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中山文化  教育

互联网+支教”中山、林芝两市四校网络示范课开讲

  南都讯 记者 侯玉晓 吴进相隔千里两座城市的学生,如何能同上一节课?近日,“互联网+支教”中山、林芝两个城市的四所学校网络示范课开讲。中山纪念中学、中山市一中、中山市杨仙逸中学、林芝市第一中学通过网络共上了一节课,开展远程教学交流。在中山现场观摩的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创表示,“互联网+支教”多方互动模式突破时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一种有效的尝试。

  6月13日上午,在中山市纪念中学课堂上,来自中山纪念中学的老师以“漫画作文审题立意”为题展开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并通过录播系统,让林芝第一中学师生同时走进“纪中课堂”听课。下午,在中山杨仙逸中学的课堂上,来自中山市杨仙逸中学数学老师梁永毅,对着40多名学生开讲如何运用椭圆公式,进行数学课展示。课室的前、中、后都架着摄像机,旁边还有盯着手提电脑以及传输设备的市教育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多部摄像机从不同角度、高清晰度拍下的数学课,实时传递到3000公里外的林芝一中。

  因此,在中山实地,老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举手准备回答,而远在3000公里外的林芝一中50多名学生,也坐在当地课室里,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课,他们看着巨大的电子屏,一会儿是黑板的大全景、一会儿又是梁老师的画图细节,清晰而生动。

  课后,来自中山、林芝两地四校的领导、教研员就本次课程还进行了互动评课及教学交流,并一致认为这种远程互动教研模式高效、形式新颖,不但让两地四校的师生同上一堂课,而且让更多教师参与教学研讨,接触不同地域更多的想法及意见。

  据了解,按照国家对口支援的工作部署,从2016年7月开始,广东省负责对口支援林芝市,其中,中山市对口支援点为林芝市工布江达县。2013年,中山派出首位援藏教师前往当地支教。时隔4年,一场“互联网+支教”活动在两地同步举行。这也是中山和林芝首次举行“互联网+支教”活动。

  在“组团式”教育援藏基础上,本次“互联网+支教”两地四校网络示范课充分利用中山的名校资源,积极探索和构建联接两地的“远程支教与公益助学”服务平台,有力地促进了中山、林芝两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形式新颖、效果显著,具有极大的示范作用。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创对此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本次活动将中山教育援藏工作全新进程,有利于探索和构建两地联系的新模式,是广东省在新一时期推进援藏工作的新、新举措、新尝试。

  据悉,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是国家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目标和方向。而中山有三所学校被选为首批“互联网+支教”多方互动模式的授课点,分别为中山纪念中学、市一中、杨仙逸中学。

  看似简单的一堂课,其背后凝聚了两地教育部门与电信、技术部门几个月的努力。中山市对口支援的工布江达县是广东援藏史上海拔最高的受援点。今年以来,中山市教体局在“组团式”教育援藏基础上,以“互联网+”为契机,以中山名校为支点,探索和构建联通两地的“远程支教与公益助学”服务平台。中山市教体局计划与工布江达县教育局签订“10+10”协议,即由中山的10所中小学与工布江达县的10所中小学进行对口帮扶。目前,中山教育信息网中心的工作人员和信息技术的老师,已抵达布江达县调试设备,为下一步实施网上帮扶做前期准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