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中山楼市

中山国际信息网中山:“四大抓手”新引擎 “创新驱动”立潮头

“今年我们准备在美国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争取引入更多的国外一流健康产业人才和项目到火炬区。”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总经理方迎表示,国外有一流的健康生物技术和人才,而中山健康则有良好的创新创业孵化,两者结合将产生“化学效应”。

2015年,中山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至427家,净增208家,同比增长94.98%,增速全省第一,净增数量排全省第四。而按照“申报一批、储备一批、培育一批”的梯队战略,中山270家企业获批进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库,入库企业排全省第四。

与当今大多数民营生物医药企业一样,康方生物也是一只“小海龟”。2012年,三位在美国长期从事生物医药研发的中国博士来到了中山,并成立了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当年,被列为中山市引进“十大重点项目”之一的康方生物公司,其博士创业团队、医药专家队伍、自主研发技术等元素引来社会关注,被贴上了“高科技”“创新型”的标签。

高新技术企业增速全省第一

中山不断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率先在全国单一行业(灯饰)建立知识产权快速中心,建成了集知识产权申请、调解、查处、诉讼于一体的一站式快速服务平台,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家知识产权局高度评价,2012年全国知识产权快速工作现场会在中山市召开。率先在全省地级市推进专利信息运用和数据库建设,引进国际数据库为全市重点行业提供专利分析服务。构建专业化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全省首个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广东(灯饰照明)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已投入运作。同时,积极探索专利保险、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科技金融新模式,2014年有20家企业105件购买专利保险,保额690万元。目前中山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具备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资格。

根据协议,中山将依托华源科技协会的资源,在全球最大微电子产业——硅谷设立美国中山创新创业孵化。这是中山首次将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的阵地延伸至海外,计划通过“带土移植”的方式,提升美国创新创业项目在中山的落地成功率,减少前期研发成本。

另外,中山还将大力开展“机器换人”工程,在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实施以“机器换人”为主要手段的技术,鼓励应用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工业机器人装备,普及现代化制造模式。

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手段,中山不断激发企业创新的积极性,2015年全市科技财政支出预计达16.5亿元,其中市级科技专项资金超过1.8亿元,争取省级各类科技经费近4亿元的大力支持。中山市科技局全年放科技创新券面额1896万元,目前已兑现资金1035.09万元,兑付金额居全省首位。在此背景下,大批的中小企业陆续加入中山的“创新雁阵”,成为中山创新发展的“生力军”。

经过3年的发展,这家由海归博士创立的企业再次受到关注。该企业的总裁夏瑜介绍,康方生物与国际制药巨头默沙东签署了一项抗体新药项目转让协议:默沙东获得康方生物的肿瘤免疫治疗单克隆抗体药物AK-107全球独家开发和销售权,付款总额达2亿美元。而AK-107是由康方生物全程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拥有全球知识产权。

近年来,中山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和招才引智工作,广泛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为我所用,以中山工业技术研究院为核心平台,引入理工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4所高校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形成了“1+4”创新供给模式,为中山的重点企业开展了100多个重大项目的科技攻关。目前这一模式也正迎来进一步的衍化,实现从“1+4”到“1+N”的转变,如去年引入的西安交通大学的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

这只不过是中山为数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缩影。近年来,中山市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在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新认定企业、复审(重新认定)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予以财政补助等。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现已筛选出366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进行定向培养扶持。分解2015年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任务指标到镇区,建立“一周一报告”督办制度,全力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去年净增208家同比增94.98%

随着全省创新驱动“总动员”号角的响起,中山作为的前沿地区和全省水陆面积最小的城市勇立潮头,以全新的姿态响应号召。中山市明确提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与知识产权“四大抓手”,为全市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径与“方”。中山市委薛晓峰形象地形容:“四大抓手就像是一棵树,知识产权是树根,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枝干和树叶,高新技术企业是果实。整棵树只有根系发达、枝繁叶茂,高新技术企业才能硕果累累。”

近年来,大批中山企业正火热投身于“技改大潮”中,不断通过“机器换人”实现节员增效。根据中山市印发的《中山市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以下简称《计划》),三年内将引导全市超5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新一轮技术,争创工业转型升级新优势。计划3年累计推动2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人”,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明显上升。

通过区域创新平台为面,高新区、专业镇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为线,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为点,创新科研团队、国家级创新平台、院士工作站为高层次人才载体,科技中介服务为产业孵化融资平台的“点线面”结合的创新资源集聚和服务体系,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分支机构)8家、院士工作站4家、2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引进省级创新科研团队2个、市级创新科研团队8个,组建新型研发机构12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发中心414家,包括专业镇公共服务平台在内的各类科技服务机构150多家,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实体11家,孵化面积43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家(中国中山留学人员创业园)、新认定国家级培育单位1家(国家健康科技企业孵化器);柔性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383人、柔性引进“千人计划”人才3名,培养“千人计划”人才2名、“万人计划”人才3名。

去年底,一家中山本土生物医药企业研发的药物实现了国际市场的“逆袭”,这家名为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肿瘤免疫治疗单克隆抗体药物,被全球排名前五的制药巨头默沙东相中,就药物的研究、开发和推广达成合作。这既是默沙东在中国买的第一个创新生物药项目,也是中山高新技术企业在国际上的创新输出。

在中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新型专业镇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工业技改实现智能制造,也是该市实现现代化创新转型、提高工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抓手。

“机器换人”力促中山智造升级

中山计划将火炬区和翠亨新区打造为创新驱动引领区、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创新发展增长极等“两区一极”,力争到2017年,火炬开发区(含翠亨新区)工业产值、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创新型企业数量分别占全市30%、40%、50%以上。

自去年以来,随着深中通道开工消息的刺激,中山无与伦比的地缘优势再次进入各类资本的视野。随着国内外创新资源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涌入中山,中山也逐渐将创新触角延伸到创新资本的源头,形成创新资源的双向流动以及创新发展在空间维度上的延伸。去年,中山市翠亨新区列入首批粤港澳服务贸易化省级,与佛山等市签署共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进深中协同创新发展战略合作。以“全域中山”的,中山实行全市招商、土地、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一盘棋”,城乡规划“一张图”,打造新型专业镇“两区四带多集群”产业发展格局,并已初步形成了市、镇区、高校多方联动的10个协同创新平台,中山正加速融入珠三角创新一体化体系的建设。

中山将以事前资助、事后补助等方式,支持工业领域质量认证、试验检测、电子商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将依托美居产业园,重点建设1—2家有较大影响力的公共服务平台,向技术企业提供工业设计、电子商务、投资策划等服务,“机器换人”、智能、两化融合及先进管理模式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以及设备租赁和专业人才培训等专业服务。

“全域中山”融入珠三角创新体系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大幅增长,折射出目前中山全市创新氛围的持续升温。2015年,预计中山全社会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2.5%,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7%,均位居全省前列。

此后3年,中山将大力支持企业增资扩产,包括对投资计划明确、技术工艺成熟、产品质量稳定、市场渠道完善的重点增资扩产项目,积极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力争项目快建设、早投产、速达效。同时,推进企业的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鼓励工业企业依托自身品牌应用电子商务,通过第三方零售平台开设网络旗舰店、专卖店等网络零售终端,开展网络零售、网上订货和洽谈签约等业务,提高生产经营和流通效率。

国内首设法院远程诉讼服务

“知识产权就是创新,用好知识产权就能激励创新,知识产权是给创新的火花‘加油’,是创新的原动力所在。”薛晓峰指出,知识产权是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桥梁,解决的是科技为现实生产力“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是创新主体的核心能力、战略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5年前,中山根据古镇的灯饰产业特色,设立了国内首个单一行业的知识产权快速中心,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快速反应机制,打造了知识产权的一块试验田。为加大对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中山去年更在全国率先成立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远程诉讼服务处,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案件的视频远程诉讼服务。同时组建黄圃家电快速中心,加快建设与产业集聚相适应的体系。去年全市共受理专利侵权纠纷立案471,办结451,假冒专利立案5,办结5。

为了充分调动全市单位和个人申请专利的积极性,中山也重点针对企业的发明专利进行资助。2015年中山市科技局共对367个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2441件各类专利给予资助,有效带动了专利申请量的提高。

2月16日,春节假期刚过,广东就召开了“全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会议对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广东全省的创新发展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进一步加快了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的建设步伐。会上,正式发布了《广东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6年工作要点》主要内容共17个方面,其中加快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重中之重。

通过实施“机器换人”工程,中山市18个专业镇去年1—11月劳动生产率增长13.9%,各镇区推行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技术,全市工业技改投资156.3亿元增长近70%,企业产能也不断提升。以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为例,经历多年技术,小型电机的年产量增加了近3倍,一线生产人员却减少了40%。今年大洋电机还将投资近1亿元进行设备自动化,产能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而一线生产人员则再减少30%。

知识产权

培育和引进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中山建设型区域创新体系的重中之重。近期广东省科学院在中山建立该院首个在地市设立的分院,助当地加快引进高端创新资源、助推创新发展。中山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该院及其下属18个科研机构予以支持。目前正在筹备的国家超算广州中心中山分中心,建成后更将为中山的生物医药、数字制造、云计算等产业提供快捷、高效的创新平台,提升地区综合创新能力,高端创新资源加速集聚。

数据观

去年在获批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同时,中山专利申请量达27864件,同比增长13.19%,专利授权量达22198件,同比增长47.51%;发明专利申请量达4867件,同比增长45.28%,发明专利授权量达992件,同比增长96.44%。截至2015年底,中山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已经达2931件,同比增长44.68%。预计万人发明专利申请量达15.24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13件。

招才引智聚集国内外创新资源

升级

产业转型

创新驱动已成为这座珠江西岸城市呼之欲出的产业理想和城市抱负。

为了推动新一轮技术,中山从到企业都加大了对“机器换人”的投入。从2015年开始的3年里,中山每年将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推动全市工业企业实施技术。同时通过发展智能制造服务业新业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中山也为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提供了技术和服务的支持。作为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核心城市,中山装备制造业发展正呈星火燎原之势,去年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38.3%、17.4%,同比提高1.6、0.2个百分点。特别在“工作母机”方面,企业数量和产值分别占全省五分之一和四分之一以上,为中山的智能制造提供了强力的产业支撑。

去年9月,由中山市委副、市长陈良贤带队的中山市经贸代表团赴开展“靶向招商”系列活动,并与美国两大著名科技创业团体之一的华源科技协会签订了合作协议。

去年11月,中山市委、市常委会主任薛晓峰率中山市经贸代表团出访南非、以色列、,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和“靶向招商”。在南非里约内斯堡华贸商城,数以百计的中山、南非商界人士汇聚一堂,与非洲商贸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南非中山产品展销中心”。一众中山家电、灯饰制造业“大佬”纷纷扎营落户。有专家形容此次规模庞大的中山企业与非洲的经贸合作是一次全方位、深层次的创新性的国际产能合作,意义重大。此外,这次出访,中山还瞄准国外产业创新高端,为中瑞(欧)工业园引入了大批投资、科研、人才等创新资源。同样在去年,中山市委副、市长陈良贤带队的中山市经贸代表团赴招商,计划在硅谷设立美国中山创新创业孵化。

去年,火炬区正式获批纳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范围,对外创新接口、对内创新枢纽的作用越发凸显。围绕自创区的建设,火炬区将与翠亨新区深度融合,对外抓住深中通道开工建设创造的地缘优势,承接、聚集深圳转移的创新资源,参与全国、全球科技创新的竞争和交流,形成中山创新资源的聚集洼地;对内则强化“溢出效应”,辐射中山其他镇区和产业园区,发挥产业升级引擎、创新信息中心、高企聚集区域等作用。

如果说过去几年中,中山推动企业技术关注较多的是“机器换人”;那么从近期公布的《计划》看,中山正计划在今后这3年中,赋予工业企业技术以更为深远的意义。

科技驱动

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山市委、市提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以新型专业镇发展为主题主线,以构建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重点,加快区域创新发展步伐,重点在粤港澳科技合作、产学研合作、科技金融产业融合、企业创新动力提升与激励、创新平台和载体健全与优化、国际人才培育与引进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将中山打造成珠三角西岸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创业高地,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经济结构调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提供经验和示范。

策划:林海利孙爱群统筹:马勇姚志德文图:彭纪宁峰

目前,中山还引入了云创等高水平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加快实施可穿戴式医疗设备、3D打印等专利项目。通过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古镇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已完成专利交易30多件,并有60多件专利交易在洽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