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中山文化  文化

中山城市论坛纵论“传统文化和家庭教育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风涵养着民风、折射出作风、影响到党风。记者从市纪委、市妇联、市文明办等单位获悉,中山已经展开丰富多彩的家风建设活动,5月14日上午,主题为“传统文化和家庭教育”的中山城市论坛在西区烟洲书院举行,广东省家庭教育团副团长、市委党校干部心理培训主任科员贾改莲、东区松苑中学德育副校长宋旗芬等三人一起谈 “传统文化和家庭教育”。市妇联也通过寻找“中山市最美家庭”及启动中山市家庭文化节等活动,号召全社会传承孝老爱亲、勤廉和谐的优良家风,推动各级干部从严治家,以家风带动民风,推动党风政风民风持续向上向好发展。

  说,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在孩子人生当中都至关重要,而现在很多家庭片面地将教育认为仅仅是学习知识、学习特长,但是家庭教育传统文化如孝道、家风、修身等品德对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也至关重要。

  在市妇联举办的寻找 “中山市最美家庭”活动中涌现出一批批在家庭和美、夫妻和睦、孝老敬亲、科学教子、热心公益、自强不息等方面事迹突出、感人至深的家庭典型。如为了鼓励儿孙好学,79岁高龄参加医药师资格考试的最老考者鞠象峥老人;婆婆离世后,无怨无悔照顾智力残疾小叔将近10年的陈燕芳;还有热心公益,22年关心支持山区教学并把慈善文化影响全家的全职太太李贤等。

  今年80岁的鞠象峥,从事医药工作超过60年,从学药到学医,从来没有放松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2014年,他成为“中山史上最老考生”,参加考试并成功取得全国执业中药师资格。2015年,鞠象峥又带病参加了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遗憾的是考最后一门时,因病情突然加重退考。结果除了未考完科目,其余三门全部通过。

  受父亲“学而不厌”的影响,年过半百的鞠文东也依然奋战在备考上。“大家都说我,10多年前就已经是主任医师正高职称,没必要一把年纪还考研。可我想,多学点东西,多掌握一点国外新知识、新动向,提高自己的医术,就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在鞠家,除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爱”和“孝”也是几代人铭刻于心的。鞠文东80岁的母亲因脑中风已卧床13年,生活不能自理。13年来,鞠象峥不离不弃照顾妻子,想方设法利用自己的医学知识救治妻子。而鞠文东和弟弟妹妹在工作之余,除了亲力亲为照顾母亲,还专门请保姆全天照顾父母。

  鞠文东说:“我家的‘美’可能就在于父母不渝的爱情以及父亲学而不懈的,对我们子女的言传身教,形成了良好的家风。”

  中山自4月份开始举行“微家书,传家风”活动,贾改莲表示,微家书是家庭教育回归传统的一种形式,家庭教育的长短得失可以折射家风情况,而家风也是家庭教育的体现,两者相辅相成。

  宋旗芬表示,孩子第一任学校是家庭,第一位老师是家长。宋旗芬1994年,是一个老,对于中山正在举行的“微家书,传家风”活动,宋旗芬非常赞同,“好家风培育好的作风,我现在也在着手整理家风家训,我的父亲在我初中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但是他留下的勤劳、善良、积极向上家风一直让我受益终生。对于我的孩子,我也希望他能在家庭教育中获得这些无形的财富。”

  石岐区体育学校老师李月华表示,该校在教育中非常注重传统文化对孩子的影响,还举行了“好家风伴我成长”的主题班会,根据国家教育部对德育及家庭教育的要求,学校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长会、快乐家访节等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在开展的家风建设中,让每个孩子回家与父母制定自己家的“家风”,并通过组织家庭撰写家风小故事,制定家风名言等活动制定自己的家风和家规。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郑观应和他的《盛世危言》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少学者研究郑观应,称他第一个提出“商战甚于兵战”理论,是中国近代最早具有完整维新思想体系的理论家,揭开与科学序幕的启蒙思想家。他是实业家,第一个引进纺织先进技术、创办上海机器织布局,1882年,他集资60 万两白银,购买美国机器设备,建起了轧、纺、织三步兼营的大工厂。他是教育家、文学家、慈善家和热忱的爱国者,他第一个提出医学“弃短取长,合璧”,1890年,他在《中外卫生要旨》一书中预言:“打破界限,彼此发明,实于医学大有裨益。”在郑观应《盛世危言》中,他提出“富强救国”理论,对、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提出了的方案。洋务张之洞读了《盛世危言》以后评点道:“论时务之书虽多,究不及此书之统筹全局择精语详”。“上而以此辅世,可谓良药之方;下而以此储才,可作金针之度”。

  在《盛世危言》背后,是郑观应浓厚的爱国深情,其爱国深情与其家风传承密不可分。郑观应的故乡在三乡雍陌村,目前该村的郑氏祠就有8座。作为该村的第一大姓,他们均来自同一个祖郑子纲,明朝的“香山四贤”之一。据说,郑子纲生前曾放弃,在村里钻研学问教授学生,并以建立一套“家规”改善乡俗为己任,消除乡间一些。在他死后,村民们把村子的名字改成了他的号“雍陌”。而他留传下来的“家规”更是经过岁月洗礼不断丰富。孝悌爱亲,爱国,乐善好施成为这一族人行事独特风格,并流淌在他们的血液里。

  在《盛世危言》中,也有一篇名为《》的文章,详细介绍了国有的社会福利事业,后来再版时,为了更符合当时国情,郑观应把这篇文章的题目改为《恤贫》,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有关赈贫济难社会福利的文章,其中的主张,对于今天做好社会公益、社会服务,发扬守望相助的传统,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郑观应的慈善思想来自于家风,郑观应的祖父郑鸣岐是一位 “莫因善小而不为”的儒学之士,奉行的准则是“积金玉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诗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以遗子孙。”因而,老人家儿孙的首要一条就是德行为上,慈善为怀。爱人、爱国的种子,就这样在郑家一代一代传承。郑观应的父亲郑启华,1871 年参与建澳门镜湖慈善会,成为镜湖医院倡建值理之一;1876 年江南旱灾,郑启华“捐资为倡,并谕伊子郑观应等在上海筹捐”;此后各地有灾,郑氏父子都多次赈灾捐献。郑氏一族的也获朝廷恩准,在香山家乡竖立郑氏一门“乐善好施”牌坊。现在,在郑家大屋二“荣禄第”的通道上,悬挂着一块大型百年木横匾, “崇德厚施”四个金漆大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