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中山文化  文化

爱心支教走进泰国 高校学子走心弘扬中华文化

  2019年盛夏,在湖南省侨联的指导和支持下,由华侨大学湖南校友会和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承办的泰国苏湾吉利中文活动中心支教活动于7月启动。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师伍蕾作为项目负责人,带领一批热心公益活动的高校学子前往泰国支教。活动历时45天,分两批次前往,共派遣8名国际志愿者。

  为全力开展好此次支教活动,华侨大学湖南校友会和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于4月下旬进行志愿者招募,召集了一群不同专业背景、学习经历丰富、中文功底扎实的高校学子。并于5月在线上线下多次商讨相关筹备工作。

  经过与泰方充分交流,支教团队以当地学生的汉语水平为基础、以传播中华文化为出发点,确定了教学的主要教材与辅助教材。课程内容以汉语教学为主线,涉及脸谱、京剧、园林、五子棋、剪纸、印染等中华传统文化。

  支教的第一个课堂,志愿者们基本掌握了当地学生的汉语水平。考虑到泰国学生的接受能力,志愿者们基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对授课内容进行了细化分类。对于汉语水平较差的学生,主要教授基础的日常交际用语;针对汉语水平较高的班级,广泛普及了有关中国文化的知识。

  伍蕾告诉记者,华文教育在泰国非常盛行,当地的老师、学生和家长都非常欢迎中国老师,渴望了解中国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高。

  志愿者梁胜说,一位30多岁的商人在支教期间开始学习中文,学习态度格外积极,且大多数孩子都会在下课或下班后准时来学习中文。

  暑假正是泰国南部的雨季。据志愿者李旺军回忆,一天下午,他早早准备好了课堂,但恶劣的暴风雨天气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三个学生淋着雨来到了学校,他们穿着湿透了的衣服,伴随着雨水滴落的声音,上完了下午的课程。李旺军说:“那节课,他们听得比以往更认真。”

  支教期间,因泰国学生汉语基础偏低,支教团队无法与学生用泰语进行交流,双方存在严重的语言障碍。为此,泰方特地为支教团队配备一名翻译老师进行课堂同步翻译,但教学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

  不仅是语言障碍,“中式教学法”同样不适用于当地的学生。面对教学期间出现的一系列难题,支教团队陷入了瓶颈期。

  在泰方老师的建议下,支教团队采用了背单词、练句型等教学方法。这在志愿者们看来很“死板”的授课方式却意外适合泰国的学生。取得初步成功后,支教团队的志愿者们将中华文化与活动、游戏相结合,在互动中传播中华文化,与此同时,志愿者也能从泰国学生身上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围和泰国礼仪,双方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吸引,进一步促进了中泰文化交流。

  在众多的中华文化中,泰国学生对五子棋、手工绘画格外偏爱。每到课间休息时间,学生们便会拿出五子棋对弈一番,甚至连吃饭时间也不肯放过。

  志愿者任思闽说:“在手工绘画课上,学生们总会给我惊喜,他们的思维很活跃,会在作品中加入自己的想法,我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像苏湾吉利中文活动中心的孩子一样,热爱汉语和中华文化的泰国人不止少数。除了当地学生之外,此次支教活动吸引了泰国素叻他尼府、Thachana 塔差纳县区域内对汉语、中泰两国文化交流感兴趣的泰国人。支教团队帮助他们打通了与外面世界的联系,尽力赋予他们更多了解世界、丰富生活的载体,极大地推动了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

  时间仿佛被按下快进键,离别的时间比想象中来得更快。不足两个月的支教,却在无形中改变了彼此的人生轨迹。

  志愿者赵苗是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的一名研究生,她说:“之前压根儿就没想过自己将来要当一名老师,但这次支教让我觉得当个语文老师挺好的,所以我现在正在积极准备十一月的考试,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能成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为弘扬传播优秀中华文化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据华侨大学湖南校友会执行会长介绍,经过为期45天的支教,今年9月,苏湾吉利中文活动中心共有11名学生来到中国留学。其中,9名学生已顺利入学华侨大学,促进了中泰之间的友好文化交流。

  未来,省侨联将对支教学校进行考察、筛选、推荐,继续与高校联合开展海外教谊活动,打造省侨联特色自选品牌,让缺少教育资源的海外青少年能够有机会接受正规的汉语知识教育,推动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带领湖湘文化“走出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