。

  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整合推出地域文化资源。注重文化场地设施统筹安排,打造文化长廊、文化团队、文化活动、文化产业品牌,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的错位互补和协同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岭南文化品牌,形成处处有美景、村村有韵味的自然文化景观。开展珍视历史传承,延续乡村文脉,守护文化生态,留住美丽乡愁的“美丽惠州”创建活动,评选乡村“十美”,打造挖掘一批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乡风美的美丽乡村。

  惠州日报记者付巨晗 通讯员刘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