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文化  文化

刘勇 章钊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和弘扬

刘勇 章钊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和弘扬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回应人类发展方向的新理念,在哲学思维、价值观念、民本思想以及根本目的等方面呈现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继承。此外,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机遇,为解决文明冲突问题提供了方法和路径,为人类文明共生共荣提供了发展舞台,体现了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和弘扬。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国党人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习总阐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强调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中国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当代典范,彰显了解决全人类共同挑战的中国智慧。深刻把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

  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习总指出,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做出努力。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面对严峻的全球性挑战和人类发展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的抉择,各国应该共同努力把人类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公正合理破解治理赤字,坚持互商互谅破解信任赤字,坚持同舟共济破解和平赤字,坚持互利共赢破解发展赤字。习总2013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5年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上全面详细地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内容,2021年在中国党与世界政党峰会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含义进行了深化。如何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渊源,学界开展了广泛的研究。部分学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一脉相承,一些学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马克思国际主义思想有内在联系,也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视角去阐释其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之间的关系,还有学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总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有学者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集中体现在若干核心理念上,即天人和谐的探索精神,顺应自然的辩证法则,安而不忘危的忧患意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诚实守信的进德修业立身之本,厚德载物的做人做事根本原则,以民为本的古代根本原则,仁者爱人的和谐社会出发点,尊师重道的教育理念,和而不同、博采众长的会通精神,与时偕行的革新精神,天下大同的未来理想之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因立足于共同价值基础之上而有相通之处,也因历史时代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如何看待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是讨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渊源的重要问题。

  阐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联性,一方面应当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依据的角度去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来源之一,其中很多思想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重要的赓续价值。一种观点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源自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有学者从“和合”的角度去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尚和合”,倡导和合,推崇和谐,强调合作,追求和平,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下观、伙伴观、仁爱观、和合观、发展观交感联通、智能相应。人类命运共同体根植于传统“和”文化的土壤之中,“协和万邦”“万国咸宁”的思想,“和而不同”“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哲学思维,“义利合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格局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文化滋养和价值依托。另一种观点则从更宽广的范围去分析,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形成的重要文化基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一是中华传统文化所提倡的“亲仁善邻”“由己及人”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倡导的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主张是一脉相通的;二是“守望相助”“协和万邦”思想与公道正义、共建共享主张是深度契合的;三是“博施众利”“互帮互助”思想与包容互惠、共同繁荣目标是高度一致的;四是“和而不同”“兼收并蓄”思想与不同文明之间开放包容、交流互鉴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五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与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理念是完全吻合的。无论是第一种观点还是第二种观点,均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来源。

  另一方面,要厘清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联性,需要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照映。第一种观点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承性出发,认为从提出“大同”社会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表现了中华民族崇高的理想、远大的见识,卓越的思想、精彩的论断,博大的胸襟、伟大的战略,自觉的担当、不懈的追求,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思想“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精神基因。第二种观点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切入点,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智慧的简单传承和现代复归,而是在精准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基础之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的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和历史思维。第三种观点侧重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扬弃”与中外古今思想的融合,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了儒家“和”文化倡导的和平非暴力的对外交往方式,继承了和而不同的文明包容理念,同时扬弃了“大同思想”的社会治理理念。此外,既借鉴了西方优秀哲学思想,同时也学习了当代国际经验,是古今中外文明结合的思想和智慧结晶。无论是哪一种观点,均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在新的时代境遇中回应和回答人类社会往何处去的重大现实问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表征。整体而言,在哲学思维、价值观念、民本思想以及根本目的等方面,呈现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维,其中一些哲学思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逻辑思维相契合。第一是用全面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古诗源》)体现了看待事物要用全面的眼光,不能因为缺点而否认优点,也不能因为优点而无视缺点的哲学思维。习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曾引用了这句诗,意在说明经济全球化虽然带来了一些问题,但是不能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而全面否定经济全球化。第二是要有现象与本质、两点论和重点论、治标和治本的辩证思维。“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准诏言事上书》)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个核心因素就在于解决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与挑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安全问题、经济发展问题、文化冲突、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推动国际新秩序建立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思想,解决阻碍人类延续和文明传承的根本问题。第三是胸怀大局意识和大格局。“故据沧海而观众水,则江河之会归可见也;登泰山而览群岳,则冈峦之本末可知也。”(《八卦大演论》)眼界决定视野,视野决定格局,格局决定境界,中国古代先贤所强调的大坐标大格局正是今天全球化时代所需要的全球视野和世界格局。第四是一种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周易·系辞下》)表达的就是一种忧患意识。对可能威胁人类前途命运的困难和挑战时刻保持警惕,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每一个国家不能由于本国利益暂时没有受到损害而忽视全人类共同问题的存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蕴含的共同体意识和忧患意识,在面对事关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时,倡导各个国家和民族协商合作,共应挑战。第五是一种和而不同、开放包容的思维。“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三国志》),意指多样化的因素可以让事物更加美好。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多样性的人类文明,让文明的交流互鉴成为促进人类发展进步的现实动力。

  在自然观、仁爱观、伙伴观、创新观等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呈现出价值理念上的一脉相承。首先,在自然观方面,“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天论》)“万物并育”的理念认为自然运行法则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要求天地万物应该和谐共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此外,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也蕴含着人们要顺应自然的理念。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一直传承至今,无论是绿色发展理念还是生态文明建设,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的“地球生命共同体”,都延续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地万物和谐共生的自然观。其次,在仁爱观方面,“仁者爱人”的思想浓缩在中华传统美德之中。“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兼爱上》)蕴含着“兼爱”的墨家核心思想。此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也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仁爱观。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中国党不仅在国内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性任务,而且积极对外援助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国家,为全人类的脱贫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再次,在伙伴观方面,中华民族具有团结一心、友待四方的传统。无论是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还是郑和七下西洋,都加强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往来和文明交流。“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淮南子·主术训》)强调了合作共赢的理念。中国对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相待,共倡“中非命运共同体”“亚太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拉命运共同体”等,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不断扩大国际“朋友圈”。最后是创新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创新思维。从《周易·益卦》的“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到《韩非子》的“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体现出中国哲学所认知的世间万物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跟得上时代潮流。创新思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民族禀赋,也体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全球治理的新方案、区域合作的新路径、国际关系的新界定、文明共生的新范式、中国智慧的新贡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民本思想,古代有许多先贤都在其作品中表达了对民众的同情与关怀。首先,什么是民本思想。“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是郑燮在《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这首诗中所作的诗句,暗含诗人对民间疾苦和百姓冷暖安危的关怀,表达了他深切的爱民之情。民本思想就是要重视民众、关心百姓、努力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其次,为什么要树立民本思想。“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四顺》中的这句话写的是民心和执政的关系,即民心所向则得天下,民心所逆则失天下。为政者如果没有民本意识,不体恤百姓疾苦,必然会失去政权。这也是“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所蕴含的道理。最后,怎样践行民本思想。“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和“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周官辨非·天官》)体现的是为民之事。百姓利益无小事,利于百姓的小事情也要去做,危害百姓的小事情坚决不能做,做到了关心担忧百姓的生活,才会得到百姓的真心拥护。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承继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还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一方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注全人类共同福祉,中国党开辟了一条合作共赢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仅希望中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还希望各国人民共同过上美好生活,以中国的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在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的大背景下呼吁健全完善惠及全人类的、高效可持续的全球公共卫生体系,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另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承继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主题,积极倡导通过消除阻碍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异化因素,为走向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真正的共同体提供条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维护人类社会整体利益与消解国际社会矛盾的“共赢主义”视角出发,突显了人类共生、共利、共荣的共同体意识。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全人类创造美好生活,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诉求。中国党人初心所系的主义奋斗目标,将进一步推进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历史进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思想智慧的结晶,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命脉延续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解决全人类共同问题、指明未来发展方向和人类多样化文明延续提供了中国方案。无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万世太平的崇高理想和“天下大同”的天下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子语录》)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伟大志向和博大胸襟,把万世太平的崇高理想孕育在中华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孟子·滕文公下》)和“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尚书·尧典》),这是中华民族对生存世界的真实改造。意义世界是人生价值活动的性命之善和修身养性实践,及可能世界“道、和”的和合天下价值理想的整体观。中国古人有浓厚的天下情怀和为天下开太平的强烈意愿,构建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价值理想。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出对多元文明的包容。《礼记·中庸》中写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古今贤文》亦载,“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还是儒、释、道三家在历史长河中的不断碰撞与融合,都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交互性发展和中华文明的传承。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旨在建设一个和平、安全、繁荣、包容、美丽的世界,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下大同理念相一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当代典范,一方面以全人类共同发展为问题导向和价值旨归,起着引领方向、凝聚共识、加强合作、促进发展的作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和人类共同福祉的增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了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共同诉求”,彰显了解决全球性问题的中国智慧,为和谐世界的构建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另一方面以人类文明传承与发扬为建设路径和发展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不同文明加强对话交流、互学互鉴,构建一个文化多元性和文明多样性的世界。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文化,那么就容易陷入单元文化的封闭圈而导致文化发展陷入停滞状态,而文化的交流互鉴则激发了文化的创造性和活力,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活其生命力,能够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阶段中的进一步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指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创新性发展是指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富有深刻的哲学内涵,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哲学本质内涵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方原则,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资源,以创造与创新为手段,以转化发展为动力,使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相结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意蕴、表达方式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协调,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与提升超越。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发展机遇。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某些方面超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对其的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站在全人类视角,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带有局限性的理念进行时代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平等交往、包容不同文明的理念,但是由于传统社会的等级性而有其历史局限性,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所倡导的世界上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应平等相待则更加贴合实际、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在形成过程中还吸收了世界上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有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工作,必须处理好六对关系,即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科学认知传统文化历史作用与现实价值的辩证统一,着力阐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关系,科学把握中华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统筹协调传统文化和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坚持中华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立足于其本身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价值理念、人文思想,而且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加强与世界上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积极吸收其优秀成果,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性飞跃。

  近代以来,随着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积累扩张和殖义的盛行,一些独具特色的人类文明被弱化甚至消亡,以西方工业文明为代表的现代化模式成为人类实现现代化的主要道路。时至今日,东西方文明之间存在着不同层面的认知,甚至在一些地区还有因文明间冲突而导致的暴力事件。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曾在全球学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虽然有它的狭隘和极端之面,但是对我们正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文明冲突问题提供了一些启示。让其他国家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中国所主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最重要的就是要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要消除“中国威胁论”的影响,树立“天下一家”观。让更多的国家理解中国理念,认同中国方案,凝聚广泛力量,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所蕴含的“尊重人类文明多样化,增强不同文化间交流互鉴”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也具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一方面,要解决文明冲突,世界各文明须在认知上理解其他文明,在行动上尊重其他文明。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差别,人类所创造的不同文明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性,无论是东亚文明、非洲文明,还是阿拉伯文明、欧洲文明,都具有其独特的贡献,都是世界文明中璀璨的一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百花齐放”,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则认为每一种文明无论存在时间长短还是影响范围大小,都是平等的。另一方面,不仅要做到理解不同的文明,还要学会向其他文明“取经”,加强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习总指出,文明因交往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化是多彩的、平等的、包容的,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尊重、和谐共处、求同存异,就不会存在什么“文明冲突”,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在解决文明冲突问题的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向全世界传递“和而不同”的声音,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要解决“文明冲突”问题,更要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提供发展的舞台。世界发展的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之势浩浩荡荡,只有不断顺应时代潮流才能有效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文明层面来看,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人类文明的共生共荣是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动力之一。在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的当前,任何一种文明自我中心主义或文明优越论主张,在道德和法理上都是行不通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其宗旨在于积极地同世界其他文化展开对话和交流,并一同建构跨文化普遍主义规范的人类共同事业,为达成跨文化共识、形成开放的世界性文明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的文化贡献。刘禹锡的《秋词二首》中有一句“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习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曾引用了这句诗,意指世界上不同文明完全可以和谐共生、熠熠生辉。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思路与中国智慧。通过与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同时,推动我国文化走向世界,与世界各国文化共同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的美好境界。从孔子学院、汉语热和中国文化周到中国的影视文学作品不断地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话语权,都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弘扬。此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始终强调“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为人类文明的对话交流提供舞台,倡导世界各种文明的共同繁荣。应搭建更多更广的文明交流舞台,促进人类文明多样性发展的同时,也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文化与人类的关系
  • 编辑:郭瑪莉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