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生活

今天是国际助产士日!致敬参与援鄂抗疫的产科护士

产房是生命的起点,而助产士是托起新生命的第一人。在2020年5月5日国际助产士日来临之际,记者走近这个平凡而又特别的群体,致敬守望生命花开的产房天使。

“吸气,呼气,按我说的做,宝宝会顺利分娩的!你不要紧张。”“加油,已经看见宝宝的头发了,跟着我的节奏再加把劲!”……5月2日,尽管是“五一”假期,但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的产房里依旧忙碌如常。一群产房天使正忙着迎接新的生命,尽管有的已经汗湿衣背,汗水顺着脸颊滑落,但听到新生儿第一声啼哭的瞬间,兴奋油然而生。据了解,这群助产士曾在不久前支援武汉方舱医院。

首次看到新生儿很害怕

她叫朱秋云,产房里,她熟练迅速地做好接生前的各项工作。她2012年成为一名助产士,2016年11月入职成为市第一妇幼保健院的一名助产士。8年的助产士经历让她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助产士。

“这是直面新生的工作,我那时候很害怕,怕由于我的原因导致孩子有什么问题,所以刚开始压力是特别大的。”朱秋云告诉记者,刚毕业的实习期,跟着老师进产房,谁知看到一个妈妈在生孩子,当新生儿降生时,“我哇的一声就哭出来了,其中有喜悦,但更多的是害怕,因为是第一次正式进产房。”

前不久,朱秋云作为惠州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的一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说起助产士和护士的区别,朱秋云说,两者相似之处都是需要耐心陪伴,“护士要照顾好病人,而产科的护士要看护好产妇和婴儿。”

支援湖北经历终身难忘

她叫姚丹丹,2012年5月成为市第一妇幼保健院一名助产士。谈到接生时最深刻的记忆,姚丹丹称,在她接生的时候,有个准妈妈不会用力。“因为时间比较久,到最后没力气生了,宝宝出生后面色青紫轻度窒息。在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下,孩子渐渐面色转红润了。”当时看到孩子恢复过来,她内心充满感动。

据了解,姚丹丹也是援鄂医疗队的一员。“我想说真的是终身难忘,当我们乘坐的车路过长江大桥时,两岸的高楼LED灯上显示的都是‘致敬医护人员’等字样,我的眼眶瞬间就湿润了。”

助产士是在跟生命赛跑

她叫罗桂琼,2014年进入市第一妇幼保健院,但成为助产士已有10年。罗桂琼告诉记者,她记忆最深刻的是曾遇到一个产妇来到医院时已经脐带脱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仅仅7分钟就呱呱坠地了。

“我觉得助产士的工作有时候就是在跟生命赛跑。”罗桂琼告诉记者,当孩子出生后,她一直很关注这个宝宝,直到后续情况一切正常,她心里的石头才放下。“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成功抢救了一条生命,大家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抢救一个生命,让她顺利平安降生到这个世界,这份成就感或许只有这份工作能给予吧。”

作为援鄂护士中的一员,罗桂琼告诉记者,疫情发生后,她一直心心念念想去武汉支援。感谢这次援鄂的经历,让她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10年的助产士工作偶尔也会让人产生些许倦怠,但经过这次援鄂的洗礼,我深知这份工作的重要性,我会全情投入每一次接生,让职业生涯不留遗憾。”

以工匠精神迎接新生命

她叫廖晓礼,在长期的一线工作中她总结出:助产士也要有工匠精神。“因为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语言、每一抹微笑都将影响产妇的产程。”廖晓礼说,她一直不断学习护理业务,积极参加业务技能培训,努力跟上护理技术的发展水平。

廖晓礼告诉记者,在科室中,她负责电脑表格的复查和数据的统计,有同事坦言她总能明察秋毫,在海量的数据中找到毛病。“这里记录不规范,那里书写不完整。”当同事辩解时,她总是耐心地说,“病案不单记录产妇的产程信息,更是为我们查阅、研究和改进工作提供第一手的事实依据,如果填写不规范就会对以后的工作、研究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在她的影响下,科室的电脑表格登记质量得以快速提高。

当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时,她也以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主动请战支援武汉。从大年三十开始便在一线忙碌的她,看到前方需要支援,丝毫没有迟疑。对于在陌生、危险的环境下开展医疗救治,她也从不畏惧。“我是医务工作者,国家需要,我必前行。”廖晓礼坚定不移。

市第一妇幼保健院产科护士长陈艳丽告诉记者,她经常会被这群可敬、可爱的助产士感动。“不论是平时工作的争分夺秒,还是面对疫情,大家踊跃报名援鄂,助产士们或许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在用青春书写着生命的感动。既然选择成为医护人员,那救死扶伤就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陈艳丽说。

惠州日报记者张荟婷

通讯员陈玉莲 费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