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杂谈

张中行:周氏著作是有大用的遗产2016-3-26张中行作文杂谈

我想我还是他的,只凭他在他的任内所提出的那个口号,我想我就他。他所提的口号是,“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世界”。出版如果真的能这样,尤其是一个地方的出版,那境界就不一样了,何况他提的那个时候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那时各省的出版重心大都真的还在地方,缺乏全国和世界的眼光。

接着说知识。在我的师辈里,读书多,知识丰富,周氏应该排在第一位。这最明显的表现在他的文章里,下地,三教九流,由之大到苍蝇之微,他几乎是无所不谈。而凡有所谈,都能看得细,见得深,使读者增加知识之外,还能有所。只说我的感受,我多年杂览,喜欢翻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把它看作介绍古典作品知识的宝库;翻检周氏著作则进一步,总是把它(仅仅由吸收知识方面说)看作介绍各方面知识的宝库。自然,这里隐藏着一个问题,是多知有什么好。我不想大动干戈,却无妨以事显理,是用望远镜看过往几千年,用显微镜看临近若干年,上至朝,下至野,由于,我们的失误以及吃的苦头也太多了。而求有所知,我的经验是不能不多读;可读之书很多,周氏著作总是合用的一种。

关于周作人的文章,我觉得张中行先生实在说得非常好:

张中行(1909-2006),原名,天津人,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一九三五年毕业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曾任教于天津南开中学、中学、贝满女中,担任过《现代》的主编,后到大学任教,与季羡林(1911-2009)、金克木(1912-2000)合称“燕园三老”。一九四九年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特约编审,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有《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文言和白话》《作文杂谈》《顺生论》《文言常识》等著作行于世。

和他的谈话是愉快的,这是我要写他的原因。

也只能是这样想了。不这样想还能如何?关于周作人的问题,后来我与胡真先生还曾打过一番交道。关于这番打交道的过程,也曾写过一点文字, 题目就叫《胡真先生》:

这是接受人之性,以调节之,以期自己和他人都能“养生丧死无憾”。也就是本此原则。他多次说物理人情,表现为、取舍: 最基本的是《吕氏春秋》的“贵生”(他自己说是“乐生”),这是的,也是常识的……生,最根本,最广泛,因此他注意底层,注意多样,兴趣伸向村野、民俗、儿童以及草木虫鱼等等。生,不能避开人己,想协调,就人人都要克己。从这一点出发,他崇奉的仁(忠恕)的观念,并向四面八方,如常引《孟子离娄》篇的话: “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 《庄子》篇的话:“不敖无告,不废穷民,苦死者。嘉孺子而哀妇人。”也是从这一点出发,他反对用各种力以扶强欺弱,如喜欢谈妇女问题,大男子主义就是这样。此外,他还深知,以知为耳目了解人生,观照人生。这样的人生,他像是认为:不应该是狂热的,如教;不应该是造作的,如。总之,要率性兼调节,以求适中,也就是平实自然。

传统文化:云锦博物馆新展馆免费

(本文为腾讯文化独家签约的合作方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后来,我又送了他一本小说《李白三部曲》,他又给我写了一信说: “你以前写过一些小说,现在又出版了长篇历史小说,可以说是一个作家了。你是中国作协或者省作协会员吗?不知是否?我想应该是的,否则就不公平了。”我看了,又大笑,不公平的事太多(他也跟我说起过他所遇到的不公平),你又能有什么办法?

你说呢?

这隐隐约约的几分遗憾居然使你与过去的工作不能那么轻易分手。它总使你感觉不安,认为完成了的工作中还有未曾实现的东西。而未曾实现的东西里又有着那么多迷人的。

一期编完了,站起来,吐口气,伸伸懒腰,抽支烟,随着了结事务的轻松,心灵深处浮上来的便是几分隐约的遗憾。

像是扭向形而上了,应该赶紧收回来,由体下降到用。这也可以扩张为三项。一是学写作时,周氏之文宜于用作范本。二是可以和法国蒙田、英国兰姆等作家的散文集放在一起读、欣赏。三是可以当作药,治多年来为文的两种流行病:一种是惯于(或乐于)浅入深出,即内容平庸而很难读;另一种是搽胭脂抹粉加扭扭捏捏,使人感到过于费力,过于造作。

游点文化第三期:游戏性不够同人圈来凑

文章千古事,甘苦寸心知。如果用心去体会,有静心、有耐心,心思自然会细腻。

如果没有了这几分遗憾,那情形又会怎么样呢?

内容说到此,转为说表达。这比内容难说,因为一,这方面他的造诣更高,几乎可以说,“五四”文学以来,只此一家,并无分号;二,同样的意思,觉得出于凤姐之口比出于刘姥姥之口的好,证此容易,讲所以然的道理很难。难也不得不勉强说,只好罗列一些自己的印象,由有迹象到无迹象,试试。这是其一,意思与用语的水乳交融。这像是运用语言的基本要求,可是脑中存储不多,笔下火候不够,也难以做到。其二是口头与笔头的一致。很多人都知道,这是叶圣陶先生推崇的“写话”,即口头怎么说,笔下就怎么写。合二为一,像是省力,不难,其实不然。原因很复杂,这里只想说现象,看报刊书本,能够做到这样的总是稀如星凤。所以叶圣陶先生才大声疾呼,才提倡。他自己身体力行,当然有成就,可是与周氏比,似乎还有用意与未用意之别。

其三是用语平实自然,组织行云流水,或者说看不出有斧凿痕。这说得再高一些是其四,比如与古文比是无声,与骈文比是无色,所以就像是未用力。我的体会,一切技艺,像是(也许真就)未用力是造诣的至高境界,纵使一些写作文教程的以及大量耍笔杆的人未必肯承认。其五,再从另一个角度说说造诣, 是能够寓繁于简,寓浓于淡,寓严整于松散,寓有法于无法。最后其六说说这样的文笔,我们读,会有什么欣赏方面的感受。人各有见,还人各有所好, 当然只能说自己的,是平和的和清淡的韵味,合起来就含有佛门所说的“定”加“慧”之美。

我觉得他是关心我的,这也是我写他的原因。

那才是真正的遗憾吧?是的,那才是真正的遗憾呢!

电影文化:冯小刚获授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众星到贺

有一次,电话铃响了,又是他,又谈他的读后感,我说:“我到你那里去吧,能够谈得详细些。”他说好。于是,我去了他的家。一进门,我就说: “我要事先声明一下,我听说你爱骂人,不过,我也爱骂人。”他看着我笑了起来,没有一点爱骂人的样子,将我让进了他的书房,先是上好茶,后是递好烟,接着入正题。

张中行先生

自称“丝”是文化吗?

张中行先生在《书屋》只发过两篇文章:一篇是《谈谈周作人的文章》,发表在《书屋》1996年第4期;另一篇是《多信自己 少信别人》,发表在《书屋》1997年第6期。两篇都是好文章。第一篇文章是为钟叔河先生所编的四卷《周作人文选》写的序(在我看来,钟氏所编的这套文选是目前最好的周氏选本。该选本共选文706篇,差不多是周氏一生作文总篇数的1/4。字数近170万,则约为其总字数的30%。选的标准只有一条,那就是选家认为的文章之美)。张先生是个聪明人,在序文的开头就说,他这篇序文可能会让“有些不如此想的人听了看了会皱眉”。为什么?张中行和钟叔河一样,认为对待周氏可以“人归人,文归文”,有些人并不认为如此。事情果然如其所料,印出来后刚刚将样刊送到,就接到了的这期暂缓发行。为什么?因为《书屋》所配的照片,也就是周作人本人的照片,占了版面的四分之一,尺寸太大,太突出。怎么办?要发行,只能拿掉周氏的照片,将那一页重排重印。于是,我只好跑到厂里,请工人师傅连夜加班,印好后又打开,一本一本地撕掉那页那页配有照片的,再一本一本地贴上那页那页没有照片的。一连好几天,我累得个半死,才将这事处理完毕, 总算如期发行。其实,我在那一期所编发的文章之中,关于为人为文的文字,前后呼应的还真不少,如丁东所写的《逢场作戏的悲哀》,舒芜所写的《国教授》,洪丕谟所写的《大胆女作家苏青》,谢泳所写的《吴晗的悲剧》等。我那一期的《书屋絮语》写得好像也有预感:

本文摘自《老先生》,周实 著,华夏出版社,2015年4月。

再说见识。见识来于知识,正所谓真知灼见是也。但二者也可以分离,例如,有些人《易经》卦爻辞甚至《十翼》都念得很熟,可是相信占得乾卦就真能够“利见大人”,飞黄腾达,这就是有所知而没有见识。有见识,是对于事物,能够合情合理地判定其好坏。这大不易。依照我的经验,有不少知名的学者,某时某处,或囿于传统,或囿于私见,就说些不通达的话,表现为没有见识。也许来于阿其所好吧,读周氏著作,没有感到有这样的格。正面说,凡有所见,尤其别人不怎么谈到的,轻说能够合情合理,重说能够深入发微。这发微,由他自己说的抄书,或从披沙拣金的文章里更容易看出来。实例过多,只想举我印象最深的一种,是评古典之文,他推崇几乎可以说不见经传的《颜氏家训》,而看不起被苏东坡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的古文,因为这位文公之文思想肤浅,装腔弄势。轻视唐宋八大家,是大举,茅鹿门、姚惜抱之流不用说,就是今日在大学课堂讲文学史的,也将诧为奇闻吧!其实, 只要我们撇开传统,平气地想想,就会发现,周氏的看法并不错。不管传统,不管流俗,述自己之所见而能有道理,至少是言之成理,是有见识。这类见识,限于“近取诸身”,使我受到的教益不少。不是夸张而是实事求是,我多年来所读、所取、所写、所从,如果说还不是盲人骑瞎马,这之灯,大多是由周氏那里借来的。

先生简介:

先说内容。还想分作思想、知识、见识三个方面。思想,这里指概括而最基本的,是对于事物尤其对于人生,周作人是怎么看的。对人生有看法,有抉择,这本是孔老夫子所说的“朝闻道”的道。周氏多次说他不懂道。我的体会,这是指熊十力先生和废名先生争论的道,而不是对事物有看法、能分辨好坏的道。这后一种非形而上的道,周氏不仅有,而且明确而凝固。是什么呢?拙作《再谈苦雨斋》中曾说明:

如果如我所设想,执笔为文都是用某一种形式,周氏所说之教是避免用、拳头的畏天悯人的人文主义,它过于温良恭俭让了吗?人各有见, 我只说我自己的:如果我们还不能不爱人生,希望“民吾”都能活得平安、幸福、向上,我们就不能不接受这样的人文主义;专说为文,就要学周氏,拿这样的思想作主心骨。

那情形一定非常可笑,那模样亦难免夜郎自大。

这遗憾旁人也许看不出来,即使印出来了,旁人也还是看不出来,你自己却是清晰地感觉到了它的存在和它那面带善意的嘲笑:怎么样?你能拿我怎么样?确实,你不能拿它怎么样,因为这个时候的你已经颇有些力不从心。

梁祝文化遗存迈入区域联动的新阶段

至此,我想可以说几句总而言之的话了,无论从文化史还是文学史的角度看,周氏著作都是有大用的遗产,如果以人废言,一脚踢开,或视而不见, 应该说是失策。可是接受,即开卷读,就不能不先有书卷。近些年来,关于周氏著作,零零星星印了一些,但不全面,有的还不易找到,所以,至少我看, 印全编就成为当务之急,然而一时难以实现。退一步,能够出版可以代表全面的选本也好。钟叔河先生多年来搜集、整理、研究周氏著作,无论是全编还是选本,可以推想,或说,必是精审可读的。我以一个老读者的身份,愿意借写此文的机会,说说我对周氏著作的看法,供还没想到读以及想读的人参考,并向钟叔河先生和出版社表示。

那次主要讨论的一个问题,即是周作人的问题,他认为《书屋》登多了评论周作人的文字。我说我的看法不同。我觉得对待周作人,今天的态度应该是:人归人,文归文。无论周作人是个什么人,他的文字在今天在以后都是有人要看的,也是有人会研究的。而《书屋》所登的都是评论其文的文字,对其人品和历史没有一文一字的涉及(这是我在当时编稿时小心切实把握的分寸)。他说登多了,就是倾向了,就代表了的倾向,也表示了刊物的态度。我说历史走到今天,如果说有进步的话,那就是有一些过去不能谈的人事现在多多少少可以谈了,而历史也就在不可以和可以之间小步或者大步前进。他笑了。我又说,他也可就他的看法写点文字给《书屋》,这对认真思考必定是有好处的。他又笑。我又说,他所提的那个口号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世界其实,也可变一变的。他问如何变,我说可以倒过来,那就是立足世界,面向全国,湖南。他笑了,我也笑了。他问我如何立足世界(这可是个关键问题,可见他的行政能力,或者说是运作思维),我说我一下说不好,或者我是这样感觉的。我的看法是我们的出版应该具有世界的眼光,从全球的角度来以及我们湖南的出版,运用我们的出版资源,用好我们的出版能力。他说确实有点意思(后来我在有些场合也曾谈过这个想法, 那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得到的却是一些讪笑)。

[摘要]我想可以说几句总而言之的话了,无论从文化史还是文学史的角度看,周氏著作都是有大用的遗产,如果以人废言,一脚踢开,或视而不见, 应该说是失策。可是接受,即开卷读,就不能不先有书卷。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老先生》,周实 著,华夏出版社,2015年4月。

文章千古事,甘苦寸心知。如果用心去体会,有静心、有耐心,心思自然会细腻。心思细腻了,那些好处和妙处,自然也就看到了,自然就会多信自己,从而少信别人了。

想了很久,还是决定要为他写一点文字,不是因为他是领导,而是因为编《书屋》时常接到他的电话,表达他读《书屋》的看法(有的时候甚至是写信放到我楼下的信箱),虽然他的那些看法并非是我能同意的(我认为他有点左,思想也是比较旧),虽然那个时候的他已是一个退休很久早不在位的局长。

后来,我出了一本诗集《剪影》,送给他,他给我写了一封信,说:“过去我总认为你是一个理论工作者,不料你还是一位诗人。”我看了就大笑,因为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是一位理论工作者。我仔细地想了想,我觉得我不是。

当然,你会在下一期里,尽心尽力地去进行弥补,结果却又往往是先前的遗憾弥补了,新的遗憾又冒了出来。它还是那么固执地使你感觉到它的存在和它那面带善意的嘲笑。于是,你又在下一期里开始新一轮的弥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