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中山文化  文化

历史文化古城(镇)⑦:千年古县 魅力定州

  摘要:定州市是省中部区域中心城市,省直管市,具有省辖市级社会经济管理权限。公元1376年仍设定州(此定州为一个州的概念),州治定州(为一个县的概念,即今定州市)定州是中山文化唯一一个没有出现过断代的城市,如同中国的二十四史一样完整,而其他的几个国都的中山文化均是断代史。

  定州市是省中部区域中心城市,省直管市,具有省辖市级社会经济管理权限。中山古都,名城。历史悠久,拥有2600多年的建城史,文化底蕴深厚,是省三大主要历史文化之一——中山文化的主要发祥传承地,历史上是辐射周边的、经济、文化中心。2006年被联合国地名组织命名为“千年古县”,是省“十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定州的历史变迁,唐杜佑的《通典》记载的非常详细,《通典·州郡·博陵郡》说:“定州,帝尧始封唐国之地。战国初为中山国,后为魏所并,后又属赵。秦为上谷、钜鹿二郡之地。汉高帝置中山郡,景帝改为中山国。后汉因之,晋亦不改。后燕慕容垂移都于此,北岳常山在焉。后魏为中山郡,兼置安州,道武帝改为定州。后周置总管府,领鲜虞郡。隋初郡废,炀帝初置博陵郡,后改为高阳郡。大唐为定州,或为博陵郡。

  公元前649年战国时期,齐国国相管仲在今定州境内筑一城,即今天的定州城。公元前506年鲜虞国改称中山国,定都中人城(今唐县西南一带),定州属中山国。公元前414年中山国迁都于顾,即今定州城,这是定州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都。

  公元386年东晋十六国时期,定州及其所辖地,仍称中山。鲜卑人慕容垂建后燕国,定都中山,这是定州在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建都,把卢奴(今定州城)改名为弗违,管辖8县。

  南北朝时期,中山归北魏,设置安州,治所在中山,将弗违(由卢奴改称,今定州城)复名为卢奴(今定州城)。当时的定州城是行政机构的所在地,一是安州的州府所驻地,二是中山郡的郡府所驻地,三是卢奴县的县府所驻地。公元400年拓跋珪改安州为定州,治所在中山。中山郡治卢奴(今定州城),即定州的州治在中山郡,中山郡的郡治在卢奴县(今定州市)。这是定州这个称谓第一次在历史上出现,但当时定州并不局限指今天的定州城,而是指定州所管辖的整个地区。

  明朝公元1369年改中山府为定州,州治在安喜县(今定州市),从此中山府的名字不再出现。公元1370年改安喜为定州,从此安喜二字不再出现,而定州二字成为现定州城所专用,并一直延续至今。公元1376年仍设定州(此定州为一个州的概念),州治定州(为一个县的概念,即今定州市)

  数千年来,勤劳质朴的定州人民“耕而食,桑而衣,伐木艺竹而材,服先畴之礼乐。”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谱写了定州文明的绚丽篇章。

  定州是中山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是我国北方古代地域文明的摇篮之一,历史上曾作为一方、经济、文化中心,历经几千年的文明洗礼,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传统文化---中山文化。是和燕赵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等相媲美的传统文化体系。其基本物质主要是:仁厚善良尚义重情、奋发有为自强不息、崇德重教修身为本、吃苦耐劳质朴俭约、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战国中山国是由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白狄族建立的,是战国时期除战国七雄之外实力最强的千乘国,号称“战国第八雄”。历史上,中山国国都几经变迁,先是新市(今正定县新城铺村)、然后是中人城(今唐县西南一带)、再然后是顾(今定州城)、最后是灵寿(今灵寿县)。纵观上述几个中山国都,随中山国的动荡和,均开始衰落,唯独定州一枝独秀,继承了中山文化的正统,一直延续了中山文化的命脉,并将其发扬光大。

  定州是中山文化唯一一个没有出现过断代的城市,如同中国的二十四史一样完整,而其他的几个国都的中山文化均是断代史。定州代表了中山文化的正统,是中山文化的发源地和历史上的中心区,是历朝历代中山地区的特指。从战国中山到西汉中山国到三国两晋中山,再到宋金元中山府,最后到清、定州县衙大门上镌刻的“古中山国”,中山文化在定州历史上贯穿了两千多年。

  定州地薄人众民风质朴俭约,绿野平畴民情豁达开悟。自古士勤于学多之气,民务农桑且勤奋踏实。在沧海桑田、南渡北迁、刀兵血火、移步换形的演进过程中,逐步提炼和形成了勤俭质朴、自强不息、团结礼让、勇于献身、忠诚祖国的良好风尚,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

  目前,人才队伍建设难以满足大数据发展需求,“大数据人才荒”亟待解决。在推动当地大数据发展的同时,国家大数据综 ...[详细]

  8月10日,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大会。李再勇强调,对照省委、省...[详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