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中山新闻

城市零距离中山中专行唐县概况-行唐县-市

4、钾长石:多呈现伟晶岩脉产出,主要化学成分:K2O含量810%,Na2O含量2.6%,SiO2含量65%以上,Al2O3含量18%以上,总储量约1050万吨,主要分布在:上北庄、寺北沟、东玉女、西玉女等地。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350.12亿元,年均增长33.9%。新上投资规模100万元以上的项目419个,总投资241.22亿元,其中,投资规模超亿元的项目26个,列入省市重点的项目20个;谋划储备项目385个,重点跑办了262个,累计利用外资5438万美元,引进县外资金58.96亿元,成为行唐项目建设史上落地最多、规模最大、成效最为显著的时期。

行唐县农作植范围广泛,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同时具有面积广阔的丘陵、山地,丰美的饲草、充足的饲料催生了行唐畜牧业特别是奶牛养殖业的长足发展。全县奶牛小区110个,奶牛存栏8.2万头,被授予“全国适度规模化奶牛养殖示范县”。

行唐县位于省西南部,太行山东麓浅山丘陵区与华北平原的交接地带。地处北纬3820ˊ343842ˊ39,东经11409ˊ5611441ˊ52”,呈西北东南向不规则的长方形状,长53公里,宽26公里,面积1025平方公里。东隔沙河与曲阳县相望,南与正定、新乐两县毗邻,西与灵寿交界,北与阜平接壤。南距省省会市50公里。辖4镇11乡,330个行政村,人口45万,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联系县。

行唐历来为汉族聚居之地,后因婚嫁、工作等原因,其他少数民族迁入。据2008年统计数据,全县总人口425579人,人口分布于330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隶属四镇十一乡。年末总户数133073,乡村户数108344。2000年,各乡镇人口:龙州镇58171,南桥镇31260,上碑镇16005,口头镇23030,独羊岗乡38622,安香乡38850,只里乡41219,市同乡22038,翟营乡33278,城寨乡20122,上方乡24364,玉亭乡20927,北河乡6994,上阎庄乡5523,九口子乡14979(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行唐县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素以崇信尚义,热情著称。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五年累计完成414.95亿元,年均增长13.3%,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6年的20.5:55.2:24.3转变为18.5:61.3:20.2,二产比重上升6.9个百分点,工业主导型经济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全部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2.14亿元,年均增长15.8%,五年财政收入翻了一番,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7.02亿元,年均增长1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134.14亿元,年均增长18.5%,消费品市场日益繁荣活跃。

(1)加唐对外交通联系,实现对外交通的“快速化”。加快高速公建设,构筑对外交通主通道,全面实施“干线畅通工程”;加快省道,改善交通次通道,实现行唐与京、津及沿海发达地区的快速联系,主动接受辐射,借势而上,发展现代物流,壮大县域经济。

即便如此,我县城乡仍存在97500人的富余劳动力(18-45周岁)。为提高人口素质,扩大就业范围,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我县建立了规范的人才培训、促进就业的服务体系。成立了“行唐县劳务循环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以县主要领导为组长,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各乡镇也成立相应机构,确定专职工作人员,各村要明确一名两委班子负责此项工作,县就业局设立劳务联络点,负责搜集、发布劳务输出和培训信息。形成县、乡、村“一点”劳务输出、培训管理服务体系。现有3个技能培训,1个创业培训,15个引导性训练;专职培训师资60人,并与30多所全国、省市高等院校有着长期合作联系,可以根据培训要求及时聘请到相关的专业师资,能够很好地满足各种培训要求。

劳动保障部门主动为企业提供用工信息,主动为重点企业劳动者办理各项社会保险手续,协助用人单位和重点企业规范内部规章制度,促进了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减少了企业的后顾之忧,努力营造良好的劳工和企业发展。由于行唐县经济发展起步晚,劳动力工资水平普遍低于经济发达地区,企业经营中劳动成本低,是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之一。

1、铁矿:主要是磁铁矿,矿体呈似层状产于片麻岩中,矿石品位3040%,经过选矿可达60%以上,地质总储量114.5万吨。集中分布于上闫庄米家庄、蒋家峪,口头镇北高家庄、寺北沟,九口子乡上南庄等地。

2009年8月,“千年古县”评审会在召开。经过专家认真评议,认定行唐建都在千年以上,专名稳定,地名词语文化和地名实体文化内涵丰富,符合“千年古县”的评定标准。随后,地名文化研究专家委员会和中国地名研究所发文,认定行唐为“千年古县”,由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正式授予“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并颁发认定证书和牌匾。

服务业增加值五年累计完成85.73亿元,年均增长11.3%,占P比重达到20.2%。编制完成服务业发展和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优先发展了煤炭物流、九都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了西关农贸市场、龙州商城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了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以枣为媒,不断创新红枣采摘和红枣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枣农收入明显增加,行唐的人气、商气大幅提升。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满足农民消费需求,建成农家店260家、农资服务站点460家,家电下乡销售额达3.6亿元,兑付补贴资金4658万元。

行唐县以其特殊的气候、独特的土壤土质,非常适合红薯的生长。不仅红薯的种植面积广,产量大,而且品质好,糖分高。全县红薯种植面积13万亩,年产量25万吨。年加工鲜薯80万吨,是华北最大的粉制品生产加工,年产红薯淀粉16万吨,红薯粉条、红薯粉丝、红薯脯3万吨。建有红薯制品专业市场,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红薯制品集散地。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五年累计完成224.5亿元,年均增长21.4%,占P的比重由2006年的49.3%增加到56.6%。传统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完成技改投资51.5亿元,年均增长25%;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7亿元,销售收入51亿元,利税10亿元;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争取各类科技项目15个,获国家授权专利42项。全民创业高涨,民营企业达到918家,年均增长24.6%,增加值和税金分别占全县的72%和81%。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实现,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超额完成,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我县为省教育督导评估检查验收达标县,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智力开发、技能培训有着完善的教育教学和设施,给青少年的发展、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历年的中、高考中都名列前茅,每年考取省市重点高中、大中专院校的人数均在4000人以上。

3年(1941年)属道,17年(1928年)废道,属省统辖。27年(1938年)晋察冀边区建立,属冀西区,同年秋,划归冀西区三专区,29年(1940年)改属冀西五专区,32年(1945年)晋察冀区第四专区,35年(1946年)改属冀晋区第三专区,翌年又改属四专区。1949年中华人民国建立后,属省定县专区,1954年撤销定县专区,改属专区。1958年并入新乐县,1962年复置行唐县。1970年专区改为地区,行唐隶之。

截止目前,全县共拥有营运汽车4360辆,其中营运客班车116辆2428个座位;营运货车4114辆;出租车60辆240个座位;城市公交车70辆490个座位。全县有二级汽车站1个,简易站14个;共拥有客运班线41条,其中,跨省1条,跨区1条,城际5条,县内34条,全县乡镇通客车率达到100%,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100%。共拥有汽车修理厂点30个,其中,一类机动车维修业户1个,二类机动车维修业户3个,三类机动车维修业户26个。

5、矿泉水:矿址位于我县北部山区距县城30公里的云雾山中,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主要元素含量接近或优于世界驰名的法国埃维昂矿泉水,经国家矿产储量委员会主任、地矿部原部长朱训审查,为“偏硅酸低钠优质饮用天然矿泉水”,可直接装瓶饮用或作为饮料基液开发利用,日流量180立方米。

省重点建设项目京昆高速公行唐段在县内设有一个服务区,两个互通出入口。京昆高速公的正式通车,使行唐县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加强,有效拉近了行唐与省会市及首都的距离,使行唐县直接融入石市经济圈。

行唐交通便利,南距国际机场25公里,东距京广铁、京深高速15公里。朔黄铁、京昆高速公穿境而过并在我县设立两个高速口;京赞公、高平公自东北西南向横贯全境,无繁公自东南西北向纵穿全县;城区外环全线贯通,使京赞公、无繁公畅通无阻。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县城外环和省干线公为骨架,县乡公为脉络,“村村通”公为补充,乡与乡相连,村与村相通,干支结合、纵横交错的XOX型公网格局。目前,全县共拥有各级公341条,总长1099.273公里,公密度达1.07公里/平方公里。

(2)加强区域干线网建设,实现市县、县县之间的“便捷化”。加快市县、县县联系通道的与建设,提升公等级,充分利用高速公互通口,加强高等级公连接线建设,提高市县、县县之间的速达性,加强市县之间区域协作,促进城市化建设步伐。

行唐大枣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主要有墩子枣、长枣、玉女红金丝枣、玉城脆枣等12个品种,全县种植面积60万亩,年产优质大枣8000万公斤,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行唐大枣之乡”和“中国优质大枣产业”。

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累计发放各类财政补贴4.15亿元。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被列为“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治理中低产田1.93万亩,全县粮食连年丰收,五年粮食总产达154万吨,提前实现了“吨粮县”目标,是全市山区县中唯一一个吨粮县。红枣、小米、蔬菜、核桃等特色农业不断壮大,全县奶牛小区发展到110个,奶牛存栏8.2万头,被授予“全国适度规模化奶牛养殖示范县”,肉、蛋、奶产量逐年增加。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培育市级龙头企业11个,完成土地流转7.6万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60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49%。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力提速,累计投资1.46亿元,完成了3座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和48个村4.2万人饮水安全、等8项水利工程。大力实施扶贫开发,69个贫困村6.5万人稳定脱贫。绿化造林步伐加快,完成植树造林1.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3.85%。

行唐交通便利,南距国际机场25公里,东距京广铁、京深高速15公里。京赞公、高平公大致自东北西南向横贯全境,无繁公自东南西北向纵穿全县;朔黄铁、京昆高速公穿境而过。城区外环全线贯通,使京赞公、无繁公畅通无阻。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县城外环和省干线公为骨架,县乡公为脉络,“村村通”公为补充,乡与乡相连,村与村相通,干支结合、纵横交错的XOX型公网格局。目前,全县共拥有各级公332条,总长1179.011公里。其中,国道1条25.398公里,省道5条115.964公里,县道4条79.248公里,乡道49条365.27公里,村道271条584.84公里,专用线2条8.291公里。共拥有桥梁168座6709.216延米,其中互通立交桥1座65.96延米,特大桥1座1413.48延米,大桥10座2429延米,中桥17座990.3延米,小桥139座1810.476延米。全县以县城为中心,县城外环和省干线公为骨架,张石高速公为依托,县乡公为脉络,通村公为补充,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公网格局日趋完善。

为促进人才交流,由县牵头,建立了劳动力人才市场。目前该市场储备各种人才近八百人,其中大专以上约占2/3,中专约占1/3,专业类型涵盖理工、农医、营销、机械等等,可谓是方方面面。劳工管理规范,劳动市场守法诚信,劳工价格低廉,劳动合同履约率高,劳资关系和谐友善,已经成为我县劳动力人才市场重要亮点。

五年累计投入城建资金32亿元,特别是强力推进“三年大变样”、“三年上水平”以来,累计投资28.2亿元实施了124项重点工程,城镇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规划体系健全完善,编制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等35项规划和单体设计。承载能力明显提高,1号、2号、玉城大街等总计85.2公里的道新建、改建工程顺利实施,水、电、讯等基础公共设施日趋完善,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规范运行。扩容提质不断加强,县城建成区面积增加到7.9平方公里,城中村正式启动,先后拆除各类建筑86.9万平方米,新增建筑67万平方米,特别是县社大楼的成功拆除,打破了多年制约县城发展的瓶颈,拉开了县城扩容升级的新框架;完成了文化广场、玉城公园升级和龙州公园一期工程;打造了精品街道、永昌佳苑高层楼盘、世纪名都魅力建筑群等标志性县城名片;栽植名贵树木500多万棵,新增绿化面积213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8平方米。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城乡脏乱差现象不断改观,文明公约逐步完善,市民整体素质有效增强。

其他主要矿产资源还有石炭岩总储量1.2亿吨,白云岩总储量2467万吨,硅线石储量300万吨,蛭石总储量约400万吨,大理石总储量1210万立方米,各种花岗岩900万立方米,膨润土储量600万吨,建筑沙总储量约1亿立方米等等。

始终以民为本,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新期待,每年办好一批惠民利民的实事好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21元,年均增长14.1%;农民人均纯收入3995元,年均增长5.3%。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明显,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2万个,实现再就业4000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达15.8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4.3亿元,被评为“全国就业工作先进县”。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各类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2011年社保支出1.97亿元,是2006年的6.6倍;有效解决了1600多名关闭破产企业退休职工、部分困难企业职工医疗保险问题,完成了“新农保、城保”试点工作任务,参保率达到92.6%。社会救助体系日趋完善,累计发放低保资金4753万元,发放五保供养资金7473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1350例,获得“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称号;投入各类救灾、救济资金835万元,保障了11.8万人基本生活需要;在全省贫困县中第一个建立了民政事业服务中心。财政体制不断深化,综合治税成效明显,保障了重点支出和工资发放,公共财政用于科教文卫支出累计达15.08亿元,年均增长27.43%,2011年末全县公教人员人均月工资是2006年的1.8倍。教育投入不断加大,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深入,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大力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全部消除D级危房,顺利通过省教育督导评估验收,被省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县”。文化体育事业扎实推进,建成了1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57个新农村书屋、75项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先后举办了两届全动会。大力实施“文化兴县”战略,深入推进文化体制,相继打造了“千年古县”、“中国红枣文化之乡”等国家级名片,行唐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发展的效果逐步;传统美德,打造“孝义之县”,被评为“全国孝老敬亲示范单位”;广电事业不断发展,城乡数字电视用户达到2.6万户,实现了由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整体转换。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县医院综合病房楼建成投用,15个乡镇卫生院和287个村卫生室新建改建工程基本完成,全县卫生院实现了药品零差率销售;新农合规范运行,参合率年均达到92.3%,五年累计补偿参合农民1.8亿元。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22套。计生惠民行动深入实施,低生育水平稳定保持,为6.7万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了免费服务。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深入开展。妇女儿童、人防物价、档案县志、邮政气象、民族教等各项事业均取得新成绩。

行唐地域广阔,县界范围内总土地面积为1537500亩。农业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占总土地面积的54.22%;非农业用地包括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及未利用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46.18%。其中未利用土地427183.8亩,折280多平方公里。主要有一荒草地、沙地;二滩涂;三闲置厂房、场地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