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中山资讯  信息

中山大学林江教授支招“十三五”东莞制造业突围

  ■在“十三五”时期,东莞制造业应该打好现代服务业、广州和深圳、自贸区以及“互联网+”等四张牌。图为位于生态园的海斯坦普汽车组件(东莞)有限公司的汽车组件生产车间

  ■东莞制造业成本上升的实质还是转型升级的问题,美国制造业回流对东莞的影响不能过分夸大,但应认真评估做好预案。图为天安数码城

  长期研究东莞经济的著名专家,中山大学财政税务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

  2015年,一则由美国顾问公司(BCG)发表的题为“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报告透露出一个惊人的消息:中国制造成本已达到美国的96%,与美国相差无几。

  最先感受到这则消息震撼性,并有着现实体会的,正是全球性重要制造业、有着“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不少前去美国投资的东莞企业甚至做了两地成本的详细对比。他们对比发现,除了人工成本,美国已经在土地、水、电等方面低于东莞。

  这一惊人消息的背后,是美国制造业的回归。新华网援引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在2014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金融危机结束以来,美国制造业产出增加了30%。

  在欧洲,的工业4.0战略方兴未艾,引领着新一代制造业的发展。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投入达2亿欧元。在引领之下,其他国家不约而同地亦步亦趋。

  这是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东莞制造业面临的最为重要的外部变化。而在内部,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一些外资开始将目光转向东南亚。

  两端挤压之下,东莞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十三五”时期,东莞如何谋划作为安身立命之本的制造业?东莞制造何去何从?对此,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山大学教授林江。

  在林江看来,东莞制造业成本上升的实质还是转型升级的问题,美国制造业回流对东莞的影响不能过分夸大,但应认真评估做好预案。在短期内,东南亚等国也无法撼动东莞在全球的制造业地位。

  林江,在“十三五”时期,东莞制造业应该打好现代服务业、广州和深圳、自贸区以及“互联网+”等四张牌,尤其要发挥地处广深之间的独特优势,曲线发展先进制造业,打造创业中心。

  “说美国的制造业成本低于东莞,这的确是一个很值得的消息。但只能说是一部分成本和一部分产业,总体而言,美国的制造业成本还是高于中国。”

  “现在都在谈制造业成本上升的问题,但我觉得,这可能只是一个。问题的本质,还是东莞制造业所面临的两难境地、两端挤压。所谓两端挤压,就是美国、等国家占据了先进制造业,而东南亚等国家又在大力发展低端制造业。说到底,也就是东莞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问题。”

  东莞日报:这些年东莞制造业成本上涨是不争的事实,一些企业反映,除了人工以外,美国几乎所有其他成本,包括土地、电力等都低于东莞。您觉得这种说法的真实性有多大?

  林江:说美国的制造业成本低于东莞,的确是一个值得的消息。但这只能说是一部分成本和一部分产业。总体而言,美国的制造业成本还是高于中国。为什么会得出美国制造业成本低于中国、低于东莞的结论呢?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人口红利的消失。就是所谓的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达到瓶颈状态。

  对东莞而言,我们其实在2012年就出现了刘易斯拐点。对很多企业而言,这个人口红利好像是突然之间没有了,所以才感觉到成本的急剧上升。

  但客观来说,东莞制造业成本和美国相比,在人口成本上依然是偏低的,东莞的人口成本就算再上涨,依然没有达到美国的标准。那为什么美国制造业成本好像降低了呢?一是因为美国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自动化和智能化使得近年来美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统计显示,2002-2011年,在主要发达国家中(G7集团),美国是唯一经历了单位劳动成本下降的国家。二是随着近年来本国廉价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特别是在页岩气推动下,美国经历了所谓的能源繁荣,使其能源整体自给率有所提高,能源价格走低。三是美国,特别是奥巴马上台以后,大力推行的制造业回归战略,在政策上给了相当大的优惠,尤其在税收方面,几个因素叠加造成了美国制造业的成本整体下降。

  东莞日报:您判断东莞制造业的成本是否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了?如何看待目前东莞制造业成本上升的深层原因?

  林江:现在都在谈制造业成本上升的问题,但我觉得,这可能只是一个。问题的本质,还是东莞制造业所面临的两难境地、两端挤压。所谓两端挤压,就是美国、等国家占据了先进制造业,而东南亚等国家又在大力发展低端制造业。说到底,也就是东莞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问题。

  我观察到,东莞这些年搞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其实就是做加法和做减法。加法,就是去引进比较高端的产业。减法,就是减少那些低端产业。这其中,其实有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就是2008年的那场金融危机。我记得当时,东莞正大力推进“腾笼换鸟”战略,影响很大。但是回过头来看,效果到底怎么样?据我的调查,实质性的进展并不太好。尤其是一些落后的低端的产能并没有消耗多少,原因就在于下面的阻力太大。

  东莞靠制造业起家,就镇村而言,就是租赁经济,收取租金。“腾笼换鸟”直接冲击了镇村和村民赖以的租赁经济。

  回过头看高端产业。东莞这些年在推“三重”建设,引进大项目,但是从外面引进高端产业项目,有一个产业配套问题,就是你要形成一个高端产业的集群,才能使这个产业真正成长起来。其次,作为高端产业的配套,你的现代服务业怎么样?能不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你看深圳,深圳的先进制造业之所以能搞起来,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深圳十分发达的现代服务业,金融服务能力甚至超过了广州。

  所以,我的总体感觉是,东莞的制造业并不是没有市场,没有空间了,相反,东莞的制造业还是要继续,这是东莞的根本,关键是要实现真正的转型升级。

  “东南亚的人工成本的确是一个很大的优势。这是吸引产业转移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要说东南亚要取代东莞的制造业地位,我觉得是言过其实,过于担忧了。”

  “产业转移,不是简单地从人工成本考虑。东南亚短期内还无法撼动东莞的制造业地位。”

  东莞日报:这些年,得益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越来越多的外资涌向东南亚。有报道说,东南亚的人工成本甚至只相当于东莞的十分之一。由此,一些人担心,长远看,东莞在全球的制造业地位会不会被东南亚所取代。对此,您怎么看?

  林江:首先,东南亚的人工成本的确是一个很大的优势。这是吸引产业转移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要说东南亚要取代东莞的制造业地位,我觉得是言过其实,过于担忧了。产业转移,不是简单地从人工成本考虑,它涉及到方方面面。就东南亚来说,除了人工成本,它在其他方面都还没有办法挑战东莞。其一是产业的成熟度和配套。东莞的世界工厂地位,不是一时半会起来的,是经过三十多年的慢慢积累形成的,到今天为止,东莞的产业链已经非常成熟,上下游配合非常默契,这个短时间内是难以改变的。就算是部地区,也无法与东莞相提并论。其二,东南亚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的动荡,社会不稳定,这是影响投资很重要的方面,动不动发生大规模,动不动就政党更换,还怎么发展产业?其三,东南亚的金融市场也很不稳定,2013年和2014年,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越南都发生过汇率危机,这对投资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其四,东南亚的基础设施相对东莞差很远,它们的物流远远赶不上东莞。从以上几个因素看,东南亚短期内还无法撼动东莞的制造业地位。

  “不要过分夸大美国制造业回归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但东莞还是应认真评估美国制造业回暖对东莞制造业影响,尽早准备应对预案。东莞要时刻关注美国制造业的发展,加大研发创新力度,继续保持在技术前沿与国际规则领域协同作战,防止被国际分工体系边缘化,紧跟全球制造业发展的大潮流。”

  东莞日报:正如您在前面所说,这些年,美国在奥巴马上台后,力推制造业回归。这个信号已经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作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东莞也十分关注。您认为美国的制造业回归,对东莞制造业到底有没有影响?影响有多大?

  林江:应该说,在2010以前,美国还是世界第一的制造业大国,尤其在高端制造业环节,更是占据霸主地位。但是此后,中国取代了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这里还有一个大背景,2008年的金融危机了美国的次贷危机,让美国经济遭受重创。为了提振美国经济,奥巴马力推制造业回归,当然这里面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有力因素,也就是前面我讲的美国制造业成本的降低,尤其是能源成本降低,客观上加速了这一进程。

  至于美国制造业回归对东莞有没有影响?我个人觉得,首先还是不要过分夸大美国制造业回归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因为从目前的形势看,美国所谓的制造业回归并没有促成就业复苏,失业率依然高居不下。其次,美国制造业回归,并不是全部回归,回归的只是高端产业、先进制造业,中低端的还是在外面。对东莞来说,东莞的外资企业大部分是来自港台、日韩等地,而且产业属于中低端,所以,美国的制造业回归对东莞影响有限。

  尽管如此,并不代表我们可以高枕无忧,东莞还是应认真评估美国制造业回暖对东莞制造业的影响,尽早准备应对预案。对东莞来说,更为重要和更为实际的是,时刻关注美国制造业的发展,加大研发创新力度,继续保持在技术前沿与国际规则领域协同作战,防止被国际分工体系边缘化,紧跟全球制造业发展的大潮流。

  “东莞距离工业4.0还有很大的代差,但是要同时推动工业2.0、工业3.0和工业4.0,既要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要跟上世界潮流,在先进制造业领域有所作为。”

  东莞日报:推行的工业4.0,也是东莞制造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线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更大。与此相对应的是,东莞在全国率先出台了东莞制造2025战略。对比工业4.0和东莞制造2025战略,您认为二者有何异同?

  林江:工业4.0是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其实质,就是个性化、智能化,在制造业基础上加上了互联网,是互联网+制造业。对比东莞目前的制造业发展阶段,我们基本上停留在2.0时代,也就是标准化生产阶段,有一些还没有自主品牌。因此,我们和制造业的差距有两个代差。工业4.0在全球产生重大影响,标志着全球加快全面进入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智能经济时代。

  对比东莞制造2025战略,二者都是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背景下针对制造业发展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但是我觉得这两者还是有很大差别,首先,工业4.0战略对制造业的提升是性的,它不是单纯地对几个产业的提升,几项技术的提升,而是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是一个推动整个工业发展的质的飞跃。相对来说,东莞制造2025战略,还有中国制造2025战略,则强调的是在现有的工业制造水平和技术上,通过“互联网+”这种工具的应用,实现结构的变化和产量的增加。从阶段划分,工业4.0的目标是迈进工业4.0时代,而中国制造2025,则注重对传统产业的。打个比方说,工业4.0实际上已经进入到个性化定制时代,而中国制造2025还停留在标准化大生产时代。

  东莞日报:不得不承认,我们离工业4.0还有着很大的差距,那么,您认为工业4.0对东莞制造有何?

  林江:工业4.0对中国、对东莞制造业一个最大的,就是告诉了我们将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虽然我们没法跨过3.0,直接奔向4.0,但是我们要知道当今世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我们要跟上世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潮流,不要被边缘化。

  对于东莞来讲,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们还处在工业化中后期,一定时期内,落后产能与先进产能并存、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共生,还是一个基本格局。东莞既要提升传统产业,也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这就可能还需要东莞同时推动工业2.0、工业3.0和工业4.0,既要实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要跟上世界潮流,在先进制造业领域有所作为。

  一边是自身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一边是东南亚成本优势日益明显;一边是美国制造业强势回归,一边是工业4.0方兴未艾;一边是落后产能淘汰缓慢,一边是高端产能引进、落地慢,东莞的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对此,林江支招:在“十三五”时期,东莞制造业应该打好现代服务业、广州和深圳、自贸区以及互联网+等“四张牌”,尤其要发挥地处广深之间的独特优势,曲线发展先进制造业,打造创业中心。

  东莞日报:针对东莞制造业当前所面临的形势,在“十三五”时期,你觉得东莞的制造业应该如何突围?东莞要实现东莞制造2025战略,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林江:首先,我觉得东莞制造业依然大有可为。东莞依然是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在全球产业分工的地位难以替代。具体地讲,我觉得东莞制造业在“十三五”时期,应该打好“四张牌”。

  第一张牌,是现代服务业的牌。我们不能简单看东莞制造业,必须跳出来看问题。东莞制造业面临的挑战,一方面是自身的问题,同时也与其他相关产业有关。东莞的制造业为什么转型,为什么缺乏高端制造?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东莞缺乏现代服务业。服务业一直是东莞的短板,东莞制造业和服务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持续了多年,只要服务业上不了,东莞的制造业很难转型升级成功。现在,东莞要发展先进制造业,要引入高端制造业,没有一个强大而完善的现代服务业支撑,是很难完成的。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没有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进不来,就是进来了也无法形成产业集群。对中小企业来说,强有力的现代服务业,是推动中小企业成长的重要推手。因此,现代服务业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因为它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前提。

  第二张牌,是广深牌。东莞地处广州和深圳之间,这是优势,也是劣势。关键在于东莞怎么去谋划。广州和深圳两个城市实力强大,不相伯仲,各有优势。所以,这就为东莞创造了空间。东莞完全可以做两个城市的传声筒,左右逢源。

  比如,东莞可以抓住3D打印的机遇,做好相关的配套,从而融入广州深圳先进制造业的体系中。在产业上,东莞首先是做广州深圳先进制造业的配套,等积累到一定阶段,东莞就可以自身发展先进制造业。

  更为重要的是,东莞融入广州深圳先进制造业体系,可以为自身累积先进制造业的人才。现在广州、深圳的房价高企不下,而东莞的房价不到广深一半,加上未来发达的轨道交通优势,完全可以吸引先进制造业人才在东莞居住,从而实现人才的集聚。

  实现高端人才在东莞居住、集聚,是第一步。以后,随着人才集聚越来越多,这些高端人才今后自己创业的可能性很大,他们有技术、有资本、有,而此时他们创业的首选,肯定是自己和家人居住已久的东莞。这样,东莞就有可能打造成为一个创业中心。

  对于东莞来说,要做的就是尽量缩短给广州深圳做配套的周期,尽量在短时期内集聚更多的先进制造业人才,为他们的创业提供好的。

  第三张牌,是自贸区的牌。东莞上接南沙,下连前海。东莞完全可以在自贸区上做足文章。做什么文章?就是积极对接自贸区推进机制体制创新。在国家强调顶层设计的前提下,依靠自贸区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是一条非常好的子。东莞可以左右逢源,充分借鉴南沙和前海的先进经验,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东莞实现跨越式发展。比如,虎门港与南沙,长安新区与前海,完全可以探讨更为深入的合作,给它们插上自贸区的翅膀,这对东莞经济发展的带动是不可估量的。

  第四张牌,是互联网+牌。很多人不知道,东莞的互联网其实起步很早,腾讯当年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的时候,东莞就涌现出很多互联网企业了,但遗憾的是没有真正成长起来。这几年,东莞的互联网+也有很多亮点,比如团贷网已经在新三板挂牌,这都是积极的信号。

  接下来,东莞应该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互联网+的重大机遇,培育和壮大相关产业。比如东莞这些年很有远见地发展健康产业、养老产业,那么,东莞完全可以将互联网引入到健康养老产业中,率先在这个领域杀出一条血。互联网+产业不用太多,但一定要符合东莞产业实际,选准一到两个产业,集中发力,是完全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规模的。

  松山湖应该有更大的担当和目标,成为东莞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它应该在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创新能力、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代表东莞乃至珠三角的最高水平,成为引领东莞乃至珠三角发展的一个“特区”。

  对于这部分生活在东莞,并在东莞创业的人,东莞应该想方设法让他们在东莞扎根,成正的东莞人,他们有技术、有学识,视野开阔,新,会成长为新一代的企业家,他们将是东莞先进制造业的主力,也是东莞企业家的主力。

  东莞日报:东莞制造业未来要打好“四张牌”,在具体的实现径上,您有何?您如何评价松山湖入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林江:打好现代服务业、广深、自贸区和互联网+这“四张牌”,是需要一个载体的。从目前看,最有条件最有希望的还是松山湖高新区。尤其是要利用好松山湖高新区入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大好机遇。

  比如,在发展先进制造业上,松山湖今后必然会是一个集聚区。松山湖有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个尚方宝剑,大大拉平了与深圳的政策红利。相信未来,在土地成本、房价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会有一大批深圳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往松山湖转移。它们可以把总部放在松山湖,把工厂布局在周边镇街,这样既能享受到示范区的优惠政策,又能很好地兼顾生产环节。

  现在的问题是,松山湖必须做好这方面的准备,有更大的担当和目标,它不能成为东莞“第33个镇”,而应该成为东莞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它应该在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创新能力、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代表东莞乃至珠三角的最高水平,成为引领东莞乃至珠三角发展的一个“特区”。如果说,未来东莞要实现超常规发展,松山湖就是一个点,全方面和引领东莞发展。

  对松山湖来说,首先要做好相关的产业规划,重点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而且一定要精而专。松山湖面积有限,集中精力做好几个产业就行了。这方面,可以学习一下珠海。珠海的制造业基础远不如东莞,但是这几年珠海集中力量搞装备制造业,而且专搞模具和锻铸技术。松山湖在吸引深圳先进制造业进驻时,也要做好遴选,集中做好几个产业。

  现代服务业方面,松山湖的潜力还没发挥出来,不过已经聚集了一批成长性很强的中小企业,它们的创新能力很强,如果得到更多更优质的金融、管理、咨询等方面的现代服务,它们会成长得更快。

  总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松山湖千载难逢的机遇,更是东莞千载难逢的机遇,松山湖如何打好这张牌,需要市里更高层次的顶层设计和谋划,也需要松山湖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创新的意识,加强的意识,来共同把握这个难得的机遇。

  东莞日报:谈到把握机遇,我觉得一个地区的发展,归根结底要落在企业家身上,中央也在强调要企业家,尊重企业家的创新。着眼于东莞制造业的未来,在您看来,谁才是支撑东莞制造业未来的主力军?东莞制造业的未来蓝图应该靠哪些企业家来描绘?

  林江: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记得当年世界莞商联合会成立的时候,就莞商的定义,很多人有不同的说法,反映的也是这个问题。的确,大家一说到东莞,都知道东莞制造业很发达,但是一提到东莞的企业家,似乎好像跟东莞制造业关系又不大了。因为东莞的本地老板大多搞房地产,真正做实业的老板不多。那么,东莞的外资企业呢?虽然它们在东莞发展多年,但是它们的根不在东莞。我也在想,谁最能代表东莞制造业呢?谁才是支撑东莞制造业未来的主力军呢?我觉得东莞在继续吸引外资的同时,还是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发展内源型经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正如我前面说的,利用广深集聚先进制造业人才,打造创业中心,对于这部分生活在东莞,并在东莞创业的人,东莞应该想方设法让他们在东莞扎根,成正的东莞人,他们有技术、有学识,视野开阔,新,会成长为新一代的企业家,他们将是东莞先进制造业的主力,也是东莞企业家的主力。但前提是,东莞如何营造好的,让他们留下来扎根发展。

  现代服务业未能跟上工业的步伐,外资经济依赖症隐患堪忧,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带动。“十二五”期间,东莞经济结构的各个短板都得到快速修补。从2010年到2014年,东莞第三产业占比从48.2%到53.8%,民营企业纳税额占全市总税收比例由37.9%提升到59.5%,百亿企业数量从零的突破发到9家,并实现500亿元企业零的突破……

  总体上,“十二五”期间东莞产业格局协调发展。其中,我市第一、二、三的三大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0.4:51.4:48.2,到2014年的0.3 : 45.9 : 53.8。“十二五”期间第三产业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这得益于我市生产性服务业的高速增长。

  不过,作为制造业强市,东莞工业经济也稳步增长,“十二五”前四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达到8.3%,占全省比重连续回升。而2014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93.54亿元,是2011年的1.4倍,比上年增长8.8%,比全省和珠三角平均水平分别高0.4和0.5个百分点。其中全市先进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219.54亿元,同比增长13.9%,比全市水平快5.1个百分点。

  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外源型经济重重压力,东莞实施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内外资引进并重双轮驱动战略,这也促成我市内资引进项目数、投资额以等指标逐年上升,稳占全市招商引资的半壁江山。2011年至2015年10月,全市共引进内资项目5507,协议投资金额3726.99亿元,年均增长25.67%;实际投资金额1753.88亿元,年均增长23.68%。

  在内资经济中,值得一提的是民营经济发展迅猛。2014年,东莞民营登记注册户数达60.7万户,比2010年增长23.17%;民营经济增加值达2806.65亿元,占全市P比重提高到47.7%,相比2010年提高了11.52个百分点。民营企业纳税额占全市总税收的比例由2010年的37.9%提升到59.5%。

  五年来,东莞突出培育大型企业,使得星月同辉的格局逐渐形成。2010年我市实现了百亿企业零的突破后,2014年百亿企业数量达到9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企业达33家;2014年华为终端收入超500亿元,实现我市500亿元企业零的突破。

  这也离不开2012年开始着力实施“揽月工程”和一系列重大项目政策框架。2011年至2015年10月,东莞新引进6亿元以上投资的重大产业项目129,协议投资金额1913.95 亿元,实际投资金额113.94亿元。更有2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26,协议投资总额1062.02亿。

  今天的投资结构,决定了明天的产业结构。在过去几年,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东莞在招商引资都更加注重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在招商引资领域和方式上进一步创新,而不是简单地看引资的规模,避免引进单纯块头大、效益少,影响大、税收少,名头大、层次低的大项目,以免“吸食”掉东莞有限的资源。(殷昌盛 黄锐)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