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中山网事

孙中山的事孙中山与复旦的故事始于1911年

孙穗芳决定心投入祖父的事业中。在过去的35年中,她界各地以中英文了1100多场,了超过100位中国学生赴美深造,创办了在深圳的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在夏威夷大学卡皮欧拉尼社区学院的拉玛图书馆(LamaLibrary)建立“孙逸仙博士亚洲收藏馆”……尽管孙家人中有人指她代表孙家,但孙穗芳说,“我父亲承认我即可,我不怕。”

孙穗芳的童年并不幸福。1936年,她出生于上海。在美国生活了49年,她仍能说一口流利的上海话。父亲孙科未等她出世就离开了她和母亲,她从小就没有了父爱。

孙中山是复旦大学“首席校董”

这也是孙中山以的身份,唯一一次出任大学校董。从1912年复旦建立董事会起,至1925年(孙中山逝世)的13年间,复旦校董会改选过数次,但孙中山一直是复旦大学校董,且名列前位,后人称他为复旦大学的“首席校董”。

今年是孙中山诞辰150周年。7月7日,孙中山和平教育基金、孙中山孙女孙穗芳向复旦大学捐赠孙中山校董铜像,以纪念孙中山与复旦大学的深厚渊源。

1912年9月,复旦迁入李公祠内。当时复旦校长马相伯在江苏都督府内担当重要职务,不能亲理校务。由于公费停发,学校收入全靠学费,员工薪水难以支付,校具设备无法维修。当时社会又值大变动之际,复旦学生于12月中旬。之后,学校校董开会研究,认为校务涣散的主要原因是校董会没有正式成立,于是正式组织学校董事会,聘请孙中山、于右任等为校董。

孙中山孙女孙穗芳向复旦捐赠第187尊孙中山铜像

孙穗芳表示,此前她已为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捐赠过孙中山铜像,此番来到复旦,是因为祖父是复旦大学的“首席校董”。

花几百万美元捐出近两百个铜像

孙中山与复旦的第一个故事要追溯到1911年。复旦公学校舍被光复军占用,复旦师生。据复旦大学校史资料记载,1912年3月5日,南京临时教育部通告各省:“大局初定,速令高等学校、专门学校开学。”一时各校纷纷筹备复课,而复旦因为校址没有着落,经费困难,束手无策。

复旦学生于右任当时担任临时交通次长,他联合胡敦复等42位校友将复旦情况向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汇报,请求复校。而孙中山在临时经济拮据的情况下,亲批校舍并拨款一万银元,以作复旦复校之用。据社科部退休教授许有成的考证,这笔款项也是孙中山南京临时存在的三个月中,唯一的一笔支持高校兴办的款项。

2016年7月7日,孙中山校董的铜像捐赠仪式在复旦大学蔡冠深人文馆颖琴厅举行,右一为捐赠人孙中山孙女孙穗芳女士。

到了1923年2月,孙中山还曾应复旦同学之邀在《复旦年刊》上题了“努力前程”四个字。至今在复旦大学校史馆,还有一面陈列墙专门讲述孙中山与复旦的故事。

但她一直对从未见面的祖父孙中山充满。上小学时,钞票上印的还是孙中山的肖像,她常听到老师和同学议论她“长得像钱”。自己像被称为“国父”的祖父成为她莫大的安慰。

到2016年底,孙穗芳捐赠的孙中山铜像将超过200尊。她向早报记者透露,自己为捐赠铜像已卖了两套房子,花了几百万美元,还要不时变卖首饰和字画。“你问我会做到什么时候?我活到什么时候,就做到什么时候。这是我的。”

“我希望每个中国人都像祖父一样,,天下为公。在我们心中充满爱与和平。”

(早报记者罗昕实习生高阳)

于是,孙穗芳从9岁开始搜集与孙中山相关的资料。“我从45岁开始专研孙中山。越研究,越觉得祖父伟大。”孙穗芳告诉早报记者,“祖父思想不但是全民财富,对我更是无底财富。”

年过八十的孙穗芳著有《我的祖父孙中山》,是孙氏家属中社会活动最活跃的一个,被称为“孙中山思想的最虔诚的使者”。

1919年10月18日,孙中山应复旦校长之邀为师生作了题为《救国之急务》的。孙中山高度评价了五四运动“于甚短之时间,收空前之巨效,是见‘结合者强也’”,并希望大家“认清当前形势,适应世界潮流”。几天之后,朱承洵再次晋谒孙中山,孙挥笔写下“天下为公”四个大字。据悉,这是“天下为公”这一闻名于世的题字第一次见之于世。

这是五年里孙穗芳在全球捐赠出的第187座孙中山铜像。“我捐献祖父铜像不仅想让众人认识并认同他所的,让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也希望能将中华文化固有的四维八德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平天下’这八目带到全球。”

到了五四运动期间,复旦大学五四运动,一时成为五四运动在上海的指挥部与大本营。1919年6月2日,孙中山在寓所了复旦学生、时任市会长何葆仁和复旦学生、时任市学干事长的朱承洵,赞扬了上海学生反帝爱国、团结斗争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