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资讯  信息

中山码头

中山码头

  中山码头是南京城区连接江北的主要渡口,它之所以名扬中外,是与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有着重要关系。(1928年,为奉安孙中山先生灵榇,动工兴建中山码头,这是一系列以“中山”命名的工程之一,是座具有历史意义的码头。)

  中山码头历史悠久,它的前身是南宋时长江“六大名渡”之一,时称龙湾渡,与烈山渡、南浦渡、东阳渡、大城港渡、冈沙渡齐名,但那时仅靠一叶扁舟渡江而已。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失败后,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中国近代史上丧权辱国的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除了割地香港、赔款2100万银元外,还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5处为通商口岸。咸丰八年(1858年)又签订了《天津条约》规定沿海及沿长江新增口岸,其中就有江宁(今南京)。

  同治七年(1868年),美商旗昌轮船公司率先在南京开辟长江航运,在下关泰字铺租地造屋,开办“洋棚”,经营客运,有栈房供候船乘客休息。其时南京尚未建轮船码头,只用小划子接送乘客,“土下不便视为畏途”。光绪八年(1882年)秋,前来南京参加乡试的学子在乘坐小划子登岸时落水淹死多人,各界人士两江总督左宗棠,要求速建码头。

  (当时,清政府不愿意南京开放,忌讳南京出现像广州等通商口岸那样的轮船码头。左宗棠碍于清政府态度,要求呈文不用码头二字,称其“功德船”,才批准设立。)南京轮船招商局从芜湖调来“四川号”趸船,停泊在下关江岸的木栈桥旁(今5号码头)。10月20日,功德船投入使用,这就是南京座码头。

  功德船为木质船,数年后腐朽破损,加之又是货船改造,轮船停泊时需设跳板、扶梯,旅客上下仍有危险。于是,(招商局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以专用于停泊,“与轮船相平,上下如履平地,极为便妥”的铁质码头船取代功德船。两江总督曾国荃闻知此事,不予批准。他认为功德船不算码头,而铁质船则是码头,二者虽是趸船,但“情事实异”,“下关并非通商口岸,一旦改立码头,万一洋人起而要挟,更属有碍全局”。招商局只得将江南制造的一艘旧木船修理改造,换下铁码头船,一场风波才告平息。)

  辛亥后的1913年,津浦铁路局在今浦口车站对面建北岸码头,南岸码头设在下关车站附近的营盘街口,名“大生码头”,由“浦北”号渡轮往返两岸。第二年,码头租用西炮台江岸(今7号码头),渡轮是用千余座位的“飞鸿”号,码头也就易名为“飞鸿码头”。1921年,飞鸿号不幸江上遇险沉没,改用“澄平”号,码头亦更名“澄平码头”。

  1929年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后,中山码头基本闲置。1933年经市政府批准,铁路局改建中山码头,造百米长趸船1艘、钢制栈桥3座和城堡式候船室。接着又拓宽码头至挹江门马路,修建大型停车场等,于1936年3月15日正式营运。然而好景不长,1937年12月南京沦陷,中山码头被日寇盘踞,成为日本海军码头,并改日本名“安宅栈桥”。轮渡码头迁至下关口,直到抗战胜利后,中山码头才恢复原名和轮渡营运。

  解放后,中山码头多次扩建。1990年重建,一座崭新的具有“中山”建筑特色的“山”字形候船大楼拔地而起,沿江建成123米长的防洪大堤。渡轮改为“中山”号大型双体客轮,载送乘客400余万。随着市政府规划要把下关江边打造成“南京外滩”,中山码头的明天将更加辉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