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中山资讯  信息

百年沧桑中山街(中

  街道两旁的树枝开始泛青,孕育着嫩芽,带来一些春天的信息。不时有几只麻雀在树上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叫几声。

  天气暖和了,街上的人多了,但除了在街上做生意的外,并没有多少人愿意在这里多停留,多数人都是匆匆而过。

  街上能让人勾起回忆的,依然是几座大楼。红卫大楼、青年商店、拐弯楼和交电大楼承载着驻马店市民的回忆,也着中山街昔日的繁华。

  中山街中段,人民街正对着的地方,有一座三层楼,就是有名的红卫大楼。虽然看上去有些旧,但仍然是中山街最宏伟的建筑了。墙壁上的宣传口号很多字已经看不清楚,但仍能看到历史的印记。

  对卫大楼,驻马店年龄稍大点的市民可以说无人不晓。上世纪80年代中期前,很多市民都在那里买过东西,也是那个年代驻马店最“牛气”的商场了。

  “红卫大楼是驻马店第一个在楼上营业的商店。”原《驿城晚报》总编辑林国喜是驻马店的老市民。1961年至1968年间,他在驻马店一中和驻马店高中上学。因为家在铁东街,他每天上学、放学都要从中山街过,一天最多走八次,工作后又在附近上班,对中山街当时的情况十分了解。

  “前,中山街就是驻马店商业的标志。”林国喜说,那时,驻马店繁荣不繁荣,就看中山街。中山街是解放初期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前,驻马店最繁荣的商业街。街道两旁除了红卫大楼外,还有拐弯楼、青年商店和交电大楼。红卫大楼是驻马店市(现驿城区)百货公司第四门市部,经营广泛,是名副其实的百货商店。拐弯楼是驻马店市百货公司第五门市部,主要经营缝纫机、钟表等百货,后来在一层专门设立了缝纫机、钟表成品及零件专柜。这里至今仍在营业,销售缝纫机、钟表成品及零件,不过已被个人承包,这也是这几座大楼留下的唯一营业印记。青年商店是驻马店市百货公司第三门市部,主要经营劳保用品,如工作服、手套、肥皂等用品,后来更名为劳保商店。交电大楼是交电公司所在地,主要经营五金电料等生活用品。

  “三转一响当时都是在中山街卖,其他地方买不到。”林国喜说,前,结婚流行买“三转一响”,即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当时买这些东西需要凭票,其他地方买不到,只有到中山街的红卫大楼、拐弯楼和交电大楼买。自行车、收音机到交电大楼买,缝纫机、手表到红卫大楼、拐弯楼买。

  “红卫大楼当时生意特别好,我们天天累得不行!”高志英是红卫大楼第一批营业员,在红卫大楼工作了16年,对红卫大楼当时的营业情况十分了解。据她介绍,1970年元旦,驻马店市百货公司第四门市部在红卫大楼正式开业,也是红卫大楼正式投入使用。一楼主要经营鞋帽、文体用品、化妆品、手提包、陶瓷、缝纫机、手表等百货,二楼主要经营成衣、布、大小针织品等,三楼是仓库。

  高志英告诉记者,当时她在大小针织品营业组,仅这个小组一上午就能卖十几箱货,每天中午营业员换班时,还要重新上货,一下午就又卖完了,营业员根本没有歇的时候,天天累得不行。一个组一年的营业额就有几十万元。“几十万元在那个年代不是个小数目。”高志英说。

  “红卫大楼、青年商店、拐弯楼、交电大楼就相当于现在的乐山商场、驿春市场等大商场、市场,不仅市区的人都到那里买东西,各县里来的人也都要到那里去看一看,因此人特别多。”高志英说,直到1986年她调离百货公司、离开红卫大楼时,那里的生意还十分红火。

  对于中山街当时的情况,自小在驻马店长大的天中晚办公室主任程剑也记忆犹新:“我们小时候最爱到中山街玩,特别是下雨天,很多孩子都去那里玩,因为那里不仅热闹,而且是驻马店唯一的一条水泥,在那里不脏鞋。”

  程剑介绍,红卫大楼二楼面朝西的柜台是卖布的,营业员在柜台里面,会计在柜台外面,营业员和会计之间,绑着一根铁丝。顾客来买东西,服务员开好票后,把票和现金通过铁丝上的夹子传送给会计,会计算过账再把票和找的零钱通过夹子传给营业员,营业员再交给顾客。

  “驻马店有个中山街,紧走慢走得半月,这句顺口溜就是形容中山街繁华的。”程剑说,过去中山街繁华,人多的时候就像赶会的,这句顺口溜因此而流行。

  红卫大楼、拐弯楼、青年商店、交电大楼等不仅是驻马店商业的,也是驻马店城市建设的。

  在《百年沧桑中山街(上)》中,记者曾写道驻马店的城市建设情况。解放前,驻马店就是有名的商业重镇,中山街也格外繁华,商家经销外国和全国各地的商品较多,被群众称之为“洋街”。1938年,日军几次轰炸驻马店,致使驻马店遭到严重,包括中山街在内,很多街道成为一片废墟。

  解放后,驻马店城市建设才陆续起步,直到上世纪60年代,才出现建设。据《驻马店市志》记载,1965年,驻马店成为专员所在地后,出现了第一个城市建设。1980年,驻马店恢复市的建制,又出现第二个城建。驻马店市区向西、西北部迅速扩展。

  “红卫大楼、青年商店、拐弯楼、交电大楼等都是上世纪60年代建的。”今年78岁的刘玉兰老人自小就在中山街居住,对中山街的情况也较为熟悉。据老人介绍,红卫大楼大约是1966年开始建设的。当年她儿子才几岁,有一次儿子不见了,全家人四处寻找,最后在正在建设的红卫大楼内找到了,她也因此记忆较深。红卫大楼建好后,正好赶上“”,中山街被更名为红卫,红卫大楼也因此得名。

  关于另外几座楼的名字,采访时,记者也进行了打听。拐弯楼位于中山街与平等交叉口西北角,共两层,因建筑是拐弯形的,被群众称为“拐弯楼”。青年商店位卫大楼北侧西,也是两层,因当时营业员年轻人较多,被群众称之为“青年商店”,建筑有些徽派建筑的特色。交电大楼位于中山街与解放大道交叉口向南30米处东,共三层,没有具体的名字,因过去是市内最大的交电商店所在地,被群众称之为“交电大楼”。

  中山街是驻马店修建的第一条水泥,始修于1953年。1966年,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又对这条进行了补修,并修建了下水道。这也是这条最后一次补修。在中山街与平等交叉口的面上,至今仍写着补修的时间:1966年。

  1980年,驻马店迎来第二次城建,市区向西、西北部迅速扩展,中山街却没能乘上这次“东风”,这也为以后的没落埋下了伏笔。

  红卫大楼、拐弯楼、青年商店、交电大楼至今仍是中山街的标志性建筑,而且也承载着中山街几十年的历史。

  拐弯楼一楼的这家商店,成为驻马店市(现驿城区)百货公司在中山街留下的唯一印记。

  人民剧院位于中山街与人民街交叉口南大约50米处西,如今已大门紧闭,成了危房,也被写上了“拆”字,但从外表上看,建筑很有特色,古味十足。站在门前,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当年热闹的场景。

  《驻马店市志》记载,人民剧院建于1956年。从时间上看,人民剧院比红卫大楼等几座大楼都建得早,应该是当时驻马店的文化中心了,很多老市民都在那儿看过戏。

  刘玉兰老人告诉记者,从人民剧院建好开始,那里就非常热闹,全国很多地方的剧团都来演出,一天最多演三场,每场都要排队买票。她喜欢看戏,经常去排队买票,有时间还买不到。她家在中山街,时间一长,她和剧团的很多人就熟悉了,买不到票,就托剧团的人帮忙买票。

  驿城区政协原常务委员、原驻马店市(现驿城区)豫剧团团长,今年72岁的赵玉华老人是原驻马店豫剧团的第一届演员,曾在人民剧院演戏多年,对人民剧院也有着特殊的感情。据她介绍,她以前在西平豫剧团工作,1965年驻马店建专,驻马店专署将驻马店说唱团、驻马店镇豫剧团、驻马店文工团、驻马店杂技团和西平县豫剧团、遂平县豫剧团、上蔡县豫剧团合成驻马店豫剧团。1965年底,她从西平来到驻马店,住在人民剧院隔壁,天天在剧院演出。“”期间只演八个样板戏,1977年又开始演古装戏。不论演现代戏还是古装戏,当时群众都非常喜欢看,容纳几百人的剧院常常是座无虚席。后来,剧团搬到南海,她才不在那里居住和演出。

  今年68岁的付世祥老人是驻马店的老居民,家离中山街不远,自小就在中山街玩,对中山街也非常了解。老人非常热心,专门陪着记者去中山街采访,向记者讲述当年的故事。

  “人民剧院是当时驻马店名副其实的文化中心。”据付世祥老人介绍,人民剧院南侧的小院内,是一个曲艺场,一般是下午说书,晚上演皮影戏。说书的叫潘先玲,书说得非常好,会说几十部书。小时候,他经常去听说书的,至今还记得潘先玲说的《三国》、《说唐》等故事。演的皮影戏也非常好,也是孩子们的最爱。孩子们有时候买票进去看,有时候就趴在窗户或门缝偷看,经常很晚还不舍得回去。

  “人民剧院也曾走出了不少名演员。”付世祥告诉记者,当时汝南县水屯乡(现驿城区水屯镇)有一个叫焦的姑娘,经常挎着篮子在中山街卖油条,两角钱一斤,生意还不错。有一年,驻马店豫剧团贴告示招聘演员,焦就赶紧把篮子里的油条降价处理,卖一角八分钱一斤,很快卖完了。卖完油条,她就挎着篮子去豫剧团报了名,并被录取。焦后来成为驻马店市(现驿城区)豫剧团的著名演员,戏唱得非常好。

  曲终人散。后,伴随着电影的兴起,曲艺和豫剧走了下坡。上世纪80年代后期,曲艺场渐渐没有了,人民剧院也改成了立体电影院,并红火一时。再后来,电影也渐渐走了下坡,不知从何时起,立体电影院也关了门,人民剧院也逐渐成了危房,再也无法再现当年的热闹场景了。

  “以后,驻马店越繁荣,中山街越萧条。”林国喜向记者介绍,上世纪80年代后期,驻马店曾流传一副对联戏说驻马店商业发展的变化。竖联是:“上海风光好,中山新华菜市了”。横联是:“发达不发达”。林国喜解释说,上联“上海风光好”,是指新兴起的商场、上海商场、风光市场生意好。下联“中山新华菜市了”,指的就是中山街、新华街、菜市街由过去的繁华逐渐没落了。横联:“发达不发达”,是火车站广场北侧新建的发达商场,没有像名字那样“发达”起来,生意冷清。

  据林国喜介绍,发达市场是1980年驻马店第二个城市建设时,驻马店市上马的第一个大工程,大约是1985年建设的,地理也非常好,却因为多种原因没有像预期的那样红火起来,而是日渐衰落。就在不久前,伴随着火车站片区,发达市场已经被拆除,这个寄托着不少人愿望的市场也已经成为驻马店市民的记忆。

  中山街及其附近街道的衰落,却是驻马店商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据《驻马店市志》记载,1938年日军飞机轰炸驻马店后,一些商店战火而破产,部分迁徙外地,市场萧条。抗战胜利后,外流商人陆续迁回,商户发展到1653户。由于的苛捐杂税,到解放前夕仅有865户。

  解放后,商业才又逐渐兴起。1954年,不少商贩接受社会主义,组成44个合作店(组)。至1955年,绝大部分商贩了合作化道。1956年,私人商业被全部纳入合作店(组),逐步形成社会主义集体商业。同时,国营商业亦不断成长壮大,占据了主导地位。

  作为国营商业,红卫大楼、青年商年、拐弯楼都成为驻马店市(现驿城区)百货公司的门市部,生意十分红火。

  1978年以来,随着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搞活,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私营商业和个体商贩迅速发展。商品充足,市场越来越活跃。1985年,驻马店市的商业已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购销渠道、多种经营方式的多层次的流通网络,产生了更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以后,市内逐渐形成了工业品、农副产品、副食品、粮油蔬菜、鱼肉禽蛋等多个专业性贸易市场。

  “正是多个专业性贸易市场的形成、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山街才逐渐没落起来,最终成为现在这个样子。”说起中山街现在的状况,作为对中山街有着特殊感情的驻马店的老市民,付世祥言语中充满遗憾。

  中山街过去的商业不仅局限于百货、五金,食堂、理发店、眼镜店、钟表行、故衣店、驻马店唯一的馆等,还在驻马店老市中留下很深的记忆。本报下期“天中历史”工作室将为您讲述有关中山街的其他商业历史和故事,敬请关注。

  1、鉴于本网发布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及时处理。邮箱:

  2、驻马店网委托李中海律师 、 张万俊律师为本网站法律顾问,处理本网站相关法律事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