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中山民生

孙中山“民生史观”的孙中山的 民生史观

“民生”一词虽然在春秋时期的《左传》中就已提及,但历朝历代的家、思想家从来没有像孙中山那样重视民生,更没有从理论上加以阐释,形成系统而独具特色的“民生史观”。早在1894年,28岁的孙中山专程赴天津李鸿章,希望清廷重视民生问题,做到“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但没有被采纳。1905年前后,经过长时间的思索研究,孙中山将民生与民族、并立,建构为划时代的三义。五四时期,直至1925年病逝,孙中山倾心钻研民生问题,使民生主义进一步系统完整,从而在解决民生问题上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但是,长期以来,学界对孙中山“民生史观”的评价并不高,尤其是受“史观”的影响,把“民生史观”说成是“二元论”的主义。现在看来,这种看法颇有问题。

为了解决民生问题,孙中山从的角度出发,人类之大爱,社会之和谐,反对彼此争斗和相互压榨,提出了著名的协调利益和避免相互冲突的“互助论”。孙中山认为:“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社会国家者,互助之体也,者,互助之用也”。“社会之所以有进化,是由于社会上大多数的经济利益相调和,不是由于社会上大多数的利益相冲突”。“人类进化之主动力在于互助,而不在于竞争”。他还认为“喜欢争斗”是动物的“本性”,人和人之间的“争斗”正是这种“”未除的某种表现,提倡和寻求“互助”才是剔除“”、发扬“人性”的不二选择。由此可以明显看出,孙中山的“互助论”是对“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理论的另一种新思考,也是对《天演论》问世以来中国社会“争强竞进”的一种反思。事实上,“斗争”和“互助”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下有推动历史的作用,片面强调哪一面,都会出问题。但一般情况下,互助、、推崇和谐,总比片面“斗争”要好得多。近百年来,尤其“”时期,斗争哲学已经深入,甚至出现了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的“灾难”岁月。因此,重温一下孙中山民生史观指导下的“互助论”,大有益处。

在孙中山看来,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是人的,突出表现为衣食住行等民生问题。他明确指出:“社会进化的定律,是人类存。人类存,才是社会进化的原因”。“人类存是什么问题呢?就是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才可以说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而且,人类衣食住行等民生问题永远不会完结,因为人的欲求是无止境的,达到了基本生活需要,还要求舒适;舒适了,还要求豪华;如此不断追求,以至无穷。所以“历史上的和社会经济种种中心,都归之于民生问题”。“民生就是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好像天空以内的重心一样”。“民生就是社会一切活动中的原动力”。客观地讲,孙中山的这些论断合乎社会实际,是唯物主义的,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恩格斯早就指出:“人们为了能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31页)既然如恩格斯所讲的生活是人类创造历史的基点和前提,集中反映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民生问题当然就是历史的重心。用孙中山的话讲就是“社会中的各种都是果,民生问题才是因”。按这样的关系推演下去,孙中山明确认定的产生是民生问题没有解决好的结果,阶级矛盾尖锐、频发只能说明社会不正常,说明是社会处于一种“病态”。只要将民生问题解决好了,大规模的剧烈的就不会发生。“阶级战争不是社会进化的原因,阶级战争是当社会进化的时候所发生的一种‘病症’”。孙中山的这个论断,不能说不正确,历史上大规模的平民起义、社会,民生凋敝是主因。民生出了问题,日积月累,迟早要引发社会大乱。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