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资讯  信息

个体命运与家国情怀的史诗:中山码头永远记得

个体命运与家国情怀的史诗:中山码头永远记得

  文化艺术与历史、社会的关系,无比重要。艺术,可以唤醒民族、人类记忆深处那些深埋的悲怆与爱,重建历史现场给人以警示,更呼唤美好的未来。温度与高度,深度与广度,是文艺工作者深深思考的命题。

  为纪念第五个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8年12月9日至10日在江苏大剧院戏剧厅上演了由省文联主办,省剧协承办的“一脉相承”戏剧名家师徒同台系列演出——话剧《中山码头》。

  话剧《中山码头》是为第一个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专门策划制作的,用现实主义创作方式还原了给中国人民心中留下的难以磨灭的伤痕。

  故事讲述了1937年南京沦陷前夕,在中山码头做生意的吴老板购得小火轮一艘,打算将这份家业在儿子的婚礼上赠与新郎新娘。但是,步步逼近的日寇铁蹄却毁了他的发家梦。吴老板儿子虎子参军上了前线,留下了日夜思念夫君的新娘晓月。日军兵临南京城下,在保卫光华门战斗中,虎子壮烈牺牲。在伤兵医院当护工的晓月也惨遭日寇杀害。家破人亡的吴老板万念俱灰,最终开着小火轮毅然冲向日寇的舰艇。

  《中山码头》剧情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反映了南京市市民在国难当头之际,迸发出来的抗日精神和浩然正气;讴歌了底层民众在日军兵临城下的日子里,逐步觉醒,认清敌寇,不畏,冒死抗争的悲壮情怀。

  剧中众多南京元素——如吴老板的客栈就开在中山码头旁边,为儿子张罗婚礼过程中还提到了韩复兴、绿柳居、中央饭店、中央商场等南京人十分熟悉的名字,历史现场感浓烈,加强了戏剧的震撼效果。

  剧中人物方面,总导演韩毅君表示:“《中山码头》中的人物,是主创团队从南京人民曾经遭受的苦难中提炼出来的。剧中的故事都是有出处的,比如在银行内避难的数百名中国人被炸死、中国轮船式撞击日军舰艇等事件,都在剧中有所体现。”

  话剧《中山码头》为历史与今天搭建了一座追忆历史,思考当下的精神、艺术桥梁。曾发生在这座中华文明古城那段民族的剧烈创伤,是人类历史中罕见的惨剧,煌煌天日,警示未来,无人能够忘怀。舞台之美,升华苦难,再造精神,启迪未来。愿逝者涅槃,愿爱满人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为什么叫中山码头
  • 编辑:郭瑪莉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