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中山网事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中山市领航人才市场

    1.确保组织到位。成立了校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校长、分管副校长分别担任组长和副组长;各院(系)成立了院(系)就业工作小组,院(系)主任和分别担任组长和副组长。各院(系)设置专职就业员至少1人,各专业教研室设置兼职就业教师1人,同时要求班导师、专业教师人人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形成了“校—系—室(专业教研室)—师(专业教师)”四级联动就业工作模式,就业工作全员参与。

    (一)确保“三到位”,优化就业工作。

    (一)“政校行企”四轮驱动,协同育人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以就业为导向,励精图治筑特色,呈现出“进口畅,出口旺”的良好态势。近三年毕业生人数每年2000多人,就业率98%以上,位居广东省高职院校前列。根据近三年的第三方调查报告—麦可思报告显示,与全国高职院校相比,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校友推荐度连续三年平均高出16个百分点,校友满意度平均高出10个百分点,对就业现状满意度平均高出11个百分点。广东省教育厅等部门发布的毕业生评价报告显示,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的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3.83%,位列广东省用人单位最满意的高职院校第二名。2014年在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高校就业工作督查中被评为优秀等次院校。2014年6月27日 ,中国青年报以《为高职生实现梦想添翼助力》为题,详细报道了我校高质量就业之。

    二、校企合作出成效,协同育人质量好

    (二)就业竞争力强,发展空间后劲足

    (一)爱岗敬业口碑好,用人单位满意度高

    (三)技能培养显成效,行业里手展风采

    学校以提高企业认同度和服务品质为引导,构建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标准,拓展学校人才培养持续发展空间。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大胆尝试“校中厂”和“厂中校”,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性和职业性,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专业特色、形式多样的“工学结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校内生产性实训比例超过50%。

    2.就业渠道信息化。在校园网站有就业专题网站,同时运用微信、电视机、触摸查询机等发布就业信息,确保就业渠道的畅通高效。还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各班就业委员开设招聘信息QQ群等。

    一、高度重视,全面落实就业保障

    要改毕业生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与企业要求不相匹配的局面,开展学校与企业的深入合作是必经之。企业根据产业、市场发展的需求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要求,通过学校实际项目化的教学完成技能培养、职业的训练,并在学生顶岗实习、实训建设等方面进行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积极践行“政校行企”四轮驱动”的校企合作思,强化人才培养质量,协同育人,不断提升就业竞争力。

    目前,学校共开设33个专业、55个专业方向,几乎涵盖了中山所有的产业形态。小榄镇的五金、沙溪镇的服装、大涌镇的红木家具、港口镇的游艺游戏产业等都能在学校找到与之对应的专业。学校实施“产业、专业、就业”的无缝对接,可以使学生凭借所学专业顺利的就业。学校产教深度融合育人模式2012年被国家教育体制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编写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书中选入“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典型重点推介。

    学校仅仅围绕“产教深度融合”这个办学思,走出了一条紧贴产业园区、促进产业发展之。中山是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创新试点城市,学校紧贴中山“一镇一品”经济结构,实施“一镇一品一专业”专业布局,实现“专业-产业”、“人才-市场”,专业随着产业转,实现专业产业无缝对接。

    郭嘉莹,人文社科系应用英语专业2013届毕业生,毕业生后在中山市辛美打印机配件制造厂做外贸业务员,她以热情、细心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和好评,她凭良好的职业素养获得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和赞扬,短短半年时间就被提升为业务销售主管。

    学校以产业升级需求为对接前导,开展合作办学,激发合作育人的活力,打造专业特色和办学优势。学校大力探索“政、校、企、行”合作办学体制机制,通过“政、校、行、企”四轮驱动,“合作育人,协同发展”。2011年3月,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学院的“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制试点方案。通过“教产合作、管理参与、文化融入、就业订单”的“融入式”合作,初步构建了主导、校地耦合、行业参与四方联动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30多家行业协会入驻学校,在校外建立了数百家企业校外实训,其中还有不少具有世界“五百强”实力的企业。

    2012届电梯专业毕业生吴娜吉、黄康设、廖鑫鑫到佛山市住友富士电梯有限公司工作,半年时间,3名毕业生已经分别担任公司采购部经理、售后服务部经理和电气车间主任,他们出色的表现,引起董事长陆海峰的特别关注。以致陆海峰董事长曾经对外说:“招人,我们只认这里!”

    (二)推行“五化工程”,完善就业工作服务体系

    原泳锋,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2013届毕业生,在广东新展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工作,经过半年的时间,由车间技术员升为组长再升为车间班长,保底月薪为4500元。

    “中山职院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勤于思考,敢于尝试,是真正能为企业作出贡献的人才。”2013年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收到珠海市晶芯有限公司发来的感谢信,信中说,学院2012届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朱旭升、黄治明在实习期间,成功研制了一个新测试架,帮助公司解决了一单项目危机,为公司近百万的经济损失。

    三、毕业生表现抢眼,企业好评如潮

    陈堪尧,灯具设计专业2013届毕业生,还没毕业已经在中山市信鸿达灯饰公司上班了。一开始,陈堪尧是从流水线上做起的,学习具体操作。由于能力出众,不到一年时间,已被提升为车间主管,月薪5000元。

    5.就业调查与反馈及时化。为了解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学校制定了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定期开展就业调查,建立就业反馈机制。学校长期与麦可思咨询公司、锦成教育公司合作,对学校毕业生开展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调查,为学院人才培养和教学提供更加客观可靠的依据。

    产教融合,重点在教学。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生产应用、培养应用型、实用型、创新性技能人才培养,使高职生能够具有求职竞争的本领。通过组织院级技能比赛,推荐高职生积极参加省级和全国组织的各种技能大赛来检验教学,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2014年5月第五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个人赛决赛中,软件技术专业麦易超同学获得Java软件开发高职高专组全国唯一的特等。2014年6月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动漫制作赛”中,动漫专业设计与制作专业阮腾逸同学代表广东省参赛,在来自全国114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喜获一等。2013年8月27日《中国教育报》以《技能大赛“车”出个金饭碗》为题报道了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欧阳祖贤6月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二等,经过选拔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录用,月薪达到7000元的“金饭碗”,引起了许多高职生的关注。

    2013年5月28日《南方日报》对我校毕业生报道:根据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显示,学生工作一年后进入车间班组长、安装队长、技术员岗位的比例接近29%,工作两年后进入生产技术管理岗位的比例达41%,毕业三年后进入车间主任、部门主管等企业中层岗位的比例超过12%。

    (二)产教深度融合,强化人才培养质量

    2.确保制度到位。为推进就业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学校对就业工作建章立制,不断修改和完善制度。在年终考核中,将就业工作纳入对院(系)的考核指标中。学校提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8%以上的就业工作目标,各院(系)主任与学校签订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对院(系)就业工作全面负责。

    翁毅华,网络与管理专业2009届毕业生,2011年当选为中山市“十杰”创业青年,2013年被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广东省就业先进个人”。

    3.确保投入到位。学院设有就业专项经费,按照毕业生人均550元进行拨款,用于开展招聘会、就业能力提升、就业指导教师培训等。充足的经费确保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每年都能在校内举行两场以上的大型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5000个以上的就业岗位。

    学校历来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和“全员参与”工程,为就业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张天松,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2013届毕业生,2013年进入深圳市聚成企业管理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从事市场部销售类工作,凭借着过硬技术和能力,3个月后升为部门主管,月薪从刚入职的1000元到现在近万元。

    王碧珊,旅游管理专业2009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2010年代表雅居乐长江酒店参与“中山市旅游饭店业技能竞赛”获调酒项目中山市第一名,接着,又代表中山市参与“广东省旅游饭店业技能竞赛”获广东省调酒项目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

    在学院的“十二五规划”中确立了“特色鲜明、国内一流”高职院校的奋斗目标,如今的中山职院人正以厚积薄发的态势,扎根沃土,深耕品牌,以敢为人先的,不懈追求,为实现这一目标奋勇进发。

    3.就业市场稳定化。一是加强与的联系,探讨多形式的合作。学校与小榄、古镇、沙溪、南区共建4个产业学院。二是与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合作成立了中山市人力资源市场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分市场。三是和中山市的大型人才市场如领航人才市场、智海人才市场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我国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中山市,2006年正式挂牌成立。2010年,学校提前一年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3年,被确定为广东省示范性职业技术院校建设单位。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建校八载,努力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就业质量不断提升,高职生价值得以充分体现,毕业生广受社会认可和用人单位欢迎。

    4.就业企业合作化。学校目前有220多家深度校企合作单位,与企业合作不仅有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科研项目,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合作企业也是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学校与合作企业建立了用人单位信息库,定期和企业联系沟通。每年接待入校招聘企业300多家,举办小型宣讲会100多场。

    1.就业指导工作专业化。学校设有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研室,负责全校就业课程的规划和管理。在大一第一个学期给新生开设《职业规划》课程,让大学生了解和尽早做好大学期间规划,在大二第二个学期开设《就业服务和指导》课程,在学生即将去顶岗实习时掌握求职能力和适应职场。为拓展学生的视野,学校还不定期的从行业企业请校外精英来校给学生开设,一年内共开设100多场,1万多人次学生聆听。内容涉及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就业指导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